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寬五六十米,深十餘米的大巴河在西南巴縣的嵩山峻嶺蜿蜒盤折穿流奔騰.沿途溪流彙集,河水清澈透明.魚蝦在河沿邊的水藻叢中追逐嬉玩,尋找美味.偶有調皮貪玩的小魚游出來漂走在水面,站在柳樹枝頭的翠鳥縱身撲下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起淘氣的小魚,一頓美味佳餚就開始了.兩岸青山鬱鬱蔥蔥,飛鳥停在林間談天說地,野兔坐在大石頭上觀看倒影在河面的翠竹.
在大巴河流過的滎陽鎮有一個葫蘆村.大巴河把這個村莊圍起來,整個村莊被裝在葫蘆,故名葫蘆村.進出葫蘆村通過葫蘆頸口的陸路,或者坐大巴河上的渡船來往別村.
葫蘆村本是龍氏家族,後一個王姓人入贅,下延成王姓宗族村.龍氏家族衰敗至盡,全村都是王姓宗族,解放前後遷入幾戶異姓人.
葫蘆村由一條山脈至小壺之後便分二山.右山處大巴河上游,山中長滿松樹,故叫松林坡,左山多柏樹,稱柏樹坡.松柏二山綿延環抱一個大壩.原叫龍家壩,後易姓王家,又改爲王家壩.王族人男婚女嫁,生兒育女,過著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生活.雖不富有,卻都每天快樂幸福的一邊唱歌一邊幹活.
故事要從三十多年前開始。三十多年前葫蘆村連續不斷髮生怪異離奇事件,一些人開始搬出該村.後來年輕人都出去掙錢,在外安家置業,將家人全部接走.剩下一些自己無力外遷者,**覺得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便將他們安置在臨村近縣.如今的葫蘆村便成了一個無人村.
葫蘆村山上的樹木多年無人砍伐,枯枝爛葉,野草叢生,出入的道路被覆蓋.曾經的土牆瓦屋倒塌,磚頭瓦礫,破銅爛鐵被埋進泥土.破敗的葫蘆村已經看不出曾經的人丁興旺的痕跡.
只是村裡的那處老屋很是特別.老屋位於王家壩松柏二坡生分山下.原王族祖屋,是一個大四合院,正房偏房加起來有二十餘間.後各自立家,拆走了祖宗分給他們的房間.最後只剩下正堂屋及正堂兩邊的主房七八間,由王政仁一家居住.這家人在二十年前絕房,因是祖屋正堂所在,族人不許拆遷.屋內佈滿蛛絲,地上,牆上到處是蟲穴鼠洞,房前屋後草長樹大,石板的院子塵土堆積,雜草叢生.雖然顯得破舊,但房屋整體還算比較完好.
一天,一對中年夫婦帶著他們不滿週歲的小兒子來到這裡.這對夫婦決定住在這裡一些時間.
且問是誰來這無人村,還要在此居住?
原來這個男人是巴縣本地劉家人,母親懷上他父親就意外身亡,母親又在他三歲病故.王政仁之妻夏芳豔與他母親乃是同父異母姐妹,見他可憐便收養,並稱劉娃.
劉娃在姨娘家一晃就是七八年.在他十二歲那年,王家發生慘案.姨娘,姨父的娘,還有比他小一歲的姨表妹殺死在家.隨後姨父王政仁瘋癲不知下落.
幼小的劉娃只得四處乞討流浪,卻被一騙子帶至陝西賣給吳家.吳家夫婦晚年無子,僅得一小女吳花,很想有一子,奈何年歲已高.見劉娃體貌不錯,透些機靈,遂將買去做義子.吳父吳母知未上學,便將同小女吳花一同上學,起名吳耀.
吳耀學習勤奮,成績優秀.吳花學習也很好.那一年兩人同時考上同一所大學.吳父吳母定許待其畢業,讓吳花嫁給吳耀.
兩人順利完成學業.吳父吳母不失諾言,爲兩人操辦婚事.不料結婚當日,吳花遇車禍而亡,吳家頓陷悲痛之中.吳耀也因此傷心過度得一怪病.就是常常頭暈目眩,夜夜失眠多夢,總是夢見一些奇奇怪怪的事物.病雖無大礙,但尋遍各大名醫皆不知病因,吃了不少藥方仍不見好轉,越發覺得嚴重.後遇一江湖郎中指點:“他得的是心病,心病需要心藥醫.你需要給他找一個與你家閨女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爲妻.“
吳父吳母早有爲吳耀娶親之念,只是吳耀病還未愈.今得此說,便放著失女之痛四處尋找.只是要找這樣女子何得容易,吳花死時已是二十三歲,再加一年,如今這樣女子已經二十四有餘.
衆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巧吳耀遇一女子名叫程梅,程梅也是父母早亡在外祖母家長大。兩人便同病相憐,稱起兄妹,吳耀叫程梅"妹妹",程梅也叫吳耀"哥哥".一來二往,日久生情,兩人便談起戀情,程梅並見了吳家父母.
吳父吳母一打聽,程梅正好和吳女同年同月同日.吳家很快爲他們安排了婚禮.
婚後兩人很合得來,只是五六年過去不得一子半女,而吳耀的病也無好轉跡象.
去各大醫院檢查,兩人均是一切正常.吳家爲此操費不少心思.
說來也巧,前年吳母去五臺山,途中遇一真人,吳母請詢真人,真人指點.吳母回家按真人所說做了.
果然程梅身懷,去年生得一子,起名吳曉貴.曉貴男生女像,甚是可愛.吳家人欣喜不已,心肝寶貝的對待.
今年春節後,吳母又去五臺山.取巧的是又遇真人.吳母一再感謝.
真人聽聞,並無悅色.只道:"因緣未盡,不過三歲."
吳母驚問:"如何可解?"
真人要了孩子父母生辰八字和前歷.吳母給了生辰八字,並將吳耀程梅前歷如實說與真人.
真人掐指暗算,道:"此節出在孩子父親,父親本生異命,須經三災八難.然前歷有一難未結.如今累積疊加,已經及至妻子兒女."
吳母聞得大驚失色,苦求真人.真人告知要破此結,母子二人需同孩子父親一起去葫蘆村,住到小兒三歲方可回來無事,中途發生任何事都不可離開.
吳母又問真人:"吉兇如何?"
"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吳母還想再問,真人說完早已就揚長而去.
吳母回家將真人的話講給吳耀程梅二人.吳耀程梅都是知識分子,而真人是聽完前歷才做此說,怎會相信這等言語.怎奈吳母下跪在地,吳耀程梅本是孝子,沒有不聽從的理.
吳耀對程梅說:"葫蘆村甚是好地方,但那裡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只恐你住不習慣."
"要知道我也是大山裡出來的,沒有不習慣.我也喜歡幽靜的鄉野生活."
吳耀見程梅這樣說也就不好說什麼,只道:"苦了你了!"
說走就走,收拾了些路上所需之物,其它一概到了再買,以免累贅.
離別之日,吳父吳母淚眼相送,吳耀程梅也含淚而別.雖不是親生,卻勝親生.這一別就要三年纔可相見,只就爲逃過劫數。
兩人帶著兒子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又轉了幾趟汽車,最後到了滎陽鎮.
滎陽鎮離葫蘆村有二十多公里.曾經這裡只有一條獨街,僅有幾家買賣東西的.如今這裡道路四通八達,高樓叢林,到處是買賣店鋪,門口立著大音響,促銷打折的聲音此起彼伏.什麼"跳樓價","血本無歸","褲子虧得沒底","賺一分錢是孫子","窮瘋了",…… 促銷廣告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到達滎陽鎮已經是下午,沒有到葫蘆村方向的車了,吳耀程梅先找了個旅館住下.
第二天,兩人找了到葫蘆村方向的車.
他們向司機打聽葫蘆村的情況.司機遲疑了一會兒道:"你們要去葫蘆村?"
"是的."
"你們去哪裡做什麼?"司機問到.
吳耀答道:"我有一個親戚在哪裡!"
"親戚?"司機聽到去哪裡找親戚,咔嚓一聲一個急剎車,手上有些發抖,臉上露出些驚恐緊張的表情,"難道你們不知道葫蘆村已經是無人村?"
"那個親戚在二十多年前就死了,我們只是去看看."吳耀對司機說.
"是這樣啊!"司機放鬆了一些,又打火繼續開車,並告訴他們,"我只能送到高店村,再過去車子沒法走了."
"沒有問題."吳耀接著問,"你剛纔說無人村是什麼意思?"
"我看出來了,你們是在外地待了很多年沒有回來."司機講起了葫蘆村的故事.
"如今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他們都把房子買在城裡.不僅葫蘆村沒有人,就連整個巴縣農村也沒有幾個人."
司機接著說:"這一路過來你看見了幾人?那些大塊田地都長滿草.這些房子都是空空的,幾乎十里不見一戶人."
到了高店村下車,司機提醒:"你們要早點回來,下午只有一輛車經過這裡,錯過了今天就沒有車."
吳耀程梅三人走了一個多小時到達老屋.兩人看了老屋,覺得是個不錯之地.環境清幽,空氣新鮮,鳥語花香,這是城裡人的夢想天堂.正好一則可以在此修身養性,二則可以讓孩子遠離烏煙瘴氣的城市.同時還可能還原當年姨母家慘案.當天回滎陽鎮上住.
第二天買了鋤頭,鐮刀,鐵鏟,掃帚,砍刀等工具帶到老屋.做了長竹帚,先將屋頂至地上所有蛛網掃盡.再用石塊泥土填補了牆上地上的洞穴,清理打掃完地面.
然後是拔掉石板院子的草莖,清理塵土.
前前後後忙了五六天才清理結束.
他們選了一間較好的做臥室,並將挨著這間正堂做廳.其餘四間部分牆壁倒塌,地上看出有很多漏雨痕跡.簡單打整,將一些無用的東西放在裡面.
買了些米糧食物以及日常用品,開始住下來.
在這裡當然沒有電.他們買了一堆電池電筒.吳耀懂得電學方面,自己親手做了一個萬年燈.
有人問了"萬年燈"是什麼神奇之物.聽我給你講講如何製作的,包你一學就會.
吳耀找了一塊銅板和一塊鋁板,將兩塊板子分開放置在塑料桶內,分別接上一根導線,再向桶內加入鹽水淹沒兩塊板子.這樣萬年燈電池就製作完了.
朋友,你是不是在喝哥哥的哦!的確,就是這麼簡單.下面再接一個發光二極管,連接銅板一端爲正極,連接鋁板一端爲負極.
電流通過發光二極管,發出微弱的光.
吳耀在這裡使用的是發白光的LED.這樣的一盞萬年燈可以一直亮著,直到鋁板腐化完,再換一鋁板."萬年"有些誇張,但手掌大小的鋁板連續使用一年半截是不成問題.
這樣的萬年燈也沒有想象中的明亮.只是和在月光下差不多罷了,在燈正下方看書寫字也還勉強可以.
當然,這個萬年燈不是吳耀首創,早在很多年前海上使用的航海燈塔就是用的這種萬年燈.
再看看他們在那裡吃些什麼.大米肉類只有去買.米是沒有什麼問題.像肉類這些不能長時間存放,沒有電更不會有冰箱.不過在這裡你卻可以一年四季吃到新鮮肉食.
原來在房子右邊的松林坡有一個山洞,洞口有半米左右高,寬在五米左右,人匍匐進入,裡面最高處人可以站立.向裡走可以到達十餘米深,再向裡就無法進入.
洞中一邊有一股泉水流出,另一邊卻特別乾燥.這不算什麼,奇特的是洞中冬暖夏涼,不管春夏秋冬,存放在洞中的食物既不會受潮生蟲,也不會腐爛變質.不足之處就是放在洞內的東西常常會莫名其妙的丟失.曾經有很多人利用過這個洞,後來都以多種原因棄用.
至於蔬菜瓜果,除了買一些.吳耀程梅二人決定將屋前的荒地開墾一些種植.以後就不用去購買,再養殖一些雞鴨鵝,生蛋吃肉.
再加上山裡有很多野菜野果和山珍野味.吳耀認得哪些野菜野果可以吃,也懂得一些捕捉飛禽走獸.常常採許多回來吃.程梅可是跟著大飽口福.
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有以下幾句可結全篇:
不信邪,偏遇鬼.
兔蛇妻,救恩人.
假道士,遇真剎.
野山怪,斗方丈.
異生界,聚空山.
王真人,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