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1回 賢良母命子省親 英雄漢鋤奸惹禍

自古忠奸賢佞,歷朝混沌難分;明哲庸愚,舉世——靡辨。是謂人有忠奸愚哲,難在洞分其邪正也。然在士庶,不分其邪正,其害尚屬淺鮮,倘被其惑者,不過災及其身,爲一家之害耳。至爲君上被其所惑,於大害匪輕矣。邪正不分,則君子日退,小人日增矣。其禍患豈非遍及於天下。是以分辨忠奸邪正,是爲君之首務而大有關乎政紀也。是古今大略之所同鑑。盍不觀乎宋之神宗天子,溯其在位一十八載。其初專任王安石改革太祖開國法度,行免役、馬市、青苗新法,擾害遍及於天下,民不聊生,逃亡者幾於過半。以安石之奸邪,所以知諫院呂誨直指之曰“大奸似忠,大詐似信。”亦疾惡奸佞之臣爲難分辨別之論者也。此略敘神宗初即位時,爲大奸臣所誤,改革先聖賢制度,不依先王宗祖之法而禍及天下衆蒼生。今且撇開,再敘內宮一事,回龍一說:乃慈雲殿下逃難走國,後得衆藩王起發義師,歸國誅滅奸黨一書。

先敘浙江省寧波府一人,姓陸名雲忠,官居上柱國左班丞相之職,年登七十,猶在朝秉政。妻趙氏誥命一品太夫人,生下一男二女。子居第三,女居長。只長女適金斗潼關東平王高勇。此人開國功勳高懷德之後,世襲封王。次女進選王宮,爲正位昭陽。一門顯耀,貴壓朝臣。惟公子陸鳳陽年方十六,尚未定結絲羅,只由他門顯貴,難以有匹之故耳。然陸公子年少英雄,不喜習文,專於武勇,是至遍請名師教習,故小小年紀習得拳藝精通。是一天,趙大夫人身坐堂前,呼喚:“孩兒,汝父回朝十餘載,未知汝思念嚴親年紀高邁否?且汝終日在家庭惹禍招災,專挫強橫,雖乃扶危抑惡,少不免小人歸怨,非所爲宜也。不若回還朝省親,晨昏得以侍奉老年,待父親教導汝輔國臨民,光接先人顯烈,方不失爲大孝之兒。況汝父一生憂國愛民,已有古稀之年。倘有幸汝得龔蔭身榮,上可報主洪恩,二可榮宗盡孝,三可免娘憂懼汝好勇招災。且順道經由潼關,問候姊丈、姊姊之安,以盡姊弟之情。一回朝見候過父親,即可進宮朝見姊姊國母,以盡君臣姊弟之義。趁此今天黃道上古之日,天氣晴明,即當登程,汝意下如何?”

陸公子聞母分付一夕之言,喜色欣曰:“不肖久有此心,惟慮母親無人侍奉高年故也。既今母親有此訓諭,孩兒自當遵命。”即日分付家丁勤謹管理府務事情,衆侍人、使女小心服侍太老夫人。當下即帶了家丁二十名,拜別母親,上馬登程。太夫人囑咐兒子:“道路中不可闖事生端。萬里程途風霜,須要慎重身體。一到衙代爲娘請候父親之安;到衙後須要常常有家書迴歸,不可有誤,免娘掛念不安。”公子曰:“不肖謹遵母命,敬請孃親心安。”當日公子拜別,登程而去。

非止一天,一路歷盡風霜,一連三十多天,到了潼關,即於轅門住馬,命軍人通知報進王府。有高王爺聞報大喜,開中門迎接,進至後堂。有陸家丁在外堂歸於寓所。當時有陸氏夫人一聞弟到府中,即出堂,姊弟相逢,欣欣然喜色。高王爺開言呼:“賢弟,近日令堂岳母夫人定然納福請安?”陸公子答言:“藉賴母親近日頗安。”陸夫人曰:“賢弟,汝今特此到來,抑或何往,定然回朝問候父親。”

陸公子曰:“姊姊,弟今奉母親之命,訓通之言,一者回朝請候父親,侍奉老年;二者別卻姐丈、姐姐多年,是以順道請安。況母親不許吾在家制押奸惡強徒,恐防招災闖禍,是以特命弟回朝。”當時敘話畢,有侍役人排開筵宴。此王府設宴,山珍海味之豐不能細述。當時又有侍婢帶進三歲甥兒高標拜見甥舅之情。

是日,王爺夫婦陪宴。酒至半酣之際,高王爺細將公於一看,即呼:“賢弟,今屬一家親誼,有說定必直言:汝今須則回朝省親,但不可速往,須過百日之期,再觀氣色可往。愚兄一會汝時,見汝烏雲蓋額,氣色朦朦,將來不利於遠出,如外出只憂災兇不免。吾勸汝靜坐吾府中至百日之期,然後回朝未爲晚也。此乃趨吉避兇行爲,未知意下何如?”公子聽罷,含笑呼:“姐丈有此小心,足見愛弟之至。惟大丈夫磊磊行爲,豈將氣色爲慮?盤桓數天敘首,定必拜辭矣。”王爺還是多言勸勉,公子只是不依。是日酒敘至紅日歸西,方纔散去餘饌。

陸公子一連安頓數天,一日拜別。有陸氏夫人曰:“賢弟,汝爲人性烈心粗,且慢回朝。汝姐丈雖然身爲武職,也得名人秘訣,精於風鑑,屢屢頗有應驗。且住至百日後登程如何?”公子回言:“弟思親日久,恨思早日還朝見父,豈得以吉兇禍福爲慮?姐姐且放心,弟自必遵從姐丈之言,斷不惹事生端也。”高王爺曰:“賢弟,汝執意要回朝爲思親大節,是盡孝道之當然,愚兄也不敢強留。一回汴京,到街代吾夫妻拜候請安,吾有書在此,賢弟帶往與令尊岳丈大人,足有勞賢弟也。”公子諾諾連聲,上馬相辭拜別。衆將軍出關相送,一一告辭。姊弟灑淚而別也且不表。

非止一日到得汴京城,一程飢餐渴飲,夜宿曉行,數十天方到汴京。進得城內,只見一隊隊的百姓交頭接耳,紛紛言論“目無王法”。陸公子聞此言即住足詢問一老人言:“此皇城之下,因何衆說‘目無王法’等語?晚生輩甚是欠解。”有一老文曰:“客官,汝非本京人,到此求名抑或經商求利?”公子曰:“非也。到此拜訪一親人耳。”老人聞言曰:“如此且略說知也不妨了,即言客官。此近城內,有一右班丞相,名龐思忠。一公子名龐雲彪,彼乃西宮國舅,勢大驚人,時常不論店戶居民,被害不少。只此本處一貧秀才,名王昭。妻已早故,單生一女,名喚玉蘭,一貌如花。一天,於門前買針指之物,卻被龐公子一見,頓起瀅心,強逼做他十六房少妾。王秀才不允,即今帶同十餘家奴,將此女搶去,將秀才打壞。如此想來,皇城雖近,但王法何在?”

陸公子聽了大怒,即日問明去路,上馬加鞭,如飛趕上。一路思量:“可惡龐雲彪,倚著國舅之勢、裙帶之親,有壞宰相家規矣。”怒氣衝衝趕上,大呼:“龐國舅,請住步。”說畢,陸公子早已下馬。龐雲彪回頭一看,已被馬失前蹄,早撞下地,心頭大怒,“汝是何等人,敢膽大呼小叫,好生可惡!”

陸公子一拱手,呼:“龐雲彪,汝身爲國戚、公侯之子,有此名望正該遵守國法,緣何倚勢欺壓平民,強搶子女?王昭須爲貧弱之輩,乃系身爲簧門秀士,汝不法攘搶他之女,彼獨不能上呈王狀不成?那時朝廷責在令尊大人有治家不嚴之罪,豈非汝之過也。”龐雲彪大怒,喝曰:“王昭是汝什麼親人,敢來衝撞?汝休得在大蟲頭上捏汗。”陸公子曰:“吾與王昭本非親故,只要是非曲直上要分明耳。汝若知時務者,以苦諫是良言;愚蠢者將勸諫作仇冤,一由汝尊意。”雲彪厲聲曰:“王昭欠吾金帛三百兩,今願將女兒送吾作妾。汝這狗子還不知死活,敢來抗拒!休走,且擒汝回相府,了決狗命,方知吾國舅爺爺手段。”催步上前,雙手來拿,卻被陸公子將身一低,左掌一託,好不厲害,將龐雲彪跌卻去丈餘遠,撞在大石上,腦漿迸出而死。

龐府一衆家丁大驚,大呼:“不好了!將國舅爺打死,這還了得?擒此賊回府,待相爺千刀萬段,與公子報仇。”一衆喧譁,動手要擒拿,卻被陸公子拳腳飛動,衆家丁紛紛跌僕,早有數人跌得頭崩額破。陸府家人見公子動手,也來幫助。龐府家人見如此光景,自知難以對敵,只得大喝:“汝是何等人,將我家三國舅打死?汝休得自恃兇狠,可將狗名姓報上來,待稟知丞相爺詳文府縣擒拿定罪。”

陸公子想來:“此事若不說明,定然禍及居民鋪戶了。大丈夫一身做事一身當,豈可累及無罪多人?”即大言呼:“汝衆奴才且靜恭聽:吾非別人,乃當朝首相陸大人公子陸鳳陽,正宮娘娘國舅爺也。”語畢即催馬如飛,一衆家丁擁後而去。龐府家人不敢追趕,一半守著國舅屍骸,一半回府報兇。只有王秀才帶回女兒歸家,再打聽陸公子吉兇事情。

再言龐府家丁奔歸相府內,稟知:“老太師,三國舅爺被陸丞相之子陸鳳陽,於當衢經拳撞石打死。特回稟知,請令定奪。”龐恩忠一聞愛子被打死,大氣一聲,絕倒於塵埃下。

這奸相所生三子。長子云雄、次子云勇,弟兄一文一武。雲雄身居翰苑,頗稱明哲。雲勇中式武探花,官拜殿前指揮,只是裙帶之親,是以年少弟兄皆有職函。當時聞知此事,雙雙奔出搶救父親。不一刻,龐相復醒,心頭大怒曰:“陸雲忠,汝縱子行兇,打死我兒,誓不干休!”即傳家丁擺道。雲雄弟兄二人上前曰:“父親且慢,意欲何往?”龐相曰:“爲父往陸府衙中與他理論!”又命家丁,“往前街扛回三公子屍首歸府中,與三媳婦聞報舉哀。吾往陸衙,定捉拿陸鳳陽斬首報仇。”

雲雄弟兄齊呼:“爹爹,此事不可過於粗莽。況三弟爲人不良,屢聞時常倚勢欺人,只今此事,未必他是善事被打死的。吾不肖二人前者在父臺尊前面稟數次,只望家責嚴訓於他。不想我父溺愛不明,並不荊責教訓,故三弟恃愛時常行兇,實該有罪。今被別人打死,論理父要報子仇,吾爲兄要報弟仇,但念打死之人乃系首相之子,如爭論起來,定必究明他平日作惡事蹟,聖上追究起來,我父親先犯了治家不嚴之罪。豈非反爲不美?請我父事當三思。”

龐相聞二子之言,更覺火上添油,怒曰:“汝弟兄枉爲朝廷文武,一語不通!今胞弟被別人無辜打死,還說此閒言閒語阻擋,毫釐不念骨肉之親,真不成材也。”即命家丁起轎,不許多言。雲雄弟兄心中驚懼,又不敢再行諫阻,恐憂禍有不測不表。

先說陸鳳陽迴歸相府,拜見父親。陸丞相一見孩兒到此,心頭大悅,問及起家庭事,又提及“汝母親安康否?”公子聞言曰:“憑天庇佑,母親近日安康,今特著不肖回朝晨昏侍奉父親。又憑教諭順程道經過金斗潼關,問候姐丈、姐姐之安,並有姐支書一封,呈上父親觀看。”陸丞相接轉拆開觀看,不過候請金安之語,不用煩提。當日陸丞相看畢,喜色揚揚,又細觀兒子面貌,似有怒色、心中委決不下,即呼:“我兒因何怒容滿面?一路程途有何生事否?如有事可即稟知。”公子見父親動問,料知不好,只得瞞著,“並無闖事生端。”丞相點頭,分付退出書房。又有二十名家丁叩見太師爺,陸丞相分付起來,又盤詰公子一路闖出何事。衆家丁又不敢明說,只言並無一事。衆家丁退出,陸丞相心頭疑惑不定,“也罷,且今夜將此小畜細細盤問,便知明白了。”

正思想間,有候堂官到來,稟上太師爺,說龐太師到拜。陸丞相聞言嚇了一驚,曰:“吾與龐思忠這老奸臣雖同一殿之臣,並無瓜葛相得,今忽到拜探,定然有不妙之事矣。”當時少不鳴動音樂,分付大開中門迎接。不知二相同會怎生定奪公子之案,且看下回分解——

第31回 疆場地妖道破敵 紫金山柴王會兵第17回 泄真情賈氏歸陰 拜假父慈雲落泊第13回 劉家莊佳人著祟 雙龍山傑漢招親第12回 泄軍機二將分逃 卸罪名三雄妙算第26回 識儲君主心結拜 賺佞黨用智安排第30回 貪功奸佞終難遁 有福君王定脫危第29回 看龍舟儲君驚失 渡懷江吏部欣逢第17回 泄真情賈氏歸陰 拜假父慈雲落泊第32回 破妖術衆軍授首 解重圍五路興兵第18回 王太子招災遇舅 孫指揮狹路逢仇第11回 保英雄柴王諫主 憫忠嗣種帥誆奸第32回 破妖術衆軍授首 解重圍五路興兵第14回 忘大義小人泄忿 假辦公奸佞窮過第06回 辱龐妃鄭彪中計 保藩王趙儲規陳第24回 贈龍帕露泄真情 拘儲君傷殘家口第07回 投古廟神祇指示 遇故人英雄結拜第19回 範太尉按律除奸 龐國丈唆兵損子第09回 赦藩王回關復職 妒仇嗣買馬爲名第02回 遵國法押子登朝 承君命抗奸定案第34回 衆藩王起義興師 羣奸佞交鋒遭網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13回 劉家莊佳人著祟 雙龍山傑漢招親第12回 泄軍機二將分逃 卸罪名三雄妙算第17回 泄真情賈氏歸陰 拜假父慈雲落泊第09回 赦藩王回關復職 妒仇嗣買馬爲名第30回 貪功奸佞終難遁 有福君王定脫危第27回 龍鳳再離仍寄跡 君臣復會定三軍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31回 疆場地妖道破敵 紫金山柴王會兵第19回 範太尉按律除奸 龐國丈唆兵損子第24回 贈龍帕露泄真情 拘儲君傷殘家口第02回 遵國法押子登朝 承君命抗奸定案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15回 辜恩狠毒難逃法 守禮賢良易喪身第15回 辜恩狠毒難逃法 守禮賢良易喪身第27回 龍鳳再離仍寄跡 君臣復會定三軍第11回 保英雄柴王諫主 憫忠嗣種帥誆奸第17回 泄真情賈氏歸陰 拜假父慈雲落泊第11回 保英雄柴王諫主 憫忠嗣種帥誆奸第24回 贈龍帕露泄真情 拘儲君傷殘家口第29回 看龍舟儲君驚失 渡懷江吏部欣逢第32回 破妖術衆軍授首 解重圍五路興兵第05回 露機謀含冤殞命 盡臣節構死毆奸第25回 王太子窮途得濟 程小姐險道逢安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04回 五路藩王歸國急 三忠扶主進謀高第27回 龍鳳再離仍寄跡 君臣復會定三軍第14回 忘大義小人泄忿 假辦公奸佞窮過第33回 議興師暗投密旨 謀墓位明聚羣奸第12回 泄軍機二將分逃 卸罪名三雄妙算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31回 疆場地妖道破敵 紫金山柴王會兵第19回 範太尉按律除奸 龐國丈唆兵損子第20回 存大節龐清捐軀 施妖術道人傷將第04回 五路藩王歸國急 三忠扶主進謀高第22回 散雙龍焦帥班師 逢村漢儲君權駐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08回 善善國入貢興師 寇兵部泄機表儲第29回 看龍舟儲君驚失 渡懷江吏部欣逢第03回 保忠良視死如歸 抹奏摺被蒙似偶第03回 保忠良視死如歸 抹奏摺被蒙似偶第01回 賢良母命子省親 英雄漢鋤奸惹禍第34回 衆藩王起義興師 羣奸佞交鋒遭網第29回 看龍舟儲君驚失 渡懷江吏部欣逢第15回 辜恩狠毒難逃法 守禮賢良易喪身第09回 赦藩王回關復職 妒仇嗣買馬爲名第04回 五路藩王歸國急 三忠扶主進謀高第01回 賢良母命子省親 英雄漢鋤奸惹禍第13回 劉家莊佳人著祟 雙龍山傑漢招親第33回 議興師暗投密旨 謀墓位明聚羣奸第29回 看龍舟儲君驚失 渡懷江吏部欣逢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08回 善善國入貢興師 寇兵部泄機表儲第33回 議興師暗投密旨 謀墓位明聚羣奸第01回 賢良母命子省親 英雄漢鋤奸惹禍第20回 存大節龐清捐軀 施妖術道人傷將第34回 衆藩王起義興師 羣奸佞交鋒遭網第02回 遵國法押子登朝 承君命抗奸定案第11回 保英雄柴王諫主 憫忠嗣種帥誆奸第08回 善善國入貢興師 寇兵部泄機表儲第22回 散雙龍焦帥班師 逢村漢儲君權駐第08回 善善國入貢興師 寇兵部泄機表儲第33回 議興師暗投密旨 謀墓位明聚羣奸第22回 散雙龍焦帥班師 逢村漢儲君權駐第31回 疆場地妖道破敵 紫金山柴王會兵第07回 投古廟神祇指示 遇故人英雄結拜第27回 龍鳳再離仍寄跡 君臣復會定三軍第22回 散雙龍焦帥班師 逢村漢儲君權駐第22回 散雙龍焦帥班師 逢村漢儲君權駐第30回 貪功奸佞終難遁 有福君王定脫危第31回 疆場地妖道破敵 紫金山柴王會兵第11回 保英雄柴王諫主 憫忠嗣種帥誆奸第21回 避妖術君臣失散 破高山龍鳳分離第34回 衆藩王起義興師 羣奸佞交鋒遭網第16回 圖殺奸臣因致仕 重託孤兒悔昔非第07回 投古廟神祇指示 遇故人英雄結拜第04回 五路藩王歸國急 三忠扶主進謀高第25回 王太子窮途得濟 程小姐險道逢安第12回 泄軍機二將分逃 卸罪名三雄妙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景谷| 友谊县| 远安县| 双流县| 汉寿县| 惠安县| 灵璧县| 称多县| 漳州市| 武山县| 湘西| 梓潼县| 南京市| 巴马| 奉贤区| 九江县| 自贡市| 固安县| 忻州市| 会东县| 赫章县| 南靖县| 道孚县| 稷山县| 太湖县| 元阳县| 门源| 黎川县| 宜川县| 北辰区| 杭锦旗| 尚义县| 诸城市| 忻城县| 仪征市| 孝感市| 聂荣县| 桓仁| 保山市| 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