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京師戒嚴(yán),五城都派有兵勇守衛(wèi),加之和議不成,據(jù)說洋人已從天津派兵北上,前鋒已逼近通州,城裡的官紳百姓是風(fēng)聲鶴唳,一日數(shù)驚。

周祖培等人覺得明園僻處京西,事勢危迫,擬請皇上乘輿移幸大內(nèi),先是羣推恭親王入見,恭親王豈敢挑這個頭,稱皇上偏信端、肅,他就算去未不見得能獲恩準(zhǔn)。周祖培等人見恭親王不願意去,乾脆聯(lián)銜上疏,措辭異常誠懇,而呈遞上去之後卻宛如石沉大海,眼見又要被留中,他們又再次聯(lián)銜上疏懇請。

看到羣臣上的摺子,再看看僧格林沁昨兒下午上的密摺,咸豐終於想起了韓秀峰,命大頭傳韓秀峰入見。

十幾天沒見,皇上又憔悴了,韓秀峰恭請完聖安,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越是這個時候,您越是要保重龍體??!”

“朕好的很,先瞧瞧這幾道摺子。”韓秀峰不是賈楨、周祖培和翁心存那樣的迂腐之輩,咸豐沒什麼顧忌的,一邊示意大頭把摺子拿給韓秀峰,一邊竟又喝起了酒。

殿裡不但酒氣熏天,酒氣中還摻雜著大煙的味道,儘管早聽大頭說過,可韓秀峰還是不敢相信半年前還雄心勃勃、勵精圖治的皇上,不但終日借酒消愁甚至染上了煙癮,心裡別提有多不是滋味兒。

“趕緊看,朕忙著呢,”咸豐不耐煩地催促道。

韓秀峰緩過神,急忙道:“臣遵旨,臣這就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驚,這竟是幾道截然相反的摺子。

周祖培、翁心存甚至連文祥都聯(lián)銜奏請皇上回紫禁城,以安定人心。而僧格林沁則對能否抵擋住前鋒已逼近通州的英佛聯(lián)軍沒什麼把握,奏請皇上巡狩木蘭。

“皇上,臣看完了?!币娀噬铣聊徽Z,韓秀峰定定心神,接著道:“古人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皇上您,臣以爲(wèi)應(yīng)早作打算?!?

“這麼大事,得容朕再想想。”咸豐放下酒杯,無精打采地說:“不過正如愛卿所說,不妨先做些準(zhǔn)備?!?

“皇上聖明。”

“你剛?cè)タ谕廪k過差,熟悉這一路上的情形,寶鋆辦事勤勉,深得朕心,你先去跟寶鋆商量商量,一應(yīng)準(zhǔn)備,便宜行事,妥爲(wèi)辦理?!?

“臣遵旨?!?

……

內(nèi)務(wù)府有好幾位總管大臣,韓秀峰沒想到皇上最終選擇的是寶鋆而不是文豐,可又不好說這麼,只能趕緊去找寶鋆。

他前腳剛走,皇上就傳召各王公、大學(xué)士和軍機大臣入見,讓他們看僧格林沁所上的密摺,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不但包括恭親王在內(nèi)的大多王公大臣極力勸阻,見內(nèi)務(wù)府總管大臣寶鋆竟命順天府和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派差四出,搜捕車馬。第二天又聽說皇上硃筆諭令內(nèi)廷王大臣及奏事值日各堂官,入朝待命,巡幸的樣子,愈逼愈真,連六部、九卿科道聞訊之後都聯(lián)銜諫阻。

這麼大動靜,很快就傳到了後宮。

任鈺兒捧著抄來的奏疏,小心翼翼地念道:“奏爲(wèi)迫切瀝陳,仰祈聖鑑事,本月二十四日,命內(nèi)廷王大臣及奏事務(wù)堂官,閱看硃筆,有暫幸木蘭之說。臣等傳聞之下,實深惶駭。竊惟京師爲(wèi)根本重地,宗廟社稷百官萬民之所在,皇上一旦爲(wèi)巡幸之舉,則人心搖動,京師必不能守。

且八旗綠營官兵,其父母妻子室廬墳?zāi)?,皆在京城,能保其無離散之心乎?萬一六龍雲(yún)駕,而兵心瓦解,此時欲進(jìn)不能,欲歸不得,皇上將何以處此?現(xiàn)在洋人犯順,要求百端,其實西兵不過二萬餘人耳,其斷不能擾吾疆土也明甚。

若使乘輿一動,則大勢一散,洋人藉口安民,必至立一人以主中國。若契丹之立石敬塘,金人之立張邦昌,則二百餘年祖宗經(jīng)營締造之天下,一旦拱手授之他人,先帝付託之謂何?皇上何以對列聖在天之靈乎……”

懿貴妃念過書,就這麼坐在皇后下首,邊聽邊解釋究竟是何意,任鈺兒很默契地念的很慢,爲(wèi)了讓皇后能聽明白,一道摺子唸了近半個時辰。

“這麼說皇上不該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出京巡狩?”皇后凝重地問。

任鈺兒不敢妄議朝政,放下抄來的奏疏沉默不語。

懿貴妃則低聲道:“羣臣們的話有些道理,這個時候怎能出京巡狩,真要是出京,豈不是棄江山社稷於不顧。”

“可要是不走,能抵擋住洋人,能守住京城嗎?”

“通州駐了那麼多兵,不走還有幾分勝算,真要是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走,何以面對衆(zhòng)將士,何以讓衆(zhòng)將士用命!”

皇后一向沒什麼主見,禁不住問:“鈺兒,曉不曉得皇上是怎麼說的?”

“稟娘娘,皇上剛頒了一道諭旨,鈺兒也抄來了。”

不等皇后開口,懿貴妃就不假思索地說:“念!”

任鈺兒急忙打開宮門抄,念道:“近因軍務(wù)緊要,需用車馬,紛紛徵調(diào),不免嘖有煩言。朕聞外間浮議,竟有於朕將巡幸木蘭舉行秋獮者,以致人心惶惑,互相播揚。朕爲(wèi)天下主,當(dāng)此時勢艱難,豈暇乘時觀省?果有此舉,亦必明降諭旨,預(yù)行宣示,斷未有乘輿所蒞,不令天下聞知者。爾中外臣民,當(dāng)可共諒。所有軍裝備用車馬,著欽派王大臣等傳諭各處,即行分別發(fā)還,毋得盡行扣留守候,以息浮議,而定人心,欽此?!?

“蘭兒妹妹,皇上是不是收回成命了?”皇后急切地問。

懿貴妃心想這哪裡是什麼收回成命,這分明是見文武大臣全不贊成巡狩的無奈之舉,可又不能說皇上的不是,只能言不由衷地說:“姐姐,皇上壓根兒就沒打算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去口外巡狩,鬧成這樣全怪那個不識大體的僧格林沁?!?

“這就好,這我就放心了?!?

“鈺兒,外頭現(xiàn)在是什麼情形?”懿貴妃想想又忍不住問。

“鈺兒不敢說。”

“這兒又沒外人,但說無妨?!?

任鈺兒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道:“稟娘娘,外頭亂成了一團(tuán),百姓生怕被洋人堵在城裡出不去,紛紛拖家?guī)Э诔鎏印孜谎卜劳醮蟪己臀宄遣煸阂妱癫蛔?,乾脆把城門都給關(guān)了?!?

皇后嘀咕道:“關(guān)上也好,不然人全跑光了,這京城還像京城嗎?!?

“娘娘有所不知,這關(guān)城門倒是容易,可外頭的米麪糧油和煤等生活所需進(jìn)不了,城裡百姓吃什麼喝什麼?見物價飛漲,周祖培等幾位大人沒辦法,只能開了一道城門,反正能跑的這會兒全在跑,聽說有些被堵回去的百姓甚至鋌而走險翻牆出城?!?

“通州那邊呢?”

“缺糧缺餉,再加上有不少是從天津海口南岸炮臺收攏的潰兵,將士們士氣不旺。”任鈺兒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說:“鈺兒來前還聽說一個從天津傳來的消息。”

“什麼消息?”

“天津知府石贊清被洋人從衙門劫走了,他誓死不從,在洋人的軍營中以絕食相抗。他是有名的清官,天津百姓紛紛跑去跟洋人理論,也不曉得能不能活著出來。”任鈺兒收起宮門抄,接著道:“還有個消息也不曉得是真是假,反正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怎麼個難以置信?”懿貴妃下意識問。

“有從天津跑回來的人說,從南岸炮臺撤下的一些潰兵,打不過洋人也就罷了,竟四處搶掠,禍害地方。百姓們想去衙門提告,可衙門都被洋人給佔了,連天津知府石贊清都被洋人給虜走了,竟跑去跟洋人告狀!”

“洋人怎麼說?”皇后忍不住問。

“洋人不但收了他們的狀子,還派兵去把那股兵匪給剿了,那些個目不識丁的百姓竟以爲(wèi)洋人是‘包青天’,不但感恩戴德,還貪圖洋人給的那點蠅頭小利給洋人辦事?!?

“辦什麼事?”

“給洋人帶路,幫洋人轉(zhuǎn)運輜重,甚至幫洋人打探咱們的消息?!?

“百姓懂什麼,全怨那幫丘八,真是禍國殃民!”

“娘娘所言極是,不過這消息是真是假一時半會間也搞不清?!?

懿貴妃實在不想再聊這個話題,突然問道:“鈺兒,你那位義兄在忙什麼?”

“稟娘娘,他沒跟我說,我也不敢問?!?

“虧你還持內(nèi)務(wù)府令牌爲(wèi)朝廷辦過差呢,連這都不敢問?!避操F妃冷哼了一聲,隨即緊鎖著眉頭說:“你不知道,本宮倒是知道一些。蠱惑皇上出京巡狩的事是僧格林沁鬧出來的,讓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和順天府到處搜捕馬車,卻是你那位義兄和寶鋆乾的??梢哉f城裡人心惶惶,你那位義兄功不可沒!”

“娘娘明鑑,我四哥只是個正三品的奉宸苑卿,寶鋆大人那可是頭品頂帶的內(nèi)務(wù)府總管大臣,借我四哥幾個膽他也不敢吩咐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和順天府辦這差事?!?

“娘娘有所不知,我四哥雖做上了三品京堂,可終究是捐納出身。儘管皇上後來賜他舉人出身,可還是被那些科舉入仕的大人們瞧不起,聯(lián)銜上疏這種事人家纔不會捎上他呢?!?

“別解釋了,你那位義兄是個什麼樣的人,本宮心裡跟明鏡似的?!避操F妃越想越窩火,又冷冷地說:“說了你別不高興,他跟在皇上身邊當(dāng)差的大頭沒什麼兩樣,看似對皇上一片忠心,其實還沒你這個女子識大體、明事理!”

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九十七章 雲(yún)南竹槓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lǐng)憑上任(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wù)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wèi)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jìn)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yīng)萬變(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fēng)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zhǔn)備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九十七章 雲(yún)南竹槓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貍”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lǐng)憑上任(三)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jiān)急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wèi)知己者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zhàn)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lǐng)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dān)憂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著尾巴做人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xiāng)遇故知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四百八十章 老弱婦孺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固镇县| 建宁县| 白城市| 仁寿县| 沛县| 罗源县| 建阳市| 得荣县| 大荔县| 巴马| 高阳县| 青铜峡市| 乌鲁木齐市| 六安市| 兴安县| 康马县| 栖霞市| 顺平县| 安庆市| 阿鲁科尔沁旗| 平邑县| 松原市| 贞丰县| 固镇县| 虎林市| 百色市| 太湖县| 三门峡市| 山阴县| 阿克陶县| 双峰县| 乃东县| 镇原县| 称多县| 辽宁省| SHOW| 河北省| 岳阳县| 汶上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