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一半是女人歷史的一半是女人
賈飛
寫“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系列”的原因很偶然,由於平時喜歡看歷史書籍,發現書中的許多地方都不怎麼好看,似乎存在一種粘貼複製,生硬不通暢的感覺,這可能是因爲寫作者大多是學者教授,而不是文學作家,他們的思維方式更傳統、缺少創新罷了。於是我心裡會想,怎樣的歷史著作會更好看,又不會缺乏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翔實的史料支撐?經過思索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史記》所用的手法,用文學化的語言,通俗化的表達,新穎的視角,帶有點評色彩的方式去闡述歷史,這樣更容易打動人。
有了這一想法後,我嘗試著寫了幾篇小文,很快就被《中華讀書報》、《北京晚報》、《華西都市報》、《深圳特區報》、《新華書目報》等報刊採用,其中幾家報刊還邀約撰寫專欄。專欄開通後,有出版社的編輯看到了文章,便聯繫約稿,自此纔有了《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這本書。沒想到該書一經推出,銷量還算可觀,中途還加印了一次,緊接著又出版了臺灣繁體版。後來,一次吃飯時內人對我說,你寫的歷史大咖怎麼都是男人,爲什麼不寫女人呢?天下有一半是女人的!當時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是啊,“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這個系列要是缺少了女人,就不完整了。於是,我便開始著手寫歷史上那些優秀的女人,書寫她們的愛情、家庭、事業……
這本書的創意原始而又簡單,就是想在浩瀚的歷史時空中,擷取那些時光凝成的精華,把發生在其時其地的那些個性鮮明的女性、那些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那些傳承至今的歷史典故串聯起來,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給您,讓您在愉快的旅途中、茶餘飯後的閒適中、忙碌工作的餘暇中輕鬆地閱讀,讓她們身後蕩氣迴腸的故事浮出水面。
或許這部歷史散文集在典型人物的選擇和背景的敘述上帶有較濃厚的個人情感,例如,我將元代的四大才女置於武夫治國的壓抑背景下,民國時期我僅選取了張愛玲一人等,但這恰恰是我態度的體現——她們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出挑的女子。她們中,或以貌取勝,或以才超羣,或以政傳世,她們是灰濛濛男權歷史中的大咖,演繹出一場場華麗與悲壯。
《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 Ⅱ》的出版無關乎版稅,更多的是我與編輯的友情和對讀者的一種情懷吧。令人喜悅的是,這本書的簡體版就要與讀者們見面了,其繁體版和新加坡、韓國版也在運籌之中。無論好與壞,我想它都是自己辛勤勞動的結晶,就像一朵在空中飄搖的蒲公英,最終都會找到適合它的土壤,也最終會遇到欣賞它的讀者和知己。
歷史的一半是女人。以此勉勵所有的女性朋友!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