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重生在隋

大隋開皇十九年三月,剛過早春,大地解凍,萬物復甦,中原大地早已春意盎然,但是在北方幽州一帶,乍暖還寒。

河川湖泊裡的冰層,已經消融了,河面上常有晶瑩剔透的冰凌,順著河水漂流入海。

悽迷的煙雨,淅淅瀝瀝,澆灑在蒼茫壯闊的北方原野,起伏的山巒,蜿蜒的河岸,坦蕩廣袤的塬坡上,都鋪上一層似有似無的青氈,草色遙看近卻無,不過,即便這樣淺淡的生機,卻也掩蓋了寒冬裡那光禿禿的寒酸和蕭瑟。

如今大隋王朝已經立國十九年,經歷了隋文帝勵精圖治,勤政節儉,頒佈開皇律,推行大索貌閱,輕徭薄賦,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中外倉庫,無不盈積,如今已經到了一個繁花似錦、四海昇平的盛世。

薊縣城,又稱北平城,時下乃幽州的治所。

羅府就坐落在北平城內的東南方位,佔地數十畝,地勢開闊,坐北向南,門牆高丈,在大門口一對足足兩米高的漢白玉大理石獅子,不怒自威,硃紅大門,閃亮的銅釘、銅環,門口聳立著八名甲士手持長槍,器宇軒昂地站崗執勤,更襯托出羅府的威風。

這個羅府,就是幽州府兵治所內的車騎將軍羅藝的府邸。

在開皇十七年時,遼東之戰爆發,隋文帝任命右武衛大將軍李景擔任馬軍總管,迎擊高句麗侵犯邊疆,經過月餘戰鬥,成功擊退外敵,戰功不俗。此後,李景便駐紮幽州一帶,被封爲幽州總管。

李景麾下的將領中,羅藝算得一位智勇雙全的猛將,也正因爲那次戰功,擢升爲車騎將軍,隨軍駐紮在了北平城。

不過,此時氣派不凡的羅府內,卻蒙上一層愁雲,因爲羅藝唯一的親生兒子,在上午墜湖溺水而亡,雖是庶子,但羅藝膝下只此一個男孩,羅家他這一脈的香火,就這麼斷了,讓四十不惑之年的羅藝,痛心疾首。

“嗚嗚……阿郎,你怎麼就這麼走了,小婢該何去何從啊,在世上,再也沒有關心奴婢的人了……”

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穿著一身淡青色的麻布襦裙,剪裁得體,臉頰清秀,眼睛哭得紅腫,趴在一個十歲大小的男孩身上哭個不停。

少女婢子叫沐荷,是羅府小公子羅昭雲的婢女,羅家主母娘子已經發下話了,等小郎君下葬之後,就要把她給賣掉了,再也回不了羅府。

故此,小婢女沐荷哭得很傷心,照顧數年的小公子死了,自己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去,一時間,悲呼哭嚎著。

在門外,已經站了不少奴婢和家丁,聽候內院管家丁雁的安排,準備忙活著操辦後事了。

就在這時,誰也沒有想到,那個已經死透氣了幾個時辰的羅昭雲,心口處竟然輕微地咚咚緩慢跳動起來。

………

寧澤宇醒來時候,感覺渾身麻木,頭疼得厲害,而且心裡發沉,胸口憋悶,好像肺腔裡有不少水壓著,有一種窒息感。

“難道我沒有被淹死嗎,被救上岸了?”他的意識在運轉,腦海裡還浮現一副跳海救人的畫面。

寧澤宇今年二十六歲,瀋陽人,是北方高校遼大歷史系在職研究生,本科是機械專業,雖然他小時候就喜歡讀文史讀物,但家裡人覺得文科不好找工作,在讀高中的時候,父母讓他選的理科,好在寧澤宇文理都行,高考填志願時,就報考了南方一所理工大學。

可是讀大學期間,他對機械原理、金屬材料等枯燥門課都不感興趣,反而讀了更多的文學歷史類書籍和小說,畢業後,在電解鋁廠工作兩年,更加厭煩了做機械技術員的工作,所以辭職報考了遼大歷史系,結果研究生考試順利過線,重新回到校園。

孰知,讀完研一的暑假,寧澤宇跟幾個同學去大連海邊遊玩度假,看到有一孩童被海水捲走,他奮不顧身衝過去救孩子,結果孩子得救,他卻被海水沖走了,溺亡於茫茫渤海中。

“咳咳……哇……

寧澤宇忽然感覺胃裡翻騰,滿肚子都是冷水,側頭哇的一口噴了出來,嚇得木榻邊那個哭泣的婢女尖叫一聲,跌坐在地上,目瞪口呆,滿臉驚駭的表情,以爲是詐屍了。

門口的家丁和婢女聽到屋內的驚叫聲,紛紛衝了進來,看到榻上的少爺竟然在狂吐腹水,也都嚇得面容失色。

不過,他們這羣奴婢和家丁,都是從外面進來,所以這種詐屍衝擊感,遠沒有近在咫尺的沐荷那麼強烈。

“阿郎醒了。”有奴婢驚呼,然後逃了出去,有的向管家報信,有的向府主羅公稟報,也有向主母羅孟氏去報信了。

很快,小公子羅昭雲活過來的消息,迅速在羅府傳開,猶如漣漪般擴散。

沐荷回過神來,眼睛睜得大大,目不轉睛地盯著十歲的羅昭雲,忽然破涕爲笑,從地上站起來,抹了抹鵝蛋臉兒上的淚痕,眼睫毛溼漉漉的,扶住了搖晃不定的小公子,伸手輕輕拍著他的後背,讓他吐得更順暢一些。

“阿郎,你……你終於醒來了?!?

隋代時“公子”這個稱呼一般是指出身高貴的年輕男子,不太口語化,在雙方面對面的稱呼中不多見,往往指嫡系的貴公子,像羅昭雲雖然是唯一的羅家男嬰,但庶子出身,所以還當不起公子的稱呼,羅府下人都稱呼他“阿郎”,這也是主母孟氏的意思。

寧澤宇完全聽不懂她說什麼,也不知道她是誰,很像一個初中女生,穿的衣服款式很古老,此刻,他的腦海一陣刺痛,忽然一些雜亂的念頭紛至沓來,滿滿塞進他的腦袋裡,像是一種回憶:這裡是大隋國的幽州治所薊縣城,自己是車騎將軍羅藝的庶子羅昭雲,乳名成兒,今年只有十歲……

這些繁雜的信息,差一點讓寧澤宇頭腦炸開,意識相沖,這些信息跟他原來記憶在碰撞、融合,匪夷所思,他仰起頭,四周掃上一眼,房樑椽木,門欄窗櫺,古色古香的房間,陌生而又熟悉。

“這算是大難不死嗎?”寧澤宇嘴角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竟然神奇穿越了,從二十一世紀,回到了大隋王朝,附身在一個十歲的孩童身上,羅藝……羅昭雲……成兒,喔靠,我不會是‘寒面銀槍俏羅成’吧!

——————

(注:此章牽扯兩個歷史問題,一是羅藝的出身,完全按照正史寫出,不是什麼演義裡的北平王、幽州總管等。二是稱呼,隋唐用的是中古漢語,跟後代漢語發音不同,主角是聽不大懂的。此外,這時候,沒有什麼少爺、小姐、老爺之類的稱呼,主母通常稱娘子,小姐稱“小娘子”,少爺稱小郎君、阿郎,

至於“夫人”一詞,只有國公、郡公妻子纔可稱“夫人”;這裡爲了大家讀起來順口,會有修幅度修改,比如主母娘子太咬口,仍會用大夫人,否則太彆扭。)

【本書在社會生活、歷史常識方面,完全趨近歷史原貌來寫,想給大家呈現一個有歷史感的小說!】

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後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攏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十二章 廝殺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軍迎戰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諾言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宮內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氣相投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一千零九章 賑災大使第三百四十九章 心如蛇蠍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拂侍女第六百九十三章 諡號煬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關破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追擊江東盟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夜襲險關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一百七十五章 誘敵深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东丽区| 鄂尔多斯市| 石楼县| 海淀区| 贞丰县| 泰来县| 格尔木市| 阳江市| 博湖县| 临沂市| 靖边县| 广昌县| 房产| 油尖旺区| 新郑市| 阿图什市| 化州市| 富阳市| 汉源县| 崇阳县| 伽师县| 沈阳市| 泰顺县| 丹巴县| 剑川县| 旅游| 房产| 岳普湖县| 霍邱县| 当涂县| 兖州市| 乐至县| 应城市| 廉江市| 固镇县| 依兰县| 彰化市| 朝阳区| 常州市|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