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四章 軍心和兵諫

鳳東山率領的水師近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了中牟,引發了楚軍內部極大的震動。原本作爲一路疑兵,雖然鳳東山的兵力不多,但有舟船之利,幽都軍又善水戰,面對沒有水師的魏軍騎兵,只要不登岸,應該立於不敗之地,並且徐佑給鳳東山的任務沒讓他攻打浚儀城,而是遊弋於浚儀周邊水路,牽制魏軍的部分兵力,再想法截斷從滑臺到浚儀的糧道。

可是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不僅預期的目標沒有一個達成,反而損兵折將,製造了從金陵誓師出兵以來最大的一場慘敗。

有人提議,將逃回來的鳳東山斬首以明軍法,附和者多達二三十人。這也跟幽都軍出身抄賊、名聲不佳、喜歡殺俘有關,自山宗、鳳東山以下,幾乎所有幽都軍的將領都像是徐佑集團的孤臣,他們來歷不明,背景複雜且黑暗,粗鄙不文,滿手血腥,庾騰、柳鐸這樣的門閥子不屑之,澹臺鬥星、薛玄莫這樣的地方巨頭遠離之,更別說周石亭、曹擎這些眼高於頂的中軍貴胄,更是連鼻孔都欠奉,司馬府、長史府和參軍司平日裡也沒什麼往來——至少明面上是這樣,因爲沒人知道山宗和徐佑的那段過往,所以出了事,肯雪中送炭的人不多。

故而,當何濡以參軍司當初的分兵方略失誤,爲水師戰敗承擔主要責任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無法理解,卻也不再咬著鳳東山不放。

這就是軍諮祭酒的權勢!

徐佑從諫如流,對何濡罰俸一年,敘功減了二等,參軍司所屬衆參軍皆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而鳳東山從正五品的樓船將軍,降爲正六品的橫野將軍,權知幽都軍副軍主,戴罪立功。

這並非徐佑徇私枉法,浚儀的慘敗,其實是整個洛陽戰局的延續,全推到鳳東山頭上,讓他一人背鍋,纔是真正的執法不公。

觀鳳東山整個用兵過程,沒有犯指揮上的錯誤,尤其他借漲水之際,使計破開河道里的鐵鎖防線,足見精通水戰,名不虛傳。至於後來汳水決堤受困,又被元沐蘭的伏兵聚殲於河岸,是多方面因素造成,不能因此定他的死罪——若不是中牟戰場未竟全功,放跑了元沐蘭的主力,鳳東山完全可以棄船之後正面擊敗賀落羅,取得大勝,再用拉縴和堵塞水門等辦法,將艦船重新盤活。

要知道,元沐蘭畢竟是這個時代最閃耀的名將之一,任何人,包括徐佑在內,一著不慎,都可能面臨慘敗的結局。

鳳東山的錯,只錯在他不是元沐蘭的對手!

不過,勝敗乃兵家常事,凡是敗在元沐蘭手裡就要被斬首,或許過不了多久,徐佑就得成了光桿司令,豈不是笑話麼?

連番大戰之後,參軍司對元沐蘭的用兵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和認識,對付這位詭譎莫測的鬼將軍,出奇和用計多半是不成的,反而容易被她抓到機會各個擊破。所以針對這一特點,參軍司認爲,後續作戰方略要以穩紮穩打爲主,不變應萬變,充分利用楚軍兵力雄厚、糧草充足、空間廣袤、持久力強的特點,步步推進,一點點壓縮魏軍的戰略縱深,然後斷其糧道,消磨他們的士氣和鬥志,再迫使其決戰。

新方略通過了軍議,楚軍不再冒進,將中牟設爲從洛陽轉運糧草的基地,開始重新修葺城池,雙方再次進入對峙階段,小心翼翼的彼此試探和尋找破綻,接連五天,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小股的遭遇戰發生了十數次,互有勝負。

元沐蘭又派騎兵繞後抄掠楚軍的運糧隊伍,一擊而中,即刻遠遁,再突然出現,擇機而噬,周而復始,沒完沒了,前前後後總共燒燬了數千石的糧草和幾百輛車子,但也丟下了三百多具屍體。

糧草的損失對徐佑而言不算什麼,可部曲的傷亡卻是元沐蘭承受不起之痛,加上楚軍主要依賴漕運運糧,陸地的運量有限,所以後面就沒有再派騎兵滋擾。

另外,元沐蘭還有多次精彩的誘敵和設伏,幾乎可以入選虎鈐堂百大經典之列,但是都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徐佑嚴令楚軍非請示不得妄動,上上下下謹慎之極,當雙方領袖的智商在同一水平線,所謂的奇謀妙計已經很難佔到便宜,勝與負全憑實力和運氣。

遲遲打不開局面,浚儀城內愁雲瀰漫,連帶著口糧也開始減少供給,幾乎所有人都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悲觀的情緒洋溢在每個人的心頭。

這天夜裡,穆梵、宴荔石、賀落羅、樓彌加、尉遲信等聯袂來見,懇請元沐蘭退兵,尉遲信起先是最主戰的,現在也改了主意。

果然,只有嘗過社會的毒打,高傲的頭纔會無奈的垂下!

元沐蘭道:“多等幾日,我自有破敵良策!”

衆人面面相覷,以爲元沐蘭撇不開顏面,不願接受失敗,可兵兇戰危,牽扯國運,這是面子的事嗎?

賀拔允乾咳兩聲,他是老資格,可以倚老賣老,苦苦勸道:“沐蘭,戰事至此,徒呼奈何?楚人驍勇難敵,徐佑才略非常,正是彼盛而我氣弱之時,明知不可爲,智者豈肯爲之?還是儘早退兵吧!不過,我向你保證,回平城之後,無論六鎮還是中軍,定會全力支持你整備軍務,兩到三年之內,可再圖謀豫、洛,報仇雪恥。”

話中之意,讓元沐蘭不要擔心退兵可能面臨的責罰和批評,軍方站在她這邊,那就沒人敢妄議。

元沐蘭堅持道:“再等幾日,戰局必會生變!”

沒人知道她爲何這樣堅持,因爲照目前的形勢發展,別說幾日,就是幾個月也不可能反敗爲勝。

宴荔石道:“軍帥,當斷則斷!我軍糧草告急,若不盡早退回鄴城,一旦入冬,馬無草,人無食,後果不堪設想……”

賀落羅道:“是啊,徐佑如今也學乖了,用兵方正,步步蠶食,擺明了要等我軍糧盡,再拖延下去,怕是軍心不穩!”

樓彌加說話就沒那麼客氣,道:“何止不穩?軍中傳言,說徐佑精通風角、鳥佔、雲祲、孤虛之術,通幽入聖,不是凡人可以抗衡。殿下,六鎮之兵,九死未悔,可現在畏戰怯敵到了這個地步,仗還怎麼打?”

元沐蘭默然不語。

穆梵嘆了口氣,道:“殿下,五萬虎賁出平城,鏖戰二十日,只餘三萬多人,這些可是我大魏的骨血和元氣所在,真要全死在了中原……”

元沐蘭緩緩站起,目光掃過衆人,眼神裡的冷冽和決絕,徹底澆滅了他們想要退兵的奢求,一字字道:“糧草尚可用十餘日,足夠了。軍中的流言,爾等全力彈壓,誰敢多嘴,軍法從事。至於參軍說什麼骨血和元氣,你錯了,大魏的根基,不是你我,不是這三五萬子弟,而是逢戰不退的勇氣和與敵俱亡的信念!”

鏘!

錦瑟出鞘,閃電般刺入房子正中的地面,青磚四分五裂,猶如粉身碎骨!

元沐蘭毅然道:“無非一死,有何懼哉?”

“殿下,三思啊!”

衆人離席跪地,紛紛諫言,可元沐蘭就是不同意,最後不歡而散。出了府邸,秋風瑟瑟,宴荔石卻覺得滿腹焦躁,扯開袍襟,嘆道:“出征之前,誰能想到,大鮮卑神的子民,會被徐佑一個儒生逼到這般進退不得的境地?”

“自漢以來善兵者率多書生,若張良、趙充國、鄧禹、馬援、諸葛孔明、周瑜、魯肅、杜預、之流,莫不沉酣六經,翩翩文雅,其出奇制勝如風雨之飄忽,如鬼神之變怪。這些人也不是都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穆梵慨然道:“徐佑年不到而立,人稱江東儒宗,隱約有和陳郡袁氏分庭抗禮之勢,又精通佛法,被佛門尊爲大毗婆沙,用兵更是存乎一心,凜然威斷,折衝千里,這樣文武兼資的名將,韓白衛霍尚且不及,況乎我輩?”

這是發自肺腑的欽服,賀落羅嘿了一聲,道:“參軍太長他人志氣了……”

穆梵卻沒接話,拱手施禮,道;“殿下既然不肯退兵,那麼唯有死戰而已,諸君保重!”說完揚長而去。

尉遲信突然大笑,賀落羅奇道:“中郎將笑什麼?”

“我笑你們這些年錦衣玉食,忘了祖宗們是怎麼打下的北方基業!殿下說的對,今日若退了,以後再對陣徐佑,未戰先怯了三分,我們還是毫無勝算。死則死矣,怕那乞索兒幹嘛?”

乞索兒就是叫花子,世間最最卑賤的人,尉遲信罵的痛快,彷彿前些時日被打的哭爹喊孃的不是他。

賀落羅眼珠子一轉,道:“既然中郎將不怕,那麼先把賭注給結了吧,說好的著婦人衣,爲我端水洗腳呢?”

按說他不敢得罪尉遲信,只不過前番作戰,尉遲信損兵折將,只有他全殲楚軍水師,立了大功,此消彼長,這會有點上頭。

尉遲信呆了呆,不敢相信賀落羅真的敢來兌現賭注,彷彿還沒結好的痂被硬生生扯開,臉色通紅,怒吼道:“賀禿奴,你敢辱我?”

賀落羅是人到中年不得已,頭髮禿的跟斑鳩啃過似的,平時沒少被人嗤笑。要知道,在徹底漢化,改留髮髻之前,鮮卑人的“索頭” 爲“披髮左衽”,也是留全發的一種,而不是很多人認爲的既辮且髡,也不是後來很著名的前剃後辮,披髮並不是披頭散髮,而是要辮很多小辮,對髮量和髮質的要求極高

“瞎驢臉,辱你怎地?”

漢魏之時,起外號是傳統藝能,誰出來混沒個外號都不好意思見人,尉遲信臉長似驢,雙目狹長,大家都不是元光那樣的沒有瑕疵的明月,何苦互相傷害?

眼見著兩人要打起來,賀拔允出來和稀泥,道:“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思鬧騰?等回平城,尉遲,你備好牛羊錦緞美人,親自向賀落羅致歉。”

兩人四目怒對,同時哼了哼,分成東西兩個方向,掉頭離去。

賀拔允的面子,不給也得給。

望著兩人的背影,宴荔石憂心忡忡,對賀拔允道:“部曲惶惶,衆將離心,老叔,殿下剛愎至此,難道真的要把全軍葬送在這裡嗎?”

賀拔允苦笑道:“殿下不聽諫,還能如何?”

宴荔石雙手攥緊,似乎下定了決心,道:“苦諫不成,還可兵諫!”

第九十七章 真假難辨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九章 葉仙芝第六十七章 若耶溪畔有人來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十三章 死局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六十五章 山間夜話動心絃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六章 軍魂第五十七章 審訊第十五章 立若碧山亭亭豎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五十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勝一子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五十二 無情最是臺城柳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月閃耀第六十八章 有情衆生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第一百五十八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憐癡情人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九章 天下至霸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一百一十二章 閒來飲酒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三十三章 白髮朱提第八十一章 大好頭顱,我來自取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十八章 寧玄古第十一章 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二章 五石散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七十九章 回錢塘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九章 各謀各路第一百零六章 玄機書院第九十章 清明見清明第九十五章 不惜一切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五十二章 死人開口第三十章 何爲忠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湖易名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九十章 船閣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二十八章 大小狐貍第一百五十八章 犬牙交錯第二十七章 秋分歸來第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第二十三章 新寡文君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七十六章 天工開物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家落字第六十九章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第七十八章 八大姓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盤人如棋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耀八極,與天相逐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六十章 處處機心第六十九章 夜不能寐第一把五十九章 遵旨而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師第三十五章 可有來世第三十八章 禮物和禮物第十六章 龍入海第二十八章 不濡其翼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論高下,只分生死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七章 楓營第八十三章 造佛以弘法第九十六章 神相觀人第十六章 聞歡下揚州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一百五十章 剷除異己第四十三章 鬼影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九十九章 何至於此第七十七章 青龍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孝昌县| 紫云| 恭城| 柘城县| 五家渠市| 乃东县| 关岭| 获嘉县| 麻栗坡县| 日照市| 武强县| 遵化市| 正镶白旗| 郧西县| 惠水县| 马关县| 轮台县| 万载县| 电白县| 阿瓦提县| 临猗县| 云梦县| 安福县| 丹东市| 宜黄县| 青岛市| 德阳市| 石楼县| 钟祥市| 综艺| 苍南县| 曲麻莱县| 临潭县| 东明县| 黄陵县| 维西| 宁河县| 凤山市| 炉霍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