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9章 一百零七:召見

李蟬從乾元學宮回到光宅坊,倉米巷裡熱鬧一如往常,光宅坊的居民,大都認得這位乾元學士,見他騎驢過去,一個個的打起招呼。有送豆腐的,有送甘蔗的,還有人問府裡的紅藥娘子近日怎麼不曾外出採買了。直到有人問起晨間妖書的事,衆人都不再出聲,屏息凝神等待李蟬回答。

李蟬這纔看見販夫走卒臉上都掛上了心憂的神色,天下太平雖已二十多年,除了年輕男女懵懵懂懂,老一輩人卻都嘗過戰亂之苦。日前聖人遇刺,京中本就已人心惶惶,自從早晨滿天的紙鳥飛過去到現在,過去了大半天,妖書已在玉京城裡傳開。看過妖書的人,若是有識之士,自然瞧得出來那撰書之人有意挑起妖氛。然而玉京城文道昌盛,有識之士雖然多,更多的卻是自以爲有識卻無識的兩腳書櫥。妖書經這些人傳播過後,百姓都以爲聖人沒幾天就要駕崩,豫王已厲兵秣馬要殺上玉京,天下立刻就要亂了。

李蟬當然也不知道那妖書的來歷,卻知道在玉京百姓眼裡乾元學士好比神仙,若乾元學士都亂了陣腳,百姓只會更加慌張。他本打算推說不知,遲疑了一下,卻改口道:“諸位放心,那些言辭不過是信口雌黃。此事已有了眉目,想必不日就會結案。”

見李學士如此回答,衆人終於放下心來,還有人追問道:“李學士,鄙人以爲那書上的言論頗有道理,怎麼能說是信口雌黃?”這話剛一出口,便有旁人嘲笑道:“劉四郎,你平日酸幾句詩文也就罷了,怎敢質疑李學士?”那劉四郎登時紅了臉,極力辯解。

一片鬨笑聲裡,李蟬騎驢穿過人羣,臉上佯裝輕鬆,心中卻有隱憂。他看著依舊繁華的玉京城,心中卻閃過關外風雨飄搖的破敗街市。

他離開倉米巷,邊上有一人靠近喚了聲“李學士”,轉頭一看,一名青衣人從邊上過來,彷彿早已在巷口等候,此人眸中神光內斂,舉手投足與天地元氣波動相合,顯然是名修行者。李蟬不知其來意,停下黑驢,那青衣人問道:“方纔聽李學士說那妖書的來歷已有了眉目,是真的麼?”

李蟬反問道:“閣下是?”

青衣人見李蟬警惕,也不追問,只說:“有人邀李學士見面,請李學士申時三刻到大相國寺七襄臺來一趟。”

李蟬問道:“誰?”

青衣人不答,對李蟬拱了下手,便轉身走進人羣中,一轉眼就消失不見。

……

晨間的妖書之案,打亂了李蟬一日的安排,從乾元學宮回來,匆匆去了一趟一卷館與崇玄署,回來時便已臨近申時。對那神秘青衣人的邀請,他既疑惑,卻並不戒備。畢竟那人雖隱瞞身份,但若來者不善,也不必以這種方式來算計他。

於是,申時一過,李蟬便出了門。再入大相國寺,當初他求墨時接觸過的知客僧熱情迎上來,滔滔不絕地表示自己早已看出李學士絕非凡人。李蟬請知客僧引路去七襄臺,知客僧卻婉拒稱那是寺中禁地。二人說話間,接近了大佛殿,寺中高僧圓觀法師站在樓下,屏退了知客僧,對李蟬道:“李學士,貧僧已等候多時了。”

玉京城飛樓成千上萬,其中有十二座飛樓被稱爲日月止舍,對應十二個時辰的日月經行之處。站在大相國寺大佛殿頂,自東向西,恰能看盡這十二座日月止舍中的暘谷、咸池、扶桑、鳥次、連石、蒙谷、桑榆七座樓,於是大佛殿頂的露臺便得名七襄臺。臺上,有銅人身披雲龍火珠甲,駕六龍之車,車上有舂日之女,與寺門口那座據說能凝結月華的承露臺相對,傳言能納集太陽精華。

圓策將李蟬引至大佛殿頂便原路離開,李蟬回身目送圓策下樓,那夾紵大佛藏身於繚繞的檀煙中,佛頭頂齊整排列的青螺大可容人。他收回目光,踏上通向殿外露臺的階梯。那七襄臺就懸在大佛殿西的出檐下,極其軒敞。向天邊一看,正值黃昏,彤雲如火,乍一看,彷彿整座玉京城都燒了起來。

闌干邊,站著兩道背影,其中一人是大相國寺主持圓竹上人,他曾是聞名天下的講僧,正通肩披著御賜的玉色袈裟,與身旁的另一人講經。那人揹著手,正對斜陽,主持則側過身子,微微躬下腰。

大庸國中僧道地位極高,大相國寺雖不是佛門聖地,卻是最有錢的佛寺,能讓本寺主持如此尊敬的人,普天之下寥寥無幾。李蟬看著那道巍峨的背影,他猜測過那相邀之人的來歷,卻沒想到,此人竟是大庸皇帝李胤。

圓竹正與李胤講經,李胤亦不只是傾聽,不時反問,甚至他對於經意的不同見解,亦能讓圓竹凝神沉思。圓竹的沉思並非故作姿態的逢迎。當今皇帝雖有抑道滅佛之心,卻並不展露在外,玄門尊其爲在世真人,佛門也稱他是現世佛陀,這些尊號儘管是因人皇之位而加上去的,李胤本身卻也精通兩教之學。

李蟬在七襄臺後靜待二人談論佛法,李胤也沒讓他等多久,只過了片刻,圓竹便告退,與李蟬互相行了一禮,和他擦肩而過。

李蟬走上七襄臺,暗暗留心四周的動靜,發現李胤只是獨身一人,不禁心想,若李胤真在此前的秋狩裡受了重傷,應該不會如此疏於防備。想到這裡,李蟬心中擔憂也消去了一些,他不關心儲君之爭,只知道李胤在位久一些,天下也能太平久一些。

“微臣參見聖人。”李蟬俯身行禮,七襄臺上,李胤與那六龍車的影子被殘陽拉得極長。李胤召他參見,卻不在宮中,也不報身份,顯然是要避人耳目,要授密旨。那京畿遊奕使的使職被敕封了一年,恐怕今天就不再是個閒差了。

果然,李胤轉過身來,背對夕陽打量面前的乾元學士,說了聲免禮,便問道:“卿可看過那封妖書了?”

一百零五:接應五十八:磨鏡春閒看落花(六)第202章 五十一:送棋二十六:眉間青(三)十六:妖宅(上)一百四十一:指點一百一十七:使者一百一十二:擅闖第240章 八十九:飛劍二十三:驚鴻七十七:尋書(五)一百二十七:論道十:公道七十四:一夜魚龍舞(八)十五:離局一百一十一:神鳥三十四:壁畫六:玄都驛內第212章 六十一:揚名第257章 一百零五:妖書第243章 九十二:夜織一百三十七:入畫一百三十六:出世二:三般法門第193章 四十二:拾遺第247章 九十六:困龍第189章 三十八:墨海第197章 四十六:執柯第189章 三十八:墨海一百三十三:夜遊神五十三:磨鏡春時看落花(一)二十七:眉間青(四)三十一:賣畫七十二:指路九十五:紅衣一百三十三:夜遊神一:鴛鴦眼四十三:菩提心二十二:鬼園二十四:眉間青(一)一百零四:追逃七十二:指路第240章 八十九:飛劍一百零八:照膽一百一十三:問罪第220章 六十九:星象九十六:大貓六十八:一夜魚龍舞(二)第256章 一百零四:道觀一百三十八:銅鏡一百:季夷四十六:變舌第243章 九十二:夜織三十七:雲泥社第243章 九十二:夜織七十六:誅神之計第211章 六十:印書一百三十五:玄明觀第253章 一百零一:虹光第191章 四十:妖書八十四:全家福一百四十五:相約二十六:眉間青(三)第210章 五十九:行卷九十:佈防第261章 一百零九:妖書案(二)七十九:妙音第208章 五十七:飛燈第179章 二十八:雪衣娘六十六:坊間傳名七十四:尋書(二)一百四十二:大賢、大盜一百零四:追逃第200章 四十九:認負八十三:天象(下)九十六:大貓一百二十五:邀禮五:泥胎彩塑七十二:指路第194章 四十三:鏡中人第259章 一百零七:召見一百二十八:出宮一百二十五:邀禮第195章 四十四:畫像第207章 五十六:重逢第192章 四十一:功過六十八:一夜魚龍舞(二)一百二十一:認主六十六:坊間傳名十六:妖宅(上)第258章 一百零六:遊奕使三十七:雲泥社第220章 六十九:星象一百零七:三君三十六:夜牛伏骨方一百一十:拿下一百一十四:妖濁第190章 三十九:蠹魚九十一:望雀臺七十:一夜魚龍舞(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鄂州市| 内黄县| 阿合奇县| 竹山县| 沾益县| 佛坪县| 襄樊市| 塔河县| 西昌市| 台湾省| 池州市| 玉环县| 正宁县| 平罗县| 临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青岛市| 乐至县| 永平县| 开江县| 岐山县| 蓬溪县| 临西县| 应城市| 竹溪县| 横山县| 随州市| 吉木乃县| 海南省| 仙游县| 布拖县| 萝北县| 库尔勒市| 台州市| 远安县| 广东省| 平和县| 宁乡县| 嵊州市|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