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處風(fēng)景絕佳的地方,蒼山滴翠,碧水緩流,夕陽斜掛天際。
時近傍晚,半山中升起裊裊炊煙,傳來溫柔溺愛的聲音:“遇兒乖,別淘氣了,等會兒我和你爸爸帶你到溪邊玩去。那兒有漂亮的魚兒,會唱歌的鳥兒……”
“真的會嗎,媽媽!”
這是半山腰一處佔地約一畝的平地,裡面紅牆碧瓦的院落不過四間小屋,只見綠樹環(huán)繞,房前奇花異草,樹間用木籬笆連接,做爲(wèi)阻擋動物進出的障礙。山腳一條青石鋪築的小路延伸到院落。
一個年約三十許,長得玉面朱脣的白衣文士正立於院中樹下,左手持書,右手捋須,微微吟誦。偶爾端起石桌上香茗淺啜一口。院子的另外一邊,一個身著粉衣的絕色**手裡正牽著一個三四歲、粉雕玉琢的嬰孩。一家三口獨居深山,悠然自得其樂溶溶。
正在這時,那被喊做遇兒的男嬰忽然見到後山天上一團七彩霞光直往後山飛來,竟在一眨眼間落入山中消失不見。看得小孩目不轉(zhuǎn)睛,嘴裡嚷道:“好漂亮的球球,怎麼不見了呢……”
白衣文士和那粉衣**見寶貝兒子奇狀,紛紛出言相問:“遇兒,什麼球球,在哪裡?”
遇兒把剛纔所見對父母說了,二人也只覺得不過是小孩一時眼花罷了,並沒說什麼,帶著遇兒進屋去了。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四年。
這一年,遇兒七歲,這四年的光陰他也沒白費,父母親教他讀書識字、爲(wèi)人處世的道理。但決不是死板的教條,而是變通,這幾年的日子讓他在以後無盡的歲月裡受用無窮。
這一日,遇兒看書累了,便想著出去玩一下。
想著己有許久沒去過的後山,遇兒心活動起來。幾年前見到的綵球一直在他心裡纏繞不去。他一直想去後山找那個神秘的綵球,而它就像有魔力一般吸引著他,讓他無時或忘。不過,每次父母陪他去時,儘管他都試圖找到那個綵球,但卻一次次地讓他失望。
今天再去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得到,找著了可就好玩了。遇兒心裡想著,趁父母不在找了個機會溜進了山裡。
殊不知遇兒爲(wèi)尋那綵球,往後山這一溜,至到許多年以後才得以回來。
靜靜的山裡,偶爾一陣風(fēng)吹過,傳來沙沙的響聲,似是有人在走過。山間雲(yún)霧飄渺,讓靜謐的山林裡顯得有出塵清逸。
遇兒順著山林中崎嶇的小路向山巔慢慢地尋找。以前父母帶他來時,都是在山腳,連半山腰也沒上去過。或許那綵球就在山頂上吧!遇兒這樣想到。別看他只有七歲,可聰明得緊,要不然以他父親那等飽學(xué)之士都大嘆其爲(wèi)奇才呢?要不是當(dāng)年發(fā)生的事讓自己對出仕失去信心,父親一定會讓遇兒像他年輕時一樣去考取功名爲(wèi)國效勞。
“哎,這路怎生這麼難走啊?也沒有人來修築一下。”童言裡帶著埋怨,只因上山的路又小又崎嶇,而且佈滿了混身是刺的藤葛,那些刺不時的紮在他稚嫩的身體上,又癢又痛,讓遇兒心裡埋怨。現(xiàn)在遇兒的身上已被劃出了無數(shù)條帶血的傷痕,浸著滴滴血珠。即使如此,堅強的他仍一步一步艱難地向上攀爬。
看著高約近百丈的山頂,遇兒也裡不禁犯了難。爬了這麼久,才爬了幾丈高,如果要爬上山頂,那還得多久啊?雖然百丈高對成年人來說不算什麼,但遇兒只有七歲,百丈高矮不亞於千丈高度,而且還是這樣陡峭的山崖。
突然,半山腰上一道七彩光芒瞬間綻放,耀眼萬分甚是奪目。那是什麼?怎麼這樣像那個綵球的顏色?幾年前綵球發(fā)出的光讓他無法忘懷,半山腰上發(fā)出的光下與幾年前那七彩奪目的光相似。
遇兒心裡一陣激動,斷定那就是幾年前的東西。雖然他心裡驚喜莫名,但卻犯了愁:眼下除了一些突出的峭石及生長的一些樹木、藤蔓,並無任何小路上得去。原來,遇兒面前,那崎嶇的羊腸小徑也到了盡頭。
遇兒小小的心裡掙扎著,上去還是不上去?上去就可以得到那綵球,不上去永無遠(yuǎn)也得不到。終於他還是決定上去,綵球的誘惑勝過了上山的艱險。
人生中,有時一個很小的決定就能改變一生的命運。此時,遇兒的決定讓他將來步入了一個讓世人嚮往而又無法接近開啓的世界。所以說人的命運就在一念之間發(fā)生改變。如果遇兒沒有選擇上山,而是退縮,那麼,他可能一生只在凡人中度過。即使他天資超人,頂多也就是凡人中的佼佼者而已。
遇兒歷盡艱難,抓住山腰上的藤蔓攀上半山腰時,已然是衣不蔽體,手上、身體上被樹藤上的刺扎得鮮血淋漓。幾次,他都差點掉下山崖,但運氣極好的他還是勇敢而堅強的爬到了那個發(fā)出七彩光芒的地方。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
這兒是一個能容下四五個人的小石平臺,長滿了雜草;靠山的一個山洞,那七彩光芒便是從裡面射出來的,忽明忽滅。
那小洞競?cè)恢挥幸浑b拳頭大小,即使遇兒還只是個七歲的小孩,但也不可能鑽進去。而堅硬的巖石使遇兒根本不能徒手將其擴大,他還只是一小孩,沒有力氣把那個小洞擴大,以便讓自己順利地進入。
遇兒不可能就這麼回去了,好不容易纔上來的,怎麼能如此輕易回去呢?
遇兒忽然見那洞邊有不少拳頭大小的石塊,靈機一動:對了,就用他慢慢地砸,不可能不把這小洞砸成大洞;雖然困難點,但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遇兒毫不猶豫地?fù)炱鹨粔K石塊慢慢地用力敲擊著那洞的邊緣。
不知不覺,遇兒在此鑿那山洞已是半個時辰過去了,遇兒的頭已然能夠輕鬆地進去了。他心裡一陣狂喜,看來你親說得沒錯,只要有恆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遇兒小心翼翼地把頭鑽了進去,發(fā)現(xiàn)山洞裡面十分寬敞。遠(yuǎn)處正有亮光隱隱傳來,正是那七彩光芒!
尋著那忽隱忽滅的彩光,遇兒往山洞深處走去,約過了半刻鐘時間的時間才走到最裡處。
這是一間乾躁的石室,石室頂上嵌著數(shù)顆明珠,發(fā)出柔和的光芒。靠石壁的一角,一張玉石製成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圓球形狀的物體,七彩光芒正是由此發(fā)出。
這球怎麼會在這裡呢?而且這裡還有玉桌,難道是有人故意放在這裡的?
遇兒睿智的雙眸忽閃忽閃的,腦袋裡卻在想著當(dāng)初見到七彩光球時的情景。
那時可只看見了這個球閃著光芒飛來,並不曾見有人拿著的啊?
遇兒再一次仔細(xì)打量了一下石室裡,並沒發(fā)現(xiàn)有人的存在。心裡道:管他的,拿了再說。
正在遇兒取到那七彩圓球正要把玩之際,一個像是來自天外的聲音將他嚇了一跳。
“徒兒,你終於來了!”這聲音飄渺不定,說不請具體從哪裡發(fā)出來,但卻顯得驚喜中帶著興奮。
“你是誰?倒底是人是鬼?快出來啊!”遇兒年紀(jì)尚小,聽到這飄渺不定的聲音,又沒見到人,只覺心底裡一股寒意直衝腦門。
“嘿嘿,”可能是聽說遇兒說他是鬼,那人忍不住輕笑了一下接著道:“我……哈……哈……老孫,哦,不,我就是鬼。我是鬼啊……鬼……”語氣森森,讓人聽了毛骨悚然。不要說一個剛到七歲的小孩,就是大人遇到這種事也會被嚇得魂飛魄散!
恰在此時又有一陣陰風(fēng)吹來,遇兒被嚇得冷汗直冒,閉著眼睛語帶哭腔地顫慄著說道:“你快出來啊,不要再裝鬼嚇我了,嗚嗚……遇兒不要你的東西了,還你……還你……”說著將手裡捏得緊緊的綵球扔了出去。
“你拿了我的東西說不要就不要了嗎?”那聲音沒有再顯得陰森森地了,不過,遇兒卻感覺到那個聲音仍是恐怖萬分。在這樣一個地方,縱使不再鬼聲鬼氣的,只聞其聲不見其影,能不怕纔是怪事。他只覺就要暈過去了,可是卻強自撐著,嘴裡喃喃地說道:“沒有鬼的……沒有鬼的……遇兒不怕,遇兒不怕。”
“別怕別怕,我不是鬼。”那個聲音似乎覺得玩笑開過了忙開口說道。
遇兒只覺全身一陣暖和,心裡那股寒意竟陌名其妙的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道暖洋洋的熱流從腹下升起,佈滿了全身。
遇兒身子一暖,膽氣也壯了不少:“你說你不是鬼,那你怎麼不敢出來見人?”
“你這小鬼,你有聽說過鬼能讓人全身暖和的嗎?”這聲音竟是慈祥得很,讓遇兒如沐春風(fēng)裡。
“啊?原來我身上感覺暖洋洋的,竟是你所爲(wèi)?”遇兒也對身上突然升起的暖流感到不解,但心裡已確定那說話的並不是鬼了。娘說鬼都是陰冷無比的,這人竟可以讓我暖和,肯定不會是鬼。
“那是當(dāng)然,不然你以爲(wèi)會是誰?鬼?哈哈,真把我當(dāng)鬼了!”
“那你究竟是什麼人?在這裡裝神弄鬼的?”遇兒又恢復(fù)了口齒伶俐。
“我還真不是人,嘻嘻……你不怕嗎?”
“你又不是鬼我怕你幹什麼?你又不是人又不是鬼,那是什麼?你這人真是奇怪得很!”遇兒被他搞糊塗了,既不是人也不是鬼,那會是什麼?
“難道這世上除了人就是鬼了?小鬼,你是哪裡聽說的?”那個慈祥的聲音竟然有點調(diào)侃地語氣。
遇兒那小腦袋瓜想到,除了鬼和人,還有什麼可以說話呢?他可以說話,我又看他不見,難道他會是神仙?
神仙!這個想法讓遇兒心裡雀躍不已,神仙在小孩的心裡可是有著至高的地位的。
遇兒小心的問道:“難道你是神仙?”
“嘻嘻,真是孺子可教啊!害怕嗎?”那“神仙”溫和的問道。
“不怕,遇兒可喜歡神仙了。”遇兒高興地道:“可你真的是神仙嗎?”
“我不會騙小孩子的。神仙怎麼會騙人呢?”
“可你剛纔還說你是鬼的……”遇兒問道,剛纔的話他可是記得很清楚的。
“哦,是嗎?嘻嘻,我那是逗你玩……”遇兒幼稚的問話竟讓自稱神仙的人噎住。
“你會變魔法嗎?”遇兒好奇地問道,在他心裡,神仙都是會變魔法的。
“魔法?不會!”那慈祥地聲音說道:“法術(shù)我倒是會很多。而且還能變很多有趣的東西哦。”
“那你究竟是哪路神仙啊?”既然是神仙當(dāng)然得問清楚是什麼來頭了,等回去時也好給爹孃說。
“我哪路也不是。我是孫悟空。孫悟空,聽說過嗎?”
“啊!!!”遇兒一張嘴張得老大,孫悟空可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啊,遇兒此時心裡的驚訝簡直是無法形容的:“你是孫悟空?……”
“呵呵,正是俺老孫。”那稱孫悟空的聲音說道。
孫悟空怎麼會在這裡?他可是降妖除魔無所不能的啊。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遇兒已經(jīng)不下於聽他娘講了十次。我運氣還真是好,竟然會在這裡碰到齊天大聖,只是回去和娘說起時,不知他們相信不。
“我應(yīng)該怎麼叫你呢?”遇兒可愛的問道:“而且你怎麼會在這裡的呢?”
“呵呵,我就是專門在這裡等你的。”孫悟空呵呵笑道。
“等我?”遇兒不解地問。
“我在這裡就是爲(wèi)了等時機一到收你爲(wèi)徒,現(xiàn)在正好時機到了。哈哈,徒兒啊,還不拜過師傅嗎?”
遇兒一聽,忙對著聲音傳來之處,跪地就是三叩九拜: “師傅在上,請受徒兒叩拜!”
“好!好!好!徒兒,你即入爲(wèi)師門下,也該讓你見到爲(wèi)師真身,不然以後見面也不認(rèn)識,可就讓那些老倌兒笑話了,說俺老孫徒兒不知禮數(shù)。”孫悟空樂呵呵地說道。
遇兒擡起頭來,只見身前立著一個身披金色袈裟,滿臉金色絨毛,金光閃閃的兩眼卻不停眨巴著,神情極爲(wèi)滑稽之人。果然是傳說中的孫悟空模樣。
“徒兒啊,來坐下,爲(wèi)師將以前的經(jīng)歷給你說說。”孫悟空指了一下身邊。
師徒二人席地而坐,孫悟空將種種經(jīng)歷一一道於遇兒。
孫悟空成佛之前的事就不在這裡浪費筆墨了。自他成爲(wèi)鬥戰(zhàn)聖佛後,縱想取經(jīng)途中所經(jīng)歷之劫,明白一山還有一山高,遂一心一意修練。他本是混沌初開之時的一塊神石的石精,後經(jīng)天地靈氣萬年孕育而生,資質(zhì)較他人自是高出不少,這一用功,竟在二百多年內(nèi)將一身修爲(wèi)快速提升至讓如來等一批仙界至高存在也不能比擬的境界.但孫悟空畢竟不同於其他人。他對自己現(xiàn)在所達(dá)到的境界並不滿意。在他認(rèn)爲(wèi),一定還有比仙界更高的空間存在,不然那些遠(yuǎn)古大神,諸如伏羲、盤古、女媧等早己是不滅的存在,不可能就那樣消散,一定是到另一個更高級的空間去了,孫悟空對此雖有疑問,卻不得要領(lǐng)而入.知是修爲(wèi)及機緣不夠。只有將自身修爲(wèi)再升至更高境界時纔有可能去到另一個更高級的空間。
一日,他在天庭藏經(jīng)閣閱覽裡面從古至今留下的高級功法時,心裡莫名一動,施展神通一算,原是自己在凡間一段機緣未了,而且自己所想正要應(yīng)在這一機緣上,這才成了二人師徒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