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2章 更替

跟這個時代所有國家的高層一樣,暹羅的貴人們並不在乎自己的國民生活水平如何,只要能保證他們的地位穩固,並且能保證他們自己的奢侈生活,那麼哪怕所有國民都餓的半死,也是很無所謂的事。

而華夏帝國開出的條件就是滿足了這個心理。

只要同意簽約,外國入侵,帝國幫助他們保衛國家;底層造反,帝國幫助他們鎮壓;朝臣謀逆,帝國不予承認並且會幫助他們維護正統。

更重要的是,簽了條約,帝國自己就不會對外蕃國構成威脅了,否則只是向以前那樣朝貢的話,帝國可不能保證不會吞併他們。

對於王室和高層來說,簽了條約之後,帝國還會讓他們享受比以往更加奢侈的生活——漢人在享受方面本就是天下第一,工業水平提高之後,可以享受的好東西自然更多了。

在無須過多關注底層生活,自身安全無憂的情況下,外蕃的高層會自然而然的向著奢侈的生活邁進,即使偶爾能出現一兩個驚醒的人,對大局也是於事無補。

說得明白一點,帝國就是要把外蕃變成一個對自己卑躬屈膝的買辦政權,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給予一些好處也是理所應當。

暹羅王不像東籲王,以及之前的交趾王那樣有很強的Z治野心,他並不想吞併周邊領土,增強國力,取得與華夏分庭抗禮的本錢。

暹羅王想要的就是自身的安全,地位和奢侈生活的保障,既然只要簽了條約,就能達成這一目的,那麼暹羅的使節團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猶豫。

共和1789年10月,華夏帝國與暹羅王國簽署《金陵條約》,暹羅同意華夏的一切要求,以換取華夏帝國冊封暹羅國王爲帝國外蕃郡王。

暹羅因此成爲華夏的第二個郡王級外蕃國,同時,華夏與高麗的《江華條約》以及與暹羅的《金陵條約》,成爲之後華夏帝國對外蕃勢力的條約樣本。

這就是共和1789年,帝國在東南亞方向上的擴張成果——軍事上只幹掉一個國家,但實際上吞下兩個。

而且,暹羅的屈服,使得帝國已經從地理上分割了東南半島最後兩個國家,真臘和東籲的聯繫,接下來帝國繼續擴張,就不用擔心他們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抵抗華夏的進攻了。

……

“如果一個一個對付的話,真臘不會比占城強到哪去,而東籲大概跟當初的交趾差不多強度?!?

徐世楊有些志得意滿的對徐睦河說道: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自己不犯錯,這兩個國家都沒有抵抗一年以上的能力,之後一年滅一國會很輕鬆?!?

“那是你的問題了?!?

徐睦河內心毫無波瀾,滅國大功對他來說似乎已經引不起任何情緒上的波動。

這大概是因爲他的任上華夏帝國已經滅國無數了,或者,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今年之後的擴張,就完全是徐世楊自己的問題了。

“爲父覺得,今年剩下這點時間,你也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擴張這類事情上,先考慮一下登基大典的事吧?!?

“登基大典交給禮部去辦就行了,我沒意見。”

登基用什麼禮節,對傳統文官來說或許很重要,但徐世楊根本一點都不在乎,只要別搞的太難看,順順利利完成登基大典,他就沒有任何意見。

“你怎麼對這種大事都毫不在意?”

徐睦河對此似乎有些不滿,與徐世楊不同,他確實對這種炫耀性的典禮一直很上心,就像之前的泰山封禪。

“而且,登基之前,還有個禪位大典,這個必須要有,不能讓愚夫愚婦認爲朕是被逼退位的!”

“父親您一力負擔就好了?!毙焓罈顡u搖頭,無奈的說道:“我還是把精力放在別的工作上吧。”

登基不是換個皇帝這麼簡單的,徐世楊一直負責的兵部、工部都好說;禮部、吏部、戶部就有很多工作流程需要徐世楊提前熟悉一下;刑部對徐世楊來說是個很陌生的部門——他對刑部有很大影響力,但他根本不清楚這個部門的工作流程。

還有,皇帝退位後,當初皇帝提拔的某些老臣,恐怕就得跟著退下去了。

比如,徐世楊的大伯,皇帝的兄長,之前掌管戶部的徐睦江,因爲擔心自家侄兒登基後會清算他當初暗降韃子的舊賬,就已經明確上書準備跟皇帝一起退休養老。

當然,皇帝退休後打算留在江南,因爲這裡更繁華一點,玩樂的地方和方式也比北方豐富不少。

徐睦河打算回齊省老家去,徐家的宗族和祖墳在那裡。

打算退休的官員還有很多,而且不僅僅侷限在皇帝任用的人,徐世楊身邊也有很多人打算退休了。

這其中,官銜最高的人是公孫勝。

這個曾經擔任過華軍總參謀長,當過兵部尚書甚至次輔大臣的前道士,之前被人們認爲是徐世楊之下的二號人物,也因此,帝國的道教各宗一直對帝國有著莫名的好感和善意。

在節度使、齊王以及帝國早期,這個說法是成立的,通常情況下,如果徐世楊親自前往前線,那麼後方坐鎮的兵部最高官員就是公孫勝。

反過來,若是公孫勝上了前線,那麼徐世楊通常就不會親征了。

不過,帝國統一南北後,這種情況就徹底改變了,因爲之後的戰爭根本用不著徐世楊親自上場,即使是滅國之戰,最多也就是李井槐、馮三虎、林沖等中將級別軍官擔任司令就能搞定。

爲此,今年帝國進攻佔城,公孫勝還曾經請求由自己擔任主帥——他還沒有一個滅國大功呢(之前滅國都是徐世楊親任統帥,之後又漫過他讓中將們去做這事了)。

實際上,除了公孫勝想要一個滅國大功之外,他提出這個要求的目的,還有一點試探的含義——別人或許不清楚,但公孫勝知道徐世楊對佛道從來一視同仁的討厭,他能幹掉少森寺,也不會介意幹掉全真或者武當。

之所以沒有這樣做,一個原因是道觀犯得事沒有少森寺大(不是說他們沒犯事)。

另外一個原因,大概就是公孫勝畢竟還是有些面子的。

只是不知道這個面子還能多大程度上影響徐世楊的決斷。

公孫勝覺得,如果徐世楊允許他獲得一個滅國大功,那麼證明太子殿下對他還有耐心。

但如果徐世楊不允許,那麼,很難讓人不想起以往朝代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清洗功臣的舊事——君王,哪裡需要臣下給他做備份呢?

結果就是,徐世楊根本沒同意公孫勝負責攻滅占城的任務。

於是,公孫勝認爲自己已經有功高蓋主的嫌疑了,徐世楊還活著的時候自然還好,但若是徐世楊身體不適,那麼徐代灼恐怕會擔心壓不住自己。

所以到最後,徐世楊準備登基的時刻,公孫勝提交了辭呈。而且他沒有選擇去海外開拓,而是打算回齊省嶗山,繼續去修道。

第6章 勝利第582章 爲什麼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319章 戰2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82章 文與武第537章 等待第527章 晉省2第468章 28級第617章 興靈4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761章 暹羅第163章 鎮邪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633章 南下2第330章 佔領第198章 回程第60章 湯隆2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93章 李逵第763章 晨輝第77章 齊射第241章 回家3第340章 缺點第686章 封禪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44章 局勢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258章 戰黃河1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45章 互啄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635章 信仰第745章 機槍第4章 夜戰1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55章 總攻開始第549章 帝國第355章 登陸第737章 陰謀1第512章 擊發槍1第104章 開始第608章 射白馬第15章 徐世鬆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156章 時局圖2第537章 等待第739章 禁槍第177章 紀律第93章 李逵第735章 矛盾第662章 暴秦2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71章 徐世柳第293章 勝利3第242章 進軍1第166章 死諫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320章 重視第624章 醫藥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219章 祝家莊6第125章 鑄炮第392章 伐高麗4第172章 困難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562章 北行記2第123章 新軍第44章 菜鳥第574章 北行記6第604章 突變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743章 突發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295章 忠臣2第227章 留人第680章 大捷1第574章 北行記6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583章 產業鏈第558章 去北方第20章 站隊第294章 忠臣1第51章 殺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65章 暴秦5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187章 赴宴第88章 局勢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永年县| 鸡东县| 广元市| 肇庆市| 南陵县| 林芝县| 博罗县| 灵丘县| 府谷县| 绥江县| 鄱阳县| 黎城县| 奎屯市| 南城县| 巴彦淖尔市| 西青区| 隆回县| 封开县| 黄陵县| 武义县| 龙山县| 来安县| 嘉义县| 庐江县| 长春市| 庆阳市| 枣强县| 肥乡县| 镇沅| 安陆市| 吉木乃县| 靖宇县| 通辽市| 江津市| 吉隆县| 肥东县| 临邑县| 冷水江市| 孟州市|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