吭!
隨著一聲槍響。
哐當!
皇帝李錚手中的長劍,掉落在地。
原來,
陳杰就在皇帝李錚手中的長劍,臨近胡媚兒脖子的瞬間,擊中了長劍。
子彈的力量,瞬間將長劍擊落。
皇帝李錚的手臂瞬間發麻,轉頭看向陳杰。
不過就這一瞬間,也算是救下了胡媚兒。
李凌月趕緊跑過去,將胡媚兒護在身後,擡頭看著李錚說道:
“父皇,你在幹什麼?”
胡媚兒雖然是皇妃,但她的身份可不簡單,是西域聯姻過來的女子。
李凌月跟胡媚兒年齡差不多,所以打過交道。
剛纔看到皇帝李錚,竟然用劍要殺掉胡媚兒,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爲何父皇要殺了胡皇妃?
難道剛纔外面臺階上看到的林妃,也是父皇殺掉的?
想到這一切,李凌月心亂如麻。
胡媚兒也被皇帝李錚嚇住了,這時看到李凌月過來後,整個人癱坐在地上,嗚嗚的哭了起來。
李錚擡頭看著李凌月和陳杰,無奈嘆了口氣。
他知道自己想要再殺胡媚兒,已經辦不到了。
李凌月很快將上吊的謝皇后放下來,但是已經晚了。
謝皇后在上吊之前,竟然提前服下了砒霜,抱著必死之心。
放下來後,毒已攻心,氣絕身亡!
皇帝李錚找了個凳子坐下,眼中露出一絲落莫,苦笑著說道:
“陳杰,沒想到最後還是你出現在我的身邊!”
“不愧是我的好女婿,我錯了,我不應該猜忌你,更不應該懷疑你!”
“朕自問對各大世家,朝堂各位重臣都不薄,但是竟然沒有人在京城淪陷後出現在朕的身邊。”
“想不到只有你敢在這個時間進皇宮,朕就算死,也終於心安了。”
咳咳——咳咳——!
一邊說著,皇帝李錚劇烈的咳嗽。
他的身體本來就很差,經過剛纔的一幕,已經撐不住了。
陳杰從第一次看到李錚時,其實對他很有好感。
甚至從內心中,他對這位老者很尊敬。
至少雙方第一次見面時,皇帝李錚沒有在他面前端起皇帝的架子。
到後面,
皇帝李錚將女兒嫁給自己,陳杰對他越發敬重。
不過,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越跟他的關係親密,他竟然越排斥西門堂。
甚至到最後,因爲西門堂的事情,他徹夜難眠。
逼得陳杰不得不將京城,天津,滄州的所有兵力,全部回撤到山東。
就算如此,皇帝李錚還是對陳杰麾下的龐大勢力,感到憂心忡忡。
所以,
最後陳杰自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想著往外發展,從來都沒有想過參與大幹王朝內部紛爭。
不過,
此時看到皇帝李錚的樣子,他內心唏噓不已。
他想了想,安慰李錚道:
“皇上,寧王李牧的大軍馬上就要攻入京城,京城已經保不住了!”
“離開京城吧,帶著皇室的所有人,前往江南金陵。”
“等我西門堂的大軍重新殺回京城,就是大幹王朝的復國之日。”
有一句話陳杰沒說,就是這一天,不會太久。
西門堂的坦克軍團,很快就要打造出來。
甚至不需要大肆擴軍,憑著強大的坦克軍團,西門堂就有絕對的把握重新奪回京城。
這一次西門堂的兵力太少,加上京城的禁衛軍不抵抗,根本沒辦法攔住寧王李牧的五十萬大軍。
形勢太複雜。
陳杰也沒有想去抵擋,更何況還有東洋人在一旁虎視眈眈。
關麒麟的大軍隨時都可能撤退,陳杰現在不敢相信任何人。
他絕對不可能拿西門堂五萬兵力,去面對寧王李牧的五十萬大軍,包括京城的禁衛軍,東北的東洋軍隊。
這踏馬太危險了!
皇帝李錚長嘆一聲,眼中露出一絲苦笑,說道:
“復國?朕自從繼位以來,兢兢業業,奮發圖強,想要讓大幹王朝改變現有的局面,但是最後還是到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前往江南之後,朕又有何資格談復國?”
“更何況,我又有何臉面,面對李家的列祖列宗?”
李凌月雖然此刻正在安慰死裡逃生的胡媚兒,可耳朵並沒有閒著。
她畢竟是大內隱衛的統領,一身武功更是易髓化勁大成境界,武道意志力堅定無比。
所以,
她一直都在聽陳杰跟李錚之間的交談。
聽到李錚不想前往江南金陵,她忍不住勸說道:
“父皇,你跟我們一起走吧,離開京城,以退爲進,我們李家的江山,一定有東山再起之日!”
李錚搖了搖頭,轉頭看向陳杰道:
“陳杰,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說,我錯了!”
“我不應該猜忌你,你纔是最沒有反叛之心的人!”
“我不該將西門堂的大軍調離京城!我錯了!”
“凌月是我最疼愛的女兒,願你以後能疼愛她,朕就算死,也可以瞑目了!”
其實,
陳杰心裡也清楚,這個時候,李錚是不會離開京城的。
他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
或許——
死對於他來說,反而是一種釋放和解脫。
況且他的身體和年齡,也不容許他折騰。
就算離開京城皇宮,他也清楚自己活不了多久。
陳杰知道自己就算再勸,也沒啥用,點了點頭道:
“皇上,放心吧,凌月是我的妻子,沒有人能欺負她。”
李凌月低著頭,沒有說什麼。
李錚點了點頭,長嘆一聲道:
“半個時辰之前,我已經命令太子,治王,義王出宮,你找到他們的話,護送他們到江南金陵吧。”
“大幹王朝的江山,由太子繼位!如太子不在了,就由治王繼位!”
“陳杰,願你以後能盡力輔佐太子,以恢復我大幹的江山!”
陳杰想了想,點頭道:
“如今天下大亂,僅憑口頭擬旨,恐怕是很難行得通。”
“太子這個時候出宮,我能否找到他,很難說!”
“皇上何不發一份詔書,如沒有找到太子,就讓皇太孫繼位,李家的江山,自然由李家的血脈來繼承。”
“大幹王朝屹立上千年,天下歸心,各地藩王雖然都姓李,但是他們卻並非正統,無法站在天下大義的最高點。”
“我可以向你保證,大幹王朝的江山必須由李家的直系血脈繼承,延續大幹王朝正統,然後纔有資格號令天下,以圖復國!”
意思很簡單,交出玉璽,擬定詔書。
西門堂既然要護住李家的江山,就不能再藏著掖著。
都這個時候了,如果皇帝李錚還藏著掖著,生怕西門堂奪取了天下。
那西門堂可就不管這些了,愛咋咋地。
李錚想了想,微微點了點頭。
陳杰說的沒錯,太子是否繼位,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玉璽和詔書。
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任何人繼位都無法天下歸心,無法站在天下大義的制高點。
他將發麻的雙手挽起,說道:
“你說的對!天下正統!我李家纔是大幹王朝的天下正統!”
“跟朕來——!”
說完,
李錚帶著陳杰和李凌月等人,離開慈寧宮,前往紫宸殿。
來到紫宸殿後,在皇帝的書房取出綢緞,陳杰趕緊上前磨墨。
唰唰唰——!
李錚開始在綢緞上,寫下幾行字。
緊接著,
他取出玉璽大印,在落款處蓋上。待墨跡幹了之後,他將詔書收起,遞給陳杰道:
“詔書和玉璽都在這裡,你拿著吧!”
陳杰將詔書展開看了一眼,只見上面清晰的寫著:
“朕以天下正統,繼承大幹之皇位,意與天下百姓共繁榮昌盛——!”
“奈何用人不善,致寇賊四起,江山社稷不安,無臉見先祖,特令太子前往金陵,以繼承大統,若太子未至,則立皇太孫李恆爲帝,以圖復國!”
在詔書的下面,特別註明了一行小字,寫道:
“特令魯南王陳杰攜詔書南下金陵,以昭告天下!”
就在陳杰看著手中的詔書的時候,李錚又重新立好了一份詔書,遞給陳杰說道:
“這是大幹王朝‘一字並肩王’的聖旨,收起來吧,大幹的江山,只能靠你了!”
一字並肩王!
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這是擁有與皇帝比肩地位的王爺,屬於大幹王朝最高的爵位!
通常情況下,一字並肩王的王爵前冠都是以王朝的名稱命名。
所以,
陳杰被封爲——幹王!
不過對於封王爵位,陳杰沒有絲毫興趣。
他原本就志不在此,就算封再高的爵位,又能如何?
陳杰一聲不吭的接過詔書,小心包好。
呼——!
這一刻,他終於呼出一口氣。
大義在手,天下我有!
只要手中有了詔書,有了傳國玉璽,西門堂以後的行事,就佔據了天下大義,一呼百應。
李錚長嘆一聲,說道:
“去吧!趁著皇城還沒有破,你們先走吧。”
說完,
他將掛在書房的一柄玉劍取下,遞給陳杰道:
“陳杰,這是先皇的玉凌劍,上斬奸臣,下斬貪官,從今往後,由你監國!”
陳杰看了一眼玉劍,忍不住驚訝一聲:“好劍!”
這把劍是由玉石打造,不能用來激戰,只能用來裝飾。
不過整把玉劍就像是仙人臨世,上面鑲嵌這九顆夜明珠,極盡奢華。
李錚看了陳杰一眼,說道:
“好了!事情已經交代完,我可以安心的離開了!”
說完,
他長嘆一口氣,往紫宸殿外走去,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凌月忍不住大喊道:“父皇,你要去哪?”
不過,
皇帝李錚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沒有做出任何迴應。
李凌月正準備追趕父皇,卻被陳杰拉住了,沉聲說道:
“凌月,讓皇上走吧,難道你沒有看出來嗎?”
“林妃死了,謝皇后也死了,甚至包括胡皇妃也差點被殺了,皇上心灰意冷,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他死意已決,讓他自己離開是對他的尊重。”
李凌月聞言,頓時身體猛然一顫。
她沒有想到大幹王朝竟然是這樣的結局。
皇后死了,林妃死了,其他妃嬪也死了,父皇此刻死意已決。
“嗚嗚——爲什麼會這樣?”
一時之間,李凌月整個人都崩潰,撲在陳杰的懷中哭泣出聲。
家破人亡!
她第一次體會到這種感覺,沒想到皇室竟然是這樣的結局。
放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
陳杰嘆了口氣道:
“凌月,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寧王李牧的大軍,很快就要打進京城了,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先去找太子他們吧。”
“不出意外,太子離開皇宮,應該是去找國師馮國宣,尋求庇護!”
李凌月這才忍住哭泣,想起接下來的任務。
她擦了擦眼淚,說道:“走,我們這就出宮找太子。”
陳杰淡然一笑,一臉平靜道:
“不用擔心,雖然太子的下落不知道,但是皇太孫卻已經安全,已經被潛部的人,送往金陵。”
——
西門堂的精銳從皇宮撤出,前往國師府。
太子,治王,義王出宮後,想要尋找庇護,只能是國師馮國宣。
至於魯國公和寧國公,根本就不是一個派系,想投靠都無門。
但是非常可惜,
當西門堂的精銳來到國師府的時候,發現國師府已經空了。
國師馮國宣早就撤了。
寧王李牧的五十萬大軍壓境,並且已經得到消息,關麒麟的大軍撤退往大草原。
東洋軍隊長驅直入,直逼京城。
馮國宣怎麼可能繼續留在京城等死。
李凌月擡頭看著空蕩蕩的國師府,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其實,
陳杰內心一直有一個疑惑,大內的內務府和外務府,怎麼都不見蹤影了?
之前入城的時候,他還聽到說皇城的最後一道守衛,是由曹少卿負責。
但是,
由始至終,陳杰沒有看到曹公公,甚至包括皇上身邊的太監黃公公,也不見蹤影。
大內的薛隱,關山嶽等等,也沒有看到他們。
爲何在大幹王朝最後這一刻,大內沒有插手?
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內第一高手‘驚雲劍主’的人呢?
他想要問李凌月,卻感覺到李凌月的思緒一片混亂。
其實陳杰對於京城的這場變故,早有準備。
他率先命令十三姨,讓‘潛部’的精銳,在寧王李牧進入居庸關的時候,就已經將皇太孫李恆接走。
由始至終,他都沒有想過讓太子繼位。
太子離開皇宮能去哪?
別說國師馮國宣早就離開了京城,就算在京城,也絕對不敢收留太子。
現在這個時候,太子就是燙手的山芋。
寧王李牧進入京城後,想要掌控大局,必定先要拿太子祭刀。
誰收留太子,誰倒黴!
其實太子的命運,完全是被李錚給耽誤了。
因爲李錚已經預見到了大幹王朝的結局,但是他卻沒有提前佈局,讓太子和其他兩個兒子離開。
結果一直到京城攻破之際,纔想著讓太子,治王,義王三人出宮。
這個時候出宮,除了逃命,還能做什麼?
按照陳杰的想法,拿到了詔書,玉璽,玉劍之後,馬上就可以走了。
不過,
看到李凌月的樣子,他又有些心軟。
看了一下時間,根據前方倒馬關的軍情,再過一個時辰,寧王李牧的大軍就要進入京城。
因此,
陳杰對李凌月說道:
“凌月,既然太子不在國師府,那我們先走吧。”
“我再派人在皇城外找一找,找不到的話,只能等他自己前往金陵了。”
李凌月此刻亂了方寸,根本就拿不定主意,只能聽從陳杰的安排。
京城的面積這麼大,離開皇城後,以太子的腳力,半個時辰的時間,肯定走不遠。
不過現在外面太亂了,到處燒殺掠奪,兵荒馬亂。
太子一行人,誰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萬一他們躲起來,一時半會,根本就找不到他們。
陳杰深吸一口氣道:
“趁著這個時間,我們去魯國公和寧國公的府上轉轉。”
這兩個老傢伙,與寧王李牧肯定有聯繫。
否則的話,禁衛軍不可能放棄抵抗,讓寧王李牧的西北軍長驅直入。
李凌月現在哪裡能拿怎麼主意?
只要陳杰說幹什麼,她肯定只能支持,不可能反對。
好在寧國公和魯國公的府邸,離京城不遠,就在東城區一帶。
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西門堂的大軍離開皇宮後,很快就到了寧國公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