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0章 【千億賣橙】

1999年來臨。

元旦過後,長江工業集團的會議室,林瑞江和高層面齊聚一堂。

如今的長江工業集團,在香港的影響力直逼長實系,公認是香港的科技巨頭。

長江工業集團的業務分爲四大部分:

一、傳統制造業;包括全球前三拉鍊品牌——長江拉鍊、全球最大玩具製造商——長江玩具。

二、家電製造業;美的電器的產品遠銷海外,美的電器(華夏)亦是內地合資品牌的領頭羊。

三、電子和遊戲;小米科技發明的產品就有:隨身聽、VCD、MP3、優盤,主要推出的產品還有電話機、手機、傳呼機、半導體等一列電子產品。第九城市則是世界遊戲巨頭,不管是主機遊戲時代(香港方塊、太空大戰、街頭霸王、魂斗羅等等),還是PC遊戲時代(模擬城市、模擬人生、帝國時代、生化危機、寶可夢等等),又或是網絡遊戲時代(傳奇、天堂),都是引領世界的巨頭。

四、電訊產業;早在1995年,長江工業集團便成立了‘長江電訊’,致力於在欠發達地區推行購買自日本的‘數字無繩電話系統’專利技術;後期又發展了IPTV產業,及相關通訊技術。

林瑞江坐在主席位置上,心中不由得自豪,雖然這個江山是父親打下的,但確可以說是在他手中發揚光大的。

此時的長江工業集團,林瑞江兼董事局主席和行政總裁,袁天凡和陳寧峰是集團副總裁,另外是四大業務的總裁,以及其他相關高層。

陣容強大!

“如今政府提出科技興港,我們長江工業集團作爲領頭羊,要繼續發揮創新的作風.政府那邊,已經決定批給我們‘數碼港’項目,將來我們也將擁有自己的硅谷!”

在1996~1997年,小米科技先發明U盤,再發明MP3,在世界科技界上,大出風頭一番。兩筆發明都獲得國際專利,未來躺著都能賺兩百億港幣。

衆人紛紛露出喜色。

長江工業集團在香港紅磡有一個電子科技園,是原來的青州英泥鶴園總廠興建的工廠區;如今再拿下港島南面的鋼線灣‘數碼港’項目,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數碼港建成之後,可以轉移我們集團的電子遊戲、電訊網絡的辦公區過去,形成帶頭作用。”副總裁陳寧峰說道。

香港人不喜歡投資高科技,但在林氏家族的帶領下,香港科技產業發展得確實很不錯,帶動了很多技術人才創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電子遊戲領域,出現一些不錯的工作室。

林瑞江說道:“第九城市這次一共是在研發五款網絡遊戲,一旦成功,我們香港就會成爲世界遊戲之都。趙總裁,你們要抓緊時間啊,據我所知,我們的競爭對手有日本、韓國。”

趙瑞安馬上說道:“林生放心,目前我們第九城市研發人員已經突破800名,是世界最大的遊戲公司之一。去年開始立項的五個遊戲,目前我們都已經取得一些進展,千禧年後,我們將陸續推出!”

800多名研發人員,基本都是香港本土的人才,這纔是真正了不起的。而這些研發人員的薪資水平,更是達到香港白領的水平,平均月薪在3~4萬港幣左右。

而香港擁有的遊戲方面技術人才,目前大概有1500名,基本都是香港理工大學培養的人才。

至於去年下半年立項的五款遊戲,都是出自林志超之手,分別是《泡泡堂》、《冒險島》、《勁舞團》、《仙境傳說》、《奇蹟MU》。雖然這些遊戲都是來自韓國的靈感,但實際上林志超也就記得大概的玩法和背景,所以需要香港的研發人員去實現。

而這些年香港積累的遊戲人才,以及第九城市的投資,纔是真正的成功關鍵。當然,有方向好過沒有方向,至少能增加成功的機率和進程。

林瑞江說道:“網速也會遵守摩爾定律,預計兩年後,包括包括內地的網速都可以真正實現網絡遊戲的可玩性?!?

第九城市在1997年就出了兩款網絡遊戲——《傳奇》、《天堂》,但是網速限制了這兩款遊戲,不過網絡遊戲就是如此,可以無限跟新版本,每一次更新版本,就相當於一次新品發佈會,可以吸引玩家進來。

一週後。

香港政府批出‘數碼港’項目終於正式敲定,雖然期間引起一些地產商的抗議,但事成定局。

這裡面固然有林志超的關係,但更多的是董政府現在是‘焦急如火’,凡是有利於提振香港經濟的方案,都會倍加重視。

因爲香港自金融危機後,急需要新的經濟產業出現(中藥港就是董的方案)。而林氏給予董的經濟建議——文化興港、科技興港,實在是一個天大的禮物,故林瑞江提出‘數碼港’後,董實際上已經第一時間答應。

之所以‘數碼港’被各大地產商圍攻,是因爲這個項目還包括大量的住宅、寫字樓,一旦落成,會對他們形成衝擊,加上本身也非常便宜賣給長江工業集團。

但沒有辦法,‘數碼港’已經成爲董政府的殺手鐗之一,林瑞江承諾建成以後,將香港的遊戲產業、電訊產業引進,這就是妥妥的成功率。

長江工業集團。

林瑞江和袁天凡正在商議‘借殼上市’的方案。

“林生,長江電訊的規模實在太大,本身潛力就無限,若是加入‘借殼上市’的資產當中,集團有些吃虧!”袁天凡說道。

按照林瑞江的想法,是將‘長江電訊’、‘數碼港’兩個項目,注入一家‘殼’公司當中;數碼港還好,目前還沒有投入資金,相當於一個‘PPT’;但長江電訊自1995年成立以來,已經成爲電訊領域的大鱷,潛力非常的大。

長江電訊在1995年初成立,1995年下半年再浙省開始合作‘小靈通’,1996年進入IPTV;目前,已經在華夏、臺島、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區展開‘小靈通’業務,這種話費低廉的無線電技術,深受欠發達地區的民衆歡迎。至於IPTV,則是將電訊和電視結合。

長江電訊還有一個業務,那就是全球領先的以IP爲基礎的端到端網絡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

總之,業務做得很大。

以內地市場爲例,最終可能達到1個億的用戶;整個亞洲,最終可能將有3億的客戶。

當然,目前這方面還處於一個開拓階段。

林瑞江說道:“父親講,互聯網泡沫也已經形成,短則一年,長則兩年,就得破滅。所以,不將長江電訊注入,將來收購香港電訊就算成功,後續也會受到互聯網泡沫的巨大影響。而注入進去,我們便相當於打造了一個堅固的電訊帝國,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資本運作!”

袁天凡頓時汗顏,他是資本領域的運作高手,但從來只考慮運作成功後的獲利、套現等,至於將來的經營,這不是他們的長項。林瑞江的意思很明白,是要做長久經營的準備!

“好,那我們爭取將市值炒到100億港幣以上”

“袁總裁,這個事情交給你來主導!”

“沒問題”

袁天凡是1995年加入林氏企業的,不過一開始並沒有跟隨林瑞江,而是在八達通金融集團收購過來的鵬利保險擔任總裁(海裕亞洲私有化更名),待走上正軌後,再來到長江工業集團擔任副總裁,負責開拓小靈通業務和籌謀數碼港業務。

得信佳,是新加坡黃鴻年手中的一隻雞肋上市公司,該公司的股價一直在4分到6分錢港元之間徘徊,若以當前的收購水平,1億港幣足以全面私有化。

正因爲如此,黃鴻年便將這家公司的業務清理乾淨,僅保留物業收租業務。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相當於這隻股票是一隻優秀的‘殼’,沒有什麼法律問題。

黃鴻年是資本市場的人,他這樣做,自然是告訴別人,他有意出售這隻殼。

袁天凡、樑博韜找到黃鴻年,便直接談及購買黃紅年的得信佳。

雙方一拍即合,長江工業集團以‘長江電訊’、‘數碼港項目’注入得信佳,獲得93%的新股。

一時間,得信佳公司備受市場關注!

“不得了,得信佳覆盤後,股價還不得一飛沖天!”

“至少100倍,長江電訊的業務做得非常大,不僅僅做電訊網絡服務商,還做手機制造商,估值至少是幾十億美金!”

“這麼牛??!”

“小靈通知道嘛,在內地非常有市場的無線電話,通話只需要2毛錢!內地有多少人口,要做到1億客戶的?!?

“真的假的,這麼牛,以爲是諾基亞啊!”

此次注入的兩筆資產,數碼港是無償注入的,長江電訊纔是資產。

3月初。

得信佳復牌交易,開市僅15分鐘,股價從停牌時的一毛多,飆升到9.22港元,升幅高達82.6倍,立即搖身一變成爲一家市值近百億港元的巨型公司。

而得信佳,也更名爲‘長江電訊’!

之後的日子裡,長江電訊股票一路走高,創造出更多的神話。

時間匆匆。

林氏五子上位後,林氏家族的事業做得越來越大,業務越做越廣。

林氏家族在香港掀起互聯網熱潮,成立TOM網——將華夏帶入世界,將世界帶入華夏,拉開投資互聯網的序幕。

而主持TOM網的人,正是在美國待了多年的鄒凱旋,當然她僅是主席一職,總裁則是內地的王磊。

TOM網在1999年10月上市,引起香港巨大的認購浪潮,成爲社會大事件。

林氏投資互聯網並不只是TOM門戶網,旗下企業紛紛投資互聯網,在香港也掀起一股互聯網浪潮。例如,傳媒集團就投資了互聯網漫畫(網漫)、音樂網站等一些列網站。

在TOM網上市後不久,和黃將英國Orange公司出售給歐洲第二大電訊公司——曼內斯曼(德國百年老店,從1995年轉向電信業務),獲得1180億港幣的盈利(256億現金、260億債券、600多億的股票)。

頓時,‘千億賣橙’成爲經典的商戰案例——老大和老二斗得火熱,老二一氣之下則兼併老三,欲和老大一分高低。

這還不算完,老大後來一氣之下又火併了老二,徹底巨無霸——沃達豐電訊。

在老大兼併老二的時候,和黃手中的老二股票,又已經升值了500億港幣。

所以,和黃獲得的利潤實際上是1680億港幣!

在‘世紀之交’來臨之際,已經退休的林志超,被美國權威雜誌評選爲‘千禧年企業家’,傳頌於世界各地。

擊敗的對手,包括:比爾蓋茨(微軟)、亨利·福特(福特汽車)、理查德·阿克賴特(英國工業革命第一人)、美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家族)等15名著名的已故和仍在世的企業家,獲得了這項跨時代跨世紀的桂冠,成爲最傑出的世紀企業家。

不久後。

英國大東電報局放出消息欲出售香港電訊公司,頓時引來新加坡電訊的競爭,另外一個競爭的企業當然就是‘長江電訊’。

長江電訊經過近一年的增長,市值已經高達500多億港幣。但就算如此,想收購一家年盈利115億的香港電訊,也只能靠貸款以及合併後新公司的股票。

事實上,長江工業基金持有的Yahoo股票從去年開始拋售,獲利高達60多億美金。

雖然從美國賺到如此鉅額的財富,但此次收購香港電訊卻不會動用這筆錢,畢竟收購香港電訊後,自然應該讓香港電訊去還債。

英國大東持有54%香港電訊股票,所以收購其手中的股票,也觸及全面收購條例,要收購整個香港電訊才行。

有袁天凡領導的團隊,最終長江電訊還是成功擊敗新加坡電訊,因爲能給的現金更多(新加坡電訊給的更多是股票);而且,長江電訊的股票也比新加坡電訊股票成長潛力更好,因爲收購成功之後,長江電訊相當於有三筆重要資產:長江電訊(主要是小靈通業務)、數碼港(地產項目)、香港電訊。

完成收購不久,互聯網泡沫爆發!

第18章 【扮豬吃老虎】第216章 【大機遇來了】第222章 【小氣的王室】第438章 【乾坤之力】第48章 【嶽憑婿貴】第345章 【就是缺錢!】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436章 【陰謀詭計】第404章 【船王間的共情】第18章 【扮豬吃老虎】第189章 【又中獎了】第442章 【航運危機】第218章 【大賺特賺】第49章 【兩頭下注】第470章 【豪門生活】第298章 【在座的都是小嘍囉】第541章 【團結一心】第137章 【船王大婚】(求月票?。?/a>第130章 【分散投資】(加更?。?/a>第16章 【拜見山門】第7章 【安定下來】第465章 【錯過機會】第372章 【取代萬代】第160章 【瘋狂試探】第153章 【海派船王】第105章 【罪有應得】第254章 【新年計劃】第127章 【身不由己】第217章 【名聲大振】第412章 【開的是坦克】第281章 第280 【進入上流社會的代價】第96章 【姐夫嚇人】(求月票!求全訂!)第307章 【一年多時間過去】第451章 【喜歡年輕的】第381章 【豬都可以上市】第108章 【拭目以待】第415章 【合作共贏】第183章 【搞臭敵人】第35章 【工業之母】第109章 【抄底機會】第402章 【浪裡個浪】第152章 【潛龍在淵】第385章 【角色飾演】第89章 【強勢反擊】(第八更!求全訂?。?/a>第229章 【創新舉措】第328章 【人無恆產無恆心】第205章 【喪心病狂】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50章 【慈善真諦】第168章 【君子報仇】第460章 【當如是也】第263章 【資產重整】第267章 【三軍將士】第289章 【我的國王陛下】第41章 【強勢迎敵】第312章 【地產商會】第14章 【開工典禮】第291章 【東邊損失西邊補】第29章 【會面港督】第560章 【搶灘登陸】第361章 【被大佬盯上】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第52章 【籌備炒金】第526章 【需求突破】第561章 【兩線作戰】第325章 【暴風雨前夕】第296章 【歸來依舊是少女】第433章 【皇子大婚】第150章 【鬥志昂揚】第249章 【又一個賺錢項目】第294章 【國際舞臺】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28章 【銀行提款】第515章 【文化之城】第366章 【金馬粉馬】第190章 【加強聯盟】第274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437章 【大獲全勝】第527章 【大家要小心】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482章 【矛盾出現】第53章 【喜得大將】第358章 【成熟起來】第374章 【大人情】第147章 【算賬清賬】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580章 【千億賣橙】第74章 【目的達成】第492章 【圖謀ABC】第256章 【關係網】第259章 【有一套】第149章 【探長抗包】第371章 【兒子保護媽媽】第432章 【減船上岸】第274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15章 【天下皆知】第542章 【三Q四Q】第376章 【愉景灣項目】第113章 【不自由毋寧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阿拉善右旗| 治多县| 滦南县| 会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高陵县| 股票| 崇礼县| 嘉荫县| 辉县市| 申扎县| 庄浪县| 长寿区| 陆河县| 宜良县| 北京市| 昂仁县| 香格里拉县| 通江县| 桂东县| 政和县| 屏边| 安顺市| 高雄市| 望都县| 大城县| 台江县| 松原市| 广安市| 浮梁县| 汉阴县| 扎囊县| 鸡东县| 平阴县| 天峻县| 鄂尔多斯市| 东城区| 嵊泗县| 平安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