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

也不知道崇厚是不是覺得韓秀峰已對天津海防心灰意冷,已有小半年沒再跟之前那樣差人傳遞天津的消息。

韓秀峰嘴上跟榮祿、王千里等人說不用再打探,其實心裡卻很想知道天津那邊的情形。

可走到這一步又不好給崇厚去信詢問,因爲一旦問了就不能坐視不理,就算自個兒不去也要跟去年那樣派兩三百兵去天津協防。

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去找肅順打探。

沒曾想肅順既不在爲皇上的三旬萬壽忙碌,也不是在爲天津海口的防務擔心,甚至都顧不上兩江、閩浙和四川的戰事,而是正忙著抄已革戶部員外郎臺斐音的家!

世襲輔國將軍宗室銳莊、禮科給事中隆慶、候選知州聯昌、告病同知檯布好像也被牽連進去了,均著聽候傳質。據說竟一個叫著吉升的漏網之魚,不曉得跑哪兒去了,仍著嚴緝務獲,以便歸案訊辦。

找不著肅順只能去找文祥,結果請侍衛去軍機值房一打聽,原來文祥竟不在軍機處,而是在刑部大堂,正會同刑部清理刑獄。

事有輕重緩急,之所以在這節骨眼上忙這些,據說是御史許其光、朱潮上了一道奏請清理刑獄的摺子。稱案有留牘、怠玩遷延,積壓甚多,務須遵例迅速審結。皇上原本是命肅順和文祥一起會同刑部覈實查辦的,可肅順忙著抄家抽不開身,這差事就落到文祥一個人身上。

想到肅順這家不曉得啥時才能抄完,韓秀峰乾脆馬不停蹄趕到刑部,給守門的差役塞了個門包,在衙門口等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一個主事跑出來把他迎進左側的一間公房,幫著沏了一杯茶,讓稍等。

結果這一等竟等到太陽快落山,直到外頭敲散班的梆子,文祥才捧著一疊卷宗走了進來。

“下官拜見文大人,文大人吉祥!”

“原來是韓老弟,罪過罪過,讓老弟久等了。”

“大人這是說哪裡話,大人公務繁重,倒是下官冒昧前來拜見,耽誤了大人的公事。”

一想到韓秀峰在這個節骨眼上,一躲竟躲了三個多月,文祥就來氣,把案卷往茶幾上一扔,坐下冷冷地問:“老弟何時回京的,怎麼不提前知會一聲,好讓本官擺酒爲您接風洗塵啊!”

韓秀峰知道他心裡不痛快,微笑著拱手道:“大人客氣了,豈敢讓大人給下官接風!”

“這有何不敢的,老弟您可是欽差。對了,這次奉旨赴口外,差事辦的順不順,飛禽走獸有沒有捕捉到?”

“勞煩大人掛念,說起來慚愧,這一趟竟白跑了,飛禽走獸一隻也沒捕捉到。”

“說了老弟別生氣,古人云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老弟深受皇恩卻連幾隻畜生都捕捉不著,皇上要老弟何用?”

“下官無能,愧對皇上。”

“一句無能就完了,換作我,我定會上摺子請罪,奏請皇上革我的職,並著交辦議處。”

“大人所言極是,下官其實也想自請處分,可算算之前捐的加級記錄不多了,要是再被交部議處,恐怕剩下的那點加級記錄不夠抵消處分的。”

越說越扯,文祥被搞的啼笑皆非,禁不住罵道:“都什麼時候了還嬉皮笑臉,能不能說點人話?”

“我倒是想說,可你倒好,竟把我晾了一下午。”

“我有正經事要辦,你以爲我跟你一般清閒!”

“瞧你這話說的,我清閒?”

“不是遊山玩水,就是跟慶賢喝茶下棋,這三個來月你過得別提有多悠閒,別以爲我在京裡就不曉得!”

韓秀峰樂了:“博川兄,你消息夠靈通的,說說,你是咋曉得的?”

“我文祥聖眷雖沒你韓四恩隆,但不管怎麼說也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想打聽你的行蹤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文祥瞪了他一眼,隨即心事重重地說:“這三個月京裡京外發生了那麼多,你躲遠遠的,是眼不見爲淨,可我往哪兒躲,回頭想想真不曉得是怎麼熬過來的。”

“博川兄,你是說彭中堂的事?”

“彭中堂雖謹慎的很,平日裡不怎麼開口,可軍機處的公事一件也沒耽誤過。何況他老人家的資歷擺在那兒,就算一句話也不說,只要坐在值房裡就能像定海神針一般讓人安心。現在倒好,他因何桂清的事被牽連,皇上命他毋庸在軍機大臣行走,命穆蔭爲領班軍機大臣,搞得整個軍機處全亂了套。”

正如文祥所說,彭蘊章雖算不上能吏,但辦事從未出過差錯。而穆蔭就不一樣,不但是個碌碌無爲的庸官,甚至連道諭旨都擬不好,更別說做領班軍機了。

想到朝局變化如此之大,韓秀峰低聲問:“皇上不是命焦佑瀛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了嗎?”

有家人守在外頭,文祥也沒什麼好顧忌的,鬱郁不歡地說:“皇上要是不命焦佑瀛入值中樞還好,好好的軍機處被搞的雞飛狗跳,可以說跟焦佑瀛入值中樞有很大關係!”

“曹毓英不服?”

“論年資,焦佑瀛別說跟曹毓英沒法兒比,恐怕跟入值的大多軍機章京都沒法兒比,他這麼一個要資歷沒資歷,要能耐沒能耐,只會攀附鑽研的人驟居高位,誰會服氣?”

“可據我所知,他的文章做得還行。”

“要說文章做的好,那文章好的人多了,就算輪也輪不著他焦佑瀛入值中樞。他能有今日,你那位老朋友幫了很大忙,不曉得在皇上跟前幫著說了多少好話!”

想到領班軍機大臣穆蔭是肅順的人,杜翰一樣唯肅順馬首是瞻,匡源據說跟肅順走得也挺近,現在再加上個跟肅順門生一般的焦佑瀛,韓秀峰意識到眼前這位在軍機處的日子並不好過,沉默了片刻才意味深長地說:“博川兄,你我是皇上的臣子,都是爲皇上辦差的,別想太多。”

“你我是皇上的臣子,可別人卻不一定。”

“別再說氣話了,還是說說正事吧,這些天有沒有天津的消息?”

“你不是甩手不管了嗎,還問這些做什麼?”

“我不管不等於不擔心!”

文祥早知道他是爲這個來的,輕描淡寫地說:“大前天早上收著的,僧格林沁奏稱英夷剛開始接收照會,並未照覆。不久又收著西夷差人上岸送來的一道照會,趕緊鈔錄呈覽。至於照會中究竟說了些什麼,我不說你也能猜出個大概。”

“無非是派兵護送使臣來京,賠付兵費之類的。”韓秀峰頓了頓,放下茶杯問:“我想知道皇上是怎麼回覆的。”

“皇上說額爾金既然投遞照會,雖言語多有要挾,但並非專意主戰。讓僧格林沁、恆福等這次不必直斥其非,也不必再提去年接仗之事,免得英夷無所轉回。但要告訴額爾金,中國與他們英吉利,並無必戰之心。還說額爾金原本就是前年議訂和約之人,這次來換約,與前年的原約,並無不合。如果真有需要面議的事,朝廷已派欽差在京面議。他們可定個日子,由北塘進京。”

韓秀峰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楞了好一會兒才嘆道:“原來皇上是真不擔心。”

“這麼些年全是這麼過來的,皇上一定是覺得英吉利和法蘭西十有八九是虛張聲勢,或許還覺得從蒙古諸部和關外調去了那麼多兵,連京營的能戰之兵都調去了大半,況且僧格林沁並非沒跟他們交過手,所以能撫則撫,實在撫不住就開仗,有僧格林沁在沒什麼好擔心的,只是打起來要耗費些錢糧。”

“鄭親王、怡親王和肅順他們也是這麼以爲的?”

“不只是鄭親王他們,而是滿朝文武都是這麼以爲的,甚至有不少人覺得談都不用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英吉利和法蘭西要是膽敢輕舉妄動,直接開仗就是了。”

韓秀峰苦著臉問:“博川兄,如此說來,京裡就你我擔心,就你我著急?”

“所以說打勝仗也不一定是好事,要不是去年僥倖打了個勝仗,上上下下也不至於像現在這般掉以輕心。”

“你提醒過皇上嗎,要知道這次來的可不再兩三千兵,而是近兩萬。”

“提醒了,結果剛提醒完就被諭令來這兒清理刑獄。”

“皇上一定是覺得你被西夷嚇跑了膽。”

“也許吧,話又說回來,在哪兒不是辦差。”文祥這半年被穆蔭等人排擠也就罷了,前幾天又因爲犯顏直諫被打發來清理刑獄,簡直鬱悶到極點,實在不想再提天津的事,見韓秀峰若有所思乾脆換了個話題:“志行,剛纔光顧著說京裡的事,差點忘了跟你說京外的事。”

“啥事?”

“個個都說焦佑瀛官運亨通,你那位同鄉薛煥的官運也一樣順暢,去年在天津幫辦軍務立了一功,皇上先是命他回江蘇署布政使。兩個月前,桂良奉調赴天津與西夷交涉,上海那邊不能沒人,又命他爲欽差大臣在上海接著與西夷交涉。”

文祥放下茶杯,接著道:“緊接著蘇州失陷,江蘇巡撫徐有壬殉國,皇上又命他署江蘇巡撫。再後來得知何桂清不但貪生怕死,還擔心被革職逮問躲進了洋人的租界,又命他在曾國藩到任前署兩江總督,你說他的官運順不順暢。”

“暫署的,又不是實授,等曾國藩一到他還不是得老老實實讓位。何況兩江現在是何情形,鎮江、常州、蘇州相繼失陷,據說長毛都殺到松江了,連上海都朝不保夕,他這個署理兩江總督不只是做得有名無實,甚至有性命之憂。”

“可博文兄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得知皇上命薛煥署兩江總督別提有多高興,甚至打算奏請去兩江效力。”

韓秀峰豈能不知道文祥的良苦用心,連忙道:“我待會兒就去會館,他就算靜極思動也無需去兩江。”

“除了去兩江投奔薛煥,他還能去哪兒?”文祥下意識問。

“回老家,石達開犯貴州和四川,皇上別提有多擔心四川,這次就是因爲石達開的事急召我回京的,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保舉博文兄回鄉幫辦團練。”

“他心高氣傲的很,如果只是幫辦,恐怕他不會願意。”

韓秀峰沉吟道:“這你大可放心,他一定會願意的,畢竟相比去兩江能否建功立業一定把握也沒有,真不如回鄉協剿石達開!”

文祥好奇地問:“難道回四川老家,他就能建功立業?”

“博川兄,潘長生你還記得吧?實不相瞞,我原本打算帶他回京的,之所以沒帶就是擔心老家的安危,我當年在老家辦的那些團練全交給了他,他這兩年也沒懈怠,出省剿賊沒把握,但保川東尤其重慶還是有七八成勝算的,畢竟現在的石達開已不是當年的石達開了。”

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板桥市| 桐城市| 海盐县| 洛浦县| 安徽省| 大渡口区| 石城县| 陇川县| 玛纳斯县| 梅河口市| 临朐县| 锦屏县| 延边| 晋州市| 武冈市| 北川| 孟连| 东港市| 休宁县| 太和县| 三明市| 肥西县| 丰宁| 吐鲁番市| 盈江县| 万荣县| 施秉县| 四川省| 永福县| 茌平县| 镇宁| 清流县| 临沧市| 锡林郭勒盟| 墨江| 北流市| 云和县| 陆川县| 定兴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