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顏老爺今年上四旬,膝下有二女一子,甚爲寵愛。
顏夫人早早過世,全府上下皆爲悲,厚禮下葬。
大女兒便是顏昕梓,練得一手好琴。二女兒顏玥蘭自幼衆人皆知,甚是寵愛但無權。小兒子顏星瑞打小習得一身好武功,但生性貪玩,習了天青劍後輟學。自然這是後話。
昔日在夫人過世之後沒多久,老爺便臥牀不起。全家的擔子便落在了長子顏昕梓的肩上。
顏昕梓遷了顏府,換來的銀兩還不足以養活全府上下,便遣回了奴僕們,還其自由。
每日卯時便起牀伺候家父與妹妹弟弟。且剛過九載,妹妹顏玥蘭不過三歲,弟弟顏星瑞也纔剛斷奶。
用其話來說:不過養育弟弟妹妹而已,且家父對昕梓有養育之恩。不得不敬孝道!
當時,微服私訪的皇上聽了此話,也是連聲叫好。
他說:如果隨朕入宮,必會掀起一場風雲。使不得使不得。
每日抱著弟弟牽著妹妹到處打雜,一天下來累死不說,起碼腳丫子起了繭。且無熱水浸泡。
顏昕梓習過幾年書,比其現代,與讀至高一不說。
拿著樹枝教弟弟妹妹文字,按腦內的記憶教弟弟妹妹《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和《千字文》。
而顏玥蘭和顏星瑞也是聰明之人,一教便會。
後來,顏昕梓尋了一名伴讀的職位。主子是秋王府的公子哲,慕容瑾。
慕容瑾自幼聰慧,性子冷淡。並不因顏昕梓是女兒身而疏遠或接近。卻後來,漸漸的喜歡上了顏昕梓。
顏昕梓用月稅養家,偶爾做些雜工掙錢買玩具給弟弟妹妹玩。
顏玥蘭和顏星瑞也已經在家洗衣做飯,日子還算充裕。
起初,顏玥蘭和顏星瑞因爲自家姐姐整日出門在外和感到不滿。漸漸的,也習慣了。
光陰如梭,不知不覺中大家都有了些變化。
顏老爺病情已經好轉,能下牀活動了,甚至可以上山狩獵。因此,這姐弟三天天吃肉日漸見長。
大女兒顏昕梓雖是女子家家,徹底顛覆了女子不可當家的傳統。心理也漸漸成熟。而如今,慕容瑾也感覺到了顏昕梓的變化。
二女兒則利用姐姐教習的文采,奪得了幾季書法吟詩的頭冠。獎金自然是夠她揮霍的了。
小公子顏星瑞因昕梓姐救下的一名武林中人而習得一身武藝。貪玩既放肆,顏昕梓擔心這會給他找來殺身之禍。
顏昕梓本性善良,不然爲何救下那名武林中人?她太單純了,單純到自己正在危險都不知。她太聰明,把智慧都擱在了文學上。未曾留意過這情商。用現代化說就是:學霸一枚,情商爲零。實屬書呆子,整天紮在書窩裡。
用慕容瑾看來,只是個呆呆傻傻的女人罷了。可是又有些疑惑:如此之呆爲何能撐起整個顏家?
因此,慕容瑾看似平淡無奇,卻是閃爍,比太陽還亮的光。也就是說:慕容瑾的內心無人可知,除了後來走進他心房打開一扇窗的女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