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章 和談

結束了漫長又暗流涌動的軍議,徐佑單獨留下何濡吃早飯,飯後兩人繞著府內不算大的後花園散步,入目是池子裡的殘荷,青石板道旁的敗柳,滿地的枯黃凌亂,寒風調皮的鑽進袍襟,讓人精神爲之一振。

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

這是初冬獨特的凋零的美,和秋色不同,卻更加的難以忘懷!

“其翼,你的心思,我是知道的……”

何濡笑而不語,他爲了報仇,一直想推翻安氏在江東的統治,這點從未瞞過徐佑,所以在節堂軍議時力主抗旨和魏軍決戰,其實著眼點並不是洛陽戰局,而是打算攛掇著徐佑邁出第一步。

有了第一步,自然會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徐佑的意志再堅決,也阻擋不了黃袍加身,代楚自立的浩浩大勢。

徐佑知道不可能說服何濡放棄這個危險又充滿了誘惑力的念頭,只和他就事論事,道:“兵兇戰危,面對元光,誰敢說必勝?何況還得速勝?你想沒想過,抗旨是大不敬,若勝了,還可以說將在外,君命不受,回京之後受到臺省的責難尚有幾分轉圜的餘地,若敗了,兩罪並罰,維繫現狀也是妄想……其翼,我們在金陵並不是沒有敵人,先保存自己,才能說其他,你是聰明人,不要做傻事!”

何濡略帶嘲諷的道:“我還以爲七郎不在意大將軍的位置呢……”

“我不貪戀功名富貴,可身在其位,才能謀其政。許多事,別人做不得,或者不想做,那就由我來做。”

何濡跟在徐佑身邊多年,明白他並不是虛言,論及爲國爲民之心,實在是超出旁人太多,現在做的和將要做的事,無不是千難萬難,卻始終不曾遲疑半分,孟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滾滾歷史長河,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話說到這個地步,何濡也不再堅強求徐佑留在洛陽,畢竟元光選擇了最巧妙的時機加入戰局,如果不能速勝,任由孫冠攻掠州府,就算最後擊敗了元光,徐佑也要受到來自國內的極大的壓力,鋪天蓋地的責難,甚至會抵消西征取得的所有戰果。

因爲滅西涼,戰北魏,只是爲了取得了戰略優勢和長遠利益,廝殺的再怎麼慘烈,金陵的貴人們也看不到,感受不到。而孫冠造反,影響的可是士族門閥的眼前利益,傷筋斷骨之痛更直觀,也更容易失去理智和判斷,然後人性之醜陋,習慣的轉移仇恨,讓徐佑承擔起所有罪責。

這個時候,徐佑的實力還不足以和門閥階層翻臉,所以他才說先保全自己,何濡明白其中的難處,所以也改變了立場。

他是想推著徐佑更上層樓,可地基塌了的話,一切又何從談起?

“好,我支持退兵!不過,最好等冀州的沙門生亂,再談判不遲……”

這是要在談判桌上增加己方的籌碼,徐佑道:“我讓沙三青連夜趕往冀州去見冬至,要她務必說服法歸,暫停舉兵,另等時機。”

“嗯?”

“和北魏的談判,加上冀州不多,沒了冀州也不少,我們還是要做長遠打算,不能一次用完了所有的籌碼……”

何濡想了想,道:“也好!”

持續了三十天的戰事詭異的進入平靜期,元沐蘭和元光都沒有多餘的動作,似乎在等待中牟方面做出決斷,這更驗證了何濡的猜測,孫冠造反果然和外侯官脫不可干係。

徐佑也沒有等待太久,僅僅四天之後,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語氣雖然溫和,且帶著商量的口吻,但核心目的還是讓徐佑酌情退兵,要他以國內局勢爲重,妥善處理洛陽戰事,既能不墜軍威,也能儘早抽身。

傳旨的中書舍人袁亥,三十而已,相貌俊秀,和袁青杞是堂兄妹,冷不丁一看,還有幾分相似。

袁氏在朝中屬於中立,不站隊,皇帝讓他來中牟,說明金陵內部的諸多派系達成了共識。徐佑當即跪下接旨,並手寫奏疏,闡明已有具體的撤兵計劃,態度虔誠恭順,袁亥目睹全程,暗暗鬆了口氣,想想來時謝希文私底下和他說的那些話,當真不寒而慄,如果徐佑真的抗旨不遵,他是否有膽子請出天子劍,殺了徐佑?

徐佑決定退兵,卻沒有主動找魏軍談判,而是又等了兩天,鄴城的戰報傳來,葉珉率大軍圍而不攻,於險峻處多次伏擊,先後大勝從邯鄲、廣平、陽平、清河等郡趕來的八路援兵,成功清除了鄴城周邊的大部分據點,只餘一座孤城。

正在進攻碻磝和歷城的魏軍得知鄴城被圍,唯恐後路被斷,只好倉促退兵。歷城還好說,冀州鎮主陸必那和青州刺史卜天打的有來有往,並沒吃太大的虧,撤退時雙方還在陣前互相罵了大半個時辰——當然,這種對罵就跟老朋友閒話家常差不多,兩人對線多年,早習慣了。

可碻磝方向的濟州鎮主屈竑就有點吐血,他強攻碻磝二十多日,用盡了各種歹毒計謀,全都師疲無功,反而折損了兩千多人,算是辜負了元沐蘭的信任和提拔,濃密的黑髮變得白如霜雪,彷彿蒼老了數十歲。

“吳韜,我定殺汝!”

望著搖搖欲墜,卻始終堅持不倒的碻磝城,屈竑騎在馬上,滿心不甘,雙目欲噴出火來,他指天發誓,必會捲土重來,到時候要把吳韜扒皮抽筋,挫骨揚灰!

吳韜在城頭解開腰帶,衝著屈竑撒了泡尿!

得知東線全面敗退,而鄴城又被包圍,援軍都被打垮,元沐蘭終於派來了使者,前往中牟求見徐佑。

使者是穆梵,和徐佑是老朋友了,但徐佑避而不見,由譚卓和何濡和他會面,雙方也不寒暄,穆梵開門見山的道:“聽聞貴國突生變故,楚主因而召徐大將軍回京,我奉軍帥之命,特來爲徐大將軍送行!”

這是下馬威,表明北魏對楚國朝廷的動靜一清二楚。

譚卓笑道:“區區小賊,成不了氣候,何勞貴主費心?”

“哦?”

穆梵故作驚訝狀,道:“孫冠身爲大宗師,武功稱雄南北,天師道下轄二十四治,教衆數百萬之多,這樣的小賊,在下愚鈍,百餘年來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何濡冷冷道:“妖道不知天數,妄移神器,鶴鳴山就算能招聚百萬衆,也不過土雞瓦狗爾。大將軍已稟告主上,只遣一良將,率三萬虎賁回京,不出旬月,天師道彈指可定!”

言外之意,我走了三萬人,還有十萬和你們打,千萬別得意太早。

穆梵沉吟起來,徐佑行事別具一格,或許真的敢抗旨不親自回京,只分兵三萬前去平定孫冠的叛亂。

說心裡話,孫冠是大宗師不假,可戰爭不是江湖比武,精銳部曲要長年累月的操練,後勤補給要長年累月的囤積,兵甲器械要長年累月的鍛造,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天師道教衆的戰鬥力怎樣,大家心裡都沒底。而徐佑的部曲經過西涼和北魏的雙重檢驗,堪稱世間一等一的強兵,只出動三萬人,會不會真的能平定天師道?

穆梵哈哈笑道:“當年都明玉僅靠著揚州治一治之力,就在江東半壁攪起了滔天的風浪,孫冠如今可是二十四治齊反,何祭酒未免太過輕敵……”

譚卓嗤之以鼻,道:“此一時彼一時!都明玉叛亂,大將軍尚在蟄伏之中,想做點什麼也是有心無力,可最後破賊,還不是仰仗大將軍的妙計?現在大將軍位極人臣,有足夠的實力去對付孫冠,穆將軍若是不信,大可拭目以待!”

針鋒相對的不客氣,不是爲了耍嘴皮子吵架,而是爲了接下來的和談做鋪墊,穆梵見言語佔不到便宜,改變了策略,道:“我對大將軍是相當敬仰的,也認爲大將軍出馬,孫冠不是對手,可是隻遣一所謂的良將,難道不怕楚主不高興?”

譚卓點到即止,道:“我主乃明君!”

何濡卻嘴上不饒人,道:“穆將軍久在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或許不知道什麼是明君,我舉個例子,元光如果生在大楚,絕不會屢受猜疑……”

穆梵離間不成,反而引火燒身,何濡的話實屬對魏國皇帝的大不敬,駁斥也不是,同意更不行,其實他連聽都不應該聽。

啪!

穆梵摔了茶杯,憤然站起,然後拂袖而去。

他並不惱怒,但是主辱臣死,不做個樣子,日後被外侯官察知,再傳到皇帝耳朵裡,不死也得脫層皮。

如果元瑜真是胸懷寬大的明君也就算了,偏偏……哎,這就像越是窮人越是得裝出格調和層次,自己沒有的東西,最恨別人提。

譚卓追出去,禮送穆梵離開,該有的程序不能少,畢竟大楚是禮儀之邦,不和披髮左衽的索虜一般見識。

第一次談判宣告破裂。

不過,大家都不急,知道這只是開胃菜,元沐蘭過幾天還得派人來。

因爲徐佑給葉珉發了指示,要他不必顧忌,在鄴城好好的打,打的越好,中牟這邊才能越好的談。

果然,不用過幾天,第二天,元沐蘭的使者又來,還是穆梵。

這廝的臉皮,夠厚!

第七十一章 驚蟄三候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三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七十三章 左神幽虛第八十四章 借如來一葉菩提第十六章 龍入海第二十四章 首戰第三章 尋門不入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四十二章 租米錢稅第四十七章 宗師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營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一百四十五章 吃一口陰差陽錯的醋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香識人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八十六章 七言至此,吾道不孤第九章 貴與賤第七十三章 左神幽虛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九十一章 觀壺吟詩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十八章 圍殺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一百五十章 剷除異己第四章 各安心思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三十七章 居白屋,葬萬餘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三十五章 如真似幻第二十一章 吳宮女兒腰似束第五十章 一神一鬼第四十二章 儒道之辯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七十五章 連手推舟下揚州第五十六章 柏舟貞,南山亂第一百零二章 無漏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九十五章 入骨殺機第六十八章 大賊小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四十七章 宮中府中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香識人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十一章 密信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三十四章 愛恨交織第一百一十六章 涉彼歸兮,躍之千里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碧眼鮮卑第十二章 月黑如墨第一百三十四章 咬不咬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女郎的妙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婚宴與混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五十六章 朱草生,白龍現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幕第三十一章 中校署令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九十一章 觀壺吟詩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四十章 陰陽魚臉第十八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八十七章 黯然銷魂者第五十二章 誰可殺人心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園第十三章 參差十萬人家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四十四章 天下、佛道與你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盡仰一天師第十七章 半步山門第八十三章 鶴鳴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三十四章 愛恨交織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擒作佳人奴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一百零五章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合山市| 兰西县| 双城市| 宁夏| 都兰县| 瑞安市| 三门峡市| 榆林市| 昌黎县| 巴林右旗| 常熟市| 社旗县| 汝南县| 九江市| 商水县| 南阳市| 廉江市| 保德县| 汾西县| 从江县| 平顶山市| 长岭县| 张掖市| 兴业县| 阜南县| 克什克腾旗| 永宁县| 甘肃省| 雷波县| 万载县| 兰西县| 丰都县| 永德县| 鄯善县| 册亨县| 德钦县| 北京市| 蒲江县| 大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