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做燕卿(男),今年20歲。
雖然,我的名字和梁山好漢外加頭號帥哥綽號“浪子”燕青的名字寫起來稍有不同聽起來基本相似.但是,自我識字以來,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名字非常滿意。
爲此,我感謝這個名字的作者,也就是我的父母。
從何說起呢?首先,我的姓就不錯,先天條件佳。
你肯定在想:名字分爲好聽與難聽不假,姓氏難道還分好壞?
我可以不太負責任的告訴你:是的!而且很重要,姓氏是取一個好名字的首要條件,需要因地制宜按料搭配。
有人說無論什麼姓都能很隨意的起一個好名字來,真的是這樣嗎?我問一下,你姓什麼?你身邊的人又姓什麼?我想,都不外乎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吧?再孤僻一點的來個諸葛、歐陽、上官等等。這樣姓都容易起名字,但是,如果讓你給一個姓毒的人起名,一時半會你想不出來吧?
叫什麼?毒水、毒凡、還是毒書強?
有點難度吧?
有一種讓人一看一聽就能聯想到一些美麗的東西,比如柳啊楊啊的。有的則不然,取名時就要小心了,比如候、馬、牛、朱等等。據不完全調查顯示,學生時代因姓“呂”而被起外號爲“驢”的不在少數。對了,在此聲明一下,我沒有任何小視這些姓氏的意思,在這些姓氏之中,出了許多非同小可的人物。其中很多是我的偶像,比如、馬三立,候寶林、朱德......
說完了姓,該談一談名字了。有的家長出於疼愛孩子的目的,起出了千奇百怪的名字。比如...算了,不說了。舉例就要列出人名,免得別人說我侵犯別人姓名權。其實我上面說的都是亂彈一通,父母能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只要努力的去奮鬥,什麼名字都有揚名立萬響徹雲屑的那一天。
閒話說了那麼多,該回歸正題了。我,燕卿,與許多同齡人一樣,一個臺階一步腳印的從學前班走到高中。其間,我的學習成績穩居前列,榮耀也一直陪伴著我,三好學生的獎狀我就存了一大抽屜。
考上名牌大學,繼續出國深造,然後回來爲國爭光,是衆人眼中理所當然的事情。
星光大道已經爲我鋪好。
但是,升入高一的我卻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迷上了武術,對舞槍弄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這人就是這樣,幹一行愛一行,即然感興趣,就得去喜歡。即然喜歡了,就不能在那乾站著。於是學校的大操場上就經常能見到我魁悟的身影(我雖然只有十六歲,已是全班的珠穆朗瑪峰。)我用我所知道的所有的方法來練武,欲圖自學成材,雖然我也沒有放鬆過對知識的吸收,但是人是不能一心二用的,我不會像郭靖那樣一手畫方一手畫圓(據說有人能)。一個學期以後我的身體素質迅速上升(極具男子漢氣概的我已成爲學校衆多小女生的偶像),學習成績急劇下降(想拿這期的三好學生已經難如登天)。老師們在得知了原因之後大吃一驚,用她們的話說,她們不忍心看到一顆小苗子就這樣矢折了(雖然我明明越長越壯)。
於是,我的老師、父母、朋友聯合起來對我進行三位一體式的勸說。
體育老師除外,因爲衆人皆知志同道合的我們經常在一起探討一些健身的問題。
我理解大家的苦心,他們都是爲了我好。我也對自己的前途作了思考,數學老師的一句話說的好,一針見血!他說你這樣自己練來練去的能練出什麼名堂?你還真能練出個李小龍不成?
數學老師的話使我茅塞頓開!沒錯,我不能再這麼自己瞎練下去,我要與外界接軌,接受專業化的訓練。
時間不等人,說幹就幹!我毅然謝絕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挽留,棄文從武,棄筆從戎。
知子莫若父,我的脾氣父母比別人更加清楚。在確定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他們棄明投暗加入自己兒子的陣營。我爹是搞房地產開發的,我媽是醫院裡的主治大夫,我家不缺錢。我們都想通了,小孩子談論理想時什麼爲這服務爲那貢獻的不都是說說而己嗎?喊來喊去拼到最後,其真正的理想終極的目標不還是爲了一個“錢”字嗎?習武就習武吧,鍛練一下身體也好!再說,還有燕翔和燕奇呢,他倆是我的妹妹和弟弟,學習也不錯。
上哪裡學呢?我爹是建築技工出身,他認爲學一門技藝,起點(也就是起跑線),是非常重要的。都說天下功夫出少林,我爹爲我選擇了少林塔溝武校。
塔溝武校又號稱天下第一武校,場地寬闊,萬名學生,學費昂貴,但是對我來說這些都無所謂。我從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我爹說要開車送我去學校,被我拒絕了。即然習武,便是武林中人了,報個到都不會還成?我獨自離別家鄉,來到河南登封。到了塔溝以後我才發現我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以前的我簡直就是一隻胡打亂練的井底之蛙,白耽誤功夫。我慶幸自己迷途知返,亡羊補牢不爲晚,我要抓緊每一分時間,學校裡比我小幾歲的孩子都已經做了武術教練,我自然不甘落後。
真正的武術遠沒有我以前所想像的只有踢腿打拳那樣簡單,它對一個人的力量,耐力,柔韌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特別是我們這些新生,在基本功的訓練中,我們還要忍受老生的欺辱。我偷偷的流過幾次淚水,捲鋪蓋閃人的念頭也不止一次,但是我忍住了,我的教練對我們說:人這一生真正拼搏的機會沒有幾次,捱過了這些苦,以後人生中將沒有困難可以阻擋你。這句話激勵著我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幾個月後,我的基本功基本畢業,說基本畢業是因爲我這個人比較謙虛,像下腰,吻靴,空翻等動作對我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武術界有一個諺語,“前三個月拳練人,後三個月人練拳。”確實如此,此時的我一天不動就手癢,我喜歡練功後大汗淋漓的感覺。
這時,教練擺下了兩條道讓我們選擇.
套路與散打。
修套路還是習散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