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8章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瑪格麗這兩天心情很好,好到即使被艾格冷落都沒生出脾氣來。

因爲她有預感,提利爾家三百多年來的憋屈,要到頭了!

在維斯特洛,有一個基本不會被拿上臺面來討論但實際上人人都知道的僞“冷知識”——現今的河灣地統治者玫瑰家族,是當初被征服者伊耿·坦格利安以龍焰屠滅的“河灣王”園丁家族……的管家。

征服者提拔這麼一個出身低微的家族當南境守護執掌河灣,真的是像背景介紹裡那樣,單純因爲:提利爾家在“怒火燎原”之役後打開城門獻上了高庭嗎?

當然不可能。

從道理上來講,甚至“提利爾家獻上高庭”這個說法本身都是站不住腳的——即便園丁家族所有男性成員全在戰爭中被龍焰燒死,高庭也應該按照繼承法來傳給某個血脈最接近園丁家族的其他河灣貴族,按法理順位來排序,往後數一千位都不會出現提利爾這個姓氏。

***都輪不到你,望風都嫌你不夠格。

既然城堡不是提利爾家的,又何來他們“獻上了高庭”一說?

但伊耿偏偏要讓他們翻身做主人。

此舉,羞辱作爲戰敗者的河灣地貴族固然是直接原因,但真正的目的是:讓一個德不配位的傢伙來壓著一大羣自詡爲“青手後裔”的河灣地諸侯,製造平衡。

那些在繼承順位上靠前的古老家族自然對提利爾家的上位不服,但又懾於對方有坦格利安家做靠山不敢造次,只能陽奉陰違;而提利爾家族的一切權威和勢力都來自坦格利安家的支持,從此只能牢牢抱緊龍家大腿,絲毫不敢有二心。

如此一來,河灣地空有七國最多的人口最強的綜合實力,卻陷在內耗中永遠也沒法甩開坦格利安的控制,提利爾公爵空捏著排名第一的紙面數據,卻生生世世都得乖乖當坦格利安家的狗,千年萬年都翻不了身!

就和艾格來自的地球世界,前有日不落,後有米利堅,歷代世界霸主都對歐亞非大陸施展離岸平衡戰略維護自身超然地位一樣——手段本身十分簡單一眼就能看穿,卻又粗暴到無法破解,乃是真正的陽謀。

征服者的後裔,歷任坦格利安國王也都是明白這一道理,並將“不讓提利爾家進入權力中心”作爲基本國策,才安安穩穩地統治了三百年。

提利爾家不出王后和首相,可不是巧合。

體面人,是不會日犭句的!

但再乖的狗,百年下來也還是會生出野心的。多少代提利爾家族成員都在前赴後繼、想法設法地打破套在脖子上的鐵項圈,但迫於坦格利安家緊盯,不敢太過放肆,只能通過一些溫和的方式,小心翼翼地繞開坦格利安家的鉗制,曲線救國。

這段故事說起來,那就又是一部很漫長複雜的歷史了。

提利爾家的崛起概括起來大概分爲三個階段。

一,臥薪嚐膽,隱忍不發。

在乖乖服從坦格利安家指揮,當好自己看家犬的同時,最初幾代提利爾家掌權人頂著七國貴族的冷漠和不屑,腆著臉送自己家女兒、花代價娶別人姑娘……依靠讓家族成員與其餘六國的統治家族和強勢諸侯不斷聯姻這條同樣的陽謀,他們艱難地擺脫了“管家”的標籤,在河灣地站穩腳跟,政令逐漸能走出高庭,不再有人敢在明面上挑釁。

二,經營加運氣,拉開差距。

站穩腳跟後,提利爾家發揮聰明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運用南境守護的官方身份優勢,開始絞盡腦汁地積攢一切可能的財富和人脈。

他們注意著這個世界發生的任何變故和哪怕一點技術革新,緊跟著時代,在正常徵糧收稅的同時,還不吝惜身份顏面地參與到工商業中來,慢慢從一個有名無實的小家族,變成了軟硬實力都足以與舊鎮海塔爾、青亭島雷德溫、亮水城佛羅倫等家族比肩的鉅富和豪強,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在任何領域和場合與那些頂級貴族平起平坐,而不用隨時都拿坦格利安家來做擋箭牌。

再然後,憑藉在血龍狂舞中“明智”地選擇中立(實際上可能是太慫了不敢站隊,卻瞎貓遇上了死耗子),實力得以完整保存的提利爾家與其它打得頭破血流卻沒討到好處的次級貴族拉開了差距,終於成功實現了“本身實力碾壓任何單個其它家族”,穩固了自己南境老大的位置。

厚積薄發,嘗試登臺。

韜光養晦了兩百多年,到現任公爵梅斯·提利爾公爵的父輩,也就是荊棘女王這一代,提利爾家族覺得自己終於羽翼豐滿,也等夠了時間,內部一致同意:開始嘗試搏一把擠進權力中心,努力登上最頂層的權力舞臺。

用一句家族內部的話來說就是:“這車輪轉得再怎麼慢,也該到提利爾家了。”

這階段的時間最短,但過程卻最坎坷,堪稱一段充滿辛酸淚的風雨史。

***

發覺自己的“狗”開始不安分的坦格利安家族立刻收緊了鏈條,開始用各種手段方法打壓和控制前者,瑪格麗的爺爺奶奶們不敢明面上反抗,於是始終沒能找到機會。

時間來到簒奪者戰爭,小玫瑰的父親率軍離開河間向風息堡進發時,感覺自己終於等到了機會:梅斯·提利爾公爵屯大軍於城下圍攻史坦尼斯,表面上是出工不出力,其實想的是養賊自重:讓其他保皇黨和簒奪者聯盟先打個兩敗俱傷,等到瘋王和雷加王子別無他法來求自己率兵北上救火時,自己便可以順勢獅子開口大提條件,就算預定不到下一屆王后和首相的位置,也起碼在御前會議裡佔據一席……無論是財政還是海政大臣,都起碼實現歷史性的突破了。

誰想算盤打得雖噼啪響,卻是人算不如天算,雷加在三叉戟河兵敗身死,君臨又被老泰溫背刺一刀坦格利安家分分鐘團滅,舊主子沒了看上去是個好消息,然而新上位的勞勃看似糊塗實則精明,一坐到鐵王座上便又接過坦格利安家的狗鏈子把河灣地死死拴在腳邊。

好不容易再熬到瑟曦的醜聞東窗事發王后之位空出,卻連瑪格麗這麼個青春美少女跑過去自薦枕蓆,都不斷碰壁……後面還稀裡糊塗變成了剋死勞勃和藍禮的煞星、毒殺了艾德·史塔克的兇手、史坦尼斯處之而後快的眼中釘,可謂灰頭土臉狼狽不堪到極點。

當小伊耿·坦格利安從風暴地登陸重新打起坦格利安家的旗幟,提利爾家是以爲終於等來出頭日的。

誰想派出使者一接觸,小伊耿夢想的王后人選竟是他的姑姑丹妮莉絲;即使是首相這個位置,也早已內定給了瓊恩·克林頓,這個勞苦功高的大忠臣。

不缺錢財和土地的提利爾家得不到最想要的權力中心位置,而小伊耿也對與丹妮莉絲的聯姻信心滿滿不肯全力拉攏,雙方在聯盟價碼上的談判進行得始終不順利,這纔是河灣地表面上支持小伊耿,實際上卻並不與黃金團合軍一處,共同紮營的根本原因。

當那位小王子終於得到與丹妮莉絲碰面認親的機會,卻“不僅被拒絕承認血脈,還讓龍嚇了一大跳”的消息傳來……妮娜這樣的普通看客只是覺得可惜,瑪格麗·提利爾心裡卻是都樂開花了!

這幫該死的亂亻侖犯!

活該!

丹妮莉絲不承認伊耿·坦格利安的身份,那兩條龍間的聯姻自然也就無從談起,眼下的局面是:史坦尼斯的敗亡已成定局,而兩位坦格利安,伊耿王子缺少一個王后,丹妮莉絲又剛剛死了首相——河灣地支持哪一個,哪一個就必然會贏。提利爾家隱忍碰壁了三百多年,終於等來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歷史的車輪,終於滾到玫瑰花紋的這半圈來了!

——

第402章 易得難治定律第553章 清君側!(上)第225章 金錢的力量第532章 黨同伐異(下)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3章 追擊第143章 與時間賽跑第330章 意外之財不好拿第141章 雁過拔毛第303章 贈地之變(下)第417章 港口混戰第457章 亡羊補牢第584章 神念魔種第399章 覺醒的刺客之魂(下)第555章 無妄之災第585章 風暴中心第286章 瘋狂的計劃第90章 谷地驚變第115章 艾林谷陷第569章 辣手摧花?(下)第25章 宿命一摔第95章 隨軍守夜人(下)第344章 代價(下)第233章 越玩越大第282章 怒噴羣雄(下)第477章 小兄弟的困惑(下)第111章 工作交接第172章 通風報信第382章 又一位紅袍第413章 冰封海豹灣第511章 臨冬之圍(上)第548章 各懷鬼胎(上)第449章 明牌(下)第365章 說走就走第134章 技術出售第597章 戰場新娘(上)第135章 滿魅力強者第287章 大禮和巡視團第322章 資金危機第268章 書房會談(上)第345章 雷厲風行第347章 綠先知第415章 巧合還是人奸?第398章 覺醒的刺客之魂(中)第155章 君臨亂始第269章 書房會談(下)第554章 清君側!(下)第104章 打仗-相親兩不誤第224章 風口上第354章 龍王劍第577章 南征開始!第444章 長湖血戰(中)第374章 高階祭司(上)第204章 西境志願軍第302章 贈地之變(中)第375章 高階祭司(下)第442章 困獸猶鬥第70章 憤怒的購買人第255章 海怪之女第183章 存亡時刻(上)第135章 滿魅力強者第60章 守夜人債券(下)第54章 解釋與回顧第219章 援軍何在?第515章 快刀斬亂麻(中)第340章 西進會議(上)第345章 雷厲風行第495章 收網第362章 糾結第421章 寒神祭司第221章 分道揚鑣第419章 守衛冰峽港第398章 覺醒的刺客之魂(中)第372章 一波三折(中)第59章 守夜人債券(上)第286章 瘋狂的計劃第141章 雁過拔毛第96章 荒唐國王荒唐事第76章 搞事不嫌大第369章 女王的外掛(下)第325章 龍之號角第225章 金錢的力量第453章 被迫走險(下)第308章 “君子”協定第295章 輕重緩急第296章 長夜堡第533章 小女諸葛(上)第528章 獅口中的海怪(下)第8章 陰魂不散第385章 虛驚一場第74章 錢不是問題第67章 混亂是階梯第500章 鴉之眼(下)第163章 混亂之日(下)第541章 虛驚一場第20章 王國第170章 紅堡內戰第73章 靜候第208章 比蛋疼更疼第194章 圍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凭祥市| 阜平县| 洛川县| 油尖旺区| 友谊县| 铁岭市| 社会| 师宗县| 舞钢市| 霞浦县| 宁安市| 罗江县| 宜兴市| 宣威市| 闵行区| 澜沧| 栖霞市| 福海县| 金华市| 韩城市| 郓城县| 兴化市| 古蔺县| 新闻| 青冈县| 犍为县| 夏邑县| 屯门区| 台前县| 循化| 孝感市| 神池县| 安义县| 巴彦县| 定安县| 沧源| 吴堡县| 广宁县| 石嘴山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