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0章:勇士

揚州,扼運河之利,得魚鹽之豐,自古就是繁華興盛之地。

出了揚州的通江門一直往南,就是當年的古戰場,只不過現在已成爲一大片芳草鮮美的青草地,幾隻短尾巴山羊正悠閒的啃食著。

遠遠的,一行人走了過來,走在最前面的是位袍服煌煌的年輕官員,看他的服色,應該就是本地的知府大人了。

在知府大人的身後,跟著一大羣地方上的富商名流,還有幾十個手持鍬鎬的力夫。

“你確定就是這裡?”知府大人問道。

“就是這兒,沒錯兒。”一個大腹便便的富商用很確定的語氣說道:“前些天,有人在這一帶找到很多都已經鏽爛了的箭鏃,還找到一面鏽跡斑斑的護心鏡,這裡一定就是當年的古戰場了。”

驚天動地的揚州血戰已經過去整整六十年了,隨著鼓角聲的遠去,戰爭早已成爲遙遠的回憶。

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人們只記得六十年前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戰,具體的細節早已經淹沒在故紙堆中。

揚州是肥膏之地,本就是繁華富庶,地方官很難再做出卓越的政績。

苦於沒有政績的知府大人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迎忠骨。

在昔日的古戰場上搜尋忠義之士的骸骨,進行隆重安葬,不僅可以引得天下人矚目,還能落個很不錯的官聲,何樂而不爲呢?

可惜的是,六十年的漫長歲月已經改變了太多的東西,雖然人們還記得古戰場的大致位置,卻找不到準確的方位了。

在知府大人的率領之下,東一鍬西一鍬的挖掘了好半天,除了發現了幾柄鏽跡斑斑的斷刀和破爛不堪的甲葉子之外,幾乎一無所獲。

“據史書記載,揚州血戰曠日持久,尤其是在這通江門之南的戰鬥更是異常慘烈死傷者衆,當時只是對忠勇之骨草草安葬,怎麼就找不到了呢?給我挖,使勁的挖。”

挖掘了半天,卻仍舊一無所獲。

“是不是挖錯地方了?”有人提出了建議:“總這麼滿世界的亂挖,終究不好,還是找當地的老人們問問吧。”

在一道斜坡之下,知府大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個當地人,那是一個老人,很老很老的老人。

老人正倚在一方大石頭上,面前是十幾只正在撒歡兒的山羊。

無情的歲月在這位牧羊老人的臉上刻畫出一道道痕跡,他的兩頰早已深深的陷了下去,眼皮耷拉了下來,已不剩下幾根的頭髮就那麼凌亂的在微風中飄舞著。

“老人家,知府大人找你問話。”

“你說啥?”牧羊老人的耳朵似乎不怎麼好使了,微微側過頭去,用很大的聲音呼喊著:“是要買我的羊麼?”

“知府大人找——你——問——話。”隨行人員用很大的聲音在牧羊老人的耳邊高喊著。

因爲牧羊老人的聽力不好,很是費了一番力氣才終於講明白了。

“哦,你們是想把當年戰死的人從地下挖出來,供奉到祠堂裡去,是這樣的麼?”

“是的,老人家。”

“你們看到那條土埂子了沒有?”牧羊老人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指,指著十幾步開外:“那下面埋著四十二個,其中有十六個直屬隊的,還有二十多個丙字營的。”

“再往前走四十步,還埋著一百多個人,當年的羅長腿就是戰死在這兒。”

“老人家怎知道的如此清楚?”

“因爲……”牧羊老人下意識的低下頭去,一雙昏花的老眼眨了幾下,眸子裡隱隱浮現出一抹水光:“他們都是我的戰友,是我親手埋葬了他們。”

想不到,時隔六十年之後,還能找到那場大戰的當事人。

這讓知府大人萬分欣喜,找到一個當年的老兵,也是一樁政績。

“老人家是毅勇軍的老兵麼?”

“應該算是吧。”牧羊老人的聲音頓時低沉了下去,但他卻對這個問題漠不關心,而是用自言自語般的口吻喃喃的唸叨著:“不要挖了,不要再挖了,他們不希望被任何人打攪。”

知府大人還在關心“老兵”的問題:“老人家姓甚名誰?可有兵籍?”

“我是誰?”對於牧羊老人而言,這似乎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他已經太老了,老的甚至記不起自己的名字。

過了好半天才喃喃的說道:“臘月,我是臘月。”

臘月?

這是什麼意思?

是老人的姓名嗎?

好像沒有姓臘的吧?

正在衆人狐疑之際,牧羊老人慢慢的從大石頭上站立起來,破舊的夾衣吃飽了風,好像披風一樣散落下來,露出裡面的一件黑色褂子。

以爲年深日久的緣故,褂子已經嚴重縮水甚至破敗不堪了,只是勉勉強強的掛在身上,依稀可以看到兩條淺淺的紅線從雙肩處延伸出來,然後在胸前交叉而過。

知府大人見識廣博,登時就想起一個人來,趕緊正了正衣冠,朝著牧羊老人躬身行禮:“毅勇軍戊字營三隊五伍張元方之孫張克勤,向勇士致敬!”

牧羊老人似乎沒有聽到這句話,只是用手裡的牧拐輕輕的敲打著腳下的土地:“四猴兒還有黑毛和狗剩,他們三個都埋在這裡,有我陪著就夠了,這就夠了。”

四猴兒、黑毛、狗剩,這三個土的掉渣的名字好像籍籍無名,其實早已經被鐫刻在長江對岸的忠義碑上,享受後人香火供奉,長存忠義之名。

這幾個人有這樣的資格,因爲他們曾經是絕死勇士。

一次次捨生忘死的搏殺,一次次玉石俱焚的轟鳴,早已讓絕死勇士的大名傳遍天下,成爲天地之間最爆烈的力量。

時過境遷,當年的角色勇士早已消散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只剩下最後的一個臘月,還守在這裡,守在同伴們的骸骨之旁,守在當年曾經血戰過的地方。

“前輩戰功卓著,怎能遺於鄉野,待本官,待晚輩奏請朝廷,行以封賞事。”

牧羊老人似乎根本就沒有聽到知府大人在說些什麼,只是捏著牧杖慢慢的走了過去,將跑到農田中的羊兒驅趕回來,一邊走一邊嘟嘟囔囔的唸叨著:“四猴兒和黑毛就死在這兒,我要守著他們,我哪裡也不去,哪裡也不去,我夢到他們了,他們在等我過去團聚呢。”

牧羊老人昂著頭,仰望著天上的雲朵,似乎在那雲朵之中藏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身影:初九,小翠,寶珠,蛾子,他們都是張啓陽的勇士。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八十四章:軍成第二十四章:親戚第274章:替別人打仗第481章:勸關第110章:裝傻第564章:身體檢查第286章:紙上談兵第573章:新的主角第399章:抄襲第581章:西域戰事第487章:選擇第251章:楊豐第266章:人情第473章:夜宿第274章:替別人打仗第385章:學生第315章:潰敗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363章:殺第574章:倔強父子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490章:先行者第九十八章:捐獻第248章:復隆皇帝發怒了第382章:乞降第157章:金絲雀與公主交談第七十一章:救駕第563章:刮目相看第七十三章:發瘋的崇禎皇帝第420章:劫獄第十四章:鬥惡僕第二十四章:親戚第453章:寧長官第295章:考卷第530章:學堂第339章:朕不用他用誰第114章:文兵第442章:吃相難看第二十五章:徇私舞弊第205章:衝擊第241章:太夫人第407章:民族論第254章:賞賜第362章:底層士兵的心思第174章:條件第372章:有功無罪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348章:跳崖第520章:老輩騎兵風姿第520章:老輩騎兵風姿第115章:一己私慾第215章:授勳典禮第347章:回京第257章:前任現任第八十二章:成軍第547章:聖人也不知道的知識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392章:誰也別想好過第487章:選擇第398章:暴怒的張啓陽第八十六章:離開第128章:強擼飛灰湮滅第419章:我叫張臘月第119章:香船第590章:獨角戲第440章:國策第609章:歸宿第360章:風雨將至第144章:毅勇軍來也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482章:反殺第一百零五章:威名第310章:一面倒的屠殺第467章:祈雨第186章:比拼第565章:新生第498章:兄終弟及第235章:榮譽社長第582章:殺第304章:自己人都騙不過怎麼騙敵人第120章:美人第331章:運送物資第178章:鐵血監軍第548章:醫務室第409章:鄭頭第567章:夢醒第141章:狐假虎威閻王劉第234章:人情冷暖第574章:倔強父子第598章:沒有實權的皇帝第509章:繁榮第241章:太夫人第421章:解救史環第525章:搶救一下第十七章:錢萬貫第405章:打不過第485章:留下第427章:使出全力第482章:反殺第329章:燎原之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阳谷县| 尚义县| 连州市| 抚州市| 德惠市| 金昌市| 宿松县| 大冶市| 铜鼓县| 大兴区| 卢龙县| 西峡县| 腾冲县| 黑龙江省| 简阳市| 灌阳县| 云浮市| 成武县| 赣州市| 三亚市| 瑞丽市| 晋中市| 长沙县| 郴州市| 彭泽县| 永胜县| 阿合奇县| 喜德县| 濉溪县| 赞皇县| 永川市| 东阿县| 东光县| 冷水江市| 河南省| 南雄市| 灯塔市| 西昌市| 昌邑市|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