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八章 危機到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古老的河西之地,隨著齊人的到來,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大大小小的村鎮沿著蜿蜒向東的道路修建,不多的農田裡,新種的莊稼長勢喜人。

只是隨著一陣噠噠的馬蹄聲,鄉村的寧靜被打破。

村外玩耍的孩童,好奇的看著一騎策馬快速的從身旁飛馳而過。

那騎兵身上的紅色戰袍,證明此人是齊國的軍人。

直到那騎士徹底的消失在視線中,玩耍的孩童才四散開來。

洪武二十二年七月。

長安城外。

城門處的士兵,見到一騎兵一人雙馬,飛速向著這邊奔來,在看其後背上彆著的四面小旗,頓時心中一驚。

這隻有邊關加急公文時纔會佩戴的標誌。

城門處的將領,連忙驅散行人,讓這騎手以最快的速度進城。

王宮。

騎手下馬之後,卸下佩刀在宮人的帶領下一路飛奔。

“河西加急,河西加急。”

楊浩文言猛的從椅子上坐起來。

那傳信的士兵,氣喘吁吁單膝跪地,道:“稟報大王,河西加急文書。”

楊浩一把接過文書,飛快的將其看完,臉色不由得狂變。

“黃木,安排這位勇士休息,讓人將三位丞相,與幾位尚書叫過來。”

宮人帶著傳令兵下去後,楊浩表情無比凝重的又看了一遍文書。

“徵西將軍徐晃奏。

自臣征討西部蠻夷以來,勿忘大王囑咐,年初,河西之地叛亂已平,然匈奴餘孽向西逃竄,臣擔心烏粱餘孽有復燃之勢,遂派人沿途追蹤,日前,我部探馬返回,以探明烏粱之行蹤。

只是探得消息臣以爲重大,不敢定奪,是以稟奏大王。

據探馬言。

烏粱餘部自西而去,沿途劫掠西域諸部,過了大山後不知所蹤。

探馬幾經打探,得知過西方大山往男千餘里,有一國名爲若曼,其國人高鼻深目,異於我中土之人。

其疆域縱橫萬里,其民千萬計,其兵有火槍,火炮,滅國無數。

臣以爲,若那烏粱西去,必與此國相遇。

我大齊雖與此國相隔萬里,但臣以爲,大王應早做打算。

若西域之人所言無錯,此國乃我齊國之勁敵也。

臣徵西將軍徐晃拜啓。

洪武二十二年六月十三。

楊浩將公文握在手中,臉色陰沉如水。

這個消息可以說是他所有預想中最壞的一種情況了,曾經以爲,西方的那個人,是和自己同時代的人,但是現在看來,情況遠比之前的預想的要嚴重許多。

中亞往南就是印度,那個什麼若曼的國家都發展出了火器,打下了大大的疆土,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勞。

自己努力了這麼久,才勉強將華夏統一,就用掉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

這些消息有如懸在空中的那利劍又往下降了幾分。

尤其是這個時代,同爲四大文明古國的其餘三國,其實力也要比同時期的華夏要強盛一些,如此來想,那個國家的人口千萬人也許並非誇張之言語。

“tmd,管你什麼若曼還是若快,老子既然重活一會,還能再讓我泱泱中華被爾等蠻夷所欺辱,md,老子就讓你們看看啥是天子一怒。”

當幾位大臣來到王宮時,只見楊浩一臉嚴肅的端坐在那裡。

衆人見此心中也是一緊,這麼多年,他們還沒有見過楊浩如此的嚴肅過,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衆人蔘見之後,楊浩將那份公文發下去,讓衆人傳閱。

幾位大臣看過之後,也都一臉震驚之色。

齊國什麼情況,他們的地位自然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周邊各種小勢力,在齊國的兵鋒面前渺小的和螞蟻一般無二,現在忽然有人告訴他們,自己國家的身邊還躺著一隻比自己還要強壯的猛虎,這如何能讓他們相信。

寅道:“大王,徐將軍這情報可準確。”

楊浩道:“不要懷疑這情報的真實性。”

衆人再次沉默了下來。

片刻後,寅拜道:“若是西方真有此等強國存在,臣以爲我大齊還是早做準備爲好,儘快完成軍隊換裝,擴充兵力以備強敵來犯。”

“大王,臣以爲擴充兵力並不急於一時,雖說這什麼若曼國看起來很強,但並不確定其就是我齊國的敵人,兩國互通有無豈不是更好。”

禮部尚書道。

楊浩一聽這話,不知勾起了他什麼不好的會議。

直接從位置上站起來。

“去他孃的互通有無,你沒看見那滅國無數?其人與我中土之人長相有異,豈能稱之爲人。

這不是同人類之間的戰爭,這是種族之間的戰爭。

我大齊若敗,從此這世間再無吾等樣貌之人。

這是亡族滅種之威脅,我大齊與那若曼之間只能有一方存活與世間,不存在第二種可能。

此番我叫你們過來,不是聽你們說那些何談之言。

面對此等前所未有之大敵,我大齊上下勿必同心同力全力備戰。

當今天下部落林立,我本想對其人宣以教化之道編入齊國。

此番看來這種做法無異於取死之道,今本王心意已決,從明天開始,傳本王之令,凡我大齊周邊國家部落,一年之內歸降我國,凡有不從者格殺勿論。

軍隊進入戰時狀態,各部立即整訓軍隊,調配物資,更換裝備,全力備戰。

再有言和者以叛國之罪論處。

各州官員全力督促生產,人手不足者,放寬番邦之人規劃年限,入我大齊半年,會官話者免除奴籍,與百姓等同待之。

凡有抵抗者格殺勿論,官員有不法者殺!!

此事關乎種族之延續,誰要是再此事拖後腿,殺!

一番殺氣騰騰的話出口,衆人頓時噤若寒蟬,此時他們纔回憶起,楊浩從來不是聖人,而是那個曾經殺人不眨眼的首領。

幾十年的安逸,已經讓他們忽略了楊浩的本性。

以楊浩如今的聲望與地位,那有人敢再有半分疑問,紛紛高聲稱諾。

至於周圍蠻夷的死活根本沒有半點關心的想法出現,蠻夷而已死了又能如何,既然大王決定了要打,他們身爲人臣只能全力完成這件事。

第二百零二章 採蘑菇的小姑娘第四百五十二章 巨大的利益第九十章 獨特的圍獵第一百二十一章 化身技術狂魔第一百一十章 兇殘第三百三十三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河湟之地第二百八十四章 恐嚇手段第四百五十七章 齊國的文明第五十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二百零六章 馬蹄銅第二百六十六章 文明與征服第三百一十二章 化身人生導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向東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四十三章 邊疆形勢第二十三章 數第三章 糟糕的處境第三百九十五章 遺憾第四百零七章 文明第六十六章 純淨的鹽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新月異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自蕭關起戰塵第四百一十二章 肅慎的抉擇第八十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心?作秀?第二百三十章 功防(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叛亂之後第二百零六章 馬蹄銅第三百五十八章 莘城客棧第二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打土豪,分田地第四百五十四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零九章 出遊第四百零六章 變化的世界,變化的文明第二十七章 將虛僞進行到底第三十七章 占卜第三百六十八章 北方統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攻防(一)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九十六章 得意的夏啓第四百三十四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雛形第五十七章 薛國少君第二百六十六章 文明與征服第四百八十章 五年第三百二十五章 逐鹿中原(一)第三百三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圖騰勇士第二百四十章 驚聞有虞第四百五十三章 新年伊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諸夏撤退第二百三十九章 國事訪問第一百零五章 初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善後第七十八章 畫餅第四百一十一章 邊疆之策第七十八章 畫餅第三百四十章 父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逐鹿天下第二百四十章 驚聞有虞第二百二十五章 攻防(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第一生產力第九十一章 黑白熊第四百五十章 蠻荒之地第二百八十章 秋季攻勢第二百四十章 驚聞有虞第六十四章 食物的煩惱第二十五章 有熊姞央第三十六章 天的孩子第一百章 戰爭的理解第四百四十九章 蜀第四十章 劫匪第二百三十七章 法家第四百六七十章 坐車第二百一十三章 有仍的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任康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爲民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新月異第二百九十八章 摔杯爲號第四百零六章 變化的世界,變化的文明第七十九章 軍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十四章 攻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五十章 徵苗之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其中必有蹊蹺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兵(六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莘城客棧第二百零四章 任康的心思第三百八十章 江南蠻人第四百零二章 野望第八十三章 黃口小兒,狂妄至極第一百九十一章 吾不是王莽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夜第二百一十章 別有用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唯武器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南陵县| 镶黄旗| 青龙| 绩溪县| 饶河县| 翁源县| 兴和县| 九江县| 汝城县| 阿克陶县| 屏东市| 眉山市| 灌阳县| 桐庐县| 广饶县| 灌云县| 哈尔滨市| 哈密市| 上犹县| 界首市| 临海市| 肥西县| 吉林市| 榆林市| 黄石市| 陕西省| 泰安市| 江城| 焦作市| 班玛县| 平和县| 横山县| 通许县| 二手房| 咸阳市| 东乌| 古交市| 郎溪县| 九龙城区|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