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那會(huì)兒,母親正難產(chǎn)疼得“念之念之”地叫喚。
而她父親曾念之新納的第十二房小妾的大紅花轎,正伴著喜氣洋洋的鑼鼓聲擡入曾家大宅院。
穩(wěn)婆蘇無心,心急如焚地闖入喜堂,欲告知曾念之嫡千金出世的消息,卻被滿堂黑壓壓的官府士兵嚇破了膽。
常言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fēng)流。
歇後語也道:猴子照鏡,得意忘形。
倚仗家族背景是曾參嫡傳十八世的曾念之,居然在青樓爲(wèi)女人和刑部侍郎爭(zhēng)風(fēng)吃醋大打出手。而與當(dāng)朝驃騎大將軍程玄佑同屬九族親戚的刑部侍郎程恩,又豈是吃素的善茬?
程恩怒從心中起,隨意找了個(gè)莫須有“私販官鹽”的罪名,大筆一揮丟來判書—— 王八之氣外露的兵部武衛(wèi)徑直闖入曾家大宅院,提人。
可嘆曾念之連新納之妾的紅蓋頭都來不及揭,眨眼間被投入死牢,斬?zé)o赦。
樹倒猢猻散。
十二美妾三百家僕逃得逃,躲得躲,唯恐牢獄之災(zāi)禍及自己。
僅留下尚在襁褓嗷嗷待哺的她,逝父,又喪母。
幸虧蘇無心於心不忍。
以“命中犯煞”“克父克母”“命不久矣”等藉口買通獄卒,蘇無心偷偷地用死嬰將身爲(wèi)嫡女的她調(diào)換出獄,秘密送入錢塘城西一座尼姑庵,正覺寺。
歲月匆匆。
一眨眼,小尼姑年芳二八,正值青春卻被削去頭髮。
奈何,小尼姑天性浪漫崇尚自由,不喜南無阿彌陀佛,獨(dú)好《燈草和尚》《春蕩尼心》。
奈何,小尼姑天性嗜肉,不喜蘿蔔炒青菜,獨(dú)好排骨燉牛肉。
奈何……
總而言之,年滿十七那年仲夏,心有不甘的她丟棄手中佛經(jīng),尿遁。
××××××××××××××××××××××××××××××××××××××××××
“□□,□□…… 汝匆匆離山,欲去何處?”飛來峰頂,一位白袍少僧紅著臉,氣息急喘地追逐著前方一撒開腿賣力奔跑的小尼。
眼看即將被追上,小尼姑氣呼呼地停下腳步,極不高興瞪大杏圓的眸。
“懷真,你不回靈隱寺敲鐘唸經(jīng),爲(wèi)何偏偏跟著我?”因爲(wèi)跑得急,她嘴脣微啓大口大口喘息著,兩抹酡紅的雙頰看上去異常動(dòng)人。
“□□,汝何故三番四次總欲離山?”少僧並不惱,純白如雪的僧袍使他看起來有幾分不諳世事,“山下之人皆猛虎,靠近不得。”
小尼姑悻悻鼻,哧:“他們是餓虎,我是豺狼,誰吃誰尚未定論。”
“□□見識(shí)短淺,非也。”少僧不贊同,伸出手輕輕握住她的衣袖。“隨吾回去罷。”
小尼姑往後退了一大步:“不,我不回山,我要回家。”
“家?”少僧微愕。
小尼姑驀然住了嘴,酡紅的雙頰看上去隱隱多了一絲窘迫。
她垂下眼眸,又往後退了一大步。“懷真,我不會(huì)回山。真的,不回山了。”
風(fēng),從飛來峰頂掠過,帶來一股徹骨的涼意;而被風(fēng)揚(yáng)起的塵沙,卻彌矇了少僧的眼。
他垂下眼眸,眼底滑過一閃而逝的嘆息:“也罷…… 汝若決意如此,吾願(yuàn)陪同下山,共歷人間煉獄。”
被鄭重其事的語調(diào)驚詫得擡起頭,小尼姑脫口而出道:“懷真,我下山是打算找個(gè)有錢公子嫁了,從此高枕無憂宜室宜家。你跟著我,難不成也想娶一門妻房?”
他被她明亮的眼眸盯得有些尷尬,不自覺漲紅了臉:“□□妄言。汝吾皆是空門之人,不得貪戀世俗紅塵。”
“那只是以前。”她高聲打斷,急急辯解,“從今往後,我想喝酒就喝酒,想吃肉就愛肉,想找美男一枕涼蓆便枕涼蓆。你這麼一個(gè)不敢吃不敢喝不敢爲(wèi)非作歹的五好和尚跟著下山,非但不能與我盡興,反而會(huì)成爲(wèi)我的包袱。”
包袱?他怔怔地站在原地。
“還愣著做什麼?你回去罷。”她態(tài)度頑劣地下了逐令,揮手以示最後的告別,悠然邁步下山路而行。
他依然是呆呆地佇立。
光影投映在她臉上,居然襯出一抹燦爛卻沒心沒肺的笑靨。
倏然,他脫口而出:“□□……”
她頭也不回。
“□□……”
她依置若罔聞,只顧低頭識(shí)路,步履匆匆。
他苦笑著止住呼喚,默默無言追上前,形影不離地伴在她身後,伴著她一同趟過水路十八彎的瀑布溪流、走過九曲連環(huán)繞的怪石奇洞。
直至她雙腿痠麻,大汗淋漓趴在地上小憩暫歇時(shí),他才俯下臉,眉間神情憂慮。
“□□,汝還是與吾回山罷?倘若師姐們?cè)倨畚耆辏犷?yuàn)爲(wèi)汝抄寫那十四卷《無量義經(jīng)》。”
她氣喘吁吁瞪他。
“現(xiàn)已下山,不許再稱我爲(wèi)□□。”
他不解。
她拍拍胸口以平復(fù)急促的呼吸:“□□是法號(hào),下了山就不能再用。”
“可……”
“沒啥可不可的。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她不耐煩打斷。
歪了腦袋皺眉,她冥思苦想許久,忽然一撫掌,微起眼眸莞爾淺笑:“歡喜如何?歡喜,曾歡喜。”
他愣了愣,緩緩搖首:“輕佻,吾不喜。”
她嗤之以鼻,丟給他一個(gè)大白眼,擡手指向山林野梢之間漸漸西沉的落日,娓娓道出新名字的來由。
“懷真你瞧,夕陽搖墜,正是百鬼夜行羣魔繚亂之時(shí)。從此以往,你我何不從心所欲,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