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禍起劉秀

公元二十年,地皇元年。

長安,奉車光祿大夫劉歆府邸。

密室。

狹窄又陰暗的空間裡,一坐一站有兩個人,坐著的這位是個老者,鬚髮斑白,滿臉的褶皺,他正是當今皇帝王莽的至交密友,被王莽一手提拔起來的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劉歆。

在王莽的新朝,劉歆可是個大人物,不僅位高權重,而且還是當時最有名的大文豪。

此時劉歆坐在椅子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站在他面前的黑衣人,語氣陰森森地問道:“我讓你查的事情都查清楚了?”

“屬下已查清楚。”黑衣人低垂著頭,躬身說道。

“說。”

“在全國登錄在籍者,總共有五人名叫劉秀。”說話時,黑衣人也是低著頭,整個人彷彿融入到黑暗當中。

“有五個劉秀。”劉歆眼中閃出一道駭人的精光。過了片刻,他沉聲問道:“他們的身份都調查清楚了?”

“是的,大人,屬下已查清。”說話之間,黑衣人從懷中掏出一張絹帛,躬著身形,遞交給劉歆。

劉歆接過來,把絹帛展開,上面記錄著密密麻麻的字跡。他把絹帛向燭臺近前湊了湊,定睛細看。

青州東萊郡,黃縣,劉秀,三十七歲,桂香居酒館掌櫃,一妻二妾,膝下子女五人。

雍州河內郡,臨縣,劉秀,四十九歲,鰥夫,臥病在塌。

荊州南陽郡,蔡陽縣,劉秀,二十歲,務農。

幷州……

劉歆瞇縫著眼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而後他把絹帛一點點的疊好,揣入懷中,面無表情地說道:“記住,這裡面記錄的人,一個都不能活。”

黑衣人躬身應道:“屬下知道該怎麼做了。”

劉歆看了他一眼,冷笑出聲,問道:“你的做法就是去直接殺掉他們?”

黑衣人沉默片刻,說道:“還請大人明示。”

“全國各地,突然之間死了這麼多個劉秀,你認爲不會引人懷疑嗎?”

黑衣人默然。

劉歆繼續說道:“王莽眼線,遍佈天下,稍有風吹草動,必會讓他有所察覺。你做事,也要動動腦子,這些個劉秀,可以是被匪盜殺死,可以被流民暴民殺死,也可以是出了意外,被水淹死或者被火燒死,明白我的意思嗎?”

黑衣人愣了片刻,點頭應道:“屬下明白了。”

“去做事吧。”

“大人,屬下告退!”黑衣人躬著身子,倒退了幾步,緊接著身形一晃,人已消失不見。

黑衣人離開後,密室裡只剩下劉歆一個人,他慢慢站起身形,走到密室的裡端。

在靠近牆壁的地方,他站定,提腿在一塊方磚上連跺了三下腳,緊接著,就聽卡的一聲輕響,旁邊的一塊方磚翹起。

劉歆蹲下身形,把翹起的方磚掀開,從裡面取出一隻木盒,打開這隻木盒,裡面放著一塊錦緞,把錦緞再打開,其中包裹的是一卷竹簡。

因爲年代久遠的關係,製成竹簡的竹片已經變成黑褐色,不過書簡上的字跡仍清晰可見,上書三個字——《赤伏符》。

《赤伏符》是一本圖讖,也就是記載著預言的書。至於它究竟是由何人所著,又是在什麼年代著成的,早已無從查證。

劉歆是從一個名叫疆華的太學生手中得到的這本書。

他小心翼翼地把《赤伏符》從木匣子裡捧出來,顫巍巍地走到燭臺前,將書簡輕輕地放在桌案上。

而後,他慢慢滾動書簡,很快,他的手停了下來,目光直勾勾地落在書簡上,顫聲念道:“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爲主。”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將來,會有一個名叫劉秀的人推翻新莽政權,登基爲帝。

唸完這句話,劉歆的雙手抖得更加厲害。

在王莽還沒有篡位的時候,劉歆和王莽就已是至交好友,那時的王莽便在朝堂上連連舉薦劉歆。

王莽做了皇帝之後,更是對劉歆大加提拔,讓劉歆成爲朝堂上的大紅人。

不過此時劉歆誅殺天下名叫劉秀的人,可不是在幫王莽清除隱患,他若真有這份善念的話,早就把《赤伏符》獻給王莽了,又哪會自己偷偷藏起來?

恰恰相反,他現在已經改名叫了劉秀。

《赤伏符》上記得清楚,將來劉秀會做皇帝,劉歆要自己變成這個劉秀,他不允許天下間還有其他的劉秀存在,成爲他謀取皇位的絆腳石。

而劉歆的改名倒也很名正言順,劉歆向王莽提出,他的名字和漢哀帝劉欣的名字重音了,出於避諱,他才改名爲劉秀。

對此,王莽還覺得劉歆做得很得體,哪裡知道,劉歆改名叫劉秀,只是爲了符合圖讖中的語言,要搶他王莽屁股底下的那張龍椅,要坐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

新莽政權不得人心,朝綱混亂,再加上近些年天災不斷,民不聊生,叛亂四起,北有赤眉軍作亂,南有綠林軍作亂,在劉歆看來,王莽的皇位也快坐到頭了,而自己謀取皇位的機會已近在咫尺,在這個節骨眼上,天下只能有他一個劉秀。

荊州,南陽郡,蔡陽縣,縣城集市。

“讓開、讓開!”兩名衙役一邊大聲嚷嚷著,一邊橫衝直撞地往前走著。

正所謂民不與官鬥,集市上的百姓們招惹不起衙役,嚇得紛紛向兩旁退避。

兩名衙役穿過集市,來到城門附近,將一張白布告示懸掛在城牆上,而後兩名衙役分別站於告示的兩旁。

附近的百姓們紛紛圍攏過來,一個個點著腳尖,伸長了脖子,好奇地看著告示中的內容。

在圍觀的百姓當中,有一名穿著粗製布衣布褲的青年,他看起來也就二十左右歲的樣子,身材修長,七尺開外,相貌也生得極好,濃密的眉毛斜飛入鬢,下面一對虎目,炯炯有神,容貌俊秀,又不失男兒的陽剛之氣。

雖說青年穿著普通,一副幹農活的打扮,但他身上卻流露出與其穿著不相符的儒雅之氣。

和周圍的人一樣,布衣青年也好奇地看著剛剛張貼出來的告示。

告示是一份緝捕文書,上面還有被緝捕之人的畫像。

看畫像,此人相貌平平,比較特別的是,額角有一道醒目的斜疤。

向下看,有詳細的介紹。犯人名叫龍淵,年紀不詳,籍貫也不詳,不過懸賞卻高達五千金,其罪名是行刺天子。

看著交頭接耳的百姓們,站於告示旁的一名衙役清了清喉嚨,大聲唱吟道:“逆賊龍淵,趁陛下出遊之際,欲圖謀不軌,實屬大逆不道,十惡不赦,凡檢舉此賊者,可領賞五千金!”

“五千賞金啊?”很多不識字的百姓聽聞五千金這三個字,皆瞪大眼睛,咋舌不已。

“你還是別想了,人家都敢行刺天子,還能被你檢舉了?”

“說的也是,可是五千金……”

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那名布衣青年目不轉睛地看著告示中的畫像,心中不由得暗暗感嘆:大丈夫,當如是!

就在他心中感慨萬千之際,在他的背後無聲無息地走過來一人。

這人中等個頭,體型粗壯,衣著很普通,短衣長褲,褲腿挽起好高,下面穿著草鞋,頭頂戴著草帽,看樣子,和進城趕集的農民沒什麼區別。

他低垂著頭,狀似隨意地走到布衣青年的背後,他的雙手放在身前,右手不留痕跡地摸入左衣袖的袖口內。

在他的左衣袖裡,暗藏著的是一把鋒利的匕首。

就在他將袖口內的匕首一點點抽出來的時候,在其身後突然有人大聲喊道:“阿秀!”

這突如其來的一嗓子,把那人嚇了一跳,抽出一半的匕首立刻塞回到袖口當中,然後若無其事的看著告示。

恰好這時,那名布衣青年轉回身形,他並沒有看到身後之人收刀的動作,只當他和自己一樣,是圍觀告示的路人。

布衣青年的目光越過他,看向呼喚自己的人。看清楚來人,他喜形於色,快步走了過去,又驚又喜地說道:“大哥!”

被他喚做大哥的漢子,三十左右歲的年紀,身材魁梧,虎背蜂腰,向臉上看,濃眉大眼,鼻直口方,相貌堂堂,帶著一股粗獷之氣。

“大哥,你怎麼在城裡?”

“我進城見了幾個朋友。”

布衣青年名叫劉秀,字文叔。魁梧大漢名叫劉縯,字伯升,是劉秀的親大哥。

看眼劉秀空空的雙手,劉縯問道:“又來集市賣糧了?”

劉秀含笑點點頭,又特意拍拍腰間鼓鼓的錢袋,說道:“價錢還不錯!”

劉縯搖搖頭,頗感無奈地說道:“眼下天災人禍,大多數人都已經吃不飽飯了,你倒好,竟然還有餘糧拿到集市來賣錢。”

別看劉秀身上帶著書生的儒雅之氣,可他卻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但他身上的儒雅之氣也不是憑空來的,相對於其它的農民而言,劉秀算是農民中的高材生。

他在長安上過三年太學,學的是尚書。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上過全國頂尖級的學府,學的是尚書系。

按理說,上過太學的,出來之後都能在朝廷裡某個一官半職。

可惜的是,劉秀沒有趕上好時代,當今的朝廷是王莽建立的新朝。

王莽稱帝后,大大放寬了太學的入學標準,導致太學生數量激增,原本畢業之後,朝廷都能給太學生分配工作,可現在已沒有這樣優厚的待遇了。

只有那些有權有勢有背景的太學生才能在朝廷中某個官職,像劉秀這種沒家世、沒背景又沒門路的三無太學生,畢業之後也只能回家種地。

不過劉秀的三年太學也沒有白念,他的地種技術的確實好。

眼下南陽郡大旱,別人家的莊稼都枯死了,而他種的莊稼,每季都能有不錯的收成,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有餘糧拿到集市賣錢。

如果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的話,劉秀將來很有可能會成爲全國最頂級最有專業素養的農民,但時代的大潮並沒有讓他在這條專業農夫的大道上一直走下去,而是讓他走上了一條只能進、不能退的艱險之路。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一百八十章 收穫坐騎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四十六章 騎兵來襲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搖撞騙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白银市| 嘉义市| 新安县| 右玉县| 翁牛特旗| 吉安市| 芷江| 手机| 米易县| 雅安市| 临夏市| 酒泉市| 桐庐县| 朝阳县| 长岭县| 锦州市| 宜昌市| 阳信县| 太保市| 眉山市| 宁化县| 新田县| 泰兴市| 北海市| 饶阳县| 荔浦县| 枣强县| 兴化市| 扶余县| 红桥区| 教育| 都匀市| 东山县| 友谊县| 盐山县| 从江县| 郴州市| 资源县| 化德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