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一章:制科遙無期

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再過一個月,堪堪又是新的一年了。

賈府照舊治辦年事,自然是由二房的王夫人和大房的二奶奶王熙鳳操持著,沒有二房的大奶奶李紈什麼事情。

李紈近日因時氣感冒,情緒不高,常常跟丫鬟們唸叨起賈珠在世時候的往事。賈蘭每日向李紈早晚問候的時候,偶爾也會恰好聽到幾句,深感李紈的寂寥。

都怪詩社未有人作興,空了幾社。

賈迎春和邢岫煙給正害火眼的邢夫人朝夕侍藥去了。賈寶玉只顧陪著思母含悲的襲人以及大病未愈的晴雯。沒了賈寶玉的騷擾,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各自安心呆在了深閨之中。

所幸李嬸孃、李紋、李綺一家去李嬸之弟的家中住了幾天後,又回賈府園子裡來住著了。李紈有了嬸孃和兩位堂妹的陪伴,說說笑笑吃吃喝喝,這才慢慢解脫了對賈珠的思念之苦。

賈蘭突發奇想,是不是可以給李紈找個伴?畢竟李紈已經守寡將近十年了,是時候找一個新的伴侶了。

只是在大殷國朝這樣的年代,寡婦再嫁恐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在榮國府這樣的勳貴大族,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賈蘭暫且不管,也無暇去管,眼下,他連自己的學業都顧不及了。在放假之前,賈蘭面臨著一場季度考試。今歲的最後一次季考,若是考不好,春節假期可就不好過了。

這日一早,賈蘭出了賈府,隨即上了馬車,前往府學讀書。馬車抵達順天府學,賈蘭下了馬車,進了府學,正準備溫書,這時,卻見李陟屁顛屁顛跑了過來。不用多想,賈蘭也知道,照舊和往常一樣,李陟定是來找他談論一些朝中的大事。

果然,李陟開口便道:“皇恩浩蕩!祖父加了少保,進兼文淵閣大學士了,父親也升了禮部員外郎,一年之內升了兩級,皇恩浩蕩啊!”

“好事啊!”賈蘭一陣驚喜,難得李陟今日一來就直入主題,旋即丟下了手裡的書本,靜候李陟繼續說下去。

本以爲還有其他的大好事,誰知這會兒,李陟卻話鋒一轉,感嘆道:“不過我聽說,聖上對祖父和父親的加官進爵,是爲了彌補另一件事。”

“何事?”賈蘭覺得奇怪,見李陟的表情,總覺得這件事纔是李陟來找他談論的重點。

李陟見此地不便,於是拉著賈蘭的手,去了外面的射圃,見四下無人,這次小聲說道:“就是開設夷學和國學二科的事,當今聖上突然下旨暫停開設此二科。”

“什麼!”賈蘭當即暴跳起來,問道:“怎麼就暫停了呢?不是說,最快明歲就能頒佈制科,從各省府學、縣學招收特科生員,貢入國子監學習夷學和國學二科,不是嗎?”

“之前確實是這麼說的,可是總不能聽風就是雨,有時候就是這樣,光打雷颳風,就是不下雨。”李陟說道。

賈蘭不接受,說道:“聖上當初不是答應了,要在國子監開設夷學和國學此二科,所謂君無戲言,怎麼說反悔就反悔了呢!暫停開設是什麼意思,以後到底是開,還是不開?”

“你小聲一點,別讓一些心眼小的人聽去了。”李陟環顧左右,繼續說道:“聖上說是推遲,其實就是否了,可是又怕傷了朝臣的心,這才又是升官又是封賞的,朝臣們便又覺得皇恩浩蕩了!”

“既然外祖父和舅舅都升了官,皇恩浩蕩就浩蕩吧!這麼說,還是隻能寫八股文了?”賈蘭愕然感覺到了一番失落,嘆息道:

“原本還以爲明歲就會頒佈制科,我便能轉入國子監的夷學科,從此告別八股文章了。沒想到,轉眼雲煙呀!”

“畢竟此事當初是父親求著祖父向聖上奏請的,這會兒又被否了,雖然升了官,但父親並不十分樂意。”李陟越說越小聲,因不敢繼續議論,隨即打住,轉而安撫賈蘭,說道:

“我知道你一直對夷學十分上心,只是八股取士是從前朝就開始的,幾百年了都未曾頒佈過制科、特科,這個頭哪是有那麼容易開的。父親讓我轉告你,不管是常科還是特科,四書都是要讀的。”

賈蘭說道:“其實,我對此事本來也沒什麼信心,這下好了,不必多想了,還是老老實實寫好八股文吧!”

“這就對了,管他什麼夷學科、國學科,還不如唐宋之際的明算科和明法科呢,要我說,這些特科、制科,還真是不如進士科。”

賈蘭說道:“那你是不懂夷學,這夷學不僅僅是算學,裡面的各種學說知識大著呢,幾何原本中的算學僅僅只是冰山一角,這會兒不開設這些科,以後遲早還是要開設,要不然後人就得罵我們這些老祖宗不開竅,固步自封了。”

李陟說道:“聽你這麼一說,我確實不懂了,不過我也不想懂,反正不會開設夷學科了。我家那位親大哥已經中了舉人,明歲就要參加會試了。倘若他明歲就高中了進士,恐怕明後兩年,父親就該在我的身後盯著鞭策了。不跟你說了,我也要趕緊回去溫書了。”

“等等,我想問問你,這次加官進爵的朝臣中,我們賈府可有誰升了官的?”賈蘭問道。

李陟想了想,說道:“你們家的那些官爵多是虛職,要麼從祖上承襲的,要麼花錢捐的,都不是正途,還能怎麼升官?倒是有兩個朝臣,你可能認識。一個是王子騰,剛升了九省都檢點,另一個是賈雨村,授封了大司馬,官升兵部侍郎,算是有了協理軍機、參贊朝政的資格了。”

“王子騰是我祖母的親兄弟,算是我的舅公,當然認識了。至於賈雨村,並不是我們家的人,我不認識,也不想認識。我倒是覺得奇怪了,這個人怎麼就當上了兵部侍郎了?”賈蘭又問道。

李陟說道:“這我哪知道呀,他既能去兵部,又是跟著王子騰一起升上來的,想來應該和你們家還是有一點關係的,你應該回去問問你祖父纔是。”

“你忘了,他不在家,早幾個月前,就到外省當學政去了。”賈蘭說道。

“記起來了。”李陟這纔想起,說道:“學政沒夠三年是回不來了,看來你只能當面問王子騰去了。”

“問個屁!我連他的面都沒見過。不說了,不說了。”賈蘭擺擺手,說道:“讀書的捷徑又沒戲了,我還是回去唸經吧。”

說著,隨即丟下李陟,回課堂去了。

第六十三章:習射第五十六章:手足眈眈第一章:附身賈蘭第二十一章:辭別第三十四章:縣試第六十五章:忠順王府第十八章:漠南第二十一章:辭別第八十章:配個丫鬟第二十八章:報名第二十九章:襲人之暖第七十一章:熱心腸的大奶奶第六十二章:海棠詩社第四十一章:逃學憶北征第四十一章:逃學憶北征第七十七章:藏人第六十七章:郡主的秘密第十四章:考題初探第五章:好兄弟第九十一章:制科遙無期第七章:發月錢第九十一章:制科遙無期第八十五章:一石二鳥第六十一章:李紈無聊第十六章:李宅第六十一章:李紈無聊第八十八章:對質第二十八章:報名第四十三章:史大姑娘又來了第五十一章:備戲第九十一章:制科遙無期第六十五章:忠順王府第二十九章:襲人之暖第七十六章:賈道士第三十六章:府試第五十章:金玉良緣第六章:鳳辣子第四十三章:史大姑娘又來了第四十四章:士農工商第六十一章:李紈無聊第二章:寶姑娘第四十六章:史家夫人的叮囑第六十七章:郡主的秘密第五十九章:輪到賈蘭了第二章:寶姑娘第七十七章:藏人第四章:大殷朝第二十八章:報名第四十六章:史家夫人的叮囑第六十八章:倒黴公子第七十九章:王府世孫第七十一章:熱心腸的大奶奶第七十八章:世子爺之死第五十四章:金玉謝幕第十五章:李紈省親第三十一章:燈謎第十一章:師友第七十六章:賈道士第二十三章:天香樓第五十三章:清虛觀說親第三十五章:前十名第四十六章:史家夫人的叮囑第六十四章:誰惹大麻煩第二章:寶姑娘第十三章:除夕家宴第五十章:金玉良緣第三十章:寶釵及笄第四十八章:國朝鉅著第六章:鳳辣子第五十七章:秦可卿之恨第十九章:監事錄第二十一章:辭別第七十五章:墨家令牌第二十二章:新園子第七十六章:賈道士第三十四章:縣試第九章:小姑姑第七十七章:藏人第七十四章:真不是摳第五十一章:備戲第七十四章:真不是摳第九十二章:王子騰生日第七十三章:初見宋姑娘第一章:附身賈蘭第五章:好兄弟第十五章:李紈省親第八十章:配個丫鬟第五十三章:清虛觀說親第五十一章:備戲第九章:小姑姑第二十一章:辭別第十章:家塾第四十五章:爛俗小說第九十一章:制科遙無期第二十七章:備考第七十六章:賈道士第六十九章:兄妹齊心第五十九章:輪到賈蘭了第六十四章:誰惹大麻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贡觉县| 慈溪市| 西丰县| 河西区| 子洲县| 博湖县| 岳池县| 即墨市| 海兴县| 金溪县| 报价| 马鞍山市| 通道| 宿州市| 通城县| 德格县| 湘西| 任丘市| 岱山县| 十堰市| 九龙县| 深水埗区| 龙泉市| 娄烦县| 密山市| 温州市| 巴林右旗| 新民市| 斗六市| 镇江市| 错那县| 嵊泗县| 铜梁县| 营口市| 溆浦县| 鄢陵县| 聂拉木县| 永康市| 平舆县|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