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七)

李勳並沒有急著進宮,因爲已經快到午時,這個時候,皇上趙詢可能正在用膳,去了也是打擾,而且河州與柘州的事情,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李勳既然選擇了直稟皇上,就要想好了怎麼說,不可能見了皇上,把事情一說就完事了,這既顯得水平太低,也太膚淺。

回了家,尤敏見到李勳,叫著去吃飯,但李勳肚子並不餓,便沒有去客廳,而是去了書房。

“主公,您回來了。”

司馬圖正在書房看書,見到李勳到來,於是起身行禮。

李勳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多禮,然後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

“你還沒有吃飯吧。”

“我有一個壞毛病,讀書之時,不覺窗外事。”

李勳問道:“你最近整日待在書房之中,難道就不無聊?”

司馬圖說道:“最近難得清閒,讀讀書也是挺好的,主公不必爲我擔心。”

司馬圖在漠蒙受苦二十年,身體與精神飽受摧殘,所以他的健康並不是很好,這段時間就一直身體不佳,一直都在家中養病,這兩天有所好轉,這才時常到李勳府裡來,在書房看看書,或是與李勳聊聊天。

李勳輕聲說道:“子文,出來做官吧。”

司馬圖微感驚訝道:“主公爲何突然說這樣的話?”

李勳默默說道:“我知道你心中的志向,留在我身邊,你永遠都不會有名份。”

司馬圖是一個很有功名心的人,他想要當官,而且是當大官,以功名利祿來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垢,因爲在士人心中的道德標準,士可殺不可辱,司馬圖在漠蒙二十年,受盡胡人的驅使與奴隸,早就應該去死了,茍活到現在,或許對於他本人來說,是一件極爲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對其他人來說,終歸要受到歧視與不屑。

司馬圖之所以不記得失跟著李勳,只是做一個幕僚,說到底還是爲了報恩,李勳數次救他於生死之間,是因爲義。

司馬圖沒有正面回答李勳,而是笑著說道:“常言道,相國門前七品官,主公如今身爲相國,我是您的幕僚,怎麼也比看門的要強一些,應該能算上五品官。”

面對司馬圖突然的玩笑話,李勳微微一愣,隨即說道:“常言又道,小鬼難纏。”

說完,李勳自顧笑了起來。

司馬圖端起茶杯與茶壺,走到李勳跟前,給他倒了茶水,並輕聲問道:“主公,範先生如今也是無官無職,但他願意跟著您,這是爲什麼呢?”

李勳看了司馬圖一眼,輕聲說道:“範先生的志向不在當官。”

司馬圖對著李勳躬身道:“範先生有此志向,我司馬圖也是如此,若只是爲了功名利祿,我不會跟著主公您。”

李勳沉默不語,端起茶杯默默喝著水。

範中允曾經跟李勳說過,錢財與功名這兩樣東西,天底下沒有誰會不喜歡,但有些人吧,他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若是僅僅爲了錢財與功名,而忘記理想與抱負,那這個人也不過是有著華麗外表的空殼子罷了。

李勳有時候在想,若是趙詢肯以國政相托,像範中允這樣的人,又會做出何等選擇呢?應該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吧,因爲有人給了他施展理想與抱負的舞臺,他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範中允之所以厭倦了官場,一度打算隱退山林,或許就是因爲看不到希望,在絕望中心灰意冷。

天底下像範中允這樣的人,或許並不少。

如今,範中允與司馬圖不計得失的跟隨自己,任勞任怨,或許是出於報恩,畢竟自己對他們有恩,也有義,但這絕對不是全部,還是說,他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希望,以及其他什麼東西?

李勳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有些話說多了,那就太見外了,司馬圖能夠說出這番話,已經表達了他的態度與心意,這就足夠了。

沉默半響,李勳放下茶杯,輕嘆一聲:“子文,我最近一直心情煩悶,政務上的事情,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來了。”

司馬圖輕聲說道:“主公經歷太少,雖身爲相國,但終歸還是力不從心。”

李勳呵呵笑道:“不用說的那麼婉轉,我自己都覺得,我當相國,完全就不是那麼回事,我還不夠格。”

司馬圖笑道:“主公也不能這麼說,武宗時期,劉文旭十八歲拜相,治國有方,以致名揚天下,青史留名。”

李勳看向司馬圖,淡聲道:“你想說什麼?”

司馬圖說道:“主公,政事堂與戰場其實都是一樣,爲相者,要想施展抱負,展開拳腳,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主公能夠入相,靠的是什麼?是地利,是先皇的臨終遺言,以及當今皇上的政治需要,但是除此之外,天時與人和,主公何曾有過?”

李勳站了起來,在那裡來回走動。

從趙詢改元開合,朝堂政局正常運轉到現在,李勳入職政事堂也是一個多月了,時間並不算長,但就是這不長的時間,卻是弄的李勳有些精疲力盡,心中隱隱間有了退意。

趙詢用李勳的目地,是爲了利用他在西域、隴右西部的影響力與勢力,把這兩個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但是隨著朝堂局勢的越發洶涌,許多曾經被排斥在外的門閥世家,開始回返政治階層,他們的到來,爲的就是利益,西域與隴右西部這兩塊大蛋糕,他們豈會不聞不問,事實上,隨著西域與隴右西部的人事被提上議程,這表明門閥世家集團,已經把目光盯向了西域與隴右,面對如此洶涌的來勢,趙詢能夠頂得住?恐怕是頂不住的,因爲這代表了許多勢力的利益,趙詢還沒有能力與資格,去獨享這份利益,他要是敢那麼做,那些被他拉攏過來的門閥世家以及一些政治勢力,恐怕立即就會離他而去。

一旦在西域、隴右事情上,趙詢有了退讓與妥協,事實上,損害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李勳。

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五十七章 封賞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歸途(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京(六)第四百九十五章 盛極而衰第六十六章 強硬的李勳(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與死的較量(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七章 相認(下)第兩百六十三章 鐵腕鎮壓(十)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兩百七十六章 愛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雪與血(二)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九十六章 拼死斷後(五)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五百五十章 威震西域(五)第兩百七十六章 愛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鋒(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言可畏(十)第三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十七章 鬧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節度副使(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十八)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著與人事第六百六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軟弱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七百七十三章 必然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五百六十四章 威震西域(十九)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五百三十章 屍橫遍野(三)第七百三十章 震撼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五十一章 不要臉咋了?(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屍橫遍野(二)第五十七章 封賞第五百四十四章 屍橫遍野(十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京(六)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京(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腕鎮壓(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屍橫遍野(十五)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六百八十章 突來的變局(十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十七)第五百一十五章 驚險(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十二)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四百二十章 歸途(十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言可畏(九)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第四百二十章 歸途(十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七百二十一章 帝王之命(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歸途(十九)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九章 與帝同食(中)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九十章 家與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长治县| 临漳县| 长治县| 贺兰县| 泰州市| 新源县| 铅山县| 班戈县| 荆州市| 旅游| 南召县| 恭城| 嘉善县| 托克托县| 湖北省| 普安县| 南充市| 水城县| 南昌县| 邵武市| 卢龙县| 衡东县| 巍山| 龙山县| 松原市| 永善县| 南安市| 宿州市| 罗平县| 平谷区| 莱西市| 鹤庆县| 封丘县| 越西县| 民丰县| 云安县| 永川市| 上杭县| 图们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