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V5攝製組的歐冠紀錄片流出。
屏幕中首先浮現出的是一個土豆的特寫。
土豆表面凹凸不平。
鏡頭緩緩拉長。
土豆盛放在一個精緻的銅盤上,銅盤放置在一座墓碑前。
墓碑上面鐫刻著“腓特烈二世”的德文。
沒有其他文字來描述這位普魯士國王的生平。
“拿破崙最佩服的皇帝,腓特烈二世。”
“愛狗勝過愛女人,他的墓碑旁邊有十一座石板,皆是狗的墳墓。”
“沒有鮮花,只有土豆。”
“因爲腓特烈二世的名字是土豆皇帝。”
“他在幾百年前爲了推廣土豆,下令普魯士全境種植,農民們卻認爲土豆是魔鬼的果實,於是,腓特烈派士兵看守皇家種植園,假裝土豆是皇室特供果實,又故意撤走士兵引來農民偷挖!這才讓土豆得以推廣。”
鏡頭越拉越長。
夕陽西下。
щщщ _тт kǎn _¢ Ο 德國首都彷彿被一層薄薄的金紗覆蓋。
一面被塗得五彩斑斕的牆壁出現在屏幕中。
“柏林牆遺址。”
“1990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牆上,創作出不同主題的作品。”
“《兄弟之吻》、《祖國》、《柏林-紐約》。”
“旁邊的大樹上掛著殘破不堪的廢棄熱氣球。”
“電影《偷渡人》的原型故事:一戶東德家庭用自制熱氣球逃亡西德,熱氣球燃料耗盡後,忽然墜落,最終懸掛在樹枝上,全家人安然無恙,德國人認爲這是最浪漫的越牆方式。”
前奏很長。
鏡頭緩緩移動,無數個標誌性物品出現在屏幕中。
“愛因斯坦的泡菜壇。”
“狗糧罐頭和流浪狗,柏林最質樸有趣的間諜情報工具。”
“消失的奧運會鍾。”
“黑格爾的幽靈學生,著名哲學家在柏林大學任教時,一名學生連續十年註冊他的課,卻從未露面,幽靈傳聞一度鬧得沸沸揚揚,警方介入後調查發現:那名學生是一隻小貓咪。”
王侯將相、平民百姓的種種趣事,猶如歷史縫隙的嫩芽。
切換過場的瞬間。
人們發現:
柏林的每一個角落,被注入了許許多多的歐冠元素。
街頭的牆壁上,噴塗了高啓與MSN“爭鋒相對”的塗鴉。
勃蘭登堡門,豎起了一面巨大的歐冠旗幟。
地鐵站佈滿了曼城與巴薩球星的巨幅貼紙。
最後的最後。
鏡頭移動到了奧林匹克球場的外圍。
路燈昏黃。
人潮涌動。
淺藍色大巴與紅藍色大巴,自兩個方向緩緩駛來。
不同膚色用不同語言呼喊著球星的名字!
“高啓!”
“梅西!”
“內馬爾!”
“.”
夜幕下的柏林,如同在舉辦一場重大的盛典。
若隱若現、若近若遠的歐冠主題曲在每一個人的耳邊響起。
繼而。
球迷舉起手機。
無數閃光燈將道路點綴得宛若星河。
-
【你知道現在一條麪包賣多少錢嗎?】
-
【如果有一個小偷.】
-
【我們要堅守陣地,堅守到最後一刻。】
-
【不能逃跑,我向祖國宣過誓!】
-
【蘇維埃的旗幟,插上了勃蘭登堡門,綁在了支離破碎的勝利女神像。】
-
【白馬閱兵。】
-
【柏林之聲。】
奧林匹林球場。
人山人海,座無虛席。
數百名歌舞演員在綠茵場上進行表演。
星星碎片被拼成了歐冠LOGO。
曼城與巴薩的旗幟分居兩個半場。
“莊墊兒臺!莊墊兒臺!觀衆朋友們晚上好!”
“現在爲您直播的是2014/15賽季歐冠決賽。”
“柏林決戰。”
“曼城對陣巴薩!”
“兩種正確.即將碰撞!”
“華國球員高啓與巴薩MSN的正面對話。”
“空間建立者對抗南美三叉戟。”
解說員繼續介紹看臺上的嘉賓。
什麼傳奇名宿全來了。
克魯伊夫領著一幫人。
貝肯鮑爾領著一幫人。
還有一羣英格蘭傳奇、戴著頭巾的中東石油佬。
賽前發佈會。
佩萊格里尼笑容和藹。
“這是我執教生涯中,目前爲止最重要的一場比賽。”
“MSN很強大。”
“但高會給對手帶來更大的恐懼。”
另一側。
恩裡克努力擠出名帥風範。
“歐冠決賽,我們更有經驗。”
“不必緊張,這場比賽對巴薩來說會很輕鬆。”
“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球員通道。
氣氛並沒有太過劍拔弩張。
內馬爾和費爾南迪尼奧擊掌擁抱。
大衛席爾瓦和西班牙國家隊的搭檔們簡單寒暄。
皮克調侃了兩句莫拉塔。
德布勞內表情凝重,攥緊拳頭,臉頰泛紅。
蘇亞雷斯友好地拍了拍華國球星的肩膀,笑著露出一口白牙,指尖戀戀不捨地在淺藍色球衣上摩擦。
高啓下意識往前走了幾步。
機械冰冷的電子合成音悄然響起。
【任務觸發:最後的對決。】
【任務簡介:下個賽季,歐洲足球的防守體系將從“區域聯防”進化爲“動態網格攔截”,你和南美三叉戟的對決,將會爲延續27年的舊體系畫上句號。】
【一個時代結束,一個時代開啓。】
【任務獎勵:永恆傳說寶箱。】
“鏡頭給到了通道出口處的高啓和梅西。”
“兩個人沒有任何交流。”
“目光堅定地望向綠茵場。”
“好!”
“入場!”
“奧林匹克球場此刻爆發出的浩蕩聲勢,不亞於2006年的那場世界盃決賽。”
“掌聲與歡呼聲,如同洪水般傾瀉而下。”
“聚光燈的光束,照出煙霧繚繞。”
“高啓和大耳朵杯擦肩而過。”
“如果他能夠奪冠,將會成爲歷史第一位連續兩個賽季率領不同俱樂部問鼎歐洲的華國人。”
解說員語氣中充滿了期待。
電視機前的華國球迷們激動萬分。
高啓可能這輩子都踢不了世界盃決賽。
歐冠決賽,即是他職業生涯中施展才華的最高舞臺。
賽前儀式結束。
伴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
比賽正式開始。
“下面爲您介紹雙方的首發陣容。”
“曼城排出的陣型是4-2-3-1。”
“門將:喬哈特。”
“後衛:科拉羅夫、孔帕尼、德米凱利斯、薩巴萊塔。”
“雙後腰:費爾南迪尼奧、亞亞圖雷。”
“中前衛:大衛席爾瓦、高啓、德布勞內。”
“前鋒:莫拉塔。”
直播間。
彈幕紛飛。
-
【佩聖又讓高啓踢中場?】
-
【踢著踢著肯定會變陣442的。】
-
【曼城下賽季的確要更新換代了,後防線至少得換三個人吧?瓜迪奧拉來了,亞亞圖雷肯定得走。】
-
【這條後防線,真的扛不住梅西。】
“巴薩排出的陣型是4-3-3!”
“門將:特爾施特根。”
“後衛:阿爾巴、皮克、馬斯切拉諾、阿爾維斯。”
“中場:伊涅斯塔、布斯克茨、拉基蒂奇。”
“前鋒:內馬爾、蘇亞雷斯、梅西。”
-
【這條後防線,真的扛不住高啓。】
-
【不變應萬變,恩神的陣型部署很穩。】
-
【梅西在2014年決賽輸球之後,整個人都變了,任意球功力大漲,也不要開火權,場均射門次數從5.2次降低到了3.8次,場均關鍵傳球從1.2次漲到了2.8次,昔日的“鋒利尖刀”逐漸走向“大師”。】
-
【都是恩神的功勞。】
-
【他讓利物浦無所不能的超級射手-蘇亞雷斯,變成了犧牲數據的綜合支點。】
-
【他讓內馬爾主動規避梅西的活動區域,活動範圍更傾向左路外線,還開發出了逆足傳中技能,這個賽季他是逆足傳中第一人,成功率高達39%,冠絕歐洲。】
巴薩球權。
雙方陣型迅速散開,繼而重迭。
沒有試探。
沒有冗餘的倒腳。
瓜氏巴薩的場均傳球次數是750次,恩氏巴薩的場均傳球次數是613次。
布斯克茨後場接到傳球。
背身拉球。
試圖擺脫逼近的高啓。
巴薩中場大師從容不迫,臉上寫著掌握一切的淡漠。
“沒擺脫成功。”
“身體撐不住。”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顯得蒼白。”
“本賽季,前場進攻球員的搶斷次數,高啓第一,蘇亞雷斯第二。”
高啓伸腳一捅。
布斯克茨佯裝痛苦倒地,並向裁判舉手示意對方犯規。
足球失去控制。
原本與高啓保持同頻壓迫的莫拉塔,順勢插上,爆發出恐怖的衝刺速度,領球后直面巴薩防線。
一切發生得太快了。
皮克沒有走神。
可是轉身速度慢。
矮小的紅藍身影殺出。
“馬斯切拉諾!”
“立功了!”
“他在大禁區前沿,乾淨利落地鏟走了足球。”
“莫拉塔無奈跺腳。”
VIP包廂。
克魯伊夫盯著高啓的跑動軌跡。
“曼城進攻被破壞的一瞬間。”
“高已經開始回防了。”
“他往哪跑?”
“跟我想的一樣。”
場邊。
佩萊格里尼大力揮手,示意弟子們的高位防線往後縮。
轉換階段。
不能給MSN那麼大的空間。
另一側。
恩裡克維持著名帥風範。
輕描淡寫地比劃手勢。
傳遞信息:把球傳給梅西。
巔峰MSN巴薩,在後場完成搶斷後,不會無意義倒腳。
而是會立刻抓住對方陣型結構的破綻。
放棄冗餘的中場過渡。
迅速把球交給前場的MSN。
“拉基蒂奇。”
“上賽季歐聯杯冠軍核心,才華橫溢的塞維利亞十號位。”
“加盟巴薩後成爲了全能中場,被賦予了工兵屬性。”
“他不會跟伊涅斯塔、布斯克茨構建不斷變化的三角傳接模型。”
“多幹脆!”
“接球就起長傳。”
“找梅西!”
足球飛向右路。
梅西的身影出現在鏡頭中。
奧林匹克的歡呼聲再次高漲。
所有人都下意識期待:梅西接球后“擊碎藍月防線”的夢幻表演。
足球下墜。
忽然。
一個高大的身影,衝進了鏡頭中!
猛蹬草皮。
騰空而起。
把球頂向了曼城後場的安全區域。
梅西仰著頭,一臉震驚。
蓄勢待發的身體,頓時舒緩下來。
“高啓!”
“不惜體能的回防!”
“降維打擊啊!”
“硬生生用頭球.破壞了拉基蒂奇和梅西的對角線聯繫。”
直播間。
慢鏡頭回放:
在馬斯切拉諾完成搶斷的剎那,高啓已經開始奮力回防了
等拉基蒂奇接到巴薩後場的傳球,再對角線給梅西輸送炮彈的時候,高啓再次加速!-
【太快了吧?】
-
【多少時速啊?吃奶的勁頭。】
-
【梅西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一頭會飛的猛獸。】
-
【高啓這不是欺負梅西的矮嗎?這怎麼行呢,真的是降維打擊。】
-
【走地面,高啓防不住梅西,走空中那就不一定了。】
-
【恩神沒有想到這一點啊,疏忽了,轉換進攻不該讓拉基蒂奇來策動。】
-
【中場高的作用,轉換防守階段,可以給後防線提供一點幫助。】
-
【陣地戰防守肯定沒辦法這麼踢。】
高啓落地後沒有跟梅西聊天。
折返往前場跑。
德米凱利斯等一衆曼城後防隊友,心有餘悸。
喬哈特有股摸高啓頭的衝動了。
感動感激。
驚險。
佩萊格里尼大力鼓掌。
恩裡克怒斥拉基蒂奇:“走地面啊,別起那麼高!”
VIP包廂。
貝肯鮑爾眼神中充滿讚賞。
綠茵場上,高啓剛剛做到的一切,他曾經也做到過。
克魯伊夫沉默不語。
他不喜歡恩裡克對巴薩的改造。
潛意識認爲:那背離了拉瑪西亞的哲學理念。
但是,當初是他力排衆議,讓恩裡克成爲巴薩主帥。
球權再次更迭。
曼城後場沒有迅速出球抓巴薩錯位的環境。
“恩裡克有所準備,沒有吃穆里尼奧的虧。”
“這不是有所準備。”
“這是恩裡克的假控真反奧義。”
“你瞧瞧,剛剛的反擊,MSN是頂在最前面的,巴薩中後場有點跟不上,還拖在後面呢,所以不怕曼城的轉換打轉換。”
“世界第一名帥的佈局。”
電視機前的觀衆有點懵逼。
巴薩這不是中後場脫節嗎?
轉換進攻交給MSN,其他人半蹲坑。
“蘇亞雷斯的前場壓迫能力很強。”
“本賽季,場均2.1次在前場奪回球權。”
“以前我們說大中鋒的防守能力,會想起哲科和曼朱基奇。”
“時過境遷。”
“現在的高啓和蘇亞雷斯,又把標準拉高了一大截。”
“排在第三名的是霍芬海姆的菲爾米諾,數據也很接近啊!”
曼城後防線的防守能力一般般。
但控制能力不錯。
足球在草皮上快速滾動。
來到了亞亞圖雷的腳下。
非洲悍腰憋著一股勁,還未忘卻當年被瓜氏巴薩掃地出門的痛苦記憶。
沒有往前傳。
獨自趟球推進。
猶如一頭衝鋒的大水牛。
高啓觀察到大衛席爾瓦和德布勞內的拖後策應傾向後,整個人迅速往前頂,跟莫拉塔一起壓制巴薩後場。
“兩個點策應。”
“兩個點壓在陣型前端。”
“亞亞圖雷帶球推進。”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能夠利用局部衝擊來消耗掉巴薩第一層防線,引起巴薩陣型的混亂。”
“因爲瓜迪奧拉已經在半決賽證明中,滲透是滲不透恩裡克的假控真反。”
巴薩第一層防線扛不住。
力量屬性相對較低。
好在還有一個“抵禦正面衝擊”的拉基蒂奇。
克羅地亞人精準預判科特迪瓦人的推進路徑。
斜向跨步位移。
封堵攔截。
啪!
亞亞圖雷沒有衝上頭,很聰明地把球傳給了邊路插上的薩巴萊塔。
後者迅速起球。
邊路至中路畫出了一道斜線軌跡。
VIP包廂。
克魯伊夫眉頭緊蹙。
亞亞圖雷分球的一瞬間。
前場佔據空間的高啓,停下腳步。
而莫拉塔繼續跟著巴薩後防線移動了一段距離。
兩線空間。
被高啓停出了‘縱深’。
“完美的進攻模型”
解說員的聲音拔高了一檔。
“一對一。”
“世界第一後腰布斯克茨,再次面對高啓。”
“打不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