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6章 爲他一人準備

張延齡這邊是一點兒都不著急,因爲他很清楚,一次廷議就想成功推舉出三邊總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且朱祐樘在最終定奪前,一定會聽取張巒的意見,或者說,這次的三邊總制人選終歸還是要由張巒來決定。

岳父你說誰合適,朕就讓誰去固原上任。

這個人選不聽你的,也就是不聽我這個皇帝的,咱怎麼敢用一個失控的人去掌控西北軍政,又如何幫我實現政治抱負呢?

張延齡之所以清楚這一點,是因爲朱祐樘已知曉目前火炮正大批鑄造出來,需要一個表現的舞臺。

如果只是這麼悶頭造下去,朝廷一點兒經費都不給,那些文臣還不斷地製造麻煩……實戰又沒展現出效果,往後是否應該繼續大力發展下去都存在問題。

總不能讓一切停步不前吧?

最好的方法,就是趁著韃靼人內亂,先打上一場,看看效果。

取勝了,皆大歡喜,繼續發展火器,並推進西北軍政改革,順帶削弱部族力量,甚至於平定草原,徹底消除邊患。

而要完成這一切……

是不是得找個聽話且有真本事的人?

多數能勝任三邊總制的,基本都是傳統文臣,寧可聽徐溥、王恕和馬文升的話,也不會聽皇帝的,更不要說張巒了。

尤其還要求他們主動出擊……利用火器來贏得勝利。

普通大臣壓根兒就不會去冒險。

因爲他們沒必要爲難自己。

打贏了,繼續當三邊總制,打輸了,罷官落罪。

不打反倒更符合其利益。

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一定不會主動尋找良機,伺機開戰。

但王越情況卻截然不同。

他現在好不容易纔被朝廷免罪,可他威寧伯的爵位並沒有拿回來,如果給他個領兵的機會,讓他總制三邊,他只是平穩地混到致仕,那就等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在張延齡看來,王越能力突出,又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只要給他一個穩定的發揮的空間,他絕對能給所有人驚喜,只是大臣們不給他這個表現的機會罷了。

……

……

沈府。

王越趁著日落前來訪,爲的就是想知曉,自己在第二天朝議上,是否有可能會被張閣老往上推薦。

指望朝中文臣推舉,無論是以前看得起他的或是跟他保持一定關係的,再或是那些曾經受過他恩惠的……通通不能指望,就在於他知道,新皇剛登基,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否定先皇的決定。

他想要通過正常途徑拿到三邊總制的職位,與癡人說夢沒什麼區別。

“沈參議,可有著落?”

王越見到沈祿時,臉上帶著極大的期許之色。

沈祿搖頭道:“王公請見諒,在下今日並未見到張閣老本人。”

“哦。”

王越顯得很失望。

沈祿急忙補充:“不過我見過小國舅了……就是來瞻次子延齡,他在幫陛下做事。”

王越問道:“這位小國舅,可是會將在下期冀,如實跟他父親說明?”

“其實……王公不必太過著急。”

沈祿道,“以延齡所言,明日的廷推只是走個過場罷了,有關此職務的最終決定,或許得經過好幾日拉扯。王公可以回家等候,情況會逐步趨於明朗,但絕不是現在。”

王越不解地問道:“陛下明明已跟閣老和部堂都打過招呼,甚至準備以廷議來決定人選,怎麼可能會拖延下去?西北軍情不是很緊急嗎?”

“在下也不知延齡爲何會有如此判斷。”

沈祿回答得很實在,“不過以在下這兩年與延齡賢侄的接觸,他既然如此說,那基本上事情就會如此發展,不太可能會出現偏差。”

“哦!?”

王越顯然並不覺得一個尚未成年,沒在朝中當官,甚至連個爵位都沒有的小國舅,有這麼大的話語權。

沈祿再道:“且在下也跟延齡提過王公。”

王越耐著性子問道:“不知小國舅是如何說的?”

顯然王越想知道的並不是張延齡對他的看法如何,而是想從張延齡口中聽到有關張巒對他印象的描述。

“王公不必太擔心,當初也是來瞻父子在陛下面前爲您說好話,你才得以免罪回京,閒住待用。眼下這時候,他們不會把你當外人。”沈祿想盡量維護張家父子跟王越的關係,纔會這麼說。

王越道:“但始終如今張閣老並不在朝,仍處於病休狀態……且……”

有些話,王越不好意思說得太明白。

誰說張來瞻幫我,就一定看重我,打算在皇帝面前舉薦,讓我重新得到重用?

誰都知道當今陛下乃是一位孝子,先帝做出的決定,歸罪之人,有那麼容易就被推翻原來的處罰?

要是陛下真有意用我,那之前爲何不用我去西北領兵,而是用個名不見經傳的李孜省?

或者說,我跟張來瞻又沒什麼私下的交情,甚至都沒建立起深厚的聯繫,張來瞻憑什麼在這麼大的事情上出手相助呢?

沈祿無奈道:“王公,其實您來找在下,早該知曉,在下能幫到您的地方,實在是……不多。”

“沈參議莫要如此說。”王越急忙道,“老朽之所以拜託到您名下,概因京師中能給老朽這個機會的人實在太少了。”

要不是實在走投無路,我也不會來求一個通政使司的小小參議,這麼個芝麻綠豆官,以前給我提鞋都不配。

但問題就在於……

這個芝麻小官的背後,有個強大到讓人窒息的張國丈。

甚至到現在,都沒人搞清楚,張國丈憑什麼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成爲大明朝廷的一座大山頭。

沈祿道:“既然延齡都如此說了,您看,要不就先等等?如果明日這件事真出現爭議,那朝廷在舉薦人選方面,必定會擴大範圍,到時必定會有王公您的機會。要說西北帶兵打勝仗,威懾四夷,在下認爲,沒有誰會比王公您更合適。”

王越問道:“明日不能請徐侍郎,爲老朽……說上兩句嗎?”

顯然王越有些失望。

既然張來瞻那邊擺明了不肯出面幫忙,他兒子也只是隨便交待一句,讓等等看。但我還是想在明天第一波廷推時,佔一個舉薦的名額。

感情朝廷推舉三邊總制,我這個賦閒的名臣,連第一輪名單都進不去?還得等以後找機會往裡面增補?

沈祿無奈道:“明日廷推之事,怕是少有人會參與意見,畢竟陛下已提前找閣老、尚書問過策,最初的人選,必定會從他們口中出來。”

“明白了。”

王越似乎對重任三邊總制已不抱太大希望,起身抱拳行禮,“麻煩沈參議了,希望明日過後,在下有機會見到張閣老本人,親自跟他說明在下的治軍方略。”

無論行不行,我總得見見張來瞻吧?

得讓張閣老知道,我一心想跟著他混,至於治軍什麼的……我的本事還用得著質疑嗎?

只要是我去當三邊總制,就問韃靼人誰敢來犯?想出擊就出擊,想防守就防守,那還不是來去自如,任我縱橫?

……

……

沈祿對幫王越這件事,可謂是不遺餘力。

他非常希望王越這種有超強能力的人,加入到張巒的派系中來,成爲他們身邊一員虎將,這樣就算最後形不成黨派,以後他也能從王越編織的關係網中獲利,對他和徐瓊等人當官,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且真正有能力的人,誰不想幫?

畢竟沈祿自己只是個舉人出身,他並不認爲王越這個當世嶽武穆,犯了什麼不可彌補的大錯,或者說王越只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完全沒必要上升到罪臣的地步。

於是第二天,他便繼續找機會去見張巒。

最後還是在張延齡派人安排下,他在靠近張巒金屋藏嬌院子附近的一座茶樓內,見到了精神略顯萎頓的大舅子。

“來瞻,你這是……?”

沈祿看過去,善意地提醒,“還是要多注意休息啊……怎麼養病這麼久,看上去你的氣色依然不太好?”

張巒吃驚地問道:“是嗎?情況真有這麼明顯?”

沈祿問道:“莫非你的病情又有反覆?”

“我上哪兒知道去?”

張巒有些頹喪,道,“總覺得最近這一年,就跟病邪盯上了一般,泄露天機果然容易遭到天譴啊……汝學,聽說你是爲王威寧之事來?我之前就跟你說過,有事直接去找延齡,爲何非得來見我呢?”

沈祿道:“我當然知道延齡的本事大,完全能代表你。但問題是……王公那邊不太相信延齡啊……在他看來,你纔是大明的閣老,是真正能決定他將來的大人物。”

張巒摸著下巴,不解地道:“在王威寧眼中,我真的有這麼重要?”

沈祿由衷地感慨:“你不知道,他對我一個通政使司的小小參議,都送上厚禮……我覺得要是幫不上他的忙,都愧對人家。”

“啊!?”

張巒心說,你這麼實在的嗎?

拿人錢財,就必須得替人消災?

不幫到人,你還渾身不自在?

沈祿再道:“王公在軍中威望極高,且他誠心想幫助陛下治理好西北軍政……在下認爲,他必然能幫到陛下,幫到你,這纔想方設法幫他運籌……如今這時候,其實你跟陛下提一嘴,比誰都管用。”

張巒搖頭道:“你別這麼說,延齡說話比我好使多了。”

“延齡?”

沈祿雙目圓睜,無比震驚道,“你的意思是說……延齡可以不通過你,直接跟陛下提出建議,而通常陛下也會採納他的意見?”

“不然呢?你以爲西山的礦是怎麼開起來的?還有宮裡的紡織工坊!再有便是西北用兵,還有什麼火炮……再便是什麼平定遼東……其實這樁樁件件,我參與得很少,都是延齡把大政方針制定下來後,纔有人告訴我是怎麼回事。”

張巒在沈祿面前主打一個坦誠。

兒子有本事,當老子的並沒有覺得有多悲哀,反正自己已經是壽寧侯了,頂天了積功再升一級成爲公爵。

自己已可以無所顧忌地過那逍遙自在的日子,何必瞎折騰呢?

沈祿問道:“那……你的意思是說,把王公直接引薦給延齡,讓他跟延齡說明情況,也是可行的?”

張巒皺了皺眉,問道:“非得見個面才行嗎?我是說,如果見面了再舉薦,最後他上位了,那豈不是說,我張家人明明不想捲入到朝廷紛爭,最後人選竟然還是由我們來定,被人說我們張家干涉大明軍政,甚至有竊奪權柄之意,那該怎麼辦?”

“來瞻,切勿言笑,這話可不能亂講。”

沈祿嚇了一大跳。

你張巒還真是口無遮攔。

張巒道:“那你真要覺得應該見見,那就讓延齡去見吧。延齡說,眼下韃靼人正是勢弱的時候,說什麼再過個十來年,韃靼人會逐漸強盛起來,到時再想消滅他們,就沒今日這般容易了。”

“所以說,這一戰是要徹底平定草原咯?”

沈祿繼續驚訝。

張巒板起臉來,教訓道:“汝學,我這就不得不說你了!你說你一個通政使司的小官,管那麼多軍政大事作何?你可真是操不完的心啊!”

“這個……”

沈祿有些尷尬。

自己的靠山,居然嫌棄自己多管閒事?

他在想,我做這一切,還不是爲了你,爲了徐公?

張巒道:“我兒造那麼多火炮,還要造火銃,軍服棉被也不少,還籌集糧餉,這一整套下來,如果只是內部整頓充實一番,也未免太過小題大做了。既然如此重視,就得主動出擊,跟韃靼人打個有來有回,甚至把韃靼人驅逐到北海去!”

沈祿問道:“那要是王公的想法,與延齡不同呢?”

“那還找王威寧作甚?”

張巒道,“陛下要的就是這麼個狠人,可以封狼居胥,禪於姑衍,飲馬瀚海。如果王威寧自認爲能力不及,還非上來湊熱鬧,顯得他礙眼麼?”

“可你畢竟之前幫過他……”

沈祿提醒。

張巒冷笑不已,道:“我幫的不是他,而是替陛下儲備一個善於作戰且還能打勝仗的文臣武將在京城,爲的是將來有派上用場的時候,隨時都能調用!可不是爲了讓他時時刻刻都斟酌利弊利害,關鍵時候卻打退堂鼓。”

沈祿道:“你這麼說我就明白了!這職位,或許就是爲王世昌準備的!只是眼下還不能讓他知曉罷了!”

第793章 認兒子不認老子第39章 見賢思齊第555章 文壇需要名聲第428章 選址第466章 保護費308.第308章 母子情深第703章 用人不疑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344.第344章 你對他們不夠了解第529章 透徹279.第279章 械鬥第462章 高瞻遠矚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733章 名聲臭了還能彌補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619章 原形畢露第716章 焦點第439章 讓功第695章 態度85.第85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714章 有大病第43章 無中生有第487章 你我都有個好前途第4章 鐵公雞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第19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求票)第410章 人無信不立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267.第267章 衆矢之的(求月票)263.第263章 鐵骨錚錚張鴻臚(求票)第426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352.第352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76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541章 裝上癮了(求月票)第6章 懸壺濟世第528章 真心交換第426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293.第293章 砧板上的肉第588章 額外收穫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第27章 前恭後倨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第37章 手眼通天第778章 吹過的牛總會實現第486章 爭議246.第246章 合作之基279.第279章 械鬥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第765章 有事就找張國丈242.第242章 奇葩不止一個第682章 姐弟閒話第208章 格局(求訂閱和月票)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620章 窮則思變第424章 搬倉的老鼠第655章 自己人第467章 爭論第9章 投機主義者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第639章 自家人248.第248章 撞槍口上第780章 投其所好130.第130章 先見與遠見(求訂閱)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529章 透徹第20章 案發373.第373章 當壞人的不是我第66章 通信第529章 透徹279.第279章 械鬥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631章 翁婿一心第533章 施恩望報第404章 關鍵時當忠臣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第213章 關鍵點(求訂閱)110.第110章 送選如送嫁(第四更求月票)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130.第130章 先見與遠見(求訂閱)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71.第71章 隔空問診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48章 “遠大志向”第478章 就是你!第525章 滔天的功勞第216章 投資與回報(求訂閱)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第571章 虛僞(求月票)344.第344章 你對他們不夠了解93.第93章 萬事俱備220.第220章 朝六宮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650章 富貴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大关县| 格尔木市| 迭部县| 临漳县| 宣恩县| 黄龙县| 永福县| 祁东县| 芮城县| 荣昌县| 南投县| 佳木斯市| 体育| 开平市| 大兴区| 陆川县| 卓资县| 嘉定区| 河源市| 城步| 陈巴尔虎旗| 利川市| 庄浪县| 天镇县| 龙江县| 邵阳市| 凤翔县| 康保县| 麦盖提县| 静乐县| 灯塔市| 原平市| 吉隆县| 深水埗区| 山西省| 新建县| 定西市| 红河县| 阿坝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