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6章 美名

自從張巒入宮一趟,京師內突然便謠言四起。

朝野甚至都不知這風聲是從何處而來……

就是傳言皇帝已經跟自家岳父張巒商議好了,準備在未來某個時間,由張巒親自領兵去西北,統率新軍一舉蕩平草原。

消息散播得很快。

因爲完全沒來由,導致朝中大臣最初還以爲不過是一般的謠言,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平息。

但隨著傳聞愈演愈烈,許多人還說得有鼻子有眼,彷彿親眼見到親耳聽到一般,朝中人都開始談論此事的可能性。

主要是皇帝對於新武器的運用太過於熱衷了。

朱佑樘既找人訓練新軍,還親自前去檢校,更是在三邊總制的任命問題上採取了拖字訣,一直懸而未決,就像故意爲之,非要等一個合適的時間點,比如說張巒病癒,纔會指定總制軍務人選。

而十有八九便是張巒前去領兵。

按照皇帝這一年多以來對自己岳父的絕對信任,好像這纔是標準答案。

隨後便有科道官員以風聞言事的方式,在朝會上當衆將此事提出來。

皇帝一反常態,沒有就此問題展開任何討論的意思,只是示意覃昌、李榮等人直接岔開話題。

當發現有朝臣咄咄逼人不肯善罷甘休時,朱祐樘怫然不悅,立即讓覃昌宣佈退朝。

如此一來,謠言似乎成了遙遙領先的預言。

在這件事上,皇帝的態度非常耐人尋味,讓人覺得,朱佑樘就是有心把張巒拔擢起來,只是目前時機還不合適,只等新軍訓練出來便有定奪。

散朝後王恕身邊圍攏了不少人,他們都想從王恕這個吏部尚書口中探知更多內幕。

但王恕對此並不知情。

作爲皇帝的老師,內閣首輔徐溥面對少數幾人前來問詢時,也選擇了避讓。

……

……

徐溥帶著劉健回到內閣值房,司禮監秉筆太監蕭敬已經先一步在此等候。

“蕭公公。”

二人上前見禮,“進去敘話?”

“不必了!”

蕭敬一擺手,微笑著說,“陛下讓某家來知會一聲,朝中有時候羣臣的發言太過雜亂無章,讓人頭痛,請兩位先生務必將那些不合時宜的聲音給壓制住。再就是陛下希望最近朝中少一些對張國丈的非議?!?

劉健解釋道:“謠言之起,乃自民間,並非朝中人惡意攻訐?!?

蕭敬點頭道:“這點陛下也知曉。但這些風聲或許正是有人對張國丈不滿才導致的呢?少一些猜忌和誤會,才能讓民間的聲音減少乃至徹底消失,不是嗎?”

劉健聽到這裡很不高興。

怎麼聽你這話裡的意思,是怪我們平時對朝廷決策攻擊太多?導致百姓覺得,皇帝想以他岳父出來震懾朝中宵???

朝中文官都是大反派?

說白了,皇帝和他岳父纔是一家?我們全都是外人?

蕭敬再道:“陛下先前已有意增加閣臣人選,現有兩個備選方案,一是李東陽,二爲謝遷,均爲陛下的先生。

“作爲翰林院的學士,他們的才學自然都是極好的,請兩位及早甄別,看看誰最合適。若一切無恙的話,這兩天,陛下就將在朝會中提及此事。”

徐溥皺了皺眉,問道:“召學士入閣,不才發生幾天嗎?怎又要增加人選了?”

意思是說,張巒和劉健纔剛入閣沒多久,現在內閣事務也沒那麼繁忙,沒理由說非得增加閣臣數量來減輕現有人員的負擔。

況且,如果實在太忙了,臨時把張巒拉過來湊數也不是不行。

蕭敬搖頭道:“這是陛下的意思,請兩位自行參詳……在下告辭了!”

在閣臣面前,蕭敬顯得非常謙卑和恭謹,當即行禮離開。

……

……

與此同時。

張巒正過著異常舒心的生活,每天都在溫柔鄉中度過。

這天他難得地回到家中,準備應付兒子給他安排的接見賓客的活動。

張延齡對張巒說了,你總不見外人也不行,朝中人需要知道你還活著,你得不時出來見一下賓客,以參與到朝中某些事情的決策中來……但顯然張巒很懶惰,就算十天半個月出來見一次人,都覺得這是非常大的負擔。

當他來到書房,看到前邊桌子上堆成小山般的拜帖時,表現得很驚訝,側過頭問道:“這些都是想來拜見我的?”

隨侍身邊的常順恭敬地回道:“是啊,老爺,家裡邊已在儘量往外擋客了。不知怎的,最近您不怎麼打理朝事,儼然賦閒一般,但就是架不住有這麼多人前來下帖拜訪?!?

張巒道:“誰說我賦閒的?我現在還是內閣閣臣、戶部右侍郎、翰林學士、太醫院掌院,名頭一大堆,哪個拿出來不是響噹噹?嘿,你小子怎麼越來越像戲文裡說的宰相府門前七品官……不會是學人家收受賄賂了吧?”

“天地良心,沒有啊。”

常順趕忙解釋,“再說了,小的只是您府前辦事的小嘍囉,就算是宰相,不說得還是您麼?”

張巒琢磨了一下也是,悠然地拿起桌上表面幾份拜帖,隨便打開來瞅了幾眼,搖頭感慨:“可惜,我只是掛名官而已,不會真以爲我手頭的權力有多大吧?再說了,我還在養病,想多清靜幾天呢?!?

常順問道:“那……老爺現在到底是在當官,還是沒當呢?”

“這個……”

張巒自己也回答不出來。

要說他在當官,可戶部右侍郎這職位,目前朝中有兩個正職,人家葉淇可沒有卸任,還在處理日常事務。

要說他不當官……

名義上他已經復出,皇帝詔告朝野,說目前他張巒正在爲國分憂……這讓張巒自己也很矛盾。

“官當不當的有什麼區別嗎?還不是得面對塵世間如此多糟心事?”

張巒一副無奈的表情,搖頭道,“去把沈汝學叫來,旁人我都不想見,就見一下老朋友吧。

“順帶讓廚房準備點兒好菜,只上茶水就行,老爺我愛惜身體,不能喝酒,就與汝學席間閒談吧。”

……

……

酒宴無酒。

沈祿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今天能得到張巒厚待,一來居然有飯吃?

且宴席的規格還不低!

等沈祿入席後,看了眼滿桌子菜餚,好奇地問道:“來瞻,今日這是……?”

張巒把兒子逼他出來見客的事大致說了一遍。

“哎呀,竟是賢侄讓你出來待客的?說起來還真是……”

沈祿心想,你可真是個棒槌!

你兒子不讓你出來,你就繼續當縮頭烏龜,是吧?

“朝中最近有什麼事發生嗎?”

張巒問了一句,隨即自我解嘲,“我懶得向他人打聽,以後你知曉什麼,每過幾天告訴我一下,就當是替我探知朝中消息吧?!?

“可不能如此,你身爲朝廷重臣,豈能如此懈?。俊弊焐线@麼說,沈祿心裡卻很高興。

之前每次來,張巒都拿出那副要死不活的姿態,讓他覺得自己這個聯絡人當得很不稱職。

現在張巒至少有把他當心腹看待的意思。

沈祿道:“最近京師內外傳得沸沸揚揚,是說陛下準備以你爲三邊總制,去西北帶兵出征,封狼居胥,平定草原?!?

“什麼?哪裡來的這種離譜的傳言?”

張巒皺眉問道。

“沒有嗎?還是……不肯說呢?”

沈祿也很好奇。

他對此消息,最初也不太相信。

因爲張巒那副懶驢上磨的皮賴,他深有體會,就這種人,皇帝能放心把打仗這麼重要的事交託給他?

但後來傳得多了,還有根有據的,且沈祿也覺得,皇帝可能只是推張來瞻出來當個幌子,其實是讓王越和張延齡打頭陣……

反正仗歸王越他們打,張巒只等著領功勞就行。

張巒斷然否決:“絕無此事!陛下幾時跟我說過這些?也未免太過扯淡了吧!”

沈祿道:“他們都說,乃上次你入宮,陛下當面與你說的?!?

“咳咳……陛下當面跟我說,我自個兒不清楚,他們卻門清,是嗎?”張巒苦笑道,“所以有些人編瞎話,都沒譜了……”

沈祿這下終於釋然了:“原來真的只是謠傳??!不過最近這種傳言有愈演愈烈的跡象,不過話又說回來,來瞻你在民間的名聲可真好啊……百姓對於你領兵之事似乎抱有很大的期許呢!”

“啥?他們還期許?”

張巒頗爲納悶,“怎麼我在民間……還有名聲呢?”

沈祿笑道:“來瞻你可不能妄自菲薄,就說你推行新鹽引,還讓延齡在鹽場大力革新技術,提高官鹽產量,促使鹽價下降;年初又讓李尚書在西北打了大勝仗,最近又訓練新兵,京師各種新氣象……

“如今百姓把對陛下的愛戴,全都轉移到你身上來了!都覺得是你輔佐陛下有功,纔會出現目前這種百業興旺、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張巒指了指自己,問道:“有嗎?”

他自己也很懵逼。

我成天都在那兒偷懶,百姓對我的評價竟如此之高?

之前我還以爲,你不過是在糊弄我,讓我儘快出來打理朝政,好爲依附我的官員撐腰,現在才明白……原來百姓真的那麼好“糊弄”,我不過是隨便做了點兒好事,他們就覺得我是活菩薩?

沈祿感慨道:“話說,這朝中當官的,早就跟百姓脫節了,誰真正關心過百姓的死活?唯獨你這邊,每次做的事,看起來波瀾不驚,但都是爲百姓謀福祉,亦爲百姓所認同?;蛟S正因爲如此,有些人才認爲你是與世俗爲敵?!?

“我怎聽不明白呢?一邊與世俗爲敵,一邊……得到他人的認同?”

張巒不解地問道。

“是的?!?

沈祿道,“因爲有的人,就是見不得別人的好,他們只顧自己的前程,完全罔顧百姓的死活。而你不一樣……就說最近京師中非常流行的蜂窩煤,不也是你弄出來的嗎?”

“啥煤?”

張巒張大嘴巴問道。

沈祿笑了起來,搖頭道:“哎呀,一看就知道延齡是以你的名義在外推廣蜂窩煤呢,蜂窩煤是……”

“打住、打住!”

張巒一擺手,道:“我不需要弄明白你說的是啥玩意兒,我總算清楚了,延齡做的那點兒好事,功勞很多都被記到我身上……我這是冒了兒子的功勞??!唉,我真無顏面對吾兒,好生羞愧!”

“來瞻,你……”

沈祿大感無語。

張巒道:“不過有關去西北治軍之事,莫說陛下沒跟我提及,就算有此意向,我也是斷不會答應的。

“沒那本事,就一定不要去逞能,否則重演土木堡之變的舊事,那就是害人害己!

“我這人就是這麼實在!如果說我張家將來有一人能在軍事上有所建樹,一定是延齡無疑!”

……

……

大明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軍工廠開張了。

第一批六百多名工匠,都是之前張延齡造火銃和火炮時,手把手帶出來的。

每個人幾乎都跟張延齡學過詳細的製造技術,而他們這次在新工廠內完成的,是製造一些制式的機牀零部件,並以這些零部件進行拼裝。

最重要的是,如今燧發槍已經能做到量產。

這種新式火器最大的優勢,就是不用再擔心雨天和潮溼環境對火器的影響,做到隨時隨地可以發射。

軍工廠開張當天,張延齡本來打算讓朱祐樘前來主持剪彩儀式,但因爲皇帝偶感風寒,就沒來,當天剪彩儀式也隨之取消。

不過朱祐樘在感冒好得差不多後,便親自到兵工廠視察,且拿著燧發槍進行實彈射擊,其強大的威力讓朱祐樘深刻認識到,爲什麼小舅子要大力發展火器。

視察結束,朱祐樘帶著張延齡從工廠內走了出來。

“延齡,連像我這樣沒多大力氣,甚至連馬都不會騎,平常還容易生病的人,拿起這東西,都可以輕易射殺百步開外的猛士,我完全不敢想象,這種東西如果用在戰場上,會有怎樣的效果?!?

朱祐樘感慨地道。

張延齡正色道:“有了新火器還不夠,我們得主動出擊,把敵人扼殺於搖籃之中。”

這一直是張延齡秉承的理念,就是不能一直龜縮著堅守不出,守著大明的一畝三分地,不管外面的發展。

如果不能一次將韃靼和女真這些部族給解決,那將來某個時刻,韃靼人很可能會捲土重來,更別說一百多年後女真人崛起了。

有了厲害的火器,你就得往外擴張,這才能積累資本,甚至完成對全球的征服,到時大明就不再是偏安一隅的文明古國,而要變成全世界各個國家和文明都畏懼的猛虎。

朱祐樘點頭:“我也希望能早些平定草原,就是不知需要多少年。再就是目前看來,這個軍工廠規模還不夠大?!?

說話間,朱祐樘擡起頭,看向他心心念的工廠廠房。

他知道,有了這地方,他就不用再當一個因循守舊、被文臣欺瞞糊弄的君王,甚至可以開疆拓土,建立一個遠超漢唐的強大帝國。

張延齡道:“那姐夫,不如就定個兩年之期吧。兩年內,必須要在草原上建立起大明軍隊的赫赫威名。

“我們可以先定一個兩年規劃,長遠些,再定一個五年徹底平定草原的計劃。在這五年內,並不是只攻打草原,順帶把遼東等地的異族給徹底征服?!?

“好?!?

朱祐樘點頭道,“這份計劃,需要拿到朝堂上去說嗎?”

張延齡笑了笑,道:“我想朝中那些文官,是不會贊同咱們君臣去折騰的。在他們看來,這是勞民傷財之舉,並不值得推崇。但我想,咱做人得有追求,有了這麼好的火器,且有王越這樣的名將,爲什麼不好好利用一下?因循守舊可要不得!”

“一切都聽你的?!?

朱祐樘就像是得到心愛玩具的少年郎,對於具體擴張計劃什麼的並沒有多少概念。

他只是覺得,小舅子說得非常有道理。

彷彿只需要跟著小舅子的步伐走,就能成就他曠世明君的美名,爲啥不博一把呢?

第596章 站哪邊?374.第374章 蠢得很別緻第54章 勢不可擋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711章 贏得人心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23章 真乃義士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314.第314章 主宰命運之人140.第140章 虞美人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第621章 銀開中第724章 國舅不急太監急142.第142章 榮歸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490章 相逢恨晚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第765章 有事就找張國丈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第516章 追究第440章 無須當事人(求月票)第752章 豎子第673章 前途的抉擇第460章 用新不用舊74.第74章 高深莫測張神醫第636章 自怨自艾86.第86章 收買拉攏第15章 閨女喂豺狼75.第75章 能避則避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109.第109章 少爺命(第三更)第515章 機會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第731章 全民參與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a>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25章 吊起來賣第674章 再撤第621章 銀開中第659章 時也命也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第774章 龍嗣第467章 爭論第755章 一層身份足矣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第32章 真相大白133.第133章 宮中災厄,得喜乃解?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480章 我纔是受害者第537章 紙上談兵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第690章 內廷旁聽生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512章 以進爲退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第790章 收放自如第589章 到此爲止?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第698章 寒號鳥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第620章 窮則思變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第672章 首功之臣第457章 果然是他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497章 跳樑小醜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224.第224章 第三方插足118.第118章 誰的責任(第三更求月票)147.第147章 籌謀投效(求月票)262.第262章 早晚被取代(二更求支持)第713章 狡獪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620章 窮則思變第624章 出門事事難第504章 情難自己第700章 打著旗號唱反調177.第177章 生意經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第666章 出關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第680章 病中的仁慈第488章 結黨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第650章 富貴病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托克托县| 灵宝市| 望谟县| 天镇县| 乌什县| 吉水县| 孝昌县| 石嘴山市| 调兵山市| 南乐县| 兴仁县| 都江堰市| 东乌珠穆沁旗| 龙里县| 安新县| 新密市| 施秉县| 九寨沟县| 田林县| 沐川县| 永德县| 永济市| 马鞍山市| 乐平市| 九江市| 邢台县| 江孜县| 陆良县| 塔河县| 东港市| 壤塘县| 虞城县| 卢湾区| 仁寿县| 卢湾区| 望城县| 威宁| 延长县| 安仁县|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