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

命令幾個專門買來的黨項奴隸在碑前跪好,湯隆和負責照顧這座陵園的老人們一起把各種祭品擺放整齊。

“湯大人爲何今年來的如此之早?”一個老人輕聲問道。

他們也都是老西軍,幾十年前那場潰敗之後,這些人流落民間,雖然顛沛流離,可也總算活了下來。

湯隆這樣混出頭來的老西軍,一起湊錢建了這座陵園之後,就花錢把這些生活能力下降的老戰友找來,照顧這座陵園,也算給他們找了個不算太壞的出路。

作爲老戰友,又是出資人、老闆,湯隆在這些前周西軍老兵心中的地位很高,幾個老頭自然也都認識他,並且知道他的一些習慣。

“我明年可能就來不了了。”湯隆在紀念碑前倒了一壺烈酒,算是給死去的兄弟們敬酒。

“爲何?”老人焦急的問。

湯隆是這些前周西軍遺脈的領頭人,他若是不來,這座跟現在的帝國無甚關係的陵園根本維持不了多長時間。

湯隆淡淡的回答:“我已經辭職了。”

“老大人爲何要辭職?”老人們更加焦急了:“可是惡了上官?”

“那倒沒有,只是我到退休年齡了。”湯隆回答:“老哥哥們也不用擔心,我雖然退了,卻也還有發揮的地方。”

“退休?就是以前文官們說的致仕吧?”一個老頭問。

“差不多吧,我那邊工作交接都做的差不多了。”湯隆說道:“不過我家小子要去秦國,秦王也答應讓老夫負責總督軍械,所以老夫打算去那邊。”

徐代炫本來不打算在秦國搞工業,免得與母國形成競爭,讓母國感到不快。

這也是一種自我限制,避免幾代人後,秦國對母國構成威脅。

但現在是在打仗,持槍的漢人越來越多,有些事情就得放開一點——秦人的十幾萬條各種槍械,不可能有點毛病就拋棄或者運回國內修理。

還有前膛炮前膛槍必須的火藥,也得自己補充一部分,全都麻煩本土,那成本就上天了。

所以,作爲對外開拓的前線,秦王最終還是開了這個口子,允許在秦國國內建造兵工廠——其他工廠還是不行,而且只能僱傭漢人。

兵工廠可不是鐵匠鋪,不是有幾個鐵匠,備好錘子鑿子就行,特別是帝國的兵工廠,野戰炮、擊發槍哪一個都不是鐵匠能夠搞定的東西。

材料方面還好說,西域幾乎什麼都有,但懂技術的軍工人才就是個問題了。

正好帝國軍工總監湯隆到了退休的年齡,於是秦國方面發來了邀請函,希望他到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老大人一定要去嗎?”另一個老頭不安的說:“秦國遠在海外,而且還在打仗,您的身體……”

“就是因爲遠在海外,我纔要去。”湯隆認真的說道:“不瞞幾位老哥哥,我去那邊,就是因爲那裡離得遠,還在打仗。”

湯隆是有私心的。

他是那種傳統的工匠,因爲加入帝國早,三十年來累積功勞才當上了軍工總監。

然而他卻不是那種能搞新技術的人,徐世楊定下軍工廠需要生產什麼,他能把細節安排的很好,但徐世楊沒有做決定的東西,基本別指望湯隆能主動搞出來。

比如去年年初,太子殿下從西北送回一個叫做戴梓的槍匠,那老頭用標準三型擊發槍改造了一款後膛槍,太子殿下對此人的射擊讚不絕口,認爲這人很有創新能力,值得重點培養。

徐世楊不知道的是,戴梓曾經拿著他的設計去軍工廠求見湯隆,當時湯隆拒絕了大規模生產戴梓步槍的提議。

原因嗎……,戴梓步槍的性能還算不錯,但湯隆認爲標準三型步槍已經夠用了,再重新鋪開一種新步槍並無必要。

另外,徐世楊不知道這個事,他沒吩咐步槍更新換代,湯隆不敢做主進行創新。

而且連上報都沒上報!

實際上,徐世楊到現在也不知道幾年前湯隆就見過戴梓,戴梓不願招人怨恨,也沒主動告知。

但湯隆見到戴梓時,他就絕得,自己確實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戴梓的年齡跟他差不多大,兩人都是工匠出身,湯隆現在身居高位,而戴梓不過剛剛起步,湯隆卻有了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

這種感覺讓湯隆很不舒服,所以,他決定——不是真的退休,而是到更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去。

秦國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那裡不需要一個新發明層出不窮的軍工總監,只要一個能保證按時完成生產任務的工頭,湯隆覺得這特別適合自己。

“老哥哥們,不用擔心!老夫還年輕著呢!”

湯隆大笑道:

“咱們老西軍什麼時候縮過?前周時咱們就是國之柱石,現在華夏朝咱們還是!看老夫再去闖出一片天來!”

共和1799年春天,帝國軍工總監湯隆退休,前往秦國擔任這個屬國的軍工總監職務。

臨行前他買了幾個黨項奴隸,送給那些在興州看顧西軍陣亡將士紀念碑的老頭,讓這些黨項奴替老頭們耕種陵園附近的土地。

他認爲,讓西軍曾經的死敵給西軍老人做牛做馬,這就是對陣亡同胞們最好的告慰了。

……

李逵回到家鄉。

就是那各齊省日照縣附近小小的鄉村。

如今那裡已經大變樣了,村裡到處都是磚瓦房,各家都是獨門獨院,像李逵家這種有錢的,甚至還起了兩層的小樓。

不過,李逵不太想回家。

因爲他娘已經去世了,這個家裡只有他的哥哥、嫂子和幾個侄兒。

所以他覺得,這其實不能算是他的家了。

“兄弟這次回來可要多住幾天!”兄長看到李逵,顯得很是興奮。

他確實有理由興奮,在李逵的娘去世前,帝國每年都要給他家送來米麪肉油,說這是犒勞軍屬的年貨。

老人心疼孫兒,這些東西不是進了孩子的肚子,就是拿去集上換了錢,留給他的兒子娶媳婦用。

十幾年積攢下來,這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何況李逵是近衛隊長,在他成親之前,只有老孃和兄長算是李逵的親屬,因而他的兄長沾了不少Z治上的便宜——比如曾經當過兩任村長。

如今李逵的兄長也算村裡,甚至縣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了,怎麼可能不歡迎這個讓自家家道興旺的弟弟?

第635章 信仰第654章 南北1第256章 牆頭草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552章 野店1第493章 期盼第356章 劫掠1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135章 乃服第467章 美泉宮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9章 得失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51章 投資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677章 邕州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275章 換命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673章 慘案第726章 天子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150章 抵稅第352章 返回第396章 降服2第54章 準備總攻第594章 機會第222章 續戰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608章 射白馬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19章 塢堡主們第533章 射擊2第762章 更替第289章 勝利1第374章 憂心第169章 招攬第51章 殺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743章 突發第557章 1790年第395章 降服1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24章 未來1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311章 水利第110章 傷亡第561章 北行記1第643章 父親2第753章 霸權1第521章 晉省1第304章 兵變1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28章 旅順2第359章 炮擊第276章 穩住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52章 炮灰1第84章 六家聯盟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63章 晨輝第740章 人力第552章 野店1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60章 戰黃河3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284章 投降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142章 談話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23章 條例第146章 賺到了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275章 換命第443章 賀使2第251章 權利第608章 射白馬第735章 矛盾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244章 局勢第633章 暴秦3第528章 壞消息第320章 重視第356章 劫掠1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288章 狗第745章 機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苍山县| 来凤县| 德阳市| 宁津县| 饶阳县| 凌云县| 扎赉特旗| 泗洪县| 锡林郭勒盟| 五莲县| 邮箱| 吉首市| 海宁市| 博爱县| 鹤庆县| 东辽县| 茂名市| 塔城市| 广安市| 酒泉市| 江安县| 绩溪县| 安徽省| 西林县| 长治市| 宣城市| 台中市| 河西区| 如皋市| 拜泉县| 保定市| 宁夏| 杂多县| 瓮安县| 阿克陶县| 孝感市| 金寨县| 甘泉县| 庆云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