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太子家令

洛陽輿論再度起了波瀾,朝臣顯貴都在看著太子府,看看太子還能整出什麼花活。

太子自中平二年三月初一被冊封以來,至中平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賈詡入太子府,太子的三個舉動都引起了朝臣議論:司徒崔烈上奏棄地涼州,太子曰斬;名重天下的關東士子袁紹被評爲美姿容;岌岌無名的涼州士子賈詡被太子以國士之禮迎入太子府。

三件事單獨拿出來看都沒什麼,但是三件事先後發生,而且環環相扣,內裡的關係也是千絲萬縷,加上涼州正在發生羌亂,朝臣開始猜測太子的心思。

賈詡也成爲了洛陽頂流,所有人都想知道這個賈詡到底有什麼能力,居然能夠讓太子如此看重。

賈詡畢竟是涼州大族出生,他的信息也很快被扒拉出來,輕騎將軍賈龔之子、前漢大文豪賈誼後人,十六年前舉孝廉入京爲郎官,隨後因病返鄉。

沒了!

這就沒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禮賢下士大家都歡迎,千金買馬骨的故事大家也都聽過,但是也不能像太子這樣胡來啊!

太子就算是要禮賢下士,也不能挑一個粗鄙的涼州人吧?

就因爲他賈詡是賈誼後人,所以太子想著模仿一次太宗文皇帝?

胡鬧!

更胡鬧的行爲很快驚掉了大家的下巴,賈詡進入太子府第二天被拜爲太子舍人;四天後,太子再拜其爲太子庶子;六天後賈詡再遷至太子中庶子。

太子舍人,秩二百石,無固定員額,負責侍從,如同朝廷裡的二署郎中,也就是太子的親信門客。

從白身到六百石,賈詡只花了十一天。

作爲對比,袁紹從被大將軍府辟召到秩二百石的大將軍府令史,再到秩六百石的侍御史花了近一年時間。

五月二十日,太子上奏舉薦太子家令,言太子家令通曉經書、爲人明德、處事公道。

太子家令,秩一千石,管理飲食倉谷,職似大司農、少府,太子三卿之一。下有太子倉令、太子食官令二人,秩六百石。

羣臣震驚!

倒不是說因爲太子家令而震驚,而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子舉薦太子家令是假,太子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爲了騰出太子家令這個位置。

騰出來位置之後呢?

“此事押後再議。”天子劉宏並沒有立即允許,而是暫時押了下來。

羣臣內心稍微有點安心,太子胡鬧,但是陛下沒有跟著胡鬧。

太子就是再重視這個賈詡,也不能這麼提拔吧?不到一月時間,從一介白身到千石,這傳出去得造成多大的風波?

的確,賈詡沒有一步登天,晉升路徑也很清楚,二百石、四百石、六百石、千石,一步一個腳印,沒有跳過任何一個級別。甚至還是舉孝廉出身,也不是什麼小年輕,今年已經三十九接近四十歲。

在座羣臣哪一個不是一步步爬上來的?

但是就算家世再高,也得一步步熬,踏入千石至少也得十年,賈詡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是千石,還不是什麼閒散官職,太子三卿之一。

朝會結束,羣臣滿懷心事的離開了,劉宏留下了劉辯。

“什麼時候把你的那位國士帶過來給朕看看?看看到底是什麼人能讓朕的太子如此看重。”劉宏有些小吃味。

他都沒有得到過好大兒如此對待過,一個涼州人憑什麼能讓他的好大兒如此費心?

他倒要看看這個賈詡是何人也!

“等賈卿將太子家令的事務都處理好之後,兒臣再帶過來讓父皇過目。”劉辯坦然說道。

雖然知道太子行事大膽,但是張讓等人還是嚇了一跳,太子是真的有膽魄啊!

陛下要見賈詡,太子居然還說要過段時間才能見,這?

劉宏笑了起來,他是被氣笑的。

太子家令還在那個位置上呢,他還沒允許劉辯的上奏呢。

“是不是再過一月太子少傅也得換人了?”劉宏收起笑容,平靜地問道,這纔是他留下劉辯的真正原因。

劉辯上奏換太子家令的事情他倒沒有多少想法,一個一千石的官職給了也就給了,畢竟太子家令本就是太子的腹心之臣,劉辯換一個自己重視的人也無可厚非。

而且太子家令還是太子的家臣,人員調整本就是太子能夠決定的事情。

但是劉宏想知道,太子是不是還想動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是兩千石的官職,是朝廷重臣,除了皇帝沒有人能對這些人的任用有決定權,如果劉辯對這個級別的官員任命有想法,那他就得讓太子知道誰纔是皇帝!

“少傅乃是父皇決定,兒臣不敢擅權。賈卿雖有大才,但還沒有經歷過多少官宦經歷,還需磨練,還需在太子家令的位置上磨個三兩年。”劉辯拱手說道。

他現在能調整的最高官職就是千石,數量就三個,太子率更令、太子家令、太子僕,而調整這三個位置也得通過外朝,他得把人送到外朝才能騰出位置,要不就是貶職。

劉辯也不想平白無故給人家貶職,都是太子府上的人,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無緣無故貶職也會讓其他人產生危機感。

只能把人送到外朝上,即便是平調也能安撫人心。

而且他現在是太子,劉宏讓他參與朝政的級別是臨朝觀政,只能看不能說。還不是監國太子,對人員任命沒有舉薦權,對朝政也沒有建議權,關於崔烈的那次進言實際已經違規,但是隻要劉宏不介意,那就沒有人提。

這一次舉薦太子家令他是按照規矩來的,他沒有指定某個具體位置,而是說太子家令有能力,大家看看外朝哪個位置空缺,把這個人調過去吧。

劉宏點了點頭,看來好大兒還沒昏頭,那他就放心了。

“三兩年之後呢?”劉宏再次追問。

“賈卿也已經磨練出來,自然是入外朝爲父皇分憂,兒臣只是將賢才舉薦給父皇,讓其能爲父皇所用。”劉辯的回答讓劉宏十分滿意。

中平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天子下詔曰太子家令通曉經書、爲人明德、處事公道,遷爲太中大夫。

太中大夫,郎中令下屬官員,秩千石,掌議論。

中平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子再遷太子中庶子賈詡爲太子家令,秩千石,距離賈詡入太子府正好一月時間。

第50章 拿正裝來第40章 先吃飯吧第3章 家宴第23章 威震天下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54章 人心向漢第67章 辯兒確實是長大了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25章 大漢威武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28章 取死之道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3章 家宴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57章 功高震主第62章 殿下,萬萬不可第40章 先吃飯吧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69章 陳倉第34章 臣知罪第57章 功高震主第8章 練兵第68章 長安第8章 練兵第14章 我總得讓你成爲太子第69章 陳倉第7章 全盤死路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2章 躺平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40章 先吃飯吧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59章 好全了辯兒的孝道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6章 漢臣北中郎將盧植第9章 朕的兒子也通黃巾第68章 長安第4章 離京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49章 武威賈詡見過車騎將軍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28章 取死之道第9章 朕的兒子也通黃巾第44章 都有責任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44章 都有責任第25章 大漢威武第61章 賈卿之言我已清楚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8章 練兵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68章 長安第35章 地上涼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45章 若敢言棄地者,斬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17章 不能讓皇長子登上帝位第1章 家父劉宏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27章 死循環·二第59章 好全了辯兒的孝道第33章 牙尖嘴利第30章 請立太子?第34章 臣知罪第33章 牙尖嘴利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56章 宜遷宮室第49章 武威賈詡見過車騎將軍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25章 大漢威武第21章 如之奈何第29章 你也閉嘴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50章 拿正裝來第34章 臣知罪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68章 長安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1章 家父劉宏第49章 武威賈詡見過車騎將軍第8章 練兵第3章 家宴第4章 離京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龙里县| 利津县| 黎平县| 勃利县| 姚安县| 德钦县| 平山县| 佛学| 太康县| 朔州市| 东明县| 宣武区| 云阳县| 榆中县| 赫章县| 台中县| 安国市| 抚松县| 辽源市| 图们市| 蒙城县| 怀集县| 宜兰市| 台湾省| 宝鸡市| 贞丰县| 张家港市| 凤城市| 阳泉市| 布尔津县| 乌拉特后旗| 新沂市| 茂名市| 蒙城县| 滨海县| 凤阳县| 乌兰浩特市| 报价| 峨眉山市|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