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1章 去與留

第791章 去與留

送別沈祿這個妹弟,張巒回到後院,見到了髮妻金氏和小妾。

坐下來沒說上幾句話,下人前來通稟,說大兒子張鶴齡從外面回來了。

“該來的不來。”

張巒翻了個白眼道。

金氏有些不悅,指責道:“老大跟延齡一樣,同是你兒子,怎麼還搞區(qū)別對待呢?好歹,以後你的東西,不得由老大來繼承?”

張巒沒好氣地道:“我倒是希望家裡真正有本事的是老大,不是老二。可惜天不遂人願,咱們家以後要是落魄的話,肯定是壞在老大身上。

“老二鬼主意太多了,賺錢的點子一個接著一個,完全可以自成一脈。我現(xiàn)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我們老兩口走了後,他不幫他大哥。以老大的性子,恐怕要不了多久家就敗了……

“唉,都是你肚子裡生出來的崽,爲何差距這麼大呢?”

“哼!”

金氏多少有些不滿:“你又沒託付大事給鶴齡,怎麼知道他不行?萬一他有其他方面的特長呢?不要剛開始就把人看扁了!”

恰好這個時候小女兒張怡從閨房裡面走了出來,張巒臉色變得好看了些,笑著說道:“有個閨女也不錯,至少隨時都守在身邊,還很孝順。”

金氏扁扁嘴,道:“女兒有什麼用?早晚嫁到別人家裡。”

張巒板著臉喝道:“咱們家大閨女現(xiàn)在可是懷孕在身……如果能順利誕下麟兒,那就是大明的太子,我就是太子的外公!

“女兒怎麼了?我張家不全靠女兒纔有今日的風光?瞧不起誰呢?”

“你……”

金氏很想說,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怎麼還上綱上線?你這剛回來,怎脾氣這麼衝呢?好像見到誰都想咬上兩口似的!

正說話間,張鶴齡踱步走了進來,還沒見到人就先聽到其聲:“娘,給點兒銀子,我這邊沒花銷了!”

等見到老父親在那兒坐著,臉色一變,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馬上轉身就想開溜。

“站住!”

張巒厲聲喝道。

張鶴齡止住腳步,強笑著衝張巒點了點頭,道:“爹,你咋回來了?我……就是回家來看看。”

張巒怒目相向,道:“平時不落屋,回家就是爲了要錢,是吧?你小子不是有朝廷的俸祿嗎?還不夠你花銷的?”

張鶴齡一聽這個就來氣,漲紅著臉道:“爹,我還沒說呢,不知道哪個天殺的把我的官職給去掉了……本來我是錦衣衛(wèi)千戶,出門風風光光,到哪兒都有人逢迎,結果現(xiàn)在……啥都不是……”

“你現(xiàn)在不是錦衣衛(wèi)千戶了?”

張巒琢磨了一下,不解地道,“不對吧,不是隻下了你的實缺,你仍舊是寄祿的千戶官嗎?”

“可是寄祿的錦衣衛(wèi)千戶,手頭沒有絲毫權力,別人沒便宜可佔自然不會前來巴結,塞錢送禮全都停了,上面也不發(fā)俸祿,一問就說先欠著……我現(xiàn)在沒了收入來源,不得回來靠家裡支應一下?我還沒娶親呢,家裡有田產什麼的,提前分潤我一點兒也行啊,但就是……”

本來還在那兒侃侃而談,不過當張鶴齡發(fā)現(xiàn)老父親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時,他立即識相地住了口。

張巒撫著頜下長鬚,嘀咕道:“怎麼寄祿官連俸祿都發(fā)不下來了?朝廷財政緊張到這個地步了嗎?”

此時金氏已從房間裡走了出來,手上拿著個小荷包,隔得遠遠地便丟了出去,見張鶴齡伸手接過,便開始教訓丈夫:“別說你兒子了,你自己領過俸祿嗎?要不是家裡有人支應,怕是現(xiàn)在一大家子都要吃糠咽菜了。”

“謝謝娘。”

張鶴齡先是燦爛一笑,等掂了掂手裡荷包的重量,覺得不對,立即打開,數(shù)清楚裡面銅板數(shù)目時,有些不滿道,“就這麼點兒?”

張巒扁扁嘴道:“有的花就不錯了,再缺錢,找你二弟去。”

“娘不讓我去找……還說二弟有銀子只能往家裡送,她先收著,再統(tǒng)一分配。之前二弟不是說給了我三百兩銀子嗎?結果全都在娘那兒了……娘,照你這麼給,過個三年也給不了我三百兩啊。”

張鶴齡繼續(xù)叫屈。

金氏不滿道:“給就不錯了,你怎還在那兒掰扯?信不信以後我一文錢不給你?”

“走了,走了……等用完了再來要。”

張鶴齡說完轉身便離開。

金氏回頭看向丈夫,皺眉道:“不管怎麼說,你都該往家裡帶點兒銀子吧?你既是文臣,又是武勳,想必俸祿不老少,不會都填補外面的狐貍精了吧?”

“這叫什麼話?”

張巒勃然變色,喝斥道,“我是真沒領過俸祿,就算朝廷發(fā)了,也一定會送到府上來!說了你可能不信,我雖是戶部侍郎,掌管著朝廷的錢袋子,卻連官員的俸祿都保證不了,實在是沒臉當這個官!

“不過那個葉淇也是,接替我不少日子了,怎麼這點兒問題還沒解決嗎?”

金氏不解地問道:“葉淇是誰?”

張巒擺擺手,道:“就是暫代我官職那個!不過看起來,應該沒啥能力,不然也不至於長期無所作爲!嗯,論政績遠不如我。”

“就你?”

金氏頗感驚詫。

自己的丈夫,怎麼看都不像個當官的樣子,居然還有臉說他比別人強?那……之前他是怎麼把差事混下來的?

張巒白了妻子一眼,道:“家裡最瞧不起我的人就是你!我當上國丈,沒把你換了都算是好的,還挑三揀四?”

金氏黑著臉道:“皇后是你女兒,不是我女兒,是吧?那可是我親生的……既然都是靠女兒得來的權勢和地位,你敢瞧不起我?”

“婦道人家,頭髮長見識短。”

張巒樂得跟金氏拌嘴,這樣他就有了翻臉的機會,不用在家裡老老實實待著,直接出門就好。

……

……

張巒去找了張延齡。

等見面後,張巒大馬金刀往那兒一坐,身上居然來了一股上位者的氣勢,叱問:“你說說看,你姐夫爲啥突然不指定三邊總制了?”

張延齡笑了笑,回答:“因爲姐夫希望我去領兵。”

“啥?你去帶兵打仗?”

張巒很驚訝。

“對啊。”

張延齡聳聳肩,道,“此番選三邊總制,其實就是正式任命邊軍統(tǒng)帥前的熱身環(huán)節(jié),就算最後選出來的人是王越,姐夫希望的也是王越來配合我,我纔是主事的那一個。所以……呵呵……”

張巒好奇地問道:“你以什麼身份前去領兵?總不能讓你當三邊總制吧?這個位置,爲父都沒資格當,遑論是你?” 張延齡瞥了張巒一眼,不以爲然道:“從常理來說確實如此,但問題是……我們是外戚啊。”

“什麼意思?”

張巒皺眉問道。

張延齡笑著解釋:“大明到目前爲止,雖然從無外戚干政的先例,但也不是沒有空子可鑽……外戚朝廷通常都會賜武勳,只要姐夫賜給我個爵位,我不就能名正言順去西北領兵咯?”

“啊?這樣也行?你能服衆(zhòng)嗎?”

張巒搖頭道,“打仗可不是兒戲,紙上談兵只會害人害己……你要怎麼做,才能讓軍中上下信服你?”

“所以我非常需要一個替我穩(wěn)定軍心的幹臣,王越無疑是最佳人選!”

張延齡道,“且我將來帶去西北的,多數(shù)都是隨我一起演炮和訓練過的人,對於熱兵器極爲熟悉。

“最近姐夫已下旨,讓各地武勳子弟到京師來,進行專門的訓練,以適應將來的作戰(zhàn)方式,每個人都會接受我的指導……你說,我都做他們先生了,以後帶他們去打仗,難道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

……

轉眼已到三月。

大批錢糧開始從京師之地起運,通過大運河送往徐州周邊地區(qū),幫助李孜省完成宏大的黃河改道工程。

葉淇作爲戶部右侍郎,這次的事情由他監(jiān)督執(zhí)行,不過當看到大批錢糧圓潤自如地調運出京時,不由羞愧難當,畢竟他心裡很清楚,這批錢糧根本不是他籌募出來的,而全靠張家人運籌。

是不是張巒籌集出來的他不知道,但至少明白,他葉淇在戶部侍郎任上,幹得遠不如張巒。

所以回去後,葉淇直接一道請辭奏疏送了上去,說是要回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且沒有解釋太多,大概意思就是我已心力交瘁,不想幹了,請陛下放過我,讓我回去養(yǎng)心傷。

這對於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來說,幾乎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明明最初他認定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外戚佔了自己的職位,滿心委屈。

那外戚全靠跟新君的關係上位,朝中沒一個人瞧得起,我受了奇恥大辱,隱忍很久終於獲得暫時上去頂替他的機會,本想大幹一場,結果赫然發(fā)現(xiàn)……

自己乾的還不如他。

你說這上哪兒講理去?

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嗎?

一道奏疏上去,弘治皇帝並沒有馬上批覆。

不是說朱祐樘對葉淇有多看好,畢竟這個時空的葉淇並沒有主導鹽政改革,沒有表現(xiàn)出多少才能。

只是朱祐樘覺得,自己的岳父現(xiàn)在還稱病不出,必須得先找個人頂上去,好好幹活,葉淇不管怎麼說,爲官多年,打理財政的經驗非常豐富,也是之前敲定的戶部侍郎人選。

除了葉淇外,還有更合適的人嗎?

你就算覺得自己不行,也先繼續(xù)幹著,直到我岳父把病養(yǎng)好了回朝,你再下去,屆時給你安排個不痛不癢的差事讓你混日子,算是對你的酬謝。

皇帝此舉,在朝中人看來,卻是對葉淇的失望……

如果皇帝真覺得葉淇能勝任職務,必定是一早就把其請辭奏疏給駁回,留中不發(fā)就說明皇帝已對葉淇沒了耐心。

這天早朝結束,劉健代表內閣,對葉淇進行安慰。

二人肩並肩出了宮門,並沒有馬上去到戶部衙門。

劉健鍥而不捨地規(guī)勸:“此等時候,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如果你走了,戶部將再無人可用。再者你希望張來瞻回朝,繼續(xù)做一些世人不能理解之事,給朝政造成極大的混亂嗎?”

葉淇怎麼都沒想到,劉健能把“黨同伐異”的話,說得如此清新脫俗。

留你在朝中,爲的就是扼制張巒……

不過話又說回來,張巒有做過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好歹他也是個讀書人出身,不應該收攏,爲我所用嗎?

葉淇苦笑道:“某自知能力不及,不得不赧然告退。”

劉健皺眉問道:“本清兄何出此言?”

葉淇嘆息道:“上任之初,葉某處處碰壁,本以爲是有些人不肯配合,或是礙於陛下跟張國丈的關係,所以纔不願意出手相助。

“後來才發(fā)現(xiàn),其實張國丈所作所爲,一切都有根有據(jù),如果非得以籌募錢糧和解決朝中財政困境作爲考覈標準,我在戶部侍郎任上,所行之事遠不及張國丈,實在慚愧得緊。”

“他做過什麼?”

劉健一張老臉黑了下來。

作爲跟張巒有著直接競爭關係的閣臣,他不願意把眼光放長遠些,無論張巒做了再多事,在他這樣自命清高的人眼中,都是無用功,屬於跳樑小醜的行徑。

葉淇對於劉健翻臉毫不在意,自顧自地道:“朝中錢糧調度,僅這一條我便不如張來瞻,告退的理由已足夠!如果再加上從民間籌募錢糧貼補軍需和用以治河,我就更加不如了。索性就不想留在朝中,任人嘲笑……將此任留給張國丈,也算是成全了陛下心意。”

劉健瞪著葉淇,質問:“你做官是爲照顧陛下的心意,還是爲了大明的前程?難道你認爲,應當讓一個外戚出身的傢伙,佔據(jù)高位,影響朝局發(fā)展?”

葉淇反問道:“劉閣老,戶部侍郎是不是外戚,或者是不是進士出身,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只要能幫朝廷做事,不就夠了?”

本來葉淇是最恨張巒的那個人,畢竟他覬覦已久的蘿蔔坑被張巒佔了,所謂同行是冤家,他沒理由替張巒說話。

但眼下,他似乎又是最理解張巒的那個。

在戶部侍郎任上,還是在大明最窮困的時候擔當此任,那真是一干一個不吱聲,其實就是當家難,當國庫空空如也的朝廷的家更難。

劉健看出葉淇態(tài)度堅決,終於道:“無論怎麼樣,你都先留任,等到戶部把秩序重新釐定,可以直接升你爲左侍郎,到那時,你肩膀上的擔子就會輕很多。”

意思是我怎麼都不會調你走。

難得你跟張巒有奪職之仇,把你留在戶部,這樣以後升遷爲張巒的上司,到時幹活的事交由他去,你在上面坐享其成,扼制他便可。

葉淇卻不爲所動,搖頭道:“葉某可沒臉留下!”

說完,渾然不顧劉健在旁,葉淇直接擺擺手便離開。

大有一種“你不必規(guī)勸,我已經想明白了,這朝堂不適合我,我將一去不復返”的決絕。

(本章完)

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73.第73章 謹小慎微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389.第389章 裝逼的岳父(求月票)第724章 國舅不急太監(jiān)急第731章 全民參與第723章 打壓他不影響針對你第633章 張大木偶第2章 龍兄虎弟第409章 買船票第802章 妻重於祖母第29章 南轅北轍第706章 不日將至第62章 天意人心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741章 活久見第704章 場面人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第693章 老老交替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第722章 男人之間好說話第19章 御史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152.第152章 同一根繩上的螞蚱246.第246章 合作之基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462章 高瞻遠矚第665章 旗幟不倒第619章 原形畢露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第789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84.第84章 看走眼第801章 裝什麼大姑?第582章 士爲知己者死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第19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求票)第702章 公與私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671章 見好就收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75.第75章 能避則避第731章 全民參與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116.第116章 打壓第692章 一反常態(tài)361.第361章 兄友弟恭第59章 鴻雁傳書第657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第695章 態(tài)度第704章 場面人第644章 絕不答應344.第344章 你對他們不夠了解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第707章 大國威風125.第125章 鬧劇第58章 報與不報第517章 高枝第527章 人選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28章 疑惑第594章 動手不動口108.第108章 雞犬升天(求訂閱)第663章 勝負手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325.第325章 紛爭(求保底月票)第769章 抵押第32章 真相大白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70.第70章 郎情妾意?第637章 滅了他138.第138章 討好型人格(三更求票)第713章 狡獪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118.第118章 誰的責任(第三更求月票)第713章 狡獪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277.第27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521章 步調一致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359.第359章 是誰在配藥?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第666章 出關第698章 寒號鳥第693章 老老交替第210章 什麼事都敢往身上攬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367.第367章 信息繭房第19章 御史第626章 對立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607章 政治外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界首市| 永年县| 安义县| 黔江区| 卢湾区| 灵台县| 聊城市| 金川县| 兴文县| 南开区| 南靖县| 二连浩特市| 安岳县| 平遥县| 武邑县| 涡阳县| 策勒县| 建宁县| 连江县| 滕州市| 安阳市| 蕲春县| 华容县| 英德市| 汝阳县| 永福县| 景德镇市| 疏附县| 宁陕县| 晋宁县| 红桥区| 湖口县| 五大连池市| 沧州市| 广宗县| 日照市| 陵川县| 丰县| 无为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