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01攀高門

都尉府的後院裡驟然炸起了一聲脆響,驚走滿樹寒鴉,周遭立時落針可聞。

剛從主屋門前經過的小丫頭立馬縮脖子弓腰,打廊下貓走了。

後院是個小兩進,走廊連著前後,後面的一小排房間規制不大,跟前面重新翻修過的一對比,顯得老舊寒酸又格格不入。

“令娘,快來試試新衣裳。”小苗捧著一套嶄新的衣裙進屋,顧不上小手通紅,彙報起了剛纔的驚心動魄,“您聽聽,爲了一套新衣裳,脆了一地。”

屋內小桌案前跪坐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娘子,捧著腮幫子聽前面搭臺唱戲,只往托盤上瞧了一眼,然後擺擺手,示意她先別出聲。

“沒事砸盤子玩是什麼毛病,家裡錢用不完了嗎!”

都尉夫人獨有的高挑聲線破土穿牆,滾雷似的翻到了眼前。

“阿孃,我沒……”

“你什麼你!誰讓你長的隨你爹那個熊樣,往後這種穿新衣裳去人家後院走動的事就沒你份!”

“嗚……祖母偏心,沈令菡能去,還有新衣裳穿,我爲什麼不能去……”

“沒出息的東西,就知道哭!”

郡尉府稱得上是座府,其實住的很湊合,按規制建的,大不到哪去,雖然是勉強分了個前後,但幾乎是門臉衝屁股,前屋有點大響動,後面聽的一清二楚。

舅母這盤子,就是摔給她跟外祖母聽的。

沈令菡拉著小苗坐下,“好小苗冷吧,快坐下暖暖。”

一邊出了正月,後屋的炭火就斷了,其實沒比外頭暖和多少,也就是避避風的程度,不過沈令菡不大在意這些,把一杯熱茶塞給小苗暖著。

小苗心裡一暖,越發心疼起她來,往年冬天令娘不住在這裡,後面就是幾個丫頭住,停了暖也就罷了,可如今令娘住過來,再如此就有點說不過去,府上也不是生不起這兩塊碳,大姑奶奶這纔剛離家,夫人好歹也做幾分人情出來。

“令娘,老夫人讓你試了衣裳就過去,哎,快展開瞧瞧啊,我看著怪好看的。”

小娘子對新衣裳都熱衷,小苗把托盤擺到她面前,迫不及待想看她穿上身,好像過了眼癮,就跟自己穿了一樣。

沈令菡跟一般二般的小娘子不一樣,對穿戴一向沒什麼追求,尤其不追求這種披紅掛綠的風格,顯得很不合時宜,老人家圖喜慶,不愛時下流行的“仙風”,只恨不得把她糊成個燈籠。

這是爲了明日去談家專門趕著做的,說到底是好意,她不好說什麼,但要穿著出門,那也過不去心裡的坎。

“大冷天換衣裳怪冷的,總歸是合身的,我明日直接穿就得了。”沈令菡拉著小苗起來,“走,去外祖母屋裡暖暖腳。”

“哎哎……慢點啊令娘。”

去外祖母屋裡,必須要穿廊過正屋,兩人噠噠噠剛跑到近前,一杯不長眼的冷茶水就從窗戶縫裡兜頭潑來,沈令菡反應快,跳腳竄了老高,只鞋上不幸沾了幾片茶葉沫子。

“哎呦我的娘!”小苗就躲慢了半拍,正糊了半邊裙,小冷風一吹,涼颼颼。

幸虧令娘拉著她躲開了臉,不然可就好看了。

“呀,這巧趕的。”於氏打熱屋裡出來,嘴裡冒著不冷不熱的氣。

沈令菡不在意的揮揮手,“沒事舅母,我領小苗去外祖母屋裡暖暖就成。”

“你看還是令娘懂事,舅母不是故意的啊,那什麼屋裡短缺什麼就到我這裡拿,你娘跟你爹不聲不響就走了,也不知還回不回來,留下你一人怪可憐見的,舅母啊想起來就心疼你,更心疼你娘。”

怎麼能挑這種回不來的話說呢,小苗擔憂的看著令娘,她得多傷心啊。

沈令菡歪了歪嘴角,“別站風口抹眼淚啊舅母,您這一身衣裳光好看了,一看就不抗凍,快進去暖活著吧,我爹孃好著呢,我也好著呢,有舅舅舅母,外祖母疼我,可憐不著。”

於氏面上一喜,心疼的模樣還沒做出來就散了,“是好看吧,我也覺得比你娘年前做那一身好看,這麼一說,還挺想她。”

想人還是惦記衣裳就不知道了。

於氏生的有三分姿色,平日最好穿戴打扮,更好打腫臉充胖子,標榜的頭號目標就是她大姑子,只要誰誇她一句比何秀秀好看,穿戴的比何秀秀值錢,基本就能讓她找不著北。

沈令菡笑了笑,“可不是嘛,我娘出門倒是把那一套帶走了,不然送給舅母也是好的,您穿肯定更好,就是我娘圖省錢,才花了兩三貫錢,比不得您這一套金貴。”

於氏的臉刷就綠了,何秀秀那敗家娘們兒做套衣裳要兩三貫錢,呸!

“令娘你進來!”

西屋傳來中氣十足的聲音,是何家的老太太。

“哎!外祖母我這就來。”

於氏一邊翻白眼一邊往西屋裡瞅,眼珠子都快翻出來了,嘴裡嘀咕著:“偏心眼兒的老東西,不就是個談家嗎,不讓去就不讓去!”

回屋再看長的小氣吧啦的閨女,氣更不打一出來,“讓你長的不隨我,該!”

剛剛出了正月,門簾還很厚重,沈令菡每回都從旁邊掀道縫鑽進去,這樣省力氣,她進屋先咧開嘴,小嘴裡能吐出蜜來,“外祖母我來啦,您想我了嗎?”

鄭氏年歲大了,矮幾跟蒲席都挪到了牆邊矮炕上,天冷的時候還要搭牀被褥在腿上,不過今日坐的板正,不知道參的哪路禪,半天了才掀起下墜成三角的厚眼皮,原本就要垂到下巴的法令紋又拉了半寸,險拎拎的勾在了第二層下巴上。

“以後別在我耳根子底下提你娘,聽著鬧心。”

沈令菡渾不在意的拖了把四腳小矮凳坐下,又讓小苗也坐下烤火,“外祖母,我爹孃就是出門雲遊,也不是不回來,您還至於爲這點事生氣嘛,要不我給您講個笑話?”

鄭氏沒好氣的瞪她一眼,“當我老糊塗了嗎,雲遊還不聲不響的就走,分明就是你爹不安好心,把我好好的一個姑娘坑拐了,你娘就是個眼瞎的糊塗鬼,我早說好看的男人沒一個好東西,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我閉眼前都見不著她了,只求你們別跟我提!”

“沒影兒的事,外祖母您別亂想,我娘瞞著您,還不就是怕您不高興,您說她操持了小半輩子了,出去散散心不是挺好嘛。”

這話成功的讓鄭氏歇了嘴,何秀秀操持了小半輩子,可都是爲何家操持的,好容易熬出了頭,爲自己活兩年的確算不得什麼。

何秀秀這事算老何家的一段公案,要從何家的根上起說,何家在外祖父這一輩的時候,正趕上前朝興亂,原本也算是個殷實富戶,愣是跌落成了下層庶民,很是過了些年苦日子。

彼時何家只有一個閨女,也就是沈令菡她娘何秀秀,老兩口奮鬥了多少年就只得了一個姑娘,已然是把她當成獨苗,打著往後招婿入門的算盤了。何秀秀也爭氣,從小就幫著家裡賺錢,從有到無,日子沒幾年就好了起來,何家就彷彿轉運了似的,老兩口老蚌生珠,居然奮鬥出了一個兒子。

那時候何秀秀也有十五六了,早就張羅著要招婿,老來子一得,立刻就尷尬了起來,一來家裡家外的生意都要靠她打理,想要等兒子長大接手家業,怎麼也還要十幾年,如果嫁人的話,家業總不可能還讓嫁出去的姑娘摻合,所以老兩口就有了私心,想把何秀秀這顆搖錢樹留在家裡。

何秀秀是個通情達理的姑娘,一直沒提出嫁的事,仍舊幫著何家忙裡忙外,一耽擱就是七八年,正經成了老姑娘,原也不再想著嫁人的事了,直到後來救了一個落魄書生,然後就開啓了狗血的姑娘大了不中留的戲碼。

其實前因後果的沈令菡也不是特別清楚,但左不過就是外祖母瞧不上她爹一窮二白還不肯入贅,罵她娘腦子進水,放著那麼多有條件的男人不嫁,寧可不要家業也得嫁個窮光蛋,然後又去過起了苦日子,以致到現在,她老人家還看女婿不順眼。

如今他倆一聲不響的走了,誰也說不準去哪,還能不能回來,鄭氏的心結成倍的擰,只恨不得退回到十幾年前,一棍子打死了拐帶她閨女的野郎君。

今日天是陰的,屋裡壓了朵雲似的暗沉,鄭氏瞇著三角眼看著蹲坐在地上的小丫頭,一恍惚就能跟二十多年前的另一個小丫頭重合。其實她娘倆長的沒有一點相像的地方,這娃娃隨他爹,樣貌秉性都像,像的讓她看一眼就牙癢癢。

這纔想起來今日是這丫頭生辰,生在二月二,任誰都說邪性,每年這日天都不開眼。

鄭氏沉聲,“明日換上新衣裳,跟我去談家走一趟,拜訪一下談夫人。”

沈令菡笑應了,“哎,我知道了外祖母,要不也一道領著阿瑤去吧,她年紀小好玩兒,悶在家裡怕是不高興。”

“讓她去做甚,小蘿蔔丁似的,還輪不上。”鄭氏一句話就給拍了板。

她舅母的氣最主要就是打這來的,拿阿瑤說事,其實主要是她自己撈不著去。

談老爺是官家新委任的內史,領瑯琊郡諸事,是舅舅的頂頭上司,來往一下是題中應有。按理這種層面的內婦走動,理所應當是舅母出面應酬的,但舅母這個人,實在不是個能拿出手的婦人,聽聞談家是洛陽城裡的世家高門,外祖母估計怕她去露怯。

之所以領著沈令菡而不帶阿瑤表妹去,就只有一個目的,給她相親,阿瑤才六七歲,長的又拿不出手,攀附高門這種事就輪不上她。

至於如何就把相親的主意打到了剛來不過月餘的談家頭上,就得從都尉府由來說起了。

她舅舅何有志,身上兼有老來獨子的一切毛病,文不成武不就,連家業也挑不起來,於是乎,他人生最偉大的意義就剩下傳宗接代這一項,十四五歲就靠錢砸了個漂亮媳婦,這媳婦除了有三分姿色,渾身上下挑不出半分優點。

以前家裡從商的時候倒也罷了,丟人丟不到哪去,可現在不一樣了,何有志二十歲那年不知道走了哪門子狗屎運,丟了半條命救了一個大官,也就是上一任內史,這內史爲了提攜救命恩人,違心向上州中正舉薦了何有志,這才屎殼郎翻身,吃起了官飯。

但屎殼郎再怎麼翻也抹不去一身臭,根上的毛病是去不掉的,沒有了能庇護的上官,要不了多久就得砸了飯碗,爲了能保住這碗官飯,唯有死命巴結現任內史,所以一家子就盤算著把沈令菡嫁過去。

許是見她面有躊躇,鄭氏解釋了兩句,“你也莫要太過憂慮,談內史雖與安伯侯同出一脈,但分了家就是兩個屋檐下的人,身份上莫要有甚顧慮,你舅舅還說了,談內史人挺和氣,還主動提及讓兩家走動,想來家中婦人也是好想與的,家中幾個郎君都未娶親,我琢磨著,他們也是存了這層意思。”

鄭氏自從成了都尉府的老夫人,便一躍成爲瑯琊郡婦人裡的上層,越發的有了“高門貴婦”的架勢,心理上的優越感已然能跟洛陽城貴婦比肩,估計也沒覺得高攀了談家。

但沈令菡不以爲然,談家是洛陽城裡的上層士族,哪怕跟安伯侯分了家,一輩子混吃等死,那也是一般人家高攀的家族,主動跟何家交好,是客氣還是爲了別的暫時不得而知,卻絕對不會是發自內心的看上了何家。

還有她爹走的這麼趕巧,她總覺得這其中有什麼關聯。

去走一趟倒沒什麼,相親也不在話下,但是想讓她當老何家的踏腳石,她是絕不能答應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氏县| 准格尔旗| 尉氏县| 奈曼旗| 荥阳市| 云梦县| 措勤县| 措勤县| 石河子市| 新蔡县| 盐山县| 安溪县| 兴文县| 托里县| 尼玛县| 喀什市| 玛曲县| 山丹县| 深水埗区| 剑川县| 赤水市| 天等县| 余庆县| 樟树市| 崇义县| 玉龙| 罗甸县| 永定县| 甘泉县| 鲁山县| 沽源县| 旺苍县| 辽阳县| 珠海市| 英德市| 磴口县| 苍溪县| 宝应县| 潼关县| 昌图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