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源不傻,潘筠一看向東北,他就猜出皇帝又變化行程了。
從京城出發一個多月了,他經歷得最多的就是朝令夕改,變化莫測的各種命令。
所以對皇帝突然轉變方向朝東北方向撤離,他一點也不希奇。
管他什麼原因呢,他什麼沒見識過?
他只想快點找到皇帝。
而東北方向,能夠吸引皇帝去的,只有懷來城。
懷來城,有宣府作爲防線,按理來說是安全的。
以王振那點微末的軍事知識,他還真可能鼓動皇帝由南向北,又多費時間走回頭路。
所以,井源悶頭往懷來城跑。
還未到達,只在距離土木堡三十里的地方,他就撞見了千軍萬馬之中的一抹明黃色。
跟著的親兵亦目眥欲裂,指著那抹馬背上的明黃大聲道:“陛下被圍了!”
井源勒住馬,居高臨下地遠遠看著,他也很著急,但敵方人數顯然遠勝於大明,他只有百十來個親兵。
“我們得想個辦法……”
井源心好似火燒一般,正難受之時,只見西北方向塵土揚起。
他心一驚:“瓦剌有援軍?”
軍中一個親兵是斥候,眼神很好,舉目看了好一會兒後道:“是明軍!將軍,是我們的人!”
井源凝目看去,這才發現他們真的舉著大明的旗幟。
井源瞬間大喜,立刻讓斥候去迎,並讓他們從西北穿插進入,後從西邊突出,將皇帝他們帶出來。
他則是帶著剩下的人,從山坡上衝殺而下,衝入敵軍之中……
井源進入時,正是大軍最艱難之時,瓦剌追擊了他們一天一夜,已失去耐心。
見他們牢牢把控住那抹明黃色,惱羞成怒之下,不再顧忌可汗抓活的命令,當即下令弓箭手射箭。
箭矢從四面八方飛來,夏正自己舞著刀將箭斬落,在經過一晚上的假設之後,夏正已經能正視自己即將死亡的命運,所以他的刀舞得虎虎生風,無所畏懼,還能迴護一下旁邊的內閣大學士曹鼐。
伯顏帖木兒面沉如水,在看到山坡上有大明軍隊支援衝下後,當即抽箭搭弓,牢牢鎖住英國公。
在他看來,這羣明軍之所以能堅持一天一夜而不散,全是因爲衝在最前面的老東西。
要不是他,明軍怎麼可能衝出他們的包圍圈?
然而,他們一定想不到,南方也有他們埋伏的人。
楊俊根本沒攔住他們。
伯顏帖木兒大弓拉滿,箭矢如流星一般朝人羣中心的一人射去……
英國公似有所感,他猛地擡頭,擡起長槍一揮,堪堪碰到箭羽,下一刻,箭矢微抖,噗嗤一聲扎入左肩,正好與骨頭錯過。
他悶哼一聲,臉色不變,執槍掃落一蒙古人,然後夾住長槍,右手快速一折,便將箭羽折斷,繼續持槍殺敵。 井源遠遠的看見,心痛不已,他極敬佩英國公,而他已年過七旬,沒想到應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卻在戰場上吃這樣的苦。
井源刀揮得更有力氣,幾乎是一刀一個的衝向包圍圈。
以此同時,支援而來的大軍騎兵也飛馳到了外圍,伯顏帖木兒扭頭看見天邊浩浩揚起的灰塵,西面和西南面都有。
他一時不能確定對方援軍有多少,不得不下令:“撤退——”
但他也不願意就此撤走,乾脆命所有騎兵和弓箭手朝著那抹明黃色射箭,毫不顧忌他們士兵的死活。
瓦剌人一邊退走,一邊搭弓射箭,瞬間,天空中全是黑線一般的弓箭,射上天空後垂直落下。
潘筠他們趕到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她飛身躍出三寶鼎,長劍橫掃而去,她比箭更快的到達衆人頭頂。
長劍橫掃一圈,咻的一下飛回到她的腳下,潘筠站在上面,掐訣,一道雄厚的元光從掌心溢出,唰的一聲,一道半圓的護罩凌空罩住被圍在中心的人。
就在元光成護罩的那一刻,箭矢噼裡啪啦的射在護罩上。
潘筠悶哼一聲,堅持了兩息便落下,落下的箭矢也如失去力氣的落葉般落下。
如此異象,衆人目瞪口呆,不管是瓦剌軍,還是大明軍,一時都忘了動作。
還是英國公最先反應過來,長槍指向伯顏帖木兒,厲聲和潘筠道:“殺了他!”
一支箭正好從潘筠手邊滑落,潘筠想也不想,抓住,一揮,長箭咻的一下射出……
伯顏帖木兒目光一凜,長刀一揮,卻錯過,箭矢噗嗤一聲扎入他的心口。
他目怒圓睜的從馬上倒下。
在倒下之前,他咬牙切齒的下令:“殺了大明皇帝,不惜一切代價,把他搶過來!”
他就是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
主將落馬,瓦剌大軍驚慌失措,有人四散而逃,但更多的人是執行他的最後一個命令,拼死發起最後一擊。
潘筠在空中一抓,抓住七八支箭,元力一激,箭激射而出,扎入七八人的胸膛,同時,她隨箭一起從空中飛落而下,瞬間掃落七八人,一把抓住一把砍落的馬刀,順手將落在刀下的曹鼐抓起丟到馬上。
曹鼐幾乎以爲自己要死了,趴在馬上手腳冰涼,卻還記得替身,他遙遙指向那抹明黃,潘筠回頭一看,正見一刀從他後背透出,潘筠瞳孔一縮,飛身而上,劈掉朝他脖子砍下來的刀,一劍橫掃,將人固定在身前,一手劍,一手繮繩朝外殺去。
人力總有窮時,潘筠等人被掩沒在人羣之中,她想飛都飛不起來,每當她想抓著身前的人突圍時,便有七八桿槍從不同的地方擋在她頭頂,長刀從下斜刺而來,四方都是敵軍,沒有一個援手。
要不是潘筠足夠厲害,體內還有元力,兩人早被剁成肉泥了。
潘小黑緊緊地趴在潘筠的衣襟裡,湊準空隙,一躍而出,利爪當面一抓,長槍陣瞬間有了空隙,潘筠趁機而起,抓住身前的人擊穿剩下的長槍,飛身而起,身後數十支長箭飛射而來,一團元力在掌心凝聚,朝後一擲,頭也不回就朝遠處跑,箭矢在身後被擊落。
人羣中有人大喊:“大明皇帝已被刺殺!撤退!”
瓦剌軍搶回伯顏帖木兒的屍體就跑。
但追擊而來的大明援軍顯然不想放過他們,穿插殺入,將十餘位文武重臣解救出來之後,斜刺向東,直接截斷他們的退路圍殺起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