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章 魚山之上(上)

“駕~駕駕~”三匹快馬正自西向東疾馳而來。此刻,在他們面前,是一路自東向西正在行進的胡軍…

這是燕山之南、黃河之北、渤海以西、太行山以東,正烽火連連,旌煙漫漫的翼州西北。

“報…”三名哨探長叫著跳下馬來,

“籲…”石瞻勒住戰馬,只輕擡右手,身後大軍便驟然而停。

“報…”打頭的哨探大聲報到,

“報石將軍,正前方有一條大河,大河西有一座小山,這方圓幾十裡,俱荒蕪人煙。”

“在那裡?”,石瞻兜馬四處張望,“你們隨我去那兒看看”,說著,他指向了一處高臺,“令大軍原地待命…”話音未落,他便向右手側一里外的高地打馬而去。

身後哨兵、傳令兵、親兵,六七十人登上一處高臺,舉目一望…

四面綿綿起伏平平緩緩的山丘上,衰草連天、荊棘遍野。那遠山,那叢林,在這蒼茫的暮色中,俱泛著輕黃,淡染如煙,迷濛如霧。唯有那自北而南蜿蜒徐緩的河面,明光熠熠粲若星河。

“秋,秋者揪也。立秋了,萬物果真於此而揪斂了…”石瞻心中不由生出一段傷感,“數月來,殺人無數,可起初的計劃,如今,卻毫無眉目…曾經的信念,曾經的自信,曾經的堅持,如今,都似這秋意、有些萎頓、有些厭倦了…”

不大的高臺上,擁擠著六七十騎,卻絲毫沒有響動。唯有輕風在不斷撩弄著他們的髮際…

“此處是爲何地?”石瞻捋了一下凌亂的鬢角,輕聲問到,

“這…”在他身後,一片戰馬在輕微移動,卻無有人上前做答。

石瞻緩緩調轉馬頭,他在手按劍柄、面若冰霜的掃視著衆人…此時此刻,在石瞻心中,有了想要殺人的衝動…

“回將軍話…”正在此時,一名哨探翻身下馬,急匆匆上前幾步,跪下施禮…

“啓稟將軍,此處乃東阿地界。我軍背後山脈乃是泰山、梅山,我軍正前方那座小山名曰魚山。本地有傳言,說魚山是泰山奶奶的孫女,嫁在了翼西平原,又被我們眼前這條大河阻斷了回往孃家的去路,故而,它時感寂寞孤獨,也常面此河嘆息。它這悲悲慼慼之情狀,影響了此地土地,因此,這裡便時常出現眼下這般蕭索景象…”

“哦?”石瞻雙手勒住馬繩,兩眼緊盯眼前這個半跪的、與自己一般大小的哨探。

“你擡起頭來…”石瞻輕聲說到,

“諾!”那哨探緩緩擡頭…這竟是張圓潤的娃娃臉。

“嗯?是你?”石瞻有些吃驚,“我只記得你口技好,不想,你還有如此學識,你叫什麼名字?”石瞻輕聲問到,

“回將軍話,小的名叫嚴震,自小就跟一個遊俠在外混當,所以略知些皮毛,不敢言學識…”

“嚴震…”石瞻輕聲自語了一句,便朗聲問到,“嚴震,自今時起,你就跟在我身邊,你可願意?”

“嗯…”嚴震心中又驚又喜,他稍一磕絆,便連聲應到,“謝將軍!小的願意!小的願意!”

石瞻微微一笑,又轉向身後大聲叫到,“傳令兵何在?”

“在!”一名傳令兵應聲而至,

“傳令下去,令全軍速速渡河,今晚,我軍在正前方那魚山之上紮營…”

“諾!”傳令兵領命而去…

“來呀,都隨我過河…”石瞻話音一落,便率先打馬向著魚山方向急馳而去,“駕~駕駕~”。嚴震也連忙上馬、緊緊跟上。

昏黃的暮色,潔白的戎裝,一片疾馳的戰馬踩過溫柔純淨的河水、濺起片片點點冰晶樣的水花…戰馬在廝鳴,旌旗在搖曳,胡人在歡笑…靜靜的魚山,清清的河水,傾刻間喧聲鼎沸…

“駕~駕駕~”

“哦~哦~哦~”

“真一片好水哦…”

“將軍令速速通過,莫要停留…”

“洗澡嘍…洗澡嘍…洗這一身風塵…”

“哦哦哦…好清爽…”

石瞻聽到身後一片吵鬧,此時、他卻懶得理會,只自顧自領著親兵打馬急行…

“嚴震何在?讓嚴震過來…”石瞻在疾馳的馬上、回頭大叫,

“在…小的在這裡…”緊跟在親兵後的嚴震,奮力策馬,緊追了上來,“將軍有何訓示?…”嚴震怯怯的望向石瞻,

“我們走前山還是後山?”石瞻看著嚴震,“此處可還有典故?”

見問路,嚴震心中便叫苦不迭,“此處我也未曾走過呀,怎知該去向何處?…說不知?不成!纔剛被提到身邊…這可如何是好?”

嚴震一轉頭,在看到石瞻那等待的目光的一剎那,心中一慌,便隨口說到:

“後山…將軍,我們…走後山…”說完這幾字、已是滿頭大汗的嚴震,又想到了典故,

“典故…典故…這兒有什麼典故呢?”緊張的嚴震,在急急的搜腸刮肚,過了半天方纔說到,

“將軍,前方我們該右轉了。在這魚山之上,應有曹植曹子建之墓。太和三年(公元229年),三十八歲的曹植被貶至富庶的東阿,他在此地,衣食無憂、潛心著作、鑽研了很多儒典,並獨創了音律魚山梵唄。至太和六年,曹植又被調到貧瘠的陳四縣,吃不慣苦的他,數月後便溘然長逝。臨死時,他給兒子留有遺言,要求葬於魚山。在其死後,朝廷給曹植諡號爲“陳思王”,陳思…者,沉…思…也…”

正說著話的嚴震,突然語速放慢了下來,他似在凝神…

“怎麼了?”正聽到好處的石瞻,疑惑的望向了嚴震,

“將軍,你聽到了沒?”說著,嚴震向後山上一指,“山上似乎有人…”

“嗯?”石瞻一驚,連忙屏息靜氣,仔細傾聽…可除了自己身邊的馬蹄聲、風聲,以及身後遠遠的吵雜聲,石瞻什麼也沒有聽到…他剛轉頭看向嚴震,就聽嚴震異常堅定的說到:

“將軍,確是有人!有幾匹馬正在疾馳下山。”

石瞻驚懼的看著嚴震,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情。半晌,他才急急的叫到,“一什、二什從前山包抄,其餘人等、都隨我來…”

“駕~駕駕~”石瞻在奮力打馬,他想試上一回,看看嚴震的感覺對也不對。

“諾!”

“駕~駕~駕駕~”

石瞻身後應聲未落,他胯下本就急馳的戰馬、更如離弦之箭,直直的飛向了後山…

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六)第29章 韓壽偷香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36章 雞絡塢(一)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二)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25章 重聚第12章 帝國落日(四)第18章 成皋關下(上)第36章 雞絡塢(三)第41章 宅心仁厚第29章 韓壽偷香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07章 授課(下)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44章 西趣長安(一)第33章 南匈貴族第21章 永嘉之亂(四)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七)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四)第23章 浴火重生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五)第21章 永嘉之亂(七)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二)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一)第18章 成皋關下(中)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七)第21章 永嘉之亂(三)第27章 行軍路線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七)第21章 永嘉之亂(一)第08章 離別第31章 敗落之源(下)第32章 光華樓第03章 午宴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第35章 魚山之上(下)第38章 柳暗花明第42章 徑據長安第18章 成皋關下(下)第36章 雞絡塢(三)第21章 永嘉之亂(六)第34章 梅山下第01章 東市街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七)第18章 成皋關下(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五)第28章 大將軍茍晞第12章 帝國落日(二十八)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12章 帝國落日(七)第30章 敗落之源(上)第21章 永嘉之亂(八)第33章 南匈貴族第25章 重聚第38章 柳暗花明第24章 銅駝街上第19章 米闊魯節(下)第12章 帝國落日(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三)第12章 帝國落日(四十四)第17章 交心第22章 秦王鄴第34章 梅山下第12章 帝國落日(十)第40章 毓秀臺第12章 帝國落日(三十八)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九)第36章 雞絡塢(三)第17章 交心第08章 離別第12章 帝國落日(十四)第12章 帝國落日(九)第12章 帝國落日(十)第44章 西趣長安(四)第36章 雞絡塢(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四)第12章 帝國落日(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茶陵县| 那坡县| 东平县| 万全县| 德江县| 盐津县| 昌宁县| 思南县| 隆德县| 江口县| 正镶白旗| 宿松县| 江北区| 阿拉善右旗| 秦安县| 周宁县| 衡阳县| 盐亭县| 卢龙县| 汤原县| 平邑县| 梁平县| 会同县| 綦江县| 屏山县| 长沙县| 吉安市| 丹阳市| 横峰县| 宜阳县| 吉林市| 彩票| 崇礼县| 丹凤县| 都兰县| 邵东县| 辽阳县| 盐山县| 墨脱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