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

軍校是共和國將軍的搖藍,部隊精英雲集,學員都是戰士中的天之嬌子,“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軍事家的名言,被每個戰士認可,有朝一日成爲將軍,何嘗不是每個戰士的夢想。

飛馬踏燕,征戰四方,蕩平天下,裂袍裹創,馬革裹屍,“不破樓蘭終不還”,將軍夢也是英雄夢,哪個男兒沒有?爲生民請命,爲天地立心,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華夏兒女,黃炎子孫,哪個沒有拳拳報國之心。

? t t k a n? ℃o

我們考取時,桂林空軍學院掛得還是“空軍桂林高炮學院”的牌子,在我們口中一直簡稱爲“炮院”,直到一九九八年軍隊改制,炮院新增空降兵系,學院由正師級升格爲副軍級,才更名爲“桂林空軍學院”。

學院環境優美,用我們學員隊副隊長在動員會上的話講,“桂林山水甲天下,炮院是桂林的一枝花。”。隔著一條街道,還有一座陸軍學院,老牌副軍級院校,有意思的是他們也自稱是桂林的一枝花,我感覺他們院校比我們院校環境要更好一些。

炮院佔地寬廣,院牆高大,隔離出學員宿舍區、教學區、火炮系統教研區、辦公區、職工宿舍區五大塊,東面的院牆之外,還有一處開闊的訓練場,陳列與連隊一樣的兵器,設置得也和戰鬥連一樣,一路排開,能容納十幾個模擬連隊操作訓練。

院牆有三個出口,懸掛院校碩大招牌的正門,區分學員與教職工的中門,連接訓練場的後門,每個門都有崗哨,其中正門由院校警衛連擔任,其它兩個門由學員擔任。

如果僅從身份區分,中門如同一道分水嶺,北面是管理者,也是傳道授業者,南面是被管理者,也是成長求學者。一條寬闊水泥公路,穿過中門,將南北兩個部分連接成一個整體。

中門北面,依次排列圖書館、醫院、藍球館兼電影院、禮堂、游泳館、行政大樓、師幹樓、教職工宿舍樓,行政大樓前花團錦簇,景觀植物成片,花卉爭豔成行,一直到大門而止,特別醒目,令人流連。

中門南面,依次是教學大樓、閱兵場(包括足球場、環形跑道、室外藍球場、閱兵**臺)、學員宿舍樓、學員食堂,閱兵場東面另有圍牆相隔,一排排房舍,其中陳列各式各樣的兵器,用於教研,再過去就是院外,緊鄰寬闊的兵器訓練場。

中門區分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還區分了單調與精彩,對於青一色的男學員來說,那一側相當於花花世界,有美女醫生、護士、教師,甚至圖書館管理員也是年輕女性,許多人因此常去借書,常往衛生隊跑,學員隊之內,沒有一個女性。

中門二十四小時安排學員站崗,到了院校才知幹部太多,來來往往都是一次檢查,何況還有學員隊幹部時刻巡查,估計是院領導有意防範,中門崗哨執勤情況時常被點名通報。

大門前就是通往市區的城市道路,綠樹成蔭整潔有序城市韻味十足,有公交車直達市中心。學院內直貫南北的寬闊主幹道,一樣兩側成蔭,樹木高大,底下還有樹牆,修剪得整整齊齊。

學院坐落在桂林市區東北一隅,恰好處在城市邊沿。隔著了一座學院,彷彿隔著了一個年代,與大門外的現代氣息相比,東門之外盡是田野荒山,寂靜而又略顯蕭條。

田野荒山中,有農家村莊座座,與江南略有不同,每個村莊人數都不少,彷彿一個小集鎮,但是村與村之間卻相對疏遠,隔著十幾裡纔有一個出現。

因爲地質原因丘陵多耕地少,丘陵上也沒什麼綠色植被全是雜草,特別是秋冬季草色枯黃更沒有風景可言,耕地零散農作物長勢也比不得江南。

農村房屋紅磚裸露鮮有裝飾,部分低矮土房間雜期中,特別是農民家中養牛太隨意,村莊和道路上隨處可見牲畜糞便,略顯調零不見熱鬧,還有一些髒亂。

東門外有一條水泥,長約裡許,筆直相連著前面一條更加寬闊的公路,這條公路通往機場,那裡駐紮著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部隊,名叫塔山英雄守備團。

之所以稱戰備大道,大概是因爲戰備需要而修建,少有車輛行駛,路基很厚,路面平坦,特別堅實,沒有坑窪,不見起伏不平,路面沒有交通標線,兩側也沒有綠化帶,戰備意味十足。

聯想到一些地方,路修了不久就坑坑窪窪,能有一條這樣高質量路,可見確實是軍事需要,材料有保證,質量也有保證,只是路上時不時會有牲畜糞便點點堆堆出現,略顯美中不足。

這條公路也延伸到鄉下農村,軍校三年,不知道多少次沿著這條路五公里越野、野外拉練,徒步走過,指揮車隊拉著兵器行軍走過,平整的路面沒有留下過一點破損,沒有留下一點青春奮鬥痕跡。

東門左側,沿著高高的院牆之外,就是訓練場,也有圍牆圈起,與四周農村隔離,保證了不被外界探視,也保證了兵器安全,中間一溜鋼架搭建而成的雨棚,爲野外講習提供了屏障。

進入東門,公路由東西走向折轉成南北走向,穿過學員宿舍區,經過兵器教研室,一直通到教學大樓,兩側樹木高大,估計是學院建立之初栽種,另有低矮景觀樹成排,樹木之間,不時能見各種花卉。

公路將學員宿舍區隔離在西邊,學員食堂隔離在東邊,景觀樹牆依宿舍流轉,將一幢幢宿舍樓分開,各有花壇陳列前面,四季能見不同景色。

宿舍樓整齊有序,大小和樣式完全一致,每幢三層,兩端折轉成耳房,中間一道樓梯折轉而上,一幢一個學員隊,學員隊之上是學員大隊,一般按照專業區分,警衛專業稱爲一大隊,指揮專業稱爲二大隊,維修專業稱爲三大隊。

食堂每個學員隊一個,實行民主,學員幫廚,監督並幫助購買製作食物。

學員隊一般有隊長、教導員、副隊長三名幹部,負責管理我們這些學員,學員之外另有一個炊事班,一般有四五名戰士,與學員居住在一幢樓內。

院校的住宿條件,比部隊有極大改善,一般一個班一個房間,十人十張牀,不再是簡陋的行軍牀,而是相對舒適的單人牀,靠近過道一端,有一個牀頭櫃,能放不少物品。

牀頭櫃一般情況下不能上鎖,因爲隨時要接受內務檢查,被子整理的要求不如了部隊嚴苛,但是物品擺放整齊程度,依然如部隊一般要求,包括牀頭櫃在內,每樣東西都有順序,都有擺放要求,一絲不茍,點滴不亂。

教學大樓與學員宿舍之間,是寬闊的閱兵場,每年的國慶,都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其實也可以稱爲隊列訓練場,每天的早操都在這裡進行,訓練隊列或者跑步。

閱兵場旁邊聳立**臺,閱兵時首長在此講話並檢閱部隊,其他大型活動也會用到,比如開學典禮,臺下學員規規矩矩端坐,臺上首長致訓詞。

到了院校,部隊的小方凳依然人手一個,各種場合都要用到,用得最多的是看電影,每週至少有一次,一聲口令,整齊放下,很有氣勢,聲音零亂不齊,會被院領導認爲管理不力,訓練不足,因此可能會在秩序講評中,被點名批評。

閱兵場巨大的環形跑道,圍出了一個標準足球場,足球場的西邊,是一片開闊水泥地面,其上整齊排列一個個藍球架,成爲一個個藍球場。

每到週末或者節假日,藍球場和足球場都是奔跑跳躍的身影,有教員有學員也有戰士,愛好不同參與不同,高中時候對藍球的熱愛,軍校三年得到釋放,經常結伴到此,由生疏到稍微熟練,成爲部隊唯一的業餘愛好。

體能訓練場,除了環形跑道,還有學員宿舍一角的軍體訓練場,有一排排整齊的單雙槓,高低不同,沙坑平整,旁邊還有一片開闊草地,這裡警衛專業學員使用最頻繁。

我和同鄉屬於同屆,在一個學員隊,同屬分隊指揮專業,三年制大專,營部的那名勤務員考入的是警衛專業,兩年制中專,一年之後,還有一個同鄉考入兵器維修專業,兩年制中專,身份與分隊指揮和警衛略有不同,兵器維修專業不屬於軍官,而是軍士長,那時稱爲士官,三大隊因此也被叫作士官大隊。

閱兵場的東面是火炮系統教研室,與外面的訓練場一牆相隔,之間沒有通道,與閱兵場之間也有圍牆隔離,但是有一個小門連通。

兵器教研室的教員,許多從戰士中成長,經歷過實戰,有豐富實踐經驗,因此個別教員方言很濃,比如火炮教員,廣西人只會講粵語,上課再怎麼努力認真,都無法聽清他在講什麼,而他自己也清楚,每到考試之前,都會板書下詳細的預習內容,他的課是所有學員未出現掛科的唯一課程。

火炮教研室與食堂鄰近處,有一個小店,方便學員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但學員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次數不多,最多的是在這裡要上幾瓶啤酒,一兩袋花生米,聚在旁邊暗處酌飲,北方學員不好啤酒,要的一般都是二鍋頭。

教學大樓聳立中門處,坐北朝南正對前面的閱兵場,高大氣派,正面是條狀豎直裝飾,記不得具體有多少層了,估計不會少於十層,沒有電梯,全是樓梯上下,所有的學員,所有的專業,基礎文化知識都在這幢教學大樓內授課。

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一章:出生之地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後記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二章 聚居庵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招远市| 九龙城区| 仪征市| 吉安县| 谷城县| 成都市| 铜鼓县| 拜泉县| 白玉县| 荣昌县| 沽源县| 方正县| 禄丰县| 青河县| 岢岚县| 林甸县| 四平市| 盈江县| 中江县| 婺源县| 沙坪坝区| 巍山| 四川省| 吴堡县| 定西市| 潢川县| 修文县| 民和| 昭通市| 西畴县| 新晃| 布拖县| 宜川县| 荣昌县| 西充县| 桓台县| 宜兴市| 宜春市| 双牌县| 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