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
林有成在亞運村買了12套房子,這個數字絕對是相當驚人的,雖然林有成自己並沒有特別在意,他很清楚這筆投資是穩賺不賠的,但是在旁人看來卻是相當的匪夷所思。
尤其是林有才聽說了林有成又在京城買了十二套房子,而且還是在亞運村那邊,這自然是讓他很是震驚。
“怎麼了?”
方梅瞧著林有才一臉震驚的樣子,不禁問道:“是有成那邊出什麼事了嗎?”
林有才搖了搖頭,說道:“有成他和我說,在京城亞運村那邊買了十二套房子。”
“多少?”
方梅都愣住了,不明白林有成爲什麼要花錢買這麼多房子,之前不是已經買了好幾套四合院,怎麼現在還要買房子啊,十分不解地說道:“有成,他買這麼多房子做什麼啊?這又住不過來。”
“亞運村的房子肯定不便宜吧!”
很顯然,方梅也是知道亞運村這個名字一聽就是和亞運會有很大關係,那樣重要的地方,房子的價格肯定不便宜。
“是啊,他這有錢也不應該是這麼花啊!”
林有才知道林有成小說賣出的版權賺了相當多的錢,但是再有錢也不應該這麼亂花,房子要那麼多幹什麼,一個人也不可能同時住兩間房,搖了搖頭,說道:“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
林有才雖然心裡覺得林有成是在似乎沒有必要買那麼多房子,根本就住不過來,在他看來,有一間房住就很好了,但他也知道林有成是在爲那幾個孩子準備,但也覺得沒必要買那麼多,畢竟之前林有成就有買了幾套四合院。
“他說如果我們去京城,也可以住亞運村那邊的房子,有一套房子直接給我。”
林有才望著方梅,也和方梅說了林有成讓他們去京城的話,亞運村那邊有一套房子可以直接給他。
方梅愣了一下,沒有想到林有成居然會直接給他們一套房子,心裡很是感動,她知道林有成都是林有才這位大哥纔會這麼做,望著林有才,問道:“你是怎麼想的?”
林有才有些猶豫,說道:“現在廠子裡面的效益越來越不好了,都要停產了,好些人都已經準備下海經商,還有些人還等著看後面會不會好轉,我這邊也是想著等廠子好轉,只是看情形只怕難了。”
雖然林有才就在這德城地方的鋼鐵廠裡面一直工作,但他也知道職工端的是鐵飯碗,日子過得穩當,可是看眼下的情況只怕這鐵飯碗越來越撐不下去了,現在廠子裡面的風氣也太好,而且還有一些外面廠子支撐不下去,員工要直接下崗的傳聞,這些傳聞自然也聽得一衆職工心裡很沒底。
方梅自然也是清楚這情況的,她之前覺得可能後面情況就會好轉,但實際誰也不知道後面廠子的情況會不會好轉。
“那你是怎麼想的?”
這件事自然還是要林有才這位當家人做主。
林有才低著頭,像是在想什麼,沉默了片刻,說道:“我之前是不大想去京城的,畢竟在德城這邊也算是老地方,一切也都熟悉,只是後面這廠子要真的倒了,那必須要好好想想以後的打算。”
“兆平和兆安兩個人還要上學,而且他們兩個去京城上學,可能也會更好。”
方梅心裡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兩個孩子去京城那邊上學無疑是會有更好的教育。
其實還有一點,林有才也不願意說,他這個做大哥並不想去京城靠弟弟生活,在他看來做大哥的照顧弟弟妹妹是應該的,只是自己這大哥不行,跑去找弟弟,怎麼都感覺不像回事。
雖然林有成可能並不在意,但是他心裡多少還是有些覺得不合適。
方梅自然也清楚林有才心裡的這一點想法,望了一眼隔壁屋子裡面的林兆平和林兆安,說道:“兆平和兆安他們兩個要是去京城的話,以後肯定會更好的。”
林有才聽見方梅這話,心裡自然也是清楚這一點,望向自己的兩個孩子,他自然很清楚去京城是對兩個孩子有更好的未來,那裡畢竟是首都,有很多都是德城不會有的,沉默了片刻,說道:“要是廠子真的不行了,我們就去京城吧。”
方梅聽見林有才這話,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
她心裡是希望去京城的,不爲別的,單純就是爲了林兆平和林兆安的未來。
畢竟這樣去京城的機會可是相當難得,而且林有成還在京城給他們準備了房子,這後面過去也不用擔心沒有地方住,她覺得她和林有才即便是下崗失業了,在京城也一定找到活計,靠她和林有才的雙手讓兩個孩子好好在京城生活下去。
方梅並沒有想著以後什麼事都要靠林有成,她知道很多事都要靠自己。
“那我們可要好好想想,以後去了京城靠什麼生活。”
“對了,去了京城,你可一定要給有成好好張羅一下他的事,總不能就這麼一直拖下去。”
林有才聽見方梅這話,像是找到了去京城的另外一個重要理由,那也就是林有成的事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連連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他的事是真的不能再一直拖下去了。”
作爲長兄就是這樣,不單單要操心自己的孩子,還要操心自己弟弟妹妹的事。
林有才這位做大哥的就是有在操心林有成的事,不想林有成繼續一直單著下去。
……林有成這邊不知道林有才的廠子究竟結局如何,但是他也知道現在效益不好,這也不單單是林有才那一家廠子不好,而是後面整個國內的很多國企都要改革,那是一大片的工人都要下崗。
這後面國企改革那是全國都在進行,十分重大,上面也沒光喊口號,而是把道理講得明明白白。宣傳上強調,這不是要把工人往死裡逼,而是要讓國家經濟更有競爭力。工廠裡貼滿了標語,報紙上全是文章,說改革是爲了“國家強盛”“下一代有更好的機會”。很顯然,這個時候的集體主義思想還很濃,人民都覺得個人吃點苦沒啥,只要國家能站起來就行。這種信任感,是國企改革能推下去的關鍵。
再加上,上面也不是光說不練,知道下崗工人多,社會壓力大,所以提前做了不少準備,後面國內還建了三千多個再就業服務中心,給下崗工人提供培訓、找工作的服務,裡頭有專門的培訓課,像焊接、電工、修理啥的,手把手教,下崗工人學完還能領個證書,找工作時好歹有個敲門磚。還有生活補貼、遣散費啥的,雖然錢不多,但至少能讓工人不至於活不下去。這種實打實的支持,讓工人覺得政府沒扔下他們不管,心裡多少有點底。
同時這些改革不是一刀切,而是慢慢來的。像裁員就分了好幾波走,沒一下子把人都攆出去。工廠重組的時候,先把新設備弄進來,讓工人學著用,慢慢淘汰老崗位。這樣節奏慢一點,有個緩衝期,不至於慌得不行。
其實整個過程自然不會這麼順利,這裡面有非常多的事,只是抗議也沒有辦法阻止,下崗潮是真的如同一股時代的浪潮襲來,浪潮之下誰也沒有辦法避開。在這股浪潮裡面也有非常多的血和淚,下崗工人裡,有一部分人沒趕上好時候,尤其是年齡大了的,五十歲左右的,年紀大又沒啥技能,這下崗的日子自然可想而知,後面自然也會過得十分艱難。
雖然說是當年國企改制沒啥人反對,其實更多的還是反對無效,畢竟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一座大山,這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
雖然不知道大哥那邊的廠子在後面的這股國企改革的浪潮下究竟會如何,但是在林有成看來現在的效益不好,這後面可能也不會強到那裡去,沒準等著的就是下崗。
這樣一來,林有成自然也會建議林有才一家來京城工作生活,在林有成看來,即便是林有才的工作不好找,也可以直接買一個門面,在京城做些生意。至於商場的店鋪門面,林有成本也就有打算買幾個,這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投資。
亞運村那邊的房子給林有才一套,林有成一點都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他很清楚大哥林有才之前對他這位弟弟有多照顧。
林有成到現在都還記得,自己當初剛到德城春風巷的時候,面對那一大堆亂攤子,還有剛出生的林兆樂,那個時候大哥林有才就給了自己五十六元錢,而且還不止一次貼補自己家。
這些林有成心裡都是很清楚的,在他心裡拿一套房子給林有才根本就不算什麼。
畢竟他這個做弟弟的現在也算是資本雄厚。
“爸爸,大伯他們會來京城嗎?”
林兆樂跑到林有成跟前,知道林有成是打電話給德城的大伯一家,想讓大伯一家來京城,一臉笑容,十分好奇地問道:“兆平哥哥和兆安哥哥他們會來嗎?”
林有成聽見林兆樂問這話,不禁說道:“還不知道,不過我覺得你們大伯會來的。”
在林有成看來,如果德城那邊的廠子不行,他大哥肯定還是會來京城,畢竟來京城對孩子會更好,這一點他大哥也是非常清楚的。
父母爲子女則計之深遠,這一點也不單單是他這個做父親的替孩子準備家產,他大哥也會替林兆平和林兆安兩個孩子考慮的。
林兆樂望著林有成,點了點頭,又問道:“爸爸,你什麼時候和謝老師結婚啊?”
什麼時候和謝老師結婚?
林有成愣了一下,沒有想到林兆樂居然會問他這個問題,相當意外,問道:“你爲什麼問這個問題啊?”
“因爲你和謝老師結婚,我就有媽媽了。”
林有成明白林兆樂的話,目光一閃,心裡有些觸動,不是滋味,摸了摸林兆樂的腦袋,說道:“你本來就有媽媽,你媽媽她很愛你的。”
雖然是很多年前的事,但是林有成很清楚那位離開的孩子他媽也絕對是愛這些孩子的,當然這也沒有辦法,從出生開始,林兆樂就沒有了母親,就這一點他是比林兆喜,林兆慶幾個可能心裡會更在意母親的身份。
這也是他沒有辦法的去做什麼事改變的,不單單是林兆樂,就連那個時候兩歲的林兆歡其實也一樣,還有四六歲的林兆滿和林兆美何嘗又不是和林兆樂一樣。
林兆樂聽見林有成的話,低著頭,小聲說道:“我想要有媽媽,一直都很想。”
聽著林兆樂這話,林有成心裡不知道該說什麼,看著眼前這個孩子不知不覺都七歲了,從出生的時候還是個嬰兒,那個時候他都擔心自己養不活這個娃娃,但是真的就是他一點一點把這個奶娃娃拉扯大,一直養到現在,即便他這個父親做得再好,有些終究還是沒有辦法彌補的。
當然,林有成心裡也很慶幸,這幾個孩子還好都很懂事,摸了摸林兆樂的腦袋,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說道:“我知道。”
林有成看著眼前的林兆樂,想著林兆樂問的那個問題,他也不知道林兆喜幾個是怎麼想的,不過他之前也和幾個孩子說過,不管發生什麼,包括他再結婚,都不會改變他們的關係。
“如果我真的要再婚,那麼不會是想要給你們找後媽,而是因爲我是找我的愛人。”
“當然,她也會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你們的母親,也就是你們想的後媽。”
“不管到了什麼時候,我都是你們的父親,不會有任何改變。”
……
林有成想著自己之前和幾個孩子說過的話,又想到林兆樂問的那個問題,不管是愛的人,還是後媽,都是和他有關。
現在,林有成覺得他這個老鰥夫也不單單是要爲子女計之深遠,也是要替自己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