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丁憂

當然這就冤枉張坤成了,這都是陝西胡巡撫乾的事,用流民從鍾亮換了上百萬斤番薯粉條。有些充做軍糧,也有些賣給糧商流入市場。

管家一聽丁立這話,就知道有緣故,問道:“丁公子以爲價格該幾何?”

“陽紆先生要用番薯粉條做軍需、賑濟災民,我可以捐獻一萬斤番薯粉條。”丁立慨然道。

武總督聽了也有些動容,但是這不夠,就說:“車薪杯水,無濟於事啊。”

丁立確實想要幫一下武總督,或許能改變他的命運吧。默算一下就說:“以後可以每月賣十萬斤番薯粉條給總督衙門,百斤只需一兩銀子。當然只能在西安交貨。”

算下來按畝產兩千斤番薯,能出產製成四百斤粉條,也有四兩銀子收益。

這樣種番薯也不至於太虧,凡事兩利就可持續發展,這樣很好。

“丁小哥真是我明教中人,如此,我準你隨川軍營行事。去援救白水縣。”武總督很滿意。

總督府每月只需出一千兩銀子,就能解決幾萬饑民賑濟的大問題了。當然也就放過飛天虎這事,反正都是反賊,殺光才最乾淨。

丁立沒忍住,還是說道:“陽紆先生,如果明年陝西還是災禍不斷,又該怎麼辦呢?”

武總督現在眼前正是焦頭爛額,哪裡想過明年的事,就嘆息道:“就只有看天意了,新皇剛登基就清算了閹黨,如皇上能完全清除朝中小人,或許就能感天意而化人間災禍。”

丁立真無語了,天人感應,這是從漢武以來儒家的重大創新,也是獨尊的墊腳石。只是怎麼就冷笑脫口說出:“秦忠獻爲政十九年,天下果然無災禍。”

秦檜死後諡忠獻,南宋立國初期確實沒有大的天災,至少沒有現在陝西這樣的大旱。

所謂天人感應本來就是儒家用來隨心所欲、靈活掌握使用、打擊對手,控制皇權的利器。

這話一出口,武總督一時語塞變色。丁立自知失言,忙拜謝道:“小子無狀,不知所言,請先生降罪。”

“董夫子爲我明教確立正統,你小子不準亂說。“武總督厲色呵斥道。

丁立趕快轉移話題道:“如果陝北天災不斷,何不遷移些災民到雲南?那裡天氣溫暖,很多土地還沒開發,正該移民過去。。。“

還沒講完,就被武總督不耐煩地打斷道:“這是朝廷大事,不該你說,你且去援救白水。“

這是趕人了,丁立只好告辭,道:“小子此去,功成後當爲父丁憂守制,望老先生保重。“

這就是表明自己將激流勇退,老老實實地回家種地,不再給大家惹麻煩了。丁立心裡卻嘆道:現在做事還是找貪官容易些,貪官收了錢一般都會辦事。所謂清官不收錢,辦起事來多是嘴炮。

這武之望老先生是否是“平時袖手談心性”丁立不知道,但確實做到了“臨事一死報君王。”

明年,看到陝西在自己治理下,匪亂不斷,餓殍遍野,流民不能賑濟,武總督的清正廉潔,最終沒法帶來供養軍民的錢糧,官軍兵變造反劫掠府庫,禍害百姓。也唯有自殺以報君王?

可惜、可嘆。

從武總督那出來,回到川軍大營中。

張坤成來報,飛天虎軍中的年輕舞姬使女,有十六個能找到家人親屬來認領,每人打發了五兩銀子路費,十斤番薯粉條,都放還了。現在還有六十九人,找不到親屬,不願離去。

丁立也很頭痛,想想道:“你去問問她們,如果想跟我們走就要去五千裡外的雲南,千山萬水,絕難回鄉,讓她們想清楚。”

張坤成領令就要出去,丁立又叫住問道:“我怎麼聽說西安番薯粉條百斤要賣三兩銀子?我們莊子也在賣嗎?”

“這個是胡巡撫的生意,他得了我們共濟社用來換流民的一百多萬斤粉條,就強行用做軍糧,再有的就拿出來販賣。我們莊子了無社長指令是不會賣的。”張坤成坦然道。

丁立點點頭,說道:“以後每月要賣十萬斤番薯粉條給武總督,賣價是百斤一兩銀子。你要看好了,別讓我們自己人弄鬼。要讓大家知道社規無情。”

張坤成忙行禮記下,出去安排。

這時丁墨將他老子丁易達接到軍中,在那場大戰,也是身中數刀,斷了一條腿,邱道士幫著接上但還是瘸了,臉上也有一條傷痕。丁立忙起身行禮,扶達叔上坐。

問了具體情況,丁易達雖然無性命之憂,但還要長期調養,只怕是再也不能上陣了。

丁立安排丁墨先護送他老爹回去,順便帶那些舞姬、使女、以及這幾天收留的幾十個孤兒、就用輜重車載著他們回四川。

當晚軍議,接下來就是兵發白水縣。

從延安府到白水距離四百多裡,大軍行進要走七八天,丁立決定自己先到七百人騎馬乘車先行。徐武帶三千步軍輜重慢慢跟上。

丁立帶著的是從文武所帶來的社軍,還有就是鍾亮、張坤成在藍田招攬的鄉勇,負責領路,打探,與老鄉溝通。

十一月初四,丁立趕到白水城外十里。看到的是一路上滿目瘡痍,農田乾旱拋荒,村寨被火燒燬滅。

白月帶斥候探查清楚了,流匪營地設在在城北五里處,現在流匪還在攻城。

張坤成來報:“流賊攻打城池正急,要不要直接去救援。”

前邊三裡就是敵人大營,丁立拿起千里鏡仔細看了看,流匪紮營沒什麼章法,可能沒想到官軍來得這麼快吧。如果攻擊很容易就能攻破這營寨。

思考再三,丁立還是命令進攻敵營。要求在外邊虛張聲勢引回攻城敵軍就走,自己大隊人馬還沒到,現在還不是決戰的時候。

王小二正領兵攻打縣城,圍攻半個多月了,糧食所剩不多。周圍二十多裡的大小村寨都搶光了,再也沒糧食可搶了。要是五天內不能打下縣城自己就只有撤退了。

好不容易收攏了七八千人,全力攻打,應該很快就能破城。城內也聯絡上了內應,就算今天攻不破,等到明晚內應舉事,突襲奪取城門也就容易了。

跟幾個頭領正商議著,斥候來報:“大當家,官軍鐵騎突襲大營,就快被攻破了。請快回去救援。要不軍糧不保了。”

王小二吃了一驚問道:“是哪裡來的官軍,有多少人?”

斥候說道:“從北邊來的,像是邊軍。有千餘騎,他們的火器很厲害。”

“那就先回軍打敗官軍、搶了他孃的馬匹。”王小二下令道。有了內應,這縣城遲早是自己的,不用急。

等王小二急急回援,看到的只是官軍騎兵離去的煙塵。寨子裡的留守頭領心有餘悸,出來迎接大當家:“還好王爺虎威,嚇跑了官軍,要不營寨就要被他們攻破了。”

第九十八章 水西之戰第三十二章 路遇劫匪第九十八章 水西之戰第二章 夢迴第七十三章 聚散第五十五章 磁窯只是開端第八十八章 養兵第四十一章 調整第四十七章 系統知識第一百章 南進第二十三章 縣主第二十一章 出油第三十七章 中秋第六章 楊大使第五十一章 縣試第九十三章奢家的財寶第二十一章 出油第五十一章 縣試第一百零九章 圍攻第八十一章 伏擊第五十一章 縣試第三十八章 合作第一百四十章 京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第一百零二章 果作堡第六十八章 文武所第十八章 夜宴第八十九章 謀略第二十一章 出油第九十九章 南下第八十九章 謀略第十六章 農忙第六十一章 豐收第一百零三章 定親第三十九章 馬道士第三十一章 打坐第四十四章 生日第一百零一章 南進的理由第七十章 春節招人第三十九章 馬道士第四十五章 酒精與香水第八十九章 謀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學第六十一章 豐收第一百二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四十八章 聖諭第一百一十三章 沐家第四十章 歸程再戰第一百零八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四章 遙遠的征途第三十章 成都府第三十七章 中秋第七十八章 秋闈之後第七十二章 產出第一百零二章 果作堡第一百一十一章 反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怒火第十章 小黑板第一百二十二章 丁憂第一百三十二章 工業第七十七章 秋後練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反擊第七十五章 馬老實第一百三十章 開創第六十七章 調令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總督第八十六章 加官第一百三十六章 灤州第三十章 成都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怒火第三十六章 一飛沖天第三十九章 馬道士第五十一章 縣試第九十九章 南下第二十七章 分紅第九十九章 南下第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遙遠的征途第四十八章 聖諭第五十四章 秀才第十四章 作坊新品第九十八章 水西之戰第四十四章 生日第七十五章 馬老實第三十五章 大會第一百零三章 定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更新第二十四章 流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不去的路第一百四十章 京城第九十九章 南下第十章 小黑板第一百三十六章 灤州第五十章 失竊第九十二章 走岔的歷史第三十三章 秋收第九十章 大戰將起第八十三章 山地行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贵南县| 张家口市| 漳州市| 满洲里市| 河西区| 吴江市| 澄江县| 和政县| 南和县| 广河县| 朝阳县| 南陵县| 灯塔市| 伊春市| 科技| 潞西市| 云浮市| 闽清县| 漯河市| 甘德县| 永年县| 东阳市| 贵州省| 文登市| 仙桃市| 祁东县| 武威市| 莎车县| 洪洞县| 密山市| 玉环县| 水城县| 龙江县| 林州市| 钟山县| 宣化县| 磐石市| 东至县| 偃师市|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