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

“外朝皇帝何必憂愁,此非絕境也。”

“漢使,東面戰敗國內現在人心不齊,剛收到戰報我兄長又從西方起兵,要向東進攻。”

“我所言正因此事,我方大敗於薩珊之手,若其後國中無事則民心思亂,而今外敵至,正可乘機破敵以壯聲勢。”

“只是我手中已經沒有大軍,軍報說我兄長起兵兩萬進攻,如何能夠戰勝?”

“五千人足矣,若外朝皇帝信得過在下,在下願領軍出兵,必得勝而還。”

“外使暫且回去休息,我還要思慮一二。”

阿爾達班五世東方戰敗因曹真逃得一命,可兵敗太慘,不但減去了他戰勝羅馬掙得的聲望,還削弱了原本不多的正統性。兵敗後的一個月阿爾達希爾一世向西攻城略地,阿爾達班五世一退再退,完全喪失了上層的人心。

安息之地的百姓也有種姓制度,不過安息的種姓制度是世俗性質的,那些底層的百姓都是波西斯這樣的本土民衆,加入薩珊國後他們就不再是最底層的人了,所以他們天然歡迎阿爾達希爾一世,阿爾達希爾一世西征時他們望風而降。

至於原本佔據主導地位的上層外來帕提亞人,這些遊牧貴族崇尚勇武,如果沒的選擇,這些人會和阿爾達班五世奮鬥到底。但多年的優渥生活早就腐蝕了他們,阿爾達希爾一世相對能過得去的政策、西方原安息皇帝沃洛吉斯六世重新發家都分化了這批人。

表現到阿爾達班五世眼前的景象就是國庫空虛、民衆離心、附屬國叛亂等等,突然的衆叛親離打擊了阿爾達班五世,從起兵之初到現在一直順風順水的阿爾達班五世也手足無措。劉理的戰略,曹真救出阿爾達班五世不是讓他得過且過、混吃等死的,於是曹真向阿爾達班五世請命迎戰沃洛吉斯六世,消除外患。

阿爾達班五世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他還有數千逃回來的精兵,在曹真有意引導下,這些將士將兵敗的責任怪罪到了臨陣投敵的新兵身上,阿爾達班五世對將士的優待生活使得他們還是對阿爾達班五世忠心耿耿。同時,當年幫助阿爾達班五世起家的大本營(如米底地區)也因爲薩珊劫掠的原因依然忠於阿爾達班五世,這些都是阿爾達班五世手裡的牌。

阿爾達班五世意志消沉,曹真決定自己來。曹真離開皇宮後,阿爾達班五世找來一些部下詢問,這些人本意是讓阿爾達班五世親自領軍出征,可阿爾達班五世上次差點被殺已經嚇破了膽,他現在只想著過一段安穩的生活,爲此他還讓他的幾個兒子都從北方坐船到劉理治下,美其名曰到楚國學習,實則留後路。

衆人勸不動阿爾達班五世,可如今危急的情勢容不得拖延。有人提議他們聯合指揮軍隊西征,但很快息了念頭,士兵太少誰也沒有自信取勝。最終他們只得答應曹真的請戰,他們認爲曹真是漢人有著天然的阻力,不可能自立。同時,作爲漢朝派來的使者,若是兵敗漢朝臉上無光,說不定漢朝會幫助曹真,變相就幫助了他們。

曹真確實如他們所想請求了劉理的幫忙,但沒有要其他東西,只是向劉理賒欠了一批糧草用於行軍作戰。曹真也不愧有名將之資,不到十天就壓服了軍中將士。他一邊向西面進兵,一邊指揮士兵操練兵法。

沃洛吉斯六世親自領軍向東進攻,想要奪回原本屬於他的國土。這段時間以來他可謂是春風得意,自我感覺就是一個天眷之人,不必費力就有戰略物資,國土也飛速增加,還都是膏腴之地。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與安息高原之間有一條扎格羅斯山脈,這條山脈切斷了兩側聯繫,只有北面方便通行,所以最初沃洛吉斯六世有割據巴比倫尼亞的地利。

這次沃洛吉斯六世東征與前次阿爾達班五世西征羅馬一樣,都是從北方進兵,沃洛吉斯六世剛進入安息高原準備向南進攻,就聽聞曹真率五千軍迎戰。

“哈哈,阿爾達班沒人了,居然令外人統軍。區區五千兵,我們一戰可勝!”沃洛吉斯六世哈哈大笑,戰略上藐視了阿爾達班五世一番,又重申戰勝後的利益分配,手下將士不無歡欣鼓舞。

“將軍,敵軍傾巢而來並無防衛。”

“如此,此戰易勝矣,傳令前軍與我迎敵。”

“是!”

沃洛吉斯六世的部隊也是純騎兵部隊,曹真率千餘士兵爲前軍迎敵,兩軍相距數裡對立。

“陛下,敵軍只有一千多人。”

“一定是敵軍害怕逃跑了,全軍衝鋒!”

面對兩萬精騎衝鋒,早就有所準備的曹真所部開始了放風箏,作爲前軍吸引仇恨的部隊,曹真特意挑選了騎術和騎射都精湛的士兵,他們也被告知最初的作戰戰術。

曹真前軍士兵穿的是普通的還鎖鎧,戰馬也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士兵也比沃洛吉斯六世剛招募不久的騎兵好,這些因素匯聚到一起,使得曹真前軍死傷非常少,只要少數幾十個人運氣不佳落馬。

曹真一馬當先衝入一處山谷,沃洛吉斯六世士兵追得起勁也沒有想其他,或者說他們沒有中計的意識,這時安息之地還沒有那麼多陰謀陽謀,兩軍作戰也是以打呆仗、打硬仗爲主。面對敗逃又逃的不快的敵軍,沃洛吉斯六世士兵想也不想的跟進。

這一處山谷不短,足夠容納所有沃洛吉斯六世士兵,這是曹真特意挑選的地方。其實沃洛吉斯六世還沒有越過扎格羅斯山脈,曹真就已經急行軍到達了山谷附近,曹真沒有想著利用地形擋住敵軍的進攻,他準備設計吞掉敵軍。

沒有一絲防備的沃洛吉斯六世士兵衝入山谷,卻發現曹真已經率軍下馬向兩側山體移動,沃洛吉斯六世士兵不再管曹真他們紛紛搶奪曹真特意遺棄的戰馬和物資。

“火箭,放!”

隨著曹真一聲令下,遮天蔽日的火箭向山谷之中落下,引燃了曹真一早放在穀道兩旁的柴草,瞬間火光沖天。

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宁南县| 芦溪县| 广州市| 虹口区| 通州区| 青神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宜城市| 沽源县| 宾川县| 鸡西市| 名山县| 莱阳市| 崇文区| 许昌市| 元谋县| 宜昌市| 县级市| 长葛市| 扎囊县| 当涂县| 浠水县| 云和县| 新余市| 奉贤区| 河北区| 延吉市| 青州市| 壶关县| 屏东市| 周至县| 兴义市| 旺苍县| 赫章县| 黑水县| 临桂县| 鲁甸县| 汝南县| 宝应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