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5章 人選

御前奏對還在繼續。

劉健望向一旁的兵部尚書餘子俊,道:“餘尚書最爲合適。”

也不去探討皇帝的建議是否可行,直接就讓兵部尚書掛帥去當三邊總制,看起來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餘子俊急忙推辭:“老臣年老體邁,怕是難勝任此職……臣舉薦左都御史馬文升,其有卓越的軍政才能,又在西北經營多年,足以震懾韃靼外夷。”

上來就舉薦了兩個人選。

一旁的王恕聽了,感覺背脊一陣發涼,因爲他很怕皇帝下一步就看向他,甚至有讓他去西北領兵的打算。

既然皇帝想體現出對這件事的重視,必定是要派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雖然他王恕沒有西北治軍的經驗,卻做過南京兵部尚書,在治軍上也很有一套,更主要的是,現在朝中所有人都很尊重他。

派個能震住場面的實權派大臣前去,再合適不過。

且以王恕對皇帝的瞭解,自己的存在,很可能影響到了張巒的晉升,暫時把他派去西北,就會讓皇帝騰出手來,讓張巒晉升左侍郎,甚至還有機會當六部尚書。

朱祐樘道:“徐先生,您認爲呢?”

徐溥謹慎地問道:“陛下,如今朝廷財政捉襟見肘,非要在此時,於西北用兵嗎?”

顯然徐溥考慮的不是什麼揚我國威,誰都知道不能放任和助漲韃靼的惡行及囂張氣焰,也的確該給其一個深刻的教訓,但也得好好算算加強邊鎮軍備的成本。

徐溥現在儼然把自己當成大明的丞相,也就是朝廷的大管家。

作爲一個當家人,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財政問題,得保證朝廷能正常運轉下去,而不是爲了面子工程窮兵黷武,尤其還是做一些不太必要的無用功。

朱祐樘道:“徐先生,朕的意思,僅僅是找一人總制三邊軍務,至於接下來是否要對草原用兵,還得看韃靼人的動向。

“即便要出動出擊,也是以局部小規模戰事爲主,只要能殺韃靼人的威風和制止其野心便可,就好像李孜省領銜的偏頭關那一戰,點到即止,僅此而已。”

徐溥自然要琢磨皇帝這話。

難道皇帝打算把李孜省召回來,派其去當這個三邊總制?那治河怎麼辦?

牽一髮而動全身,徐溥腦子轉得飛快,並未主動接過話茬。

最後朱祐樘看向王恕,問道:“王老部堂認爲誰人合適呢?”

王恕仔細想了想,從容建議:“陛下,以戶部右侍郎張巒前去如何?”

此話一出,旁邊三人都用異樣的眼光打量他,就連站在皇帝身後的李榮和覃昌,都覺得不可思議。

你王恕不會以爲皇帝是打算讓其岳父去西北建立軍功,才召見你們做這一番安排的吧?

真不是!

你們別想岔了!

李榮和覃昌都在琢磨,要是陛下想讓那位張國丈前去領兵,斷不至於讓張國丈賦閒在家休養。

再說了,一個跑去西北打理軍政的張國丈,算不得稱職的權臣,更像是被放逐出權力中心,讓皇帝失去身邊的憑靠。

“不好。”

朱祐樘這次回絕得很乾脆,“岳父重病在身,之前差點兒沒救回來,亟需養病,實在不適合長途遠行……還是換別人前往吧。”

不說張巒不能勝任,僅僅說張巒不適合旅途勞頓。

大概意思是,等以後合適的時候,朕還是會讓我那岳父去邊塞嘗試一下,甚至可以是最優選擇。

但現在絕對不是。

朱祐樘道:“這樣吧,幾位卿家回去後,好生議議,明日朝會上做廷推和商討。及早把人選定下,可以安前線將士之心……朕也希望西北邊疆局勢不會出現大的變故,一定要抓緊時間,不可疏怠!”

徐溥道:“陛下,您可有問過張學士的意見?”

“徐先生是說岳父嗎?”朱祐樘搖頭道,“我不想打擾他靜休……這種事,朝廷能自行解決,爲什麼要勞煩他呢?”

徐溥心想,你這叫什麼話?

問問他有什麼合適的人選,也好讓我們避個雷,不是挺好?

反正他支持誰,我們一起反對就行了。

只要不是他舉薦的人上位,其餘人等我們都能接受。

朱祐樘道:“戶部也的確該調撥一批錢糧協同前往,尤其是延綏軍餉,有士卒已兩三年未曾領過錢糧,家中日子過得異常清苦。之前補發的軍餉數量嚴重不足,徐先生,您有時間的話,麻煩去催促一下戶部……”

給你徐溥權力,讓你以顧問的身份,去戶部指導工作,這樣你就更像是大明的宰相了。

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看朕對你都這麼信任了,你是不是也別找朕的麻煩?尤其是幫朕趕緊把錢糧湊出來,爲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大戰,做好準備呢?

徐溥再道:“那陛下,若要安排三邊總制,具體需什麼條件?是從中樞或者地方調派?是以有治軍經驗者優先,還是協調和後勤能力突出者優先?再或是……能服衆,能禦敵,善於修築城塞者優先?”

只問你,要從京城派你的親信去,還是就地提拔巡撫或左布政使去幹?

再或是問你,到底需要個善於防守的,還是擅長把握戰機能打勝仗且喜歡主動出擊的?總得給個方向吧?

可惜皇帝到最後也沒有給出標準答案,大概意思是你們自己看著舉薦,舉薦到令我滿意爲止。

等幾人從幹清宮出來,王恕急走幾步,追上徐溥後詢問:“時用,你認爲陛下到底是何意啊?想在西北重兵屯防?再或是要以趁用之人,以備不時之戰?”

他想弄明白,皇帝是要窮兵黷武,還是說準備培養他的人去掌握軍權?

皇帝做一件事,總歸有其目的性,我們得先知道他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纔好做下一步安排。

徐溥笑了笑,道:“王公的問題,對在下來說未免有些超綱了……陛下並未提前打過招呼,可能只是因爲韃靼內部發生變亂,想趁機安定邊防。推舉等事,等明日朝會上再議吧。”

王恕道:“那陛下提前召見我等的目的又是爲何?”

他其實並不覺得皇帝做的是無用功,或者說,皇帝想讓他們提前給出人選和方案,再或是給出一些指點,讓他們按照這個方向去挑人。

只是他們好像都沒有搞清楚皇帝的意圖,再或是有人領會了,只是礙於政見不同,不願意把人選推舉出來。

但……如果皇帝只是跟他們打聲招呼,說要選個三邊總製出來,完全沒必要在幹清宮單獨召見。

徐溥搖搖頭,表示不知。

旁邊的劉健做出補充:“陛下對於軍政之事有獨到見解,但自古兵家無小事,必定要恪守朝廷用人原則……以如今朝廷窘迫的財政情況,根本就不適合主動出擊,邊塞當以固守爲上,選人也要在這方面多加傾斜。”

無論皇帝本來的目的想選誰,只要我們按照自己的原則,只舉薦我們心目中的理想人選,完全不用去考慮皇帝的需求。

王恕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心裡卻在想,還是你們這些館閣出身的人豁得出去,皇帝真心把你們當先生對待,你們卻用自己的方式去編織出一張大網,限制皇權,算你們牛逼。

至於最後成不成事,全看你們的本事。

……

……

朝廷要任命三邊總制的消息一出,京城內不少人蠢蠢欲動。無論是曾經有過西北治邊經驗的賦閒大臣,還是各地巡撫、布政使在京的掮客,都希望能通過人脈關係,運作這個位置。

畢竟出任三邊總制將意味著成爲皇帝的親信,回朝後很容易做到左侍郎甚至尚書,這是從地方到中樞的一條升遷捷徑。

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爲,其實這職位就是皇帝給其岳父張巒量身定製的。

沈祿在得知消息後,沒有立即去見張巒,這次他學聰明瞭,改而去見張延齡。

此時的張延齡已帶著一批人在西郊試驗新火炮,聽說沈祿前來,倒也給面子,約好在演炮場不遠處的一個涼亭內會面。

正值春暖花開時節,這片湖泊縱橫地區的風景相當不錯,張延齡往那兒一坐,欣賞滿目蒼翠,頓時感覺神清氣爽。

沈祿見面後第一時間便說明來意。

“……光是今日,就有不少人前來我府上拜訪,意思是想通過令尊的關係,看看是否能獲得這個職位。”

沈祿耐心介紹情況,“我說,令尊無心朝事,應該不會覬覦那個位置,而這似乎正符合他們的心意。”

張延齡道:“此話怎講?”

沈祿靠前道:“現在朝野共識是陛下想讓令尊前往三邊領兵,但少許明眼人卻知曉令尊並不想舟車勞頓,去邊塞吃苦。再者說了,令尊堂堂閣臣,根本就無須去西北證明什麼,倒不如留在京師過幾天安生日子。”

“呵呵。”

張延齡笑了笑。

朝中很多人懂得審時度勢,已準確判斷出皇帝和張巒的意圖。

甚至有那心思狹隘之徒,覺得這次選三邊總制,是皇帝和自己老丈人編導的一出大戲,卻不知翁婿二人壓根兒就沒往這方面考慮過。

張巒當個閒差,朱祐樘都怕累著老岳父,還會想著讓他去西北?

張延齡道:“所以說,姑父的目的,其實是想問問,陛下究竟屬意誰?還是說幫誰說項,準備爲這職位做一番活動?”

“這個……”

沈祿謹慎地道,“其實我也明白,能勝任此差事的人微乎其微,不但要過陛下那一關,還得面對朝中大臣的刁難,其實……很難做到兩邊都認同。”

“嗯。”

張延齡替沈祿倒茶。

沈祿趕緊起身,從張延齡手裡接過茶壺,嘴上道:“延齡,你不用這麼客氣,你爲朝廷做了那麼多實事,是我打擾你了。來,我給你斟茶。”

說完便真的爲張延齡面前的茶杯倒滿茶水,又給自己滿上。

“姑父,做晚輩的給你倒茶,那是理所應當之事,你何需如此客氣呢?”張延齡謙虛了兩句,然後問道:“那姑父,你有什麼人選要推薦嗎?”

“我……可以推薦人選嗎?”

沈祿眼前一亮。

我本來只是來問問,看誰比較有可能靠近這職位,我再反推,往這個人身邊靠近,沾個光什麼的。

至於讓我出面說項……

我一個通政使司區區五品小官,何來發言權?

張延齡微笑著點了點頭,道:“姑父試著推舉一下唄?”

沈祿道:“其實最近,還真有合適的人來找過我,但我心知,光靠我的關係,想從令尊這裡撬動這個職位,不那麼合適。但有一個人,對此異乎尋常的熱忱,已經主動來見過我好幾次了。”

“主動求見?”

張延齡笑著問道,“那就是說,此人在京城,卻不是朝官,能力和資歷都足夠了?誰啊?”

沈祿想了想,道:“他現在確實不是官員,但名望極大……卻說,還是令尊之前跟陛下提請,纔將他召回京師閒住的,此人正是戰功赫赫的王世昌,他回朝已經有兩三個月了,卻未曾有入朝的機會,正四下活動。”

張延齡道:“王威寧聲名在外,雖然他現在已不是戴罪之身,但這種時候讓他來當三邊總制,朝中人肯定會有意見。”

沈祿道:“那就是說,此人不合適?”

“呵呵。”

張延齡笑道,“根本就沒有合適與否的問題,真要說他不合適,也未必盡然……陛下要的是一個能威懾韃靼各部族,又能聽命行事之人,既要忠誠,又會辦事,朝中有幾人能勝任呢?”

“忠誠?”

沈祿仔細琢磨了一下這個字眼兒。

顯然忠誠與否的問題,壓根兒就不應該出現在對官員選拔的要求列表上。

畢竟是個人就得以忠誠爲先,難道你不忠不孝,還想當官?莫說當官了,在這封建時代直接殺了都不過分。

但這個“忠誠”的定義,顯然並非普通的忠君報國,箇中意味值得人玩味。

沈祿繼續介紹他了解到的情況:“要說,王世昌表現出的誠意倒是很足,他說,很想聆聽令尊的教誨,且聽說在令尊指點下,李尚書在西北取得一場大捷,羨慕不已,說如果能得令尊指點,或許他能再次橫掃草原,爲大明建不世之功。”

“這說得……有些過了吧?”

張延齡笑道,“家父在他眼中,真有這麼高的位置?”

“誰知道呢?反正他是這麼說的。”

沈祿其實也知道,王越就是在那兒說好聽的。

誰不知道王越喜歡巴結人?

本事那是真的強,甚至說其是大明戰神也沒人敢反對,其能力是足以令草原上小兒止哭的大魔王存在。

但他身上的毛病同樣很突出,就是太喜歡巴結權貴了,見到當權派就走不動道……要知道他並不是武勳,而是進士出身的文臣,更是做到兵部尚書這級別的高官,這就讓天下讀書人很瞧不起。

你說你一個儒官,那麼巴結權貴,臉都不要了?

張延齡道:“如此說來,或許真應該與王威寧見上一見,聽聽其對西北邊防的見解。”

“令尊見還是……”

沈祿謹慎地問道。

“總不能是我這個小子去見吧?”張延齡笑道,“我這年紀,總歸不能服衆。”

沈祿感慨道:“令尊雖位高權重,但其實很多事……不還是聽賢侄你的?延齡啊,你要是覺得合適,我引介他來見,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張延齡道:“那先看看明日廷推的情況……這事兒,不著急。”

124.第124章 得隴望蜀(求訂閱)第16章 神醫和神棍只一步之遙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第516章 追究第714章 有大病第668章 陷阱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第437章 沒有野心的張學士297.第297章 畫餅第554章 大公無私張國丈175.第175章 招募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476章 歸寧第564章 賞臉(求月票)第785章 人選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第435章 耿直的騙徒第189章 進可攻退可守(求票)第406章 好戲子第768章 交情值幾個錢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775章 天大的好事第684章 子唱父隨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152.第152章 同一根繩上的螞蚱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4章 鐵公雞172.第172章 納采問名298.第298章 老子考覈兒子352.第352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777章 嘚瑟第787章 熱兵器是主流126.第126章 放下心,再吊起(求訂閱)230.第230章 誰挖的坑?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706章 不日將至第33章 遷徙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629章 請纓第593章 回擊第475章 “父慈子孝”第403章 都在等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第604章 好消息第428章 選址第432章 內訌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300.第300章 算計與擡舉第686章 輿論第619章 原形畢露第685章 勝似黨羽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182.第182章 今非昔比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第43章 無中生有第43章 無中生有第24章 親力親爲第581章 探牢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第521章 步調一致第458章 保媒拉縴(求月票)第626章 對立第539章 心態第781章 找藉口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105.第105章 喜婚無喜(第六更求訂閱)176.第176章 遠見卓識255.第255章 壞人誰來當第13章 濟世爲懷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第409章 買船票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第620章 窮則思變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701章 試探第745章 爭論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351.第351章 上眼藥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第552章 舉薦第13章 濟世爲懷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489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650章 富貴病第581章 探牢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32章 真相大白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389.第389章 裝逼的岳父(求月票)第712章 有備無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旅游| 噶尔县| 缙云县| 北川| 三河市| 博兴县| 秦安县| 姜堰市| 重庆市| 长白| 沭阳县| 黑河市| 许昌县| 清远市| 开鲁县| 西藏| 达拉特旗| 宁阳县| 新化县| 平塘县| 罗田县| 广昌县| 恩平市| 乐安县| 闽清县| 湖口县| 弋阳县| 西丰县| 南和县| 大方县| 青浦区| 新乐市| 合江县| 涡阳县| 察隅县| 南召县| 含山县| 华容县| 桦川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