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

韓秀峰跟文祥道別,馬不停蹄趕到重慶會館,正好是飯點。

現(xiàn)如今不比以前,不但糧價越來越高,這些年在市面上流通的鐵大錢還越來越不值錢,借住在會館的幾個四川籍候補、候選官員爲(wèi)節(jié)約開銷,一天只吃兩頓,每人每頓半斤饅頭,加上點蔥醬小菜,再喝點不用花錢的開水,一天就這麼對付過去了。

儲掌櫃可不敢讓韓秀峰就著醬菜吃饅頭,急忙讓夥計去張羅酒菜。

韓秀峰既沒心情也沒胃口大魚大肉,讓他別折騰,跟那幾個借住在會館的同鄉(xiāng)一樣要了幾個饅頭,就著醬菜邊吃邊讓他差人去請吉雲(yún)飛。

沒想到夥計剛跑出會館,儲掌櫃就提著剛燒開地水走進(jìn)來道:“四爺,您要是晚幾天回來,恐怕就見不著吉老爺了。”

“咋就見不著?”韓秀峰下意識問。

“薛大人不是做上兩江總督了嗎,吉老爺打算去江蘇效力。可江蘇是啥地方,長毛鬧多兇啊,聽說鎮(zhèn)江、常州、蘇州都被長毛給佔了,緊挨著江蘇的浙江也有不少地方被長毛佔了,小的不放心,就斗膽勸他別去,可您知道他是咋說的?”

“他咋說的?”

“他說富貴險中求,說江寧、蘇州、鎮(zhèn)江、常州、揚州雖失陷了,可也空出了不少缺。只要願意去江蘇,薛大人一定會關(guān)照。等那些地方收復(fù)了,署理個知府還不是薛大人一句話的事。”

“要是那些地方能收復(fù),要是薛大人這兩江總督能坐穩(wěn),以他翰林院編修和記名御史的資歷,別說署理個知府,就是署理個道臺也不是難事。”

“四爺,您咋也這麼說!”

“我說錯了嗎?”韓秀峰夾起一根醬菜,無奈地說:“可惜失陷的那些地方?jīng)]這麼容易收復(fù),薛大人現(xiàn)如今這兩江總督也署理不了幾天。”

“嚇?biāo)牢伊耍乙誀?wèi)您也覺得去江蘇好呢。”儲掌櫃松下口氣,又苦著臉道:“京裡這麼多同鄉(xiāng),也就四爺您能勸住他。這些天小的勸過,江老爺和王老爺也勸過,可吉老爺不但聽不進(jìn)去,還把家小打發(fā)回了老家,今兒個正忙著收拾院子,打算將租期還有大半年的院子轉(zhuǎn)租出去,就上摺子奏請赴兩江效力。”

“他想去便能去?”韓秀峰低聲問。

“四爺,您是不曉得,這幾個月朝堂上的變化大著呢,聽江老爺他們說,京裡各部院官員,只要願意去軍前效力的皇上幾乎全恩準(zhǔn)了。可行軍打仗多兇險啊,真正願意去軍中效力的並不多。”

“也是,畢竟真要是去軍中效力不但兇險,還沒個實缺,到了軍中只能等著差委試用。”

“別人擔(dān)心到了軍中也撈不著個差事,可吉老爺不用擔(dān)心,他十有八九就是因爲(wèi)這個動心的。”

……

吉雲(yún)飛租住的院子離會館並不遠(yuǎn),韓秀峰剛吃完,吉雲(yún)飛就興沖沖地到了。儲掌櫃不敢再吱聲,急忙幫著沏了一茶,找了個由頭躬身告退。

果不其然,儲掌櫃前腳剛走,吉雲(yún)飛就不無激動地說起他接下來的打算,韓秀峰故作沉思了片刻,喃喃地說:“去江蘇投奔覲唐兄倒是條出路,可覲唐這個兩江總督終究是暫署的。下午我見著了博川,他說皇上昨兒個剛下旨授署理兩江總督曾國藩爲(wèi)欽差大臣,大江南北,水陸各軍,均歸其節(jié)制,事權(quán)歸一,責(zé)無旁貸。並著曾國藩即飭催左宗棠、李元度、鮑超、張運蘭等到齊,由池州、廣德、分路進(jìn)兵,規(guī)復(fù)蘇常。”

“我曉得,我聽說了。”

“您既然曉得爲(wèi)何還要去?”韓秀峰不解地問。

吉雲(yún)飛放下茶杯笑道:“志行,覲唐兄這個兩江總督是暫署不了幾天,可就算做不成兩江總督,一樣能接著做江蘇巡撫!我跟你不一樣,我只是個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只是個等著補用的記名御史。覲唐兄幫不上你這位三品京堂的忙,反倒需要你關(guān)照,可他幫我謀個實缺還不是輕而易舉?”

“這倒是,可我覺得他這巡撫也署理不了幾天。”

“怎麼可能呢!”

“怎就不可能,不是說喪氣話,我估摸著等曾國藩到任之後,他不但署理不了幾天江蘇巡撫,恐怕連江蘇布政使都做不成,搞不好甚至?xí)桓锫毑檗k。”

“志行,你不是在說笑吧?”吉雲(yún)飛驚詫地問。

“博文兄,您看我像是在說笑嗎?”韓秀峰反問了一句,緊盯著他很認(rèn)真很嚴(yán)肅地說:“您平日裡光忙著操心同鄉(xiāng)們的事,對兩江尤其對曾國藩與何桂清之間的恩怨不是很清楚,對曾國藩的爲(wèi)人也不甚瞭解,而我呢因爲(wèi)有一個朋友在曾國藩那兒效力,對他們之間的恩怨略知一二。”

“曾國藩跟何桂清不對付?”

“不只是不對付,而且有著深仇大恨。”

“啥仇啥恨?”

韓秀峰喝了一小口水,耐心地解釋道:“曾國藩第二次率湘勇赴江西助剿長毛時,江西官員都不喜歡他們那支客軍,糧餉支應(yīng)不上,將士們只能餓著肚子跟長毛打仗。萬般無奈之下,曾國藩寫信求時任浙江巡撫何桂清協(xié)濟。

結(jié)果何桂清不但不願意協(xié)濟,還寫信把曾國藩怒斥了一番,說剿賊平亂靠的是八旗綠營,不是他從湖南帶去的那些散兵遊勇,還罵曾國藩不知天高地厚。”

“竟有這樣事!”吉雲(yún)飛愣住了。

韓秀峰微微點點頭,接著道:“那會兒浙江還是完善省份,江南大營的錢糧有一半靠浙江,曾國藩和湖北巡撫胡林翼爲(wèi)了開闢餉源,在皇上命何桂清署理兩江總督時,派人來京裡活動,在肅順和鄭親王等人的幫助下,讓曾在胡林翼麾下效力多年的羅遵殿做上了浙江巡撫。”

“我說羅遵殿怎那麼容易做上巡撫的,原來是曾國藩和胡林翼幫的忙。”

“實不相瞞,當(dāng)時我也曾受胡林翼和肅順大人之託在皇上面前給羅殿遵美言了幾句。”韓秀峰頓了頓,接著道:“羅殿遵做上浙江巡撫之後,也沒讓曾國藩和胡林翼失望,一到任就把浙江的軍餉按月接濟湘軍,而不是跟之前那般專供江南大營了,這就等於在挖兩江總督何桂清的牆角,所以何桂清不止一次上疏參劾羅遵殿,稱羅遵殿沒有戰(zhàn)守之才,稱羅遵殿知守不知戰(zhàn),守近不守遠(yuǎn)。”

“後來呢?”吉雲(yún)飛苦著臉問。

“後來李秀成犯浙江,攻杭州,羅遵殿手下沒幾個兵,只能向江南大營求援。和春接到求援的書信,當(dāng)即命咱們的同鄉(xiāng)張玉良率兵馳援。結(jié)果在路過何桂清聽駐的常州時,被何桂清使手段在馳援杭州的路上多停留了幾天,杭州因此失陷,羅遵殿也因此在城破時以身殉國。”

“竟有這等事,他……他怎能見死不救,怎能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公報私仇?”

“他生怕被究辦,都已經(jīng)躲進(jìn)洋人租界了,像他這樣的無恥小人有啥事幹不出來?總之,羅殿遵就這麼死了,在他和他的好友軍機大臣匡源的幫助下,他的親信王有齡署理上了浙江巡撫。”

”韓秀峰深吸口氣,接著道:“如果只是見死不救,借刀殺人也就罷了,畢竟這是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無法查實的事,曾國藩和胡林翼再恨也拿他沒辦法。可他居然還不罷休,像羅遵殿這樣的盡節(jié)之臣本應(yīng)按例優(yōu)恤,可他的親信王有齡竟奏稱羅遵殿‘守城無方,一籌莫展,貽誤生民’,害朝廷撤回了羅遵殿的卹典!”

“這事我知道,人家都以身殉國了,王有齡還揪住不放……只是沒想到這竟是何桂清授意的。”

“現(xiàn)在知道不算晚,總之,曾國藩、胡林翼和他們手下的那些湘軍將士不會放過何桂清,早晚會收拾王有齡。而覲唐兄與何桂清的關(guān)係又非同一般,至少在曾國藩和胡林翼看來是絕不能用的,所以我才說他這江蘇巡撫也署理不了幾天。”

“可是……”

“別可是了,”韓秀峰不想賣關(guān)子,直言不諱地勸他要是想建功立業(yè),不如回重慶老家?guī)娃k團練。

聽說要回鄉(xiāng)率團練協(xié)剿石達(dá)開,吉雲(yún)飛面露難色,欲言又止。

韓秀峰豈能不知道他擔(dān)心什麼,胸有成竹地說:“博文兄,相信我,現(xiàn)如今的石達(dá)開已不再是當(dāng)年那個所向披靡的石達(dá)開,沒別人以爲(wèi)的那麼難對付。”

“怎麼就不難對付?”

“一是他自從江寧出走之後便成了一支孤立無援的孤軍,別看人多勢衆(zhòng),可真正能上陣的只是他從江寧帶走的那些舊部,後來收攏的那些流民和收編的那些花旗軍不堪一擊,不然也不至於如同喪家之犬,被官軍一路追繳到竄至廣西。更不至於以十幾萬之衆(zhòng)連沒多少官軍和練勇防守的寶慶城都圍攻不下。”

看著吉雲(yún)飛若有所思的樣子,韓秀峰接著道:“二是長毛已鬧了十年之久,沒被戰(zhàn)火波及的各地方官員士紳也提防了長毛十年之久,至少我四川的百姓無不擔(dān)心長毛來犯,可以說他們不但不得民心,甚至都不得匪心。不然貴州的那些教匪也不至於直至今日也不願意改弦易幟,也不願意打他們的旗號。”

“志行,你說的這些有道理,可我不懂兵事,不會打仗!”

“老家那邊我會安排妥當(dāng)?shù)模貌恢泐I(lǐng),仗一樣用不著你打,你回去之後只要團結(jié)士紳,幫潘長生、江宗海等人籌集糧餉軍資即可。至於爲(wèi)何只保舉你回鄉(xiāng)幫辦川東團練,而不是督辦川東團練,那是因爲(wèi)能我川東能督辦團練的只有段大人一人。”

“這麼說我回去之後只要輔佐段大人?”

“正是。”

想到這差事不但沒啥危險,而且不算難辦,等剿滅石達(dá)開之後一樣能分點功勞,吉雲(yún)飛不再猶豫,立馬起身道:“行,回老家就回老家,我全聽你的!”

第二百零六章 情誼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jǐn)小慎微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jié)局)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章 託付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wèi)京畿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wèi)知己者死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dān)憂第八十章 “結(jié)義兄弟”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wù)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七百零七章 打就打吧!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xiāng)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yún)開見月明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yè)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wèi)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二百章 託付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一百一十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dá)開走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yuǎn)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zhàn)之後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jiān)(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wù)”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yīng)萬變(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zhàn)之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jiān)急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shù)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盐边县| 新安县| 江达县| 汝城县| 丰城市| 仲巴县| 阳谷县| 隆子县| 柏乡县| 汤阴县| 金阳县| 孝义市| 北安市| 田林县| 乌兰浩特市| 横峰县| 山丹县| 尚义县| 阜平县| 图片| 扎鲁特旗| 怀化市| 中牟县| 泰和县| 龙州县| 德江县| 景东| 全南县| 安阳县| 竹山县| 诏安县| 神农架林区| 资阳市| 无棣县| 阜新| 当雄县| 上饶县| 乳源| 昭通市|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