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5章 士兵們都想回家(第四更)

莫斯科協定合約內容如下:

一、大明帝國不得在靠近歐羅巴各國五百里的範圍內派駐軍隊;

二、大明在東歐地域的駐兵總額不得超過五萬人;

三、歐羅巴諸國承認大明在羅剎國舊地的主權和權利,並接收羅剎國移民;

四、大明帝國與歐羅巴諸國遵循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基本原則;

五、倘若任何一國挑起不益戰爭,其他國家當聯合起來共同消滅之。

協定一式多份,各國公使人手一份兒,在劉鴻漸的強硬幹預下,所有的協定皆用大明語寫就,劉鴻漸在每份兒協定上都蓋上了他的大明帝國郡王大印。

而後將協定交由各自公使手中,由奧地利公使打頭去協定簽署國尋國王用印,而後將協定交由莫斯科的大明駐軍將領,再轉運至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

協約的大致內容看似公平,其實更偏向於歐羅巴諸國,尤其是最後一條,也是歐羅巴諸國協商一致強加進去的、專門針對大明帝國的一條。

歐羅巴諸國一直在各自打仗,這所謂的莫斯科協定壓根就無法約束歐羅巴內部,其意圖矛頭直指大明帝國。

也即只要大明帝國挑起戰爭,歐羅巴諸國就會聯合起來抗擊。

說白了,只是歐羅巴諸國互不信任,他們自己在家裡打沒問題,但只要大明帝國想搞事情,他們就會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劉鴻漸自然清楚這條內容的意圖,只是劉鴻漸從來不相信國與國之間的所謂協定。

如果各國都遵守協定,大明與羅剎國就不會發生第二次戰爭,如果各國都遵守約定,那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二戰根本就不會發生。

協定,只不過是一張紙罷了,國與國之間哪裡是一張紙就能約束住的,國與國之間唯一的紐帶不過利益兩字罷了。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種小伎倆無異於班門弄斧,劉鴻漸也不過是沒有足夠的補給和更多的軍隊,另外他也還沒想清楚如何治理這片比大明還大的疆域,朝廷估計也會頭大吧。

之所以協定的名字定爲莫斯科協定,是因爲劉鴻漸馬上就要莫斯科城拆除重建。

大明不需要外國的城堡來讓其他人懷念,教堂和鐘樓是羅剎人、歐羅巴人的信仰,但不是大明的,既然是大明的城市,那必須得沿襲大明的風格。

讓大明人一見到這座城便不自覺的想到,哦,這是大明的城池。

而不是讓人瞧見克里姆林宮,目光所及之處讓人認爲,哦,這以前是羅剎國的地方。

城市的名字自然也不可能還叫莫斯科,只是叫什麼劉鴻漸還沒想清楚,不過不管叫什麼,莫斯科終將成爲歷史。

如果莫斯科城都沒了,那麼莫斯科協定又有多少分量呢?

這個問題無人得知,至少短時間的和平還是可以保證的,這對大明帝國來說已經足夠了。

送走了諸國公使後沒幾天,各國便派出了小股的軍隊按照協定規定的數額將羅剎國遺民瓜分了個乾淨。

二月二龍擡頭,劉鴻漸在克里姆林宮召集了遠征軍全體將領開會。

十萬多遠征軍能堅持到現在的只剩五萬人,即便再加上最後一波的補給部隊也不足六萬,但能堅持到現在的士兵臉上都充滿著喜悅。

遠征的使命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歸途以及回去摘取果實的時候了,不少士兵都在一輪迴去論功能升到什麼職位。

克里姆林宮內的衆多將領們也是如此,不過相比於普通士兵,他們顯得更沉穩一些,衆人都知道劉鴻漸要決定回去了,所以都顯得很放鬆。

“這幾天都修整的怎麼樣?士兵們都有什麼訴求?”劉鴻漸開會一如既往的輕鬆,向來是有什麼說什麼。

他自己也十分討厭跟朝廷裡的老頭子們開會,一個個嚴肅的繃著個臉正襟危坐,還經常半晌都不茍言笑。

“王爺,士兵們都想回家!”林河第一個發言,說完還看了一眼巴巴喇以及陸海波。

“恩,本王也想回家,想的都睡不著覺了,不出意外再過幾天我們就能回去了。”

“耶——嘔吼——”

劉鴻漸話音剛落,一些少壯派的中級將領便爆發出一陣歡呼,只是這歡呼十分的短暫,似乎他們又突然意識到這是什麼場合,以及在跟誰說話。

但能儘早回家總是好事情,這對所有華夏子孫來說都適用。

шшш ⊕т tκa n ⊕C ○

“這麼說其實也不對,大明是咱們的家,而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已經屬於大明,所以這裡也是咱們的家,也是需要你們守護的地方。”劉鴻漸平靜的道。

“既然需要守衛,自然需要有人駐守,在遠征軍回去之前,本王需要有人在莫斯科城駐防,你們誰願意?”

這話說完寬敞的議事大廳內突然的沉默了。

此番西征歷時已經快一年,好不容易活了下來等候摘取勝利的果實了,現在劉鴻漸又告訴他們,必須有人留下,留在這兒繼續喝冷風,很可能很久都不能回去。

誰會願意呢?憑良心講,沒有人願意,即便是該有的獎賞都會給,他們更樂於回到關內的地界,他們認爲那裡纔是真正的大明。

哪兒向如今這地界兒,莫說數百里上千裡都見不到漢人,連羅剎國的原住民都被殺的殺、跑得跑,千里雪地荒無人煙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

“呵呵,就知道你們不樂意,那麼本王就提升一下獎賞,凡是願意留下來駐防的,不論將官還是士兵,在原職的基礎上再升一級,同時軍餉多發兩成。”劉鴻漸又點了一把火道。

氣氛依舊沉默,所有人都在權衡,權衡是回大明享福還是繼續爲名利奮鬥。

留在這兒就能在原有職位上再升一級,也就是說,百戶官如果積攢軍功可以升爲副千戶,在此基礎上再升一級就有可能升爲千戶,千戶官則有可能升遊擊。

最關鍵的是,又不是永遠的留在這兒,說不動幾年後又給調回去了呢?

“王爺,要不俺留下來駐守吧!”

沉默了好一會兒,盟古總督巴巴喇站了起來。

……

第624章 鋼鐵直男黃大炮第47章 周皇后的心思第548章 本王對錢不感興趣(第三更,300張月票加更)第94章 薅晉商羊毛(求推薦票)第941章 五年計劃第12章 忠勇的太監們第729章 一石二鳥第254章 本官爲你們報仇第344章 背叛(第二更)第515章 戚家後人(二合一)第133章 小別新婚第809章 怎麼是你(第一更)第408章 便宜了你這渾人第829章 朕不怕吃苦(第九更,爲書友們的月票加更3/5)第444章 蒙古獒第734章 談判第264章 紅褲子兵教你做人(第五更,月票加更)第330章 投名帖(第四更,本週推薦票加更)第678章 朝廷不識貨呀第149章 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第949章 中歐凡爾賽條約第142章 太子,吃個雞腿吧第314章 當了一把和事佬第555章 只因爲,我來了第268章 冤家路窄第25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22章 驚聞噩耗第709章 如願以償第237章 怒不可遏第842章 不死不休第412章 還是一戰吧!第546章 虎視眈眈第21章 又升官了?(求推薦票!)第37章 密謀第677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633章 聖旨,家書第800章 伏擊第40章 甲申國難第431章 女俘勞軍(第三更,戒菸失敗加更1/3)第611章 給你鄭家三個選擇第560章 滅族慘劇(誠摯感謝書友151129成爲本書第五位盟主)第404章 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第三更,打賞加更)第363章 阿鼻地獄(月票加更)第147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40章 定策(二)第706章 友誼?屁都不是第451章 起駕回京第424章 敕令晉封第896章 安排(第十五更)第463章 鴻門盛宴(二)(第三更,戒菸失敗加更3/3)第685章 人是鐵,飯是鋼第945章 八國聯軍第412章 還是一戰吧!第18章 百年基業第197章 不負父輩威名!第393章 孿生兄弟第551章 顫抖吧!野豬皮第528章 買票,登船第650章 特使的請求第670章 大明第一勇士第691章 舔狗一時爽第173章 狼狽爲奸(第三更,爲本書第一位盟主芭芭拉Y加更)第896章 安排(第十五更)第751章 天字第一號種龍第580章 尷尬的察哈爾汗國第165章 海盜之王(求首訂)第296章 本侯不信第339章 可以辟邪第739章 劉鴻漸式打法第837章 最後一個留給你第884章 莫斯科協定(第三更)第257章 生前也是個體面人第531章 西山養老院第757章 人力拖拉機第744章 移民總指揮(爲盟主李佩雲加更3/3)第410章 艸翻這羣狗韃子第248章 不破建虜誓不還第457章 裁撤鍵盤俠第269章 狙擊天才第786章 歡迎來到大明(第三更,爲白銀盟加更5/20)第152章 全面開工(二)第50章 家法伺候(求推薦票!)第411章 大哥,咱算是大明人了嗎?第628章 朝廷不是背鍋俠(第三更爲盟主秋夜大人最喜歡看書加更1/3)2018感謝有你,2019砥礪前行第792章 揚帆東瀛第476章 朱元璋挖的坑第598章 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第235章 前屯攻防戰·曲終人散(十)第892章 媒婆(第十一更)第694章 輿論導向第414章 盟軍來援第337章 什麼仇,什麼怨第460章 相互制衡(第四更,戒菸失敗加更2/3)第2章 烽火連天第395章 被奴役的漢民第863章 至少曾經擁有過(第三更)第864章 切膚之痛(第四更)第9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777章 勞逸結合(第一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永昌县| 汝南县| 简阳市| 昌都县| 新乡市| 武平县| 延川县| 承德县| 临沭县| 景德镇市| 丹寨县| 旬邑县| 陇南市| 南部县| 岑巩县| 黄龙县| 昭苏县| 怀安县| 治多县| 宁武县| 凤山市| 平泉县| 新津县| 竹溪县| 本溪市| 江达县| 高唐县| 吴忠市| 武平县| 合作市| 胶南市| 抚宁县| 英德市| 平塘县| 台安县| 吐鲁番市| 确山县| 绍兴市| 班玛县|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