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

面對張煌言的無計可施,朱樹人卻是一臉地胸有成竹,他前世就是出自知名智庫,對歷史上的財稅改革可行性有很深的見解。

他不會簡單的抄後人的答桉,也不會盲目覺得越晚的手段就是越好的——這裡面也得兼顧可行性和技術基礎設施,有些後世的計稅方式,如果需要的硬件要求太高,那也絕對不能往大明生搬硬套。

所以他在環視了一圈全場其他閣臣後,才穩重地宣佈了自己的具體執行措施:

“孤豈不知要從生產環節徵收工商稅,絕對比從交易運輸環節徵收厘金,更困難得多?所以,原本我大明按織機數量界定生產規模、從而徵收絲絹稅的做法,當然要沿用。

但這還遠遠不夠,更要以此爲基礎,推陳出新,舉一反三,才能儘量涵蓋新生的產業,兼顧公平。”

朱樹人幾句定調子的話,立刻就把張煌言史可法的興趣都激發了起來,他們真心很好奇,朱樹人能怎麼幹。

朱樹人繼續說道:“孤以爲,可以把如今的丁稅,或者說人頭稅取消,然後重新制定。未來農民就不用繳納人頭稅了,種地的百姓已經繳納過田賦糧米,或者是賦糧的折色,再讓他們按人頭納稅,對於赤貧不太公平。

只繳田賦的話,田多者多繳,田少者少繳,無田者不繳,也不至於逼得百姓再出闖賊張逆之流。”

朱樹人這番話,如果是後世之人開了天眼來看,肯定會誤以爲他是要搞“攤丁入畝”,但史可法和張煌言都不是穿越者,所以倒是沒有先入爲主的成見,

但他們也立刻意識到,這個辦法對於社會的公平是有好處的,可以防止田少無田之人還被嚴重盤剝。

只是憑白廢除了一項稅基非常廣大的稅種,對大明的財政肯定是有嚴重影響的。他們卻沒看出來這樣做的增收點在哪兒,能撬動其他什麼東西。

而事實上,朱樹人這種做法,當然跟很多穿越小說抄的“攤丁入畝”還是有重大不同的——他前世也看過不少小說,知道寫攤丁入畝是讓讀者理解成本最低的做法,不用多解釋就能讓人產生“這麼改了之後國家就牛逼了”的印象,至於具體怎麼牛逼的,已經不重要了。

可惜朱樹人不是寫小說,他要的是治國,所以他只是“廢丁”而不“攤丁”,而且廢的丁也不是全廢,而是隻廢農業領域的“丁”。

時代已經變了!如今的大明,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工業化努力,搞了將近二十年了,手工業的發展,遠非歷史上清朝可比。

可以說,如今的大明手工業產值,雖然還達不到工業歌命的程度,但超越歷史上清朝雍正年間,以及乾隆年間卻是已經完全可以做到的了。

大明的鍊鋼冶金,普遍接近了後世西方1750年代以後的水平,比歷史同期領先了至少一百多年。化工水平更是逼近了西方十九世紀。

而紡織業方面,雖然沒有蒸汽機動力,可小宛紡紗機(珍妮機)、飛梭織布機都已經推廣了整整二十四年。

如今全大明所有的老式單輪紡車幾乎都淘汰光了,除非是極個別邊遠貧窮山區或者蠻夷土司聚居之地,消息實在閉塞,無法與時俱進。

紡織業的棉紗繅絲棉布綢緞產量,更是增長到了崇禎年間的三倍都不止,基本上是二十多年裡,全國相關產量整個直接翻了兩番。

紡織品的成本和售價明顯降低了一檔,百姓穿衣也更加易得,對外海貿出口也開始變得強勁——歷史上,清朝一直到鴉戰之前幾十年,對外出口的第一大宗還是茶葉,而非絲綢,這主要就是傳統華夏紡織業生產方式效率過於低下,產能太少,所以產業規模上不去。

當時西方都弄出飛梭織布機八十年了,華夏還在用窄幅手工織機織綢緞。相比之下茶葉的產能擴張只需要土地,不需要工業實力,以至於歷史上清朝從雍乾嘉三朝,對外貿易增長始終集中在茶葉上。

如今隨著朱樹人給大明百姓提前一百五十年紡織業變革,大明未來的絲綢之類出口,金額絕對可以超過茶葉。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證明一個問題——如今的大明,已經有了相當的工業化人口,估計全國上下,就算沒有一千萬,但幾百萬肯定是有的。

非農業的生產人口,已經多到值得作爲一個單獨的稅基人口門類,專門爲之制定一套法則了。

……

“所以,我的具體辦法,就是將來要給人口定籍——不過不是太祖皇帝那種民戶軍戶匠戶的定級,太祖當年的定級是要求世世代代原則上儘量不改行的。

而大明將來的定籍,是可以允許子孫改行的,甚至本人生前也可以給一次改行機會。改行也不會涉及是否能科舉仕官、其他待遇,只是影響個人的繳稅方式。

如果是農籍,那就要登記造冊有田,有了田就按田地面積繳納賦糧,但不用繳丁稅了。如果是工商籍,那就繳納工商人頭稅,但是不必納糧。

以後糧全部從農籍人口那兒弄,錢全部從工商籍人口那兒弄,錢糧兩條線從此分開,各盡其力。”

朱樹人洋洋灑灑,非常嚴謹的把他那個取消農業丁稅、但並不算“攤丁入畝”的操作方法,描述了一遍。

張煌言和史可法聽後,都是頗感震驚,乍一聽似乎非常簡潔,如果能實施下去,絕對既能保障百姓的公平,不至於盤剝過重,還能保證朝廷用度——但總覺得還有很多漏洞,容易被人鑽空子。

王安石、張居正當年鬧出來的弊端,他們也都是熟讀史書的。尤其史可法上了年紀,晚年更加註重讀史,對於歷朝歷代的經濟教訓,他研究了好多年。

至於其他段位更低的聽衆,倒是還沒資格反應那麼快,他們還處在懵逼狀態。

史可法眉頭緊鎖思索了許久,咳嗽著說:

“殿下的想法很好,足見惠民利國之心。老夫也知道,天下人人都可能有貪瀆利己之心,唯獨殿下搞賦稅新政,絕不會有這方面的想法,不會是爲了自己人斂財。

可是自古,好心辦壞事的人也不少。剛纔片刻之間,老夫已經想到了幾個問題:首先,若是給百姓定籍以納稅,是按照太祖時那樣實際考覈其營生,然後再定,還是任由其自行報籍?

按殿下的說法,爲了防止牢籠百姓,這籍還不是定死的,允許下一代子女自行擇業,甚至本人也允許去官府擇業換籍一次,那麼多半就是自行上報的了?

如此一來,新法初行之時,百姓或許還不明就裡,不知農籍工籍究竟哪個實際稅負更重,會按照自己的本業報籍。

但假以時日,多年之後,隨著工價糧價穩定,百姓心中也都有一桿秤,他們難道不會覈算出,到底是工籍直接繳納的稅錢多,還是農籍每年上繳的糧食更值錢?

而一旦百姓比價出貴賤,必然會出現‘所承擔的稅負實際值錢更多’的那種籍,人口大量流失,改爲‘所承擔的稅負,實際值錢更少’的籍貫。

比如若是糧食貴,所納糧比所繳丁稅高,則農籍紛紛轉爲工籍,哪怕事實上他們還是在種地,也會秋收後賣糧換錢、以錢繳納工籍丁稅。

若是糧賤,則情況又會反之,工籍紛紛轉爲農籍,哪怕事實上還在務工之人,也會拿工錢買糧、冒充農人納糧。

何況朝廷所需錢、糧各有定數,無論錢多糧貴,還是缺錢糧賤,都會導致朝廷週轉不開、軍糧軍需俸祿都有可能影響。難道最後,還要鬧到太祖朝以實物發餉,或是張居正時強行折色麼?”

不要以爲古人就不知道“價格雙軌制”的套利空間,會帶來多大的趨之若鶩和混亂。

明朝人是經歷過明朝初年的錢荒、不得不以實物發餉的。也見識過張居正一條鞭法時,因爲必須繳納白銀,導致百姓賣糧換銀,糧價因踩踏性出貨而變賤。

史可法非常清楚,只要允許人民套利,最後肯定是奸商和人民中相對奸猾腦子活的人得利,而反應遲鈍的笨拙良民受害,久而久之貧富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作爲傳統道德規制下的純儒,史可法痛恨一切的金融炒作套利空間,覺得只要新法引入了這樣的因素,哪怕可以化繁爲簡,也會引入新的弊端。

不過,朱樹人聽了他的擔憂,卻沒有不快,他反而覺得,大明還是有實幹之才的。

他欣慰地點點頭:“史閣老所言,切中其弊,可謂一心爲公,孤自會無則加勉,爾等以後若是具體施行,也要時時警惕。

不錯,只要有工農負擔輕重之別、有套利的空間,百姓便不免會生出換籍減負之心。所以,孤此法已經定下了兩個保險:

第一,便是剛纔就說過的,雖然允許換籍,但也不是想換就換,每個人一輩子最多隻能換一次。若是朝三暮四之徒,自然會被國法懲治。”

朱樹人率先點出,他要搞的新法,雖然看起來跟後世的“自由擇業”有點類似,但實際上還是有門檻的。後世勞動力市場你一輩子跳幾次槽都行,而大明這邊,只能改一次行(工人在不同僱主手下跳槽還是不受限制的,但身份切換轉行只能有一次)。

當然,別用後世的要求來要求他,他肯讓百姓一輩子能跳一次槽,在橫向看來已經是了不得的仁政了。要是放朱元章手裡,別說本人一輩子不能跳槽,子子孫孫改行都要受限。

而且朱樹人限制改籍,並不涉及對方具體從事的工作,如果改成農籍,以後不想種地了,覺得打工劃算,也還是能打工的。

只要打工賺了錢,回來買糧把農業糧賦交了就行,具體幹什麼國家是不管的,國家關心的只是賦稅。

史可法聽了這一點,才意識到自己剛纔確實有點沒抓住重點,有這個後手,倒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確保穩定,抑制投機流動性。

朱樹人見史可法和大家都領會了其中妙處,又接著說:“而第二個保險,就是孤決定,在實行新法時,要嚴密覈定丁稅和田賦的數額,確保田賦的實際負擔,是比丁稅高的——

諸公不要以爲孤這是在盤剝農人、鼓勵工人,這是有嚴密設計的。因爲在新法之下,能被認定爲農戶的,必須名下有田。

Www тtκan ¢ ○

如果一戶人家在官府黃冊上沒有登記擁有田土,便如此前的佃戶、投獻奴僕,那麼即使他堅持要種地,在新法之下,他也無法登記爲農籍。

以後凡是僱農,都認定爲工人,認定爲幫地主打工種地之人,有永佃權的,也折算認定爲‘擁有永久被地主僱傭種植特定土地的權力’。

如此一來,農籍事實上相當於如今的地主、富農,至少也是有一定自有田地的中下自耕農,絕不可能是赤貧毫無立錐之地的貧僱佃農。

而工籍,既包括了真正在城市內務工的工商業匠人,也包括了赤貧失地農民,這個人羣比有地之人更弱,朝廷給他們減輕負擔也是應該的。

只要確保有地者稅負更高、而有地者在賣地之前無法轉爲工籍套利,想套利換取稅收優惠,就必須把自家多餘的土地賣掉,那麼就能讓那些喜歡兼併土地之人,因爲捨不得賣地而無法冒籍。”

朱樹人的新法,肯定是把農業稅定得比工業稅或者說丁稅高的,但並不存在“欺壓農民”,因爲他這兒的農民,事實上是地主和自耕農。而“失地農民”,是算作工人的。

這樣把改行條件跟是否擁有土地掛鉤,就大大限制了投機炒作,有些人倒是想去稅負窪地,但他們捨不得賣地啊。

這裡面事實上有了相當的“攤丁入畝”性質,把田賦都壓到有地的頭上,但卻看不到“攤丁”的動作,做得更爲巧妙。

史可法和張煌言思之再三,不由歎服,至少目前看來,別的弊端還不好說,但防止“百姓頻繁換籍去套利稅負窪地”這個口子,確實是堵住了。

只是,此法想要施行,反抗肯定也是很明顯的。以後有大量私有土地的人家,想要投資工商業,肯定會多出很多限制,

按照朱樹人這個分籍,你繳的是農業稅,再去經營工商業,卻不能如實繳納工商稅,那肯定是違法的,算偷稅,會被朝廷徹查。

所以,未來想當大地主,可能會當不了資本家,只能選一個。或者至少也要搞“分家代持”,比如那些鉅富之家,分出一個分支專門爲家族持有土地,另外一個分支專門經營工商。

對於那些吃相難看,“既要又要還要”,什麼都想投資什麼機會都不想落下的全賽道穩健型選手,估計會怨恨朝廷。不過現在朝廷非常強力,揍趴了那麼多外地,還有對刀把子的絕對掌控,估計他們也翻不起浪來。

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5章 雙線操作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93章 瘋狂升官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66章 無能狂怒第20章 屢敗屢戰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7章 先給我憋著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8章 鄉試揭曉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22章 反攻序幕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56章 風水寶地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开鲁县| 南和县| 江城| 通城县| 霸州市| 莱西市| 沾益县| 林甸县| 涡阳县| 左贡县| 启东市| 项城市| 桂林市| 北京市| 麦盖提县| 鄂尔多斯市| 汕尾市| 都兰县| 渭源县| 榆林市| 香港| 清河县| 嘉义市| 南江县| 清新县| 扎兰屯市| 体育| 吴旗县| 宜川县| 新蔡县| 西丰县| 兴山县| 梅河口市| 宣化县| 正阳县| 天峻县| 阿拉尔市| 沙坪坝区| 寿阳县|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