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章 朝廷徵召

朝會之上,劉宏正式提出增兵之策,要用十萬大軍一舉平定涼州羌亂。

羣臣自然反對,之前的三萬大軍已經是國庫的極限,現在又要增兵朝廷是真的拿不出這筆錢糧。

“錢糧由朕、太后、太子解決,不用國庫出。”面對羣臣的上奏,劉宏直接說道。

啊?

羣臣驚詫!

死要錢的陛下終於捨得掏錢了?

除了鎮壓黃巾的時候,劉宏動用了一下西園錢,其他時候想要讓劉宏掏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沒想到陛下居然如此重視羌亂,直接自己掏錢。

既然如此,羣臣自然沒有反對的意見。

畢竟羌亂一直鬧下去也是一個麻煩事,早點平息早點好。

“此次出征由太子親自領兵出征,諸卿以爲如何?”劉宏直接說出了主將人選,但是這個人選卻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他們也不想皇甫嵩繼續領兵,一個戰功赫赫的涼州人對大家的威脅太大了,但是太子領兵更不能讓大家接受。

但是劉宏和劉辯的決心已定,甚至錢糧都不用從國庫走,羣臣的反對顯得格外無力,這條決議也被直接通過。

主將已經定下,那麼領軍的副將也得隨之確定。

“以車騎將軍皇甫嵩、執金吾袁滂、破虜將軍董卓、蕩寇將軍周慎爲副,隨太子平定羌亂。”經過最終商議,選定了給太子的副手。

執金吾袁滂,出身陳郡袁氏,在光和年間做過三公,後來被免職,也是蔡邕的舅舅,如今已經六十一歲。

蕩寇將軍周慎,之前擔任豫州刺史,其子周毖頗有名望。

朝堂上所有的事情在劉宏的壓力下快速通過,西園裡的錢糧如流水一般消失,各地兵卒將領如流水一般涌向京城。

……

“典大哥,朝廷的徵召。”陳留已吾,公差敲開了典韋的家門。

雖然他是吏,典韋是民,但是這名公差也不敢小覷典韋。

典韋也算是縣裡響噹噹的人物,在已吾縣就是最能打的那一個,和一些社會活力團伙不清不楚,縣裡的遊俠都奉典韋爲大哥。

反正這名小吏不敢得罪典韋,不然典韋真會給他找點麻煩。

“朝廷的徵召?”典韋接過兵書,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朝廷要增兵鎮壓羌亂,是太子殿下親自領兵,若是典大哥能立下一二功勞,定能在太子殿下面前展露頭角,屆時典大哥可就發達了。”小吏滿是恭維,之前的典韋只是遊俠大哥,但是現在的典韋可是朝廷徵召。

此時大漢的軍事制度是募兵制,也就是朝廷掏錢糧,若是百姓要這份錢糧,並且能夠通過考覈那就能參軍,等戰事結束後就直接解散。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朝廷徵召,不過徵召的核心就是三河地區,也就是河東郡、河內郡、河南尹這三個地方,這些人也就是三河騎士。

而出了三河地區,就很少出現徵召的情況,不過陳留就在河南尹旁邊,還是偶爾會接到朝廷的徵召,典韋能被徵召那就是走了大運或者朝中有人。

“某知道了。”典韋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兵書已經發到手裡,如果不去那就是逃役,典韋還沒有成爲野人的想法。

再說了,遊俠是靠什麼吃飯?

名聲!

他如果成了逃兵,那還有什麼名聲?別人只會認爲他怯弱,沒有人會再敬重他。

小吏在說清楚所有的注意事項後,便離開了典韋的家,讓典韋開始準備。

……

“漢升兄,朝廷徵召。”南陽郡,黃忠也收到了朝廷的徵召。

南陽作爲世祖皇帝帝鄉,世家大族林立,這裡的徵召也會經常發生,現在就輪到了黃忠頭上。

徵召典韋是劉辯的主意,畢竟三國第一保鏢的名聲在外,劉辯還是想要有一個能夠保護住自己的勇士。而且典韋也不是地方豪強出身,至多是有點勇力,別人不會在意。

雖說現在賈詡在他身邊,他也不會去找寡婦,但是沒有一個靠譜的保鏢總歸是不踏實。

而徵召黃忠就走的是何皇后的路子,黃忠在南陽這片地方也算有點名聲,只要劉辯稍微提點一下,黃忠自然也就能進入他的徵召名單。

至於其他人,劉辯暫時也沒有辦法了,他沒辦法解釋他是怎麼知道那些地方豪強的。

太子的行蹤都很清楚,能夠見到的人也就那些,那些地方豪強可沒有機會接觸到太子。

“朝廷徵召?”有些頹廢的黃忠看著昔日同僚。

“嗯,太子要領兵鎮壓羌亂,何氏的人向太子殿下推薦了你。”同僚直接說出了他知道的情況。

“某知道了。”黃忠接過兵書。

若是過去,他會很欣喜,畢竟沒有人能夠拒絕在有一身本事的情況下建功立業,但是現在的黃忠已經沒有了那個心思。

他兒子去年病死了!

由於黃巾起事,交通斷絕,他也沒辦法找來名醫給兒子救命,現在的黃忠已經辭去新野縣尉一職,每天頹廢度日。

“漢升兄,還是要向前看的。”新野縣令拍了拍黃忠的肩膀,隨後離開了黃忠的家門。

黃忠送走縣令,打量了一下手裡的兵書,最終長嘆一口氣。

兵書已至,他還能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

劉辯忙的腳不沾地,雖然他手下有一堆將領可以幫他處理各項事務,但是最終還是要彙總到他這裡進行最後的確認。

將士分營、分發兵甲、糧草補給都需要他來最終簽字,這些軍令才能下達,最重要的是作戰計劃的確定。

他只有在最初征召的時候還想著找一下他記憶裡的武將,但是當真的要處理大軍各項事務後,那些武將就已經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徐榮、高順、陶謙……這些在後世都有著不小名聲的武將,都已經身處軍中,也不用劉辯去找。

高順就在北軍步兵校裡,雖然只是一個軍司馬,但是這可是北軍步兵校的軍司馬!

步兵校尉都是皇親國戚擔任,實際充當指揮的就是軍司馬,而那支陷陣營應該也就是北軍亡沒後,以步兵校殘餘兵士爲主體搭建而成的部隊,練兵之法也就是步兵校的練兵之法,所以才能那麼精銳

至於爲什麼只有八百人?

步兵校的定額也就是八百人。

時間來到七月中旬,大軍已經組建的差不多,劉辯也向天子劉宏彙報了所有的成果。

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14章 我總得讓你成爲太子第24章 兒臣自當遵循第54章 人心向漢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33章 牙尖嘴利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17章 不能讓皇長子登上帝位第35章 地上涼第56章 宜遷宮室第50章 拿正裝來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56章 宜遷宮室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69章 陳倉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59章 好全了辯兒的孝道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43章 天子誤我第22章 朕覺得還不夠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29章 你也閉嘴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62章 殿下,萬萬不可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29章 你也閉嘴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49章 武威賈詡見過車騎將軍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45章 若敢言棄地者,斬第34章 臣知罪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21章 如之奈何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25章 大漢威武第19章 皇長子辯聰敏好學第15章 戰士半死生,美人猶歌舞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14章 我總得讓你成爲太子第62章 殿下,萬萬不可第66章 朝廷徵召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27章 死循環·二第50章 拿正裝來第9章 朕的兒子也通黃巾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63章 忠不可言第55章 太子家令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15章 戰士半死生,美人猶歌舞第50章 拿正裝來第15章 戰士半死生,美人猶歌舞第9章 朕的兒子也通黃巾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69章 陳倉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29章 你也閉嘴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58章 大將軍府人才濟濟第50章 拿正裝來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36章 太子冊封典禮第63章 忠不可言第8章 練兵第29章 你也閉嘴第45章 若敢言棄地者,斬第7章 全盤死路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34章 臣知罪第53章 那我們算什麼?第11章 盧植有何罪?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50章 拿正裝來第54章 人心向漢第27章 死循環·二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2章 躺平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垦利县| 连南| 富宁县| 定日县| 前郭尔| 景泰县| 将乐县| 尉犁县| 沙河市| 湘西| 天气| 延津县| 甘孜县| 屏东市| 贡觉县| 印江| 湟源县| 习水县| 萝北县| 墨竹工卡县| 江源县| 新民市| 铜鼓县| 泰来县| 隆回县| 蒙山县| 子洲县| 廊坊市| 哈巴河县| 社会| 子洲县| 嘉义县| 桐柏县| 清河县| 临颍县| 宿迁市| 柘荣县| 连州市| 安陆市|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