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太平景象

等到“大比武”的消息傳下去,軍中立時沸騰。

要說出徵打仗,還帶了運氣,遇到的州縣有老實歸降的,有負隅抵抗的。

還有領兵的元帥,有鄧健這樣愛衝鋒陷陣、帶著兵馬親自臨的,還有馮和尚這樣愛坐鎮後方、鮮少出戰的。

下頭的戰將,機緣好的,戰功冊子也漂亮;機緣不好的,跟著征伐兩三次顆粒無功的不乏其人。

還有去年的軍校,戰將選了幾十人。

選上的自然歡喜,沒有選上的,也不都是心服口服。

論起資歷來,大家各有倚仗。

如今這全軍“大比武”,就是見真章的時候。

同時,隨著婺州與明州兩地捷報,侯曉明、石三、仇威等人與賈氏兄弟、史今等人也陸續回師金陵。

這次童兵跟著征伐,先是跟著馮和尚“徵西”,後又跟著南下打杭州、臺州,衆人的軍功積累了半冊。

只是衆人如今已經是萬人將,童兵的編制固定,大家暫時升無可升,就都記下。

等到回頭打下的各州府徵新兵,各軍擴編,說不得童兵的戰兵三部也要單立出來。

雖說滁州軍這次“南征”,都是大軍出動,可是戰爭沒有不死人的。

這半年征伐下來,傷亡早已過萬。

幸好滁州軍撫卹制度已經成熟,銀錢又充足,才使得百姓遺屬安心,沒有亂起來。

這樣的世道,就算是賣身爲奴也換不了幾個銀錢;可是兵卒傷亡,所得的土地與銀錢,足以安置一家老小。

更多人的,關注的是真金白銀的獎勵。

“那陳家小三子立了戰功,升屯長了,還論功行賞了三十兩銀子!”

“二十兩銀子?城北的田都能買上三五畝了!”

“買什麼買,等升了百戶就要授田,五十畝了,這也快了!”

“嘖嘖,再沒想到佃戶家的小子還能這麼有出息!”

經過了前年去年的大旱,如今的日子,使得百姓也安心下來。

“聽說杭州城裡的人跑了一半,還是咱們金陵好,就算去年太尉帶兵進城,也是穩定地方,隨後就修了城牆,如今再安穩不過。都說白衫軍是佛兵,來救咱們百姓的,這話我先頭不信,現下信哩!”

“小聲說,白衫軍同白衫軍還不同。咱們滁州軍是好的,可外頭也亂。我那小舅子之前在淮南開鋪子,家產都被臺州白衫給抄了,閨女都差點被搶,我那小舅子胳膊擰不過大腿,就拋家舍業、闔家投奔到我這裡。”

“不止北邊亂,去年蘄春那邊‘東征’,也是一路抄家抄糧食,殷實人家無一倖免,窮人家也被拉了丁,正經禍害了不少人……”

“還有那臺州白衫,也不是好的,都是殺人殺紅眼的海匪,藉著佛祖的名聲上岸殺人屠村……”

“咱們金陵是福地,纔會迎來太尉大人的白衫軍!”

如今正逢亂世,各地交通斷絕,哪裡有那麼多的消息在市井流傳?

所謂四方消息,大多半是太尉府這邊安排人散下去的。

金陵不是樂土,而是滁州舉的大本營,自是要軍民一心。

金陵富戶多,讀書人就多。

“明王降世”這些話能糊弄鄉野百姓,卻糊弄不了這些士人。

倒是這些四方消息,更容易使得士紳警醒。

朝廷已經走向末路,各方白衫中只有滁州軍可信。

之前對朝廷心懷忠義,不肯應滁州軍吏員試的士紳,如今也開始關注太尉府消息,想知道什麼時候舉行第二次吏員試。

早已歸順於滁州軍的人家,則是留心此次“軍中大比”。

以史家、賈家爲首的本地大族,更是期待自家家族的子弟能在大比中一飛沖天。

“獨木不成林,雖說史今、史從他們叔伯兄弟倆在軍中,可也趕不上賈家那兩個,去年明明是咱們大侄兒照拂賈家兄弟,才讓他們入了軍中,如今倒是讓他們兄弟壓了一頭,真是白眼狼,這外姓人就是外姓人,哪裡比得上族親兄弟?如今他幾個族兄弟也入了軍中,就指望他們兄弟兩個提挈……”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大侄子的長子還小,從小子還沒成親,身邊除了兄弟,侄兒輩的也該帶帶……”

“聽說軍中都流行認養子,要不然讓大郎、小二也認個……”

史老爺慈和,史家族人惦記著就多些。

眼見著史今、史從兄弟今非昔比,自是人人盼著借光的。

史老爺確實明白人,直接道:“如今確實是從軍的好時候,打仗多,好立軍功……只要敢拼殺,一年升個七品百戶也是有……就算沒有立功,傷殘了,也能轉後勤安置……”

“啊?大郎都是將軍,他兄弟入伍還要從小兵做起?不是有親兵營麼?就讓他兄弟做個營長,不比外頭人盡心!”

“呵呵!”

史老爺淡笑:“老五是在說笑麼?滁州軍中升轉最是嚴明,向來沒有無功升轉的規矩……不管是入戰兵營還是親兵營,都只能從白身兵卒做起……”

眼高的族人自是看不上從小卒子做起,目光長遠的,反而覺得如此正好。

親兵營坐鎮後方,不用衝在頭裡,倒是熬資歷的好地方。

只要與史從、史今關係處好了,等到有機會立功的時候,史從自然會提拔族親。

*

賈家這裡,族人亦是蠢蠢欲動。

可是賈演、賈源兄弟正盯著手下千戶與副將,備戰“大比武”,哪裡有功夫理會這些閒人?

雖說這次“大比武”,參與的級別只有兩級,可是上頭的將領也沒有閒著。

下頭的千戶與副將成績好,他們這些主將也面上有光彩;反之要是成績太糟糕,他們也容易被拖累小瞧。

如今兄弟兩個自領一軍,算是幾位元帥之外數得上的戰將。

有多少稱讚兩兄弟的,就有多少詆譭的。

“太尉大人慧眼識珠,會用人!”

“什麼啊,聽說是太尉府的遠親,才佔了個便宜。”

“兩位將軍這半年打了不少仗,可一場也沒有敗過,都是‘常勝將軍’。”

“也不看是跟著哪個元帥出征?都是借光罷了,馮帥、鄧帥出馬,想要打敗仗可不容易……”

“就算與太尉府有舊,軍功也是實打實的,要不然也不能升了將軍。”

“人品不好,走不長遠……之前巴著史將軍,如今倒是將史將軍壓在下頭……”

金陵臥虎藏龍,不管文武都有英才。

賈家兄弟與史今的出頭,自然也擋了旁人的路。

就算如今其他人家“識時務”,想要從軍,也是晚了衆人一步。

大家都是聰明人,曉得金陵既成了滁州軍大本營,太尉大人肯定要扶持金陵本土的將帥出來,以安民心。

有了賈家兄弟與史今,就不會有旁人。

只是想要算計,他們如今身邊,也湊不到賈家兄弟與史今跟前,只能在背後詆譭挑撥。

一來二去的,話也傳到賈家兄弟耳中。

賈演性格端方,想著兄弟倆這邊隊伍如今卻是比史今風光些,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還是賈源與史今相交多年,最是知曉史今人品,知曉他不是那等見不得人強的。

說來這次征伐,先從馮和尚,後從鄧健,賈家兄弟戰功顯著,也因“上陣親兄弟”的關係,配合的更默契,就比單打獨鬥的史今佔了便宜。

“等大比武結束,我去同太尉大人請示……咱們分兵吧……”

賈源跟兄長商量道。

他早有這個念頭,不單單是爲了史今的緣故,更爲了兄長的前途。

兄弟同屬一軍,總要分了主次,因賈源立功在前的緣故,成了主將,始終壓了兄長一頭。

如此,還不如兄弟分開,各領一軍。

賈演雖武力不如兄弟,卻是一員睿智的儒將。

他本就博覽羣書,從軍後更是兵書不離手,又不是那等只會“紙上談兵”的,出頭也只在早晚。

賈源一路常勝,就有賈演的功勞。

賈演沒有想到自己身上,只當弟弟也是爲了史今那邊,隨點頭道:“如此也好……”

隨著滁州軍地盤越來越多,不少戰兵將軍轉了守軍,賈家兄弟作爲霍五麾下戰將,想要各領一軍也不是難事。

第二百二十章 葉落歸根第二十九章 嚇死人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塵封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公子第一百七十章 巢湖、巢湖(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根由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四章 親人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手筆第二百六十章 意外手筆第四十八章 學你怎麼地第七十五章 老實人第九十章 知根底(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開眼第八十六章 兩全齊美第二百零五章 鼓聲響了第七十一章 佈局與及時雨第一百六十三章 霍寶的發現第一百七十五章 十日之約第三十二章 “談話”是個好法子第十五章 哥哥?姐姐?第二百一十章 抱恨黃泉第五十三章 推個教首第一百零二章 一人得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改變歷史第九十八章 座次第一百零一章 燒到身上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共富貴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千兵馬爲嫁妝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巢湖、巢湖(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二十八章 便宜的進城稅第一百五十四章 漸行漸遠第三百章 無奈的翁婿第三百零七章 如金似玉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聯姻第三百零九章 患難情分第一百七十七章 殺人不用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喜第十五章 哥哥?姐姐?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氣濃郁第三百三十章 永遠的少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殺千人爲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奧義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想要自立就自立第十五章 哥哥?姐姐?第六章 總教頭,霍老爹第八十七章 酥油鮑螺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言與饋贈(求保底月票)第五十九章 生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夜之飲(中)第二章 老爹的人設第三百二十二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親人來了第九章 聽著耳熟呀第一百九十八章 酬功與番號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言與饋贈(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邪魔?邪魔第四十一章 移營第二十四章 小寶兄弟,欺負人啊第七十六章 “貴人”出行第二百三十五章 人心與書院第八十一章 信仰第十四章 小蝌蚪找舅舅第四十一章 移營第三百三十五章 歧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錯陽差第三百一十五章 亳州軍少主第五章 九與十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學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熱乎乎的鎮國公第三百二十六章 滿滿的收穫第五十四章 當用的人才第三百一十二章 根由第一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佛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定編第七章 好像是紅樓啊……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兩姓第八十六章 兩全齊美第二百五十章 傳話第一百四十一章 存在的天道第十八章 神奇的走向第一百零六章 天降尤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了疑惑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千兵馬爲嫁妝第二十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一十二章 靈秀之人第六十八章 饋贈第三百一十二章 根由第一百五十四章 漸行漸遠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兩姓第二百三十五章 人心與書院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門榮光第三十三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聯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嘉黎县| 沙坪坝区| 抚顺市| 宁武县| 商南县| 常德市| 云阳县| 赣榆县| 南宁市| 赣榆县| 新丰县| 蛟河市| 古浪县| 永善县| 敖汉旗| 霍邱县| 白朗县| 丰城市| 嵩明县| 伊宁市| 巴彦淖尔市| 县级市| 五台县| 松桃| 宁夏| 呈贡县| 邵东县| 老河口市| 广元市| 安阳市| 江油市| 长垣县| 铁力市| 遵化市| 托里县| 德阳市| 石首市| 德化县| 渭南市|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