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章:奪情

張居正的改革。

是足以濃墨重彩的寫上一筆的事情。

因爲在這個十年的時間當中,張居正用著他的努力,來嘗試著挽回這個即將死去的大明。

儘管他失敗了。

但是這正是他個人的魅力所在。

因爲這樣的改革本身就是註定失敗的。

而張居正以他自己的強人政治,鐵腕手段,短暫的扭轉了下滑的趨勢。

並且成爲了後世傳頌的傳奇。

這些,就足夠是難能可貴了。

澄清吏治,頒佈並且開始實行考成法。

“立限考事、以事責人”

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發文簿,分別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備註、交內閣查考。

以前不是沒有這樣的做法,但是做的如此徹底的,卻又是從張居正開始。

他是個鐵腕的人物,因此考成法的實行,很大程度上。

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這羣人毫無疑問,就是官僚。

但這是一個好事,縱然有人不滿,也不能夠多說什麼,之前的高拱也在這麼做。

其實無非是更加的深化一些,其實還行。

一方面監督百官,另外一方面這麼做也是減少了冤假錯案。

很好的措施。

官僚們儘管不滿,也只能夠忍氣吞聲,更何況這樣的做法,自然能夠引來許多願意做實事的官僚的稱讚。

當然,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

加強了內閣的權利。

因爲考成法面對的不僅僅只是下級的官僚,甚至六部都要受到首輔的考察。

而在這之前.....六部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

這就等同於,是將皇帝的權利,剝離到了首輔身上。

這樣的事情,不由得讓人感覺到一些,耐人尋味的味道。

同時整頓邊關,也是張居正應該做的。

之前俺答汗的入侵已經是揭開了大明最後一點的遮羞布。

北方的蒙古,南方的倭寇,這些都是明朝所面臨的威脅。

爲此便相繼起用在東南抗倭立大功的譚綸、戚繼光、王祟古、方逢時、李成樑等著名邊將,主持薊鎮、宣府、大同、山西和遼東邊務。並在積極操練兵馬、提高軍隊戰鬥力的同時,大力加固增設城防,修築明長城。

同時興修水利,以及清丈土地,那就更不用多說了。

這個都可以說是歷朝歷代都會做的事情。

如果張居正只是做了這些事情,那麼張居正姑且只能夠稱得上是一個政治家。

如果要說是一個改革家,就未免有些名不副實。

所以張居正還做出了一個最爲重要的決定。

這個措施,奠定了他改革家的名頭。

一條鞭法。

首先要明確的是,一條鞭法也不是張居正最先提出來的。

最先提出來的人,實際上是嘉靖年間的桂萼。

張居正是推廣者,是他將一條鞭法推廣到了全國。

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爲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這個事情。

有好有壞。

好的地方就是秦戟上面說的東西,而壞的地方就在於。

其實當時的明朝。

是比較缺少銀兩的。

而且可能所有人都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大明......是有官方貨幣,寶鈔的。

爲什麼選擇用銀子而不是寶鈔?

或許答案已經有了。

那就是當時的帝國,已經失去了對於經濟的掌控能力。

一條鞭法的實行,實際上從另外一個方面,幾乎可以說徹底廢除了所謂的寶鈔政策。

是好是壞,不太好說。

但其實,那個時候的明朝,如果是沿海,如果是比較富庶的地方,銀子是足夠的。

因此一條鞭法對於他們來說,相當的好。

但是相對比較貧瘠的地方。

銀子流通本身就很少,幾乎沒有的話。

會是什麼樣子的局面?

局面就是......銀子本身的價格會高漲,所以這樣的改革,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某些稍微貧困地區農民的負擔。

但即便是如此,也只能夠說這個稍微有一點點的瑕疵。

實際上對於整個社會,都是相當不錯的事情。

這些舉措在張居正不斷的推進一下。

讓整個社會逐漸的朝著更好的局面走去。

甚至一轉前兩朝的頹廢風氣,讓整個大明,煥發出了新生。

張居正的心中,很是高興。

但這樣的改革......非常的損耗一個人的元氣。

甚至張居正本身,就勞累無比,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一點一點親自的推行。

否則面臨的局面,就是陽奉陰違。

張居正的身體,開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他是皇帝的老師。

對於年幼的萬曆來說,張居正很像他嚴格的父親。

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非常的好的。

他真正的把萬曆當做自己的親兒子,告訴他要節儉,要愛民,要心懷天下,不能耽於逸樂,他還親自爲萬曆編寫教科書,他培養的改革派也都是爲了萬曆留下的。

而這些,最後統統成了一個叛逆的孩子最後清算他的罪證。

他們之間關係的轉折點很難說。

但大抵是隨著萬曆年歲不斷的增加,相權和皇權之間,天然就有著矛盾。

更何況張居正,太急了。

他真的太急了,就像是知道了自己彷彿命不久矣了一樣,他迫切的希望萬曆皇帝能夠成爲他心中的明君。

希望他能夠擔起改革的重任!

但越是急躁,越是壓迫,卻反而讓萬曆心中的不滿更甚。

同時改革逐漸的加深,改革的阻力越來越艱難。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

也是官僚和張居正進行翻臉的證明。

那就是張居正的父親.....死了。

按照禮法,張居正應該回家守孝三年。

張居正明白,現在改革還能夠推行,是因爲自己還在。

但自己要是走了的話。

毫無疑問,他之前所做的一切改革手段,都將會被廢除。

就算是他三年之後重新上位,再次改革!

時間也不夠了。

所以就在這樣的考慮之下,張居正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希望皇帝對他進行奪情......

第二百三十七章:思索第二百五十章:???寫的是孫權?第二章:排名第十,唐高宗,李治!第二百二十五章:人的一生第一百三十三章:還請仙人贖罪!第三章:降下獎勵第一百零六章:溥儀的一生第四章:李世民的怒火第九十六章:全新的篇章第四十八章:海東青?這怎麼可能?第一百四十四章:那還得是趙構第二百章:背水一戰第二十九章:霍去病第二百零八章:老趙心裡是真的苦啊第一百九十五章:白起與昭襄王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二百六十六章:載不動,許多愁第二十一章:第六名,永樂大帝,朱棣第八十二章:出來!說話!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會這麼慘吧?第四十三章:唐太宗,李世民第二百二十八章:更好地世界第七十三章:謝邀,炎黃子孫第一百三十三章:還請仙人贖罪!第一百八十三章:攻楚第二百零二章:抉擇時刻第二十四章:寶船!寶船!第一百五十九章:安史之亂,郭子儀第二百五十三章:這就是蘇軾的實力嗎?第二百六十一章:真的不行第二百六十七章:哀怨詞第一百八十七章:李靖第六十一章:多少帶點離譜的味道第一百四十四章:那還得是趙構第一百七十五章:來人,奏樂第二十五章:令人信服第八十八章:你的字刻的真好第一百五十六章:指日可待啊,祖宗們第一百三十三章:還請仙人贖罪!第七十六章:真被噁心了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樣的人第二百二十章:李靖的壓力第二十九章:霍去病第二百零一章:政治爲零第四十六章:你要造反?第四十五章:選擇困難癥第二百一十八章:有趣第八十六章:真的沒想到啊第四十七章:尉遲恭人都傻了第二百一十二章:思考第二百零八章:老趙心裡是真的苦啊第二百七十三章:舒服第二百一十章:張養浩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淡的結尾第七十三章:謝邀,炎黃子孫第二十九章:霍去病第三十章:漢武帝,劉徹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名,隋煬帝楊廣第七十六章:真被噁心了第一百九十一章:李靖與韓擒虎第四十一章:把你祖墳都給你掘咯第十七章:媽的?這人開掛的?第二百五十二章:烏臺詩案第十七章:媽的?這人開掛的?第一百九十章:更加順利了第五十六章:我去?我才第十名???第一百六十章:此行不捷,臣必死也!第二百六十一章:真的不行第二百二十七章:儲君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一百八十三章:攻楚第三十四章:臥槽,仙人發話了!第二百零六章:韓信的結局,新的變數第二章:排名第十,唐高宗,李治!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九十章:多少有了點眉目第二十三章:永樂大典第二百一十三章:乾隆的自信第五十五章:十大昏君排行榜!第三十六章:真正的殘酷第二百八十一章:絕了第二百五十八章:文,武第二百六十八章:李靖的想法第二十九章:霍去病第二百三十章:雨霖鈴第一百九十二章:白起與韓信第一百六十二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一百零八章:怒極而笑第一百六十章:此行不捷,臣必死也!第七十五章:朱祁鎮?豬都不如!第一百章:這也太離譜了!第五十六章:我去?我才第十名???第二百章:背水一戰第二百三十四章:五年的時間第二百七十九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十六章:你要造反?第七十五章:朱祁鎮?豬都不如!第八十八章:你的字刻的真好第一百五十一章:郭蛤蟆,完顏陳和尚第五十七章:胡亥的所作所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定州市| 班玛县| 保康县| 兴安县| 韶关市| 鲜城| 安康市| 大丰市| 五家渠市| 海伦市| 车致| 正宁县| 皮山县| 桐梓县| 安阳市| 乌拉特前旗| 卓尼县| 宁津县| 黄冈市| 遂昌县| 南投县| 甘孜县| 天峻县| 绥芬河市| 蒙阴县| 驻马店市| 融水| 静宁县| 观塘区| 农安县| 襄垣县| 白水县| 广灵县| 太和县| 邢台市| 彰武县| 宁晋县| 永川市| 金堂县|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