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2章 要求

隨著壯漢衝進文官羣體,撞得文官們七零八落,原本還像模像樣的朝會,頓時亂作一鍋粥。

武將們最是不怕惹事的,更何況是現在這種趁著混亂痛打賊首的機會。

於是趁著建奴大漢與史鼎糾纏扭打在一起,都趁機摸進文官羣體中,口中喊著勸架的言辭,那黑腳黑拳卻是一點不帶留情的。

寧康帝高坐在龍椅上,冷冷的看著這一場鬧劇。

他的目光瞟了一眼站在武將前列的賈璉。

難得這愣頭青只是默默的看著這一幕,居然沒上去揍人。

不想看著這異族使者被打死在金殿之上,寧康帝給了旁邊的戴權一個眼神。

戴權領悟,上前一步高喝道:“肅靜!”

伴隨著戴權的聲音,拳腳的砰砰聲和怒罵聲才漸漸停歇。

好幾個武將瞅了一眼上方的寧康帝,也只能再狠踹那大漢兩腳,方纔依依不捨的走回隊列。

史鼎自然早在隊友們的幫助下,從被動挨打到主動出擊。

他此刻早已翻身壓在那隻能抱頭捱揍的大漢身上,見勢不妙也是一步跳開。

這個時候中年文士方纔敢上前攙扶大漢,並且大聲指責:“你們大魏人實在太無禮了。

我們穆爾哈濟將軍乃是奉我們總貝勒的命令,好心好意前來與貴邦和談的。

如今和談之事未定,爾等竟然如此毆打穆爾哈濟將軍,就不怕我們女真族的怒火嗎?”

面對中年文士的指責,出手過的人一個個噓著口哨,裝做仰頭看天……殿頂。

其餘的,大多冷眼旁觀。

即便是那些主張和談的人,心裡多半也不喜歡這些建奴人。

穆爾哈濟擦了一下嘴角溢出的鮮血,憤怒的對著文士吼了一通。

文士道:“我們將軍說了,你們大魏人看來一點沒有從前次的慘敗中吸取教訓,所以根本沒有和談的誠意。

既然如此,那就戰場上見吧。”

說完,二人便要相繼離去。

寧康帝雖然不悅,但是想著話都沒說上幾句,都還沒有試探出雙方的底線。

談判嘛,正所謂對方漫天要價,自己坐地還錢。

對方是野蠻人,可以任性,可是自己乃天朝皇帝,得有氣量。

於是寧康帝連忙給了禮部尚書一個眼神。

新任禮部尚書孔駟會意後,上前攔住,又是致歉,又以微言大義安撫。

可惜對方根本不買賬,嘰裡呱啦說了幾句之後,便推開孔駟加快腳步離開了。

只留下文士解釋道:“我們將軍說了,他受了傷,得回驛館養傷。

既然你們沒有做好和談的準備,那就等你們什麼商議好了再說。

不過我們將軍還說了,韃靼王庭那邊早就派人送禮給我們總貝勒,邀請我們合力出兵進攻魏國。

所以,你們魏國是想要我們女真族的善意,還是要我們與韃靼合兵南下,就看你們自己的選擇了。

告辭?!?

看著對方的正副使者相繼離去,滿朝文武面面相覷。

雖然從史書中看到過許多與外邦談判、議和的典故,但是真正和外邦使者在金殿上議和,對於絕大多數大臣們來說,都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

沒想到竟然會是這般景象。

寧康帝臉沉如水。忽然也從龍椅上站起來,直接拂袖而去。

這下更令大臣們摸不著頭腦。

……

寧康帝回宮之後,越想越是煩躁。

強壓怒火召來禮部尚書,讓他帶人去探建奴方面的底之後,到底心裡的憋屈無處發泄,因此便擺駕來到坤寧宮。

後宮妃嬪雖多,但是寧康帝也就只有在皇后這位原配夫人面前,才能卸下一些他皇帝的威嚴,偶爾訴訴苦。

皇后自然也知道不少前朝的事情,看寧康帝的臉色,就知道和談進行的不順利。

她也沒有多嘴問,只是和寧康帝拉起家長裡短,等著寧康帝自己說。

果然,沒過一會兒寧康帝就忍不住了,將自己犯難的地方,略向皇后闡述。

最後他恨聲道:“三年,不,只要一年!只要再給朕一年的時間,讓朝廷恢復一些元氣,朕豈能讓一個小小的建奴欺到朕的頭上!

還有那韃靼,被太祖打斷了脊樑的一羣斷脊之犬,不說蜷縮在漠北茍延殘喘,竟然妄圖再次染指中原。

等著吧,只要給朕十年的時間,十年之內,朕定要讓他們再次感受亡國之痛……”

聽著寧康帝充滿憤怒的宣言,皇后柔聲道:“陛下爲江山社稷殫精竭慮,也得注意保重龍體。

這蠻夷之禍,歷朝歷代皆有之,陛下大可以效仿先賢,緩緩圖之,不必操之過急?!?

寧康帝點頭道:“還是皇后知朕。可恨朝中某些自詡賢良的大臣,整天抱著什麼祖制、什麼孝道規矩來阻礙朕,反對朕,卻將眼下朝廷的艱難視若無睹。

他們若是能有皇后你一半的深明大義,朕也不用這麼累了?!?

皇后聽了,擡眼看了一下寧康帝鬢角冒出來的白髮,心中也不由有些心疼。

寧康帝隱忍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將權力從太上皇手中奪回,還沒來得及的徹底鎮壓那些反對者,這韃靼和建奴又氣勢洶洶而來。

可想而知他每日面臨的壓力。

於是寬慰道:“陛下也不必過於苛責大臣們,他們心中定然知道陛下的難處的。

只是陛下乃是他們的君主,他們即便心憂陛下,也無從提及。

陛下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了?!?

寧康帝冷笑道:“他們知道朕的難處?眼下就有那麼一個孽障,就爲了想要上戰場,一次一次的進宮來煩朕。

哼,要不是看在他往日還有些功勞的份上,朕早就命人將他打出去了。

朕這麼多次都沒有見他,只怕他心裡還罵朕是個軟弱無能之君,連個建奴都怕。

他會理解朕的難處?”皇后聽了這怨氣極重的話,忍不住笑了笑。

賈璉屢次進宮請旨出征的事,她也是聽說了的。

這國家有難,有臣子願意出來替君分擔,那不是好事嗎?

怎麼到了寧康帝嘴裡,卻成了孽障了?

不過他也知道一些寧康帝對賈璉不同尋常的態度,因此也不置喙。

見寧康帝一時半刻也沒有走的意思,便令御膳房那邊多傳幾道菜,留寧康帝下來一起用膳。

……

再說孔駟領了寧康帝的聖意,帶著幾名同僚到驛館求見使者。

幾經輾轉,做足了禮數之後,終於見到了穆爾哈濟。

雙方經過一番“友好”的交流之後,孔駟帶著忐忑的心情,回宮向寧康帝覆命。

此時的寧康帝剛從坤寧宮回來不久,正準備歇個短覺。

聽到孔駟求見,他還是立馬召見。

“怎麼樣,可探得建奴方面的底線,和談可有成功的機率?”

孔駟面露難色:“回稟陛下,臣親自與那穆爾哈濟交談了一個時辰,倒是瞭解了一些對方的訴求。

據穆爾哈濟講,若是朝廷實在不能接受以遼城爲界,他們可以略作退步?!?

孔駟作爲朝廷大員,自然也知道早上對方提出來的條件中,哪一條最令朝廷不能接受。

果然寧康帝聞言一喜,問道:“哦,不知他們能夠做多少讓步?”

孔駟從懷中拿出遼東的堪輿圖,放到寧康帝的面前,指著上面比劃道:

“他們說,最少也要北起雅河,接松原,南至飲馬河之外的所有平原地區,作爲他們日後的養馬場?!?

寧康帝循著孔駟的比劃看去,臉色頓時就不佳了。

雖然看起來是比以遼城爲界要好一些,但是要照這樣劃分,也是幾乎立馬去了半個遼東。

雖然現在的遼東多是冰天凍地,人跡罕至的地方,連像樣的城池都沒有幾座。

但那些畢竟是太祖一朝就收復的疆土,要是他敢籤這個協定,只怕立馬就要招來萬般罵名。

孔駟也知道寧康帝在想什麼,但這個時候他可不敢亂提意見,只能一五一十將自己獲取的信息交給寧康帝。

“那穆爾哈濟還說了,鑑於我們不講邦交禮節,在朝會上羣毆於他。

他要求我朝公開對他做出賠償?!?

寧康帝絲毫沒有在乎這一點。

自己的人打了對方,對方要求賠償也是情理之中的。

“依你看,這第一點還有沒有商量的餘地?”

孔駟搖頭道:“回陛下,只怕很難。

那穆爾哈濟也說了,如今他們女真族兵強馬壯,原本生活的地方早已不能滿足他們生存的要求。

這也是他們爲什麼要南下劫掠的原因。

若是我朝連這樣最基本生存的地盤都不願意給他們,那他們也只能自己動手來取了?!?

寧康帝面色陰沉下來。

好嘛,給他玩弱肉強食這一套。

孔駟見寧康帝似要發怒,連忙寬慰道:“陛下,其實臣倒是覺得,朝廷不妨先答應對方這一點。

一則遼城之外的大片地域,根本就是千里無人煙的不毛之地。

即便暫時給了建奴,我朝也沒有什麼實際的損失。

如此等到將來我朝實力恢復,再動手拿回來也不遲。

再者……”

孔駟看了寧康帝一眼,才繼續道:“再者,或許陛下也知道,自太上皇晚年以來,韃靼東擴,建奴南進。

實際上遼東深處的大片地域,早就不在我朝的實際管控之中。

如今建奴提出劃分給他們,也不過是個名分而已……”

孔駟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寧康帝臉更黑了。

太上皇晚年耽於享樂,早無進取之心。

那韃靼和建奴侵吞蠶食遼東之事,朝廷不是一無所知。

只是對方都是暗中進行,並沒有在明面上過於挑釁,因此太上皇也懶得理會。

雖然寧康帝也沒有親自去過遼東,但是據他派去巡視的臣子回稟。

遼東深處的地域,早就看不到漢人的存在了。

絕大多數都是韃靼和一些建奴人,甚至還有朝鮮人和俄羅斯人。

不過,別人偷,和自己送,根本不是一回事。

寧康帝面色尚在陰沉變換,孔駟卻遲疑著道:“還有……”

寧康帝一愣:“他們還有要求?”

孔駟點頭道:“對方說,爲了防止我朝反悔,以後出兵征討他們。

他們要求我朝將兩位公主嫁給他們的兩位貝子,也就是他們聯盟首領總貝勒的兒子……

當然,若是我們只願意嫁一位公主的話,那就必須指定是長公主。

他們將按照最高的禮儀,迎娶我朝公主殿下……”

孔駟也看出寧康帝已經要到爆發的邊緣了,但是他還是不得不將話說完。

然後就趕忙垂首侍立在一邊,靜等寧康帝爆發。

果不其然。

只聽得“砰”的一聲,瓷器茶杯被寧康帝掃飛出去,撞到七八米開外的柱子上,碎裂開去。

第304章 姊妹之別第50章 璉二奶奶不是好人第113章 小紅第293章 有舍有得第138章 一作就死第26章 見岫煙第391章 黛玉的心思第325章 溫存第688章 驚魂第59章 再捱打第538章 用槍還是用劍第796章 三百艘小目標第104章 西城兵馬司第688章 驚魂第177章 鶺鴒香珠第632章 大憂第22章 送靈第637章 攜寶釵第201章 抄第277章 不離不棄第400章 趙姨娘母子第256章 茶香人更香第262章 太后、太妃!第62章 晴雯的手藝第514章 親我一口第333章 回家第789章 用情至深關於紅樓中人物的年紀問題的探討。第846章 琪官第8章 意外之喜第889章 吐血第174章 玉指嬌柔第790章 稚子留客第492章 略進一步第276章 宗法第597章 有賊心缺賊膽第96章 府中日常(一)第487章 簡單的取捨第319章 夫妻第638章 仇家第685章 衛若蘭第721章 太子謀逆第48章 博弈第270章 一切有我第911章 大獲全勝第420章 調戲第819章 新舊侄兒媳婦第20章 初見黛玉第440章 打情罵俏第319章 夫妻第499章 家事第630章 家書第389章 夢境第345章 甘寧關第714章 太子的擔憂第160章 矜持第615章 無妄之災第559章 親哥哥 好哥哥第442章 寶釵及笄第283章 兒媳有約第536章 尤三姐第81章 賈珍第136章 小團圓(二)第788章 三七開第424章 招攬第421章 逢三之約第87章 赦之殤禍第343章 警惕第36章 香菱下落第672章 憑欄教蕭第318章 美人有約第761章 天香歌舞第721章 太子謀逆第701章 探春生日(二)第771章 吹吹就不疼了第175章 不經意的淪陷第92章 傳說中的瑞大爺第79章 告密者第453章 七大鹽商第182章 張金哥第841章 請戰第9章 和緩第552章 貴妃省親(五)第671章 寶釵之幸第725章 太子又反了第555章 貴妃省親(八)第130章 捷足先登第377章 家裡概況第243章 窗外的身影第579章 污衊聖躬第793章 踏青第543章 老祖宗救我!第469章 謀劃第659章 三分類卿,已是絕色第606章 監社御史第545章 壞好事第701章 爭相拉攏第163章 人情第399章 聲勢第78章拜訪王子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河北省| 灵川县| 亳州市| 衡阳市| 嘉黎县| 南靖县| 监利县| 济宁市| 中牟县| 渭源县| 府谷县| 郴州市| 敦煌市| 梅州市| 平阴县| 丰宁| 布尔津县| 新源县| 永仁县| 团风县| 磴口县| 隆子县| 清水河县| 泰兴市| 庆城县| 麻阳| 东乡县| 措勤县| 七台河市| 姚安县| 伊宁县| 桓仁| 准格尔旗| 婺源县| 西峡县| 长丰县| 布拖县| 哈密市| 昌图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