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讀書難

再睜開眼睛時,眼前一片血濛濛的。

“好了好了,醒了,醒了……”

周圍有人叫著。

“我沒死?”

可頭卻痛得厲害!

“三仔,阿三,無事喏?死咿呀父啊!扎刀扎槌,來相臺!”

好雜亂的聲音。

“這是什麼話?福建話?還是客家話?我回到福建老家了?”

眼睛再睜一睜,他看見了一個野人般的男人,好像在爲自己的事情憤怒著,又看見一個哭泣著的中年農婦,見到自己睜開眼睛滿臉的欣慰。

“這是哪兒?你們是誰?”

“啊?”那個中年農婦哭了起來:“三仔啊!你講乜個啊!我個你娘啊!”

“你是我媽?三仔?這是我嗎?我叫三仔?”

周圍的人都叫了起來:“害,拍破頭了,拍破頭了!連咿呀娘都不認得了!”

便有人建議,說趕緊叫魂!把這孩子的魂魄叫回來!之前那個粗魯的男人,還有那個哭泣著的農婦,以及旁邊兩個後生就都叫了起來:“三仔啊!三仔啊!等來啊,等來啊!”

便有鄉老說,得喊正名,連姓帶名地喊。

於是他們就叫:“李三啊!李三啊!回來啊,回來啊!”

“哦,李三,我叫李三?我不是,我叫……”

是什麼?頭痛欲裂也想不起自己叫什麼,終於暈了過去。

李三醒過來後的第四天,才承認自己是李三,才張口叫老李爹爹,才張口叫老李他老婆娘,以及叫李大、李二哥哥,叫李四、李五弟弟。

對以前的事,他是什麼都不記得了,但家人也沒生他的氣,誰讓三仔在和械鬥中被打破了頭呢!一家子罵罵咧咧的,可對著這個失了憶、整天呆呆的兒子、兄弟,卻總是露出淳樸的笑容。

正是這些笑容,讓李三得到了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活下去的力量!

在家門口呆坐了足足三天之後,他整天做的事情,就是看看自己的胳膊,看看自己的大腿,以確定自己確實只有五歲。遇到有人經過,他便問問當地的情況,問問外界的情況,這裡實在是一個偏僻得不行的鄉下,會在老李家門口經過的都是村氓!所以問了很久,也只知道這裡是福建延平府尤溪縣溪前村,當朝皇帝的年號是嘉靖,再問下去就不清楚了。

“嘉靖九年啊……”

李三捧著腦袋,極力想挖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來,但他五歲的大腦很明顯還沒法進行過於複雜的思考,一想到深處便疼痛起來。他一頭痛,就抱著腦袋叫,嚇得他娘趕緊跑出來抱住他哭,那一滴滴的熱淚滴在李三的額頭上,彷彿能滲入皮膚,滲透到他的血液中去,喚起他身體裡的血與眼前這個母親的共鳴!

“娘——”

這一句叫喚,讓這個婦女高興得連眼淚也忘記掉了,跟著大叫起來:“大家來啊!大家來啊!三仔好了!三仔好了!”

一家子都圍了上來,李三這時已經知道,那個四十歲上下,粗手粗腳的男人是爹,那個二十歲上下,長得矮矮壯壯的,是他大哥李大,那個才十六歲的,因爲營養不良而頭髮發黃的,是他二哥李二,下面就是兩個弟弟,四歲的李四和兩歲的李五。本來李三他娘生下的還不止這五個,但其他的都夭折了,剩下這幾個還沒成年的,能活到什麼時候也難說。

看著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處於如此的貧苦中,李三忍不住心酸。

“上輩子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李三想:“眼下最要緊的,是讓爹,讓娘,還有兄弟們不要再受這貧苦的折磨!”

福建延平府是山區,地方上窮得叮噹響,可也有大大值錢的東西——銀礦!在這個以白銀爲通貨的時代,銀礦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不過附近雖有銀礦,好處卻輪不到老李家,李三他爹和兩個哥哥雖然也到礦場打工,但賺的也只是一點辛苦錢,大頭撈不到,李三要想讓自己脫貧,還得另想辦法。

李三第一個想到的辦法,是經商,但他很快就把這個想法給否定了!

“在這片土地上!經商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啊!特別是在自己手頭沒什麼資源的時候。”

上輩子的經驗告訴他:唯有當官,纔是最終的出路!在這個國家,若不能進入體制內,那就只能永遠在外頭轉悠,永遠也接觸不到權力的核心!

不知不覺間,李三的思緒其實已經偏離了“脫貧”的起始想法,想到更加長遠的未來,甚至想到了上一輩子的志向!

“有錢而無權,最終也必將是一場空!”

不過和上輩子不同的是,在這個時代,有一條直通九天的康莊大道!

科舉!科舉!

“雖然也是考公務員,可這次要考的,卻是高級公務員啊!”

如果成功了,哪怕只是考上個舉人,也有機會做縣令——縣令,就是縣長啊!儘管在戲劇中常常以“七品芝麻官”來形容縣官之小,但在現實生活中,那卻是成千上萬的人一輩子也難以企及的高官啊!大明人口可能已經破億,但縣令卻只有數千!儘管在官員的金字塔中,縣令處於中下層,但在整個國家的金字塔中,知縣卻仍然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

若能成爲縣令,就能主宰一縣之命脈,若能成爲知府,影響到的就是上百萬人的生計!若能……

“啊——”不知不覺中,李三又想得老遠,因爲想得太多,超過了他此刻那小小的腦袋的負荷,因此頭又痛了起來!

但這點痛楚,卻沒影響到他的決定。

當天晚上,老爹帶著大哥、二哥從礦場回來,他娘做好了飯,一家人圍在一起啃雜糧時,李三忽然說:“爹,娘,我要賺錢,讓大家都吃上好東西。”

老李和他老婆一聽都笑了,說:“這孩子,真乖。”

李三又說:“我想做官。”

李大和李二一聽也笑了,說:“好!兄弟!有出息!”他們只是當童言趣語來聽。

李三又說:“所以我想讀書。”

屋子裡忽然靜了下來,只有門口那條老狗偶爾傳出呼嚕聲。

“我想讀書”——這句話太具體了,具體得讓老李和他老婆,讓李三的兩個哥哥都覺得李三不是隨口說說。

“三仔?你真想讀書?”老李問。

“嗯。”

老李愁眉苦臉起來:“三仔啊,你有出息,爹高興,可是……可是咱們家供不起你啊!”

“我不用去上學。”李三說:“爹你幫我買兩本書就行了。”

買兩本書?可就是兩本書老李家也買不起啊!鄉下人家,能管一家人吃飽飯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那個餘錢買書?李三他娘很無奈地嘆了兩口氣,說:“吃飯,吃飯。”

這個話題就這麼結束了,可正是這次談話讓李三知道了這個家有多窮!

但李三卻沒有放棄!他知道,他必須想法子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他知道他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十一章 填港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二十七章 雙頭龍第三十二章 三進燕窩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二十二章 哎喲我的好姐姐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十二章 佐多岬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三十八章 李彥直用鞭策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三十章 克短之長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二十一章 老草根變新頭頭第十二章 公私第三十三章 徐府夜話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四章 三奇策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第九章 父母不打孝敬兒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二十二章 南海諸寨第六章 清海岸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二十四章 諸侯應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十一章 填港第三十章 誡爾切記讀書第四十四章 樹欲靜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六章 商賊辯第三十章 陸海策第三十八章 帝統第七章 同門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五十章 李孝廉凱旋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六章 清海岸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三十八章 李彥直用鞭策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一零五章 棄界鎮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七章 釜底薪第十五章 氤氳同浴嫣然笑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七章 模棱應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十九章 賄禍第十章 翻覆手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三章 慧眼獨識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八章 通商令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二十二章 託孤兒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江山市| 拉萨市| 西畴县| 郴州市| 麦盖提县| 淮安市| 江安县| 天祝| 德清县| 兴山县| 库车县| 灵武市| 安福县| 兰州市| 逊克县| 隆林| 通河县| 澄江县| 新蔡县| 贵州省| 眉山市| 汝阳县| 筠连县| 广元市| 南丹县| 梧州市| 丰城市| 石楼县| 清水河县| 贺兰县| 禹城市| 濉溪县| 芜湖县| 兴隆县| 望江县| 永善县| 泽州县| 福泉市| 大田县| 宁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