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

李通率漢軍撤離周至關,這讓羅英喜出望外,當即下令,全軍進攻。

隨著漢軍的撤離,周至關內已然人去樓空,蜀軍沒動一刀一槍,順利攻佔了周至關。

而後,以羅英爲首的蜀軍沒有在關內多做停留,立刻出關北上,對逃走的李通部進行追擊。

周至關位於山溝內,出了周至關,北上的道路依舊是在山溝裡,兩邊都是陡峭的山坡。

出關沒過多久,前方探子回報,漢軍的隊伍距離己方大軍,只有五里左右的距離。

羅英聞訊大喜,漢軍龜縮在周至關內,憑藉天險,己方拿漢軍的確是毫無辦法,但現在漢軍已出了關,己方可與之做正面交鋒,這次定要殺漢軍一個片甲不留。

他命令麾下將士,全速前進,已最快的速度追上漢軍,不給漢軍逃走的機會。

以羅英爲首的五萬蜀軍,開始了急行軍,兜著漢軍的屁股追殺上來。

眼瞅著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突前的蜀軍已能看到前方漢軍的旗幟,可就在這時,道路兩旁的山頂上,響起一連串悠長的哨音。

蜀軍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就聽轟隆隆的聲響傳來。那轟鳴聲就如同天邊傳來的悶雷,剛開始是沉悶,漸漸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最後都到了震耳欲聾的地步。

人們紛紛尋聲望去,不看還好點,這一看,蜀軍將士無不臉色大變。

只見道路兩旁的山頂上,翻滾下來無數的滾木、礌石。山坡陡峭,滾木礌石受重力加速度的原理,越滾越快,越滾越急,且數量之多,鋪天蓋地,捲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此情此景,不僅蜀軍將士們都傻了,作爲全軍主將的羅英也同樣看傻了眼。

漢軍是什麼時候在山頂上做的埋伏?又是什麼時候在山頂上囤積瞭如此之多的滾木礌石?漢軍不是纔剛剛撤離的周至關嗎,他們根本沒有準備這些的時間啊!

羅英的腦袋嗡嗡作響,完全搞不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漢軍抵達周至關後,一直在緊鑼密鼓的收集滾木礌石,可週至關內的滾木礌石數量並不多,那麼漢軍都在忙活什麼?

其實漢軍收集的滾木礌石,大部分都沒有運送到周至關內,而是囤積在周至關外道路兩側的山頂上。

這是李通的秘密安排。

朱浮是不太擅長用兵,朱浮作戰,也的確是非常小心謹慎,但就算他再怎麼膽小如鼠,再怎麼懼怕延岑,也不可能把李通扔在蜀地不管,他獨自率部逃回長安。

?ttka n ?¢ ○

正所謂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李通可是劉秀的親妹夫,朱浮若是敢這麼坑害李通,回到長安,劉秀都饒不了他。

他之所以捨棄李通,率軍逃回長安,完全是他和李通事先安排好的計謀。

按照李通的推算,朱浮率領西征軍撤回長安後,延岑一定會率部到周至關,與羅英聯手,一同來圍攻己方。

他在周至關外的山頂上設下的埋伏,就是爲延岑準備的。

只要延岑率部來到周至關,他設下的埋伏,便可讓延岑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這便是李通聽聞朱浮順利撤走的消息後,喜出望外的原因。

李通本以爲延岑這條大魚即將上鉤了,可他也沒想到,延岑貪功心切,根本沒有率部南下來周至關,而是率軍北上,去追擊朱浮了。

按照李通的計謀,可以說現在已是萬事俱備,就差延岑來自投羅網,可延岑的自私自利,卻恰恰讓他躲過了這一劫。

延岑沒有鑽進李通設計好的圈套裡,讓李通事先所做的這些安排都成了無用功,李通能不心灰意冷嗎?

這是他聽說延岑率部北上,沒有來周至關,而表現出備受打擊的原因。

這段時間,李通的心情,和麾下的衆將士們的情緒,都是反著來的。朱浮撤兵,漢軍將士皆感大難臨頭,只有李通心中大喜,延岑沒有南下,而是選擇北上,漢軍將士欣喜若狂,而李通則是心情跌落到谷底。

不過李通也沒有灰心太久,很快他便想到了另一個倒黴蛋,羅英!

李通當機立斷,傳令撤兵,放棄周至關,向北進發。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是想趁著延岑去追擊朱浮的空檔,率領著漢軍撤離漢中,脫離險地。

實則,李通的打算是,既然己方未能讓延岑上鉤,那麼,就把羅英給引進來吧!

果不其然。羅英在聽說漢軍撤離周至關後,迫不及待的率軍追擊,結果,以羅英爲首的蜀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頭鑽入了李通爲延岑設計好的圈套裡。

這便是事情的前因後果。

其實李通在山頂上佈置的伏兵並沒有多少,左邊的山頂一千人,右邊的山頂也是一千人,合計只有兩千,但囤積的滾木、礌石數量極多。

山頂上的漢軍,把滾木礌石不斷的退下山坡,剛開始速度還很緩慢,但過了半山腰後,其勢已如同雷霆萬鈞,順著山坡向下翻滾的滾木、礌石就像要飛起來了似的,伴隨著令人心口發悶的悶雷聲,就連地面都在不停的震顫。

一顆巨石率先滾下山坡,軲轆進蜀軍的人羣裡。這顆巨石,差不多得有一人半高,滾入蜀軍的人羣中,慘叫聲一片,閃躲不及的兵卒,當場被巨石碾壓過去,地面上只殘留下一灘不成人形的肉泥。

壓倒一人,對巨石造成的阻力微乎其微,巨石滾進人羣裡,長達十數米遠,再看巨石的所過之處,地面上留下一條長長的鮮紅血跡,有些蜀兵被當場壓死,有些蜀兵或被撞飛,或被壓斷了腿,躺在地上,死命的哀嚎。

這還緊緊是一顆礌石而已,從山頂上落下的滾木礌石又何止一個兩個,十個、百個,而是數以千計。

身處於山溝底部的五萬蜀軍,頃刻之間便亂成了一團,人們無處跑,無處藏,面對著轟隆隆翻滾過來的滾木、礌石,只有閉眼等死的份。

就算隊伍當中的羅英,也未能倖免。在他身旁的山坡上,一根兩尺多粗的滾木向他這邊軲轆過來,驚心動魄的轟鳴聲,讓他胯下的戰馬都在不安的打著鳴。

羅英深吸口氣,將手中的墨淵槊高高舉起,當滾木翻滾到他近前的時候,他斷喝一聲,將墨淵槊狠狠向地下一插。

就聽咔嚓一聲,整個槊頭,連同一部分的槊桿,都沒入到地下。

緊接著,又是嘭的一聲巨響,翻滾下來的滾木狠狠撞到墨淵槊上,強大的撞擊力,讓羅英胯下的戰馬都已承受不住,倒退著向後走出數步。

羅英順勢從戰馬上跳了下來,站在地上,雙手扔死死握住槊桿,將這根粗粗的滾木給硬生生的扛住了。

羅英臂膀用力,將墨淵槊從地下拔出來,舉目望上山頂,大聲喊喝道:“山上敵人數量不多,大家隨我衝上山頂,殺光敵軍!”

隨著他的話音,他率先衝上山坡,向山頂攀爬。

周圍的蜀軍見狀,紛紛效仿,跟隨著羅英,手腳並用的向山頂爬去。

蜀軍想從山下爬到山頂,談何容易,山坡陡峭,就算無人防守,想爬上去都很困難,何況現在,山頂上不斷落下滾木礌石。

在蜀兵向山上攀爬的過程中,不時有人被滾木、礌石砸中,慘叫著從山坡和滾落下去,再看山底下,簡直已成爲人間煉獄,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血水,到處都是血跡斑斑的滾木、礌石。

羅英正往上爬著,就聽頭頂上方傳來轟隆隆的聲響,他擡頭一瞧,只見一人多高的礌石向他滾來。

以羅英的身手,他閃躲開這顆巨石並不難,關鍵的,他若是閃開了,他後面一連串的蜀兵蜀將們都要遭殃。

他瞇了瞇眼睛,緊咬著牙關,使出吃奶的力氣,當巨石翻滾到他的近前,馬上要撞到他身上時,他使出吃奶的力氣,將墨淵槊狠狠插向在地面。

山坡上全是石頭,他一槊刺下去,火星子都濺起一團,墨淵槊硬是把山石給扎出個大窟窿,深深沒入其中。轟隆!翻滾下來的巨石撞擊槊桿,爆出一聲巨響。

那一瞬間,羅英就感覺一股強大的力氣順著墨淵槊,傳到自己的手掌,再由手掌傳至臂膀,最後在自己的胸口碰撞。

他感覺胸口發悶,嗓子眼發甜,咕嚕一聲,一口老血從胸腔內返了上來。

他緊咬著牙,將這口老血又生生吞了回去。

羅英是真的夠勇猛,他的力氣也著實是大得驚人,那麼大的巨石,順著陡峭的山坡翻滾下來,慣性之大,可想而知,但他硬是用長槊將這塊巨石給擋住了。

他能擋住山頂的礌石,可惜,蜀軍當中只有一個羅英,他看向自己的左右,無數向山上攀爬的蜀軍將士,被不停滾落下來的滾木、礌石碾壓過去,人們的慘叫聲不絕於耳,山坡之上,到處都是血跡斑斑,甚至都有被壓成肉餅的屍體。

這仗已經大不了了!那麼勇猛的羅英,在看到己方將士的慘狀後,鬥志徹底瓦解。他牙關咬得咯咯響,最後從牙縫中擠出一句:“撤兵!”

現在他想撤兵,又哪是那麼容易的!

山頂上不斷落下的滾木礌石,已經讓蜀軍傷亡慘重,後退之路大大受阻,更要命的是,以李通爲首的漢軍已然後隊變前隊,原路反殺了回來。

混木礌石給蜀軍造成慘重的傷亡,全軍上下,亂成一團,毫無陣型可言,反殺回來的漢軍,對蜀軍完全呈現出收割之勢。

看到己方將士被漢軍殺得抱頭鼠竄,將士們的屍體,漫山遍野,羅英把抓揉腸一般,他不服,也不甘心就此戰敗,可奈何,他實在是回天乏術。

他斷喝一聲,從山坡上拔出墨淵槊,緊接著,身形向旁一跳,沒有了阻擋的巨石轟隆隆地滾落下去。

他快速地退下山坡,騎上自己的戰馬,而後對周圍的蜀軍將士大聲喝道:“撤兵!立刻撤兵!”

此戰,蜀軍也是夠慘的,羅英帶著五萬將士追殺李通部,結果他們逃回到周至關時,羅英的身邊只剩下兩萬來人,一戰打下來,接近三萬兄弟被打光了。

羅英本就受了內傷,再加上心中又是著急又是窩火,回到周至關後沒多久,他便病倒了。

李通給延岑設計的圈套,沒能用在延岑身上,倒是都用在了羅英身上。

在周至關外的山谷當中,漢軍取得一場大勝,而後,李通率領著漢軍,直奔三輔,欲助朱浮一臂之力。yuyV

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搖撞騙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四十章 死士行刺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山| 巴东县| 报价| 辛集市| 大宁县| 建宁县| 阿坝县| 宜君县| 湟源县| 湟源县| 昭通市| 聂荣县| 乐山市| 耒阳市| 卫辉市| 广西| 德令哈市| 五峰| 博罗县| 山东省| 新兴县| 通江县| 土默特右旗| 屏南县| 嘉荫县| 景泰县| 澄江县| 民县| 石家庄市| 慈利县| 邢台市| 长顺县| 本溪市| 邓州市| 夏河县| 楚雄市| 英吉沙县| 青州市| 定陶县| 紫金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