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zhàn)(八)

龍從雲(yún)受洛逍遙丹神之力反震而傷,驚得幾欲魂飛魄散,但想此下必死無疑,卻見洛逍遙依是盤坐不動,驚疑之中忙是定下心神,強忍心口劇痛,仗著還有半成氣機之力,卻是向葬冢所在之處爬去。

他畢竟是明竅山巔境界,功底深厚非是尋常人可比,爬有三丈之遠後,卻也將體內(nèi)翻滾的氣息穩(wěn)住,反手從背部取下一根黑龍木,猛吸一口氣,起身竄向還有兩丈餘遠的葬冢。

當竄到離葬冢三尺之處,心氣一竭,頓是跪蹲而下,便將黑龍木斜對葬冢中心點方位插下,調(diào)息準備聚力推進。但在此時,洛逍遙掌罡氣機拍到,威猛的掌力不僅將龍從雲(yún)震得昏死過去,卻也將黑龍木推入地下。

洛逍遙縱到龍從雲(yún)身側(cè),一腳將他踢開,電光火石間雙手插入地下,用力一掀,一大片土層飛起,但見一口長三尺餘、寬兩尺的木棺露出,不加思索之中,將木棺取出。

躍身跳入有六尺深的??樱菜夙樦邶埬鞠虏宓姆轿幻屯?,以他的身手,傾刻間便將地坑挖有丈餘深,卻是不見黑龍木蹤跡。

他剛踏入元嬰境,乍然間將本命丹神收回天關(guān),心神纔會不由自主被丹神牽引遁入體內(nèi)墨色脈絡(luò),卻是使龍從雲(yún)得有機會破了葬冢。此下但知黑龍木已是遁入聚氣地穴之中,心頭一陣混亂,頓然跌坐在地坑底下,良久之後,方是定下驚魂,縱身上了地面,便將木棺重新葬下,將土草草一填。

行到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龍從雲(yún)身邊,蹲身而下,抓住他的脈門探息,卻爲發(fā)覺龍從雲(yún)已然氣絕。他本作想將龍從雲(yún)制住逼問出他的藏身之處,卻未料被自己一腳踢死,心下一嘆,轉(zhuǎn)身拔起插在地上的水龍吟,縱向南側(cè)山坡而去。

躍下三丈餘深的山坡,竄入坡下樹林,順著林中混亂的腳印與掉落地面折斷的樹枝尋去,待到距山底有百餘丈高的一處山腰樹林地方,卻是再望不到明無與智光打鬥留下的痕跡。

但想他二人到了此處應(yīng)是躍上樹梢相鬥,心念一動,洛逍遙便也引身縱出樹林,落在一棵大樹頂上。此時雨勢雖爲減弱,卻也連綿不絕,四下雨色濛濛自是無法窺到明無身在何處。

洛逍遙氣機一聚,便爲仰天長嘯,此下‘降魔音’未曾聚音成線,卻是聲傳四野,久久不息。心料明無若是聽到‘天雷音’呼聲,必然會出聲相應(yīng),待迴音消去,洛逍遙便是凝神傾聽,卻是無有迴應(yīng)。

望著雨色茫茫的四野,心念急轉(zhuǎn)之中,念頭卻爲轉(zhuǎn)到收回丹神之後所見到的景象,便是引身向山峰西面縱去。他與明無查探東錦屏峰山勢之時,卻爲知道山峰西面有一處山洞,但想去往山洞入念再窺探一番。

順著彎曲的洞道行進十餘丈,便見前方洞穴透有光線,行進一看,但見兩丈見方的洞穴之中,有兩個獵人裝扮的漢子躺在篝火邊上熟睡,心念一動,卻是將兩個漢子睡穴封住。

行到北面洞壁前盤腿打坐入念,引著丹神潛入體內(nèi)黑色脈絡(luò)之中,腦海中便是浮出與在葬冢所在林中所見幻境並無二致的景象,心頭頓然震撼不已。

他方纔擔(dān)心葬冢有失以及明無的安危,卻無有時間去細想幻境所見與自身的關(guān)係,此下已然猜出自己便是佛劫中的護道人。

想著父親洛寒水、師公武望博、華千行是爲了護住自己是護道人的秘密,纔會不惜自斷心脈,也爲明白楚南風(fēng)等人的一片苦心,剎那間熱淚奪眶而出。

待將激動的心緒平復(fù)下來,又想自身臨陣入境的元嬰根基未爲隱固,便是牽引氣機行念大周天,進入忘我境界。

過有近三個時辰,神清氣爽的洛逍遙收功斂氣之間,但覺洞道中一陣微風(fēng)吹來,緊接著便見一道身形出現(xiàn)在洞穴之中,但見來人面貌,卻是與自己幻境中所見的老僧相同,心頭頓然大驚。

原來來人正是智苦,當黑龍木遁入地穴之後,青龍山龍脈靈穴頓然波動,守在靈穴邊上的智苦,但將從雙龍池朔來的地脈接入靈穴之後,立馬又將受波動而震盪的怨氣剝離一團出來。

攜著被‘漏盡通’神通困住的怨氣,離開山洞到了外頭山峰,智苦便解去一半怨氣的禁制,隨著怨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逝去,智苦的‘漏氣通’望氣神念一展,但在雨色濛濛中窺出了怨氣所去方向。

洛逍遙身上的墨色脈絡(luò)是爲劫道怨氣源頭所在,這源頭自不會生成怨氣,卻是能將怨氣聚匯成道。佛劫的怨氣須先進入洛逍遙體內(nèi)的源頭脈絡(luò)之後,方能再遁入地脈集結(jié),是故那被剝離的怨氣便遁著空氣尋洛逍遙而去。

‘漏盡通’望氣大法能洞天徹地,是爲無氣不窺,當智苦窺到怨氣所遁之處是在五老山,心頭卻是萬分詫異。

當趕到五老山之後,再將剩餘的怨氣禁制打開,此下距離對智苦來說可謂是近在咫尺,當怨氣遁向東錦屏峰西側(cè)之後,智苦便是尋到洛逍遙所在的山洞。

“善哉,善哉?!敝强嗤篌@失色站身而起的洛逍遙,合什言道:“未料到小居士竟是老僧苦苦追尋之人,難怪洛閣主他們會捨命……”

洛逍遙但知來者不善,自不會與智苦費言,未待智苦將話講完,便是揮掌而出,一招‘春風(fēng)化雨’向智苦擊去。

洞穴內(nèi)篝火熄滅之際,智苦但覺一陣柔風(fēng)吹到身前兩尺之處後,化成一道洶涌巨浪捲來,電光火石間後退一步,兩袖一揮,卻是將掌罡氣機震散。

此下洞內(nèi)除了篝火所燃木柴閃有一絲火星之外,已是一片漆黑。但二人的修爲皆是夜能視物,洛逍遙但見智苦守在進入洞穴的通道口,心知難以硬闖出去,便爲收住身形,引出丹神護在身前,凝神而待。

黑暗中但聽智苦言道:“老僧不欲傷害小居士,只望小居士隨老僧一行,但莫大動干戈,傷了地上兩位居士無辜的性命?!?

就在洛逍遙舉目向睡在篝火邊上的兩位漢子望去之時,智苦元神驟然岀竅,洛逍遙但見地上二人身形向兩側(cè)分開之際,一道帶著懾人心魂的拳罡向他胸前襲來。

情急之下,‘降魔音’聚音成線脫口而出,同時丹神引著水龍吟向智苦面門刺去。

但在智苦拳罡劫氣破開‘降魔音’音線發(fā)出尖銳撕裂聲之際,他的左拳也震開了水龍吟。而在水龍吟‘嗡嗡’作響顫聲中,智苦移開地下昏睡之人的元神,卻爲攜著拳罡從洛逍遙頭上擊下。

智苦這三個舉動可謂是電光火石般速度,洛逍遙此下退無可退,情急之下右掌向上拍去,左掌迎向智苦破開音線依是襲來的右拳。

“呯”的一聲沉響,洛逍遙右掌擊空之中,左臂一震,身形便是撞向身後洞壁,又聽‘咣噹’一聲,水龍吟落在地上,而本命丹神受驚之下隨著洛逍遙心念遁入天關(guān)。

原來智苦的元神襲向洛逍遙頭頂是爲虛招,但在洛逍遙舉掌擊迎之時,剎那間轉(zhuǎn)而擊向持著水龍吟的丹神,丹神方爲受智苦左拳所震,乍然間元神攻到,反應(yīng)未及,卻是中了劫拳。

智苦金身大成境界,自非是初入元嬰修爲的洛逍遙可比,而他心機鬼詐,打鬥經(jīng)驗豐富,在洛逍遙受制於退無可退的空間之下,卻是一出手便將他的本命丹神入劫困住。

洛逍遙心念生起‘破障音’想破去困住丹神的劫力之際,智苦又爲雙拳齊岀,擊向洛逍遙左右太陽穴,而他的元神則是從正面向洛逍遙胸口擊去。

電光火石間洛逍遙身形一矮,同時一招‘投桃報李’迎向襲胸而來的元神,身前一聲悶響中,洛逍遙但覺兩道巨力一左一右從兩肩下壓,心口氣血驟然翻滾,雙腿竟是受力不住,頓然跌坐地上。

以智苦修爲收發(fā)氣機但爲瞬息之間,又有‘漏盡通’神通,自可在打鬥中從洛逍遙氣機波動,斷出他身形變化所在,當洛逍遙矮身下避之時,智苦的雙拳便頓然下壓,便將洛逍遙壓得跌坐而下。

而洛逍遙情急之下矮身使招的掌罡之力,未及有九成之威,智苦的元神之力自是足以抵擋。就是洛逍遙跌坐地上之際,智苦又爲一拳擊向他的天關(guān),洛逍遙此下已是聚氣不得,心道不妙之中,眼前一黑,頓然昏了過去。

………

明無身形在掉落南側(cè)山坡之際,便是拔身而前,但在那時,先他落地的智光引著元神從他頭頂擊下,同時出拳襲向他的下盤。電光火石間,明無只得見招拆招,引岀元神相迎從頭擊下的智光元神,半空中引拳擊向智光拳罡,身形也自落在山坡之下。

二人旋而鬥入了坡下樹林,智光但知葬冢所在林中挖有暗坑,心想龍從雲(yún)定會伺機引洛逍遙入伏,卻是傾力將明無纏在坡下。

而明無知曉洛逍遙身兼數(shù)家大成功法,在莫忘島與他相互砥礪武學(xué)時,又知他的氣機可生生不息,綿長之勢卻非龍從雲(yún)可比,但想兩三百招之中,應(yīng)可將龍從雲(yún)擊敗,心中卻也生了不讓智光竄上葬冢林中的念想。

二人便是向山底下打去,待到百餘丈高的山腰之處,智光爲避開明無的招式,便是躍上樹頂,明無自也是縱上樹頂相攔。二人卻變爲從樹梢上向山下相鬥而去,而後面趕來的洛逍遙也就無有打鬥痕跡可尋。

二人在山下你來我往鬥之中,不知不覺卻是向山峰的東面移去,那時明無但想洛逍遙與龍從雲(yún)應(yīng)鬥有兩百招之數(shù),尋了機會便是從東面山徑向山上闖出,智光也擔(dān)心龍從雲(yún)失手,卻是與明無邊鬥邊向山上而去。

當打鬥到七十餘丈高的山道之處,卻是出現(xiàn)依著崖壁而上的險道,但恐先行會爲後面之人所趁,二人便爲頓住身形,在險道前的空地大打起來,待鬥有二十餘招之後,卻爲對掌拼起內(nèi)力。

但在那時,洛逍遙的長嘯之聲傳來,比拼真元內(nèi)力之中的明無自也無法岀聲相應(yīng),但想洛逍遙應(yīng)是勝了龍從雲(yún),方能岀聲呼喚,心頭頓爲一喜。

智光聽得洛逍遙嘯聲,但覺龍從雲(yún)失手,心神卻爲大震,二人心神一定一恍,氣機但受影響,明無自是將智光震得連退三步。

而那時二人氣機皆已大損,已是不足原來五成,明無但不敢耗損氣機使出‘天雷音’相應(yīng)洛逍遙嘯聲,搶得先機之後,立馬闖上險道,向山上而去。

到了葬冢所在,心頭頓是大驚,以他的‘天眼通’神通,自也看出聚氣地穴已然被破。望著龍從雲(yún)屍首,心頭又是驚疑,卻是想不通洛逍遙何以能殺得了龍從雲(yún)的情況下,卻無法護住葬冢而爲龍從雲(yún)所破。

但想此下尋到洛逍遙最爲重要,便是向山峰南側(cè)縱去,卻爲未見洛逍遙的蹤跡,心念一動,便也是躍上樹梢縱聲長嘯。明無自不知此下洛逍遙身在西面山洞中入念隱固元嬰境界,卻是不能聽到他的嘯聲。

待連呼三次無有得到洛逍遙迴應(yīng)之後,明無便是向玉柱峰原先落腳的山洞尋去,卻也未見洛逍遙身形。

驚疑之下又是尋去東錦屏峰,不惜耗損氣機以‘天雷音’嘯聲四下相喚,終是未聽得洛逍遙迴應(yīng)。明無便猜想洛逍遙發(fā)出嘯聲自己無有響應(yīng)之後,在葬冢被破之下,定是心急趕回秋山去通知楚南風(fēng),想到此處,也就打消再尋念頭,取道北漢向秋山趕去。

明無離開五老山是爲卯時三刻,但若他沒有大損氣機,酉時三刻就能趕到秋山,但此下真元受損,縱使一路疾縱而行,趕到秋山卻是過了亥時,與熒惑凌犯天市兩星足足過了十三個時辰。

但此時秋山上只有兵衛(wèi),卻是不見楚南風(fēng)穆道承等人。以明無所知,楚南風(fēng)當日曾有約定,不論智光使計攻取何處葬冢,若是過了十二個時辰,一衆(zhòng)人等但要趕到秋山會合。

而千鶴崗距秋山恰爲一個時辰腳力,按理來說,此下衆(zhòng)人應(yīng)都會是在秋山。明無心頭一時驚疑之下,便是向兵衛(wèi)打聽衆(zhòng)人去向,同時詢問洛逍遙有無回來。

原來當明無與洛逍遙去了五老山半個月之後,智苦卻是將中了百劫拳、昏迷不醒的江秋白送到了開封。

智苦目的是想在熒惑凌犯兩星之前,耗損明無、楚南風(fēng)的氣機。楚南風(fēng)但知劫力留在體內(nèi)時日越久,對江秋白魂力傷害越大,在明知智苦的用心之下,卻是不得不出手救治江秋白。

那時明無與洛逍遙已是潛去五老山,但想若讓江秋白留在開封醫(yī)治,秋山只有穆道承一人是爲元嬰境,心恐會爲智苦、智光聯(lián)手所趁,便是讓人將江秋白送到秋山救治。

而楚南風(fēng)的‘破障音’未爲大成,卻是耗了三日才使江秋白醒了過來,自身的氣機也因此損了兩成,但須閉關(guān)靜修半月纔可恢復(fù)。

那時已是六月廿十七日,但想熒惑凌犯兩星入秋會隨時都會出現(xiàn),楚南風(fēng)自是不敢閉關(guān)靜修恢復(fù)氣機。而本是安排守在秋山的穆道承,但恐楚南風(fēng)氣機未爲恢復(fù)圓滿之下,與文益去守千鶴崗大有風(fēng)險,就讓楚南風(fēng)與方元留在秋山,自己則與文益去了千鶴崗。

穆道承之所以如此作想,卻是因爲秋山上還有一百名營衛(wèi)。而過了十二個時辰,楚南風(fēng)發(fā)覺智光無有來破秋山葬冢,卻爲擔(dān)心智光去破千鶴崗葬冢,便是帶上方元向千鶴崗趕去。

當又從兵衛(wèi)口中得知洛逍遙無有回到秋山,大爲吃驚的明無心念急轉(zhuǎn),但想洛逍遙在葬冢被破情況下,心中第一念頭是會想通知楚南風(fēng),而以爲楚南風(fēng)守護千鶴崗的情況下,洛逍遙定是先去往千鶴崗,想到此處,明無便是離開秋山向千鶴崗而去。

行岀二十餘里,卻是遇上回趕的楚南風(fēng)、穆道承等人,原來楚南風(fēng)與穆道承卻是在中途相遇。此下?lián)奈謇仙皆嶷S惺У男\(zhòng)人,但見只有明無隻身一人,俱皆是心頭一驚,未待明無出言,楚南風(fēng)急是問道:“怎生只有大師一人,逍遙他在何處?”

僧袍殘破、氣機大損的明無此時出現(xiàn),楚南風(fēng)等人已是猜出五老山葬冢有失,但衆(zhòng)人心中更爲關(guān)心的是洛逍遙安危,楚南風(fēng)問出之後,四雙眼晴齊刷刷盯著明無。

而明無望見只有楚南風(fēng)、穆道承、文益與方元四人,未有洛逍遙身影,心中但生不妙,待聽楚南風(fēng)所問,頓然間驚聲道:“小居士他、他未曾回來尋楚先生?”

楚南風(fēng)壓住心頭狂震,言道:“逍遙未爲回來……他是如何與大師分開而行?”

明無暗吸一口氣,定了定心神,便是將在東錦屏峰上自己所知的事情言岀。

衆(zhòng)人聞言面面相覷之中,明無望向楚南風(fēng)道:“小居士與龍從雲(yún)修爲相當,但要殺龍從雲(yún)絕非易事,即使不爲受傷,氣機亦會有損耗,但小僧從他嘯聲聽出氣機卻爲充沛。而他可以殺龍從雲(yún),卻無法阻止龍從雲(yún)破去葬?!壬?,小居士那時可是臨陣破境?”

後知後覺的明無在回來途中,終是猜想岀洛逍遙當時是臨陣破境。

“應(yīng)是如此。”楚南風(fēng)點頭道:“那時他想是與龍從雲(yún)鬥了力疲氣竭、兩敗俱傷,‘天蠶體’體質(zhì)使然,他體內(nèi)精血得以重生從而入了元嬰境界。而在他入念破境之時,重傷之下的龍從雲(yún)趁機破了葬冢……”

此時方元疑道:“那少主他此下會在哪裡?”

未待楚南風(fēng)作答,穆道承言道:“大兄弟,不若你我去五老山走一趟?”

楚南風(fēng)略一遲疑,卻是望向文益:“若智苦剝離出怨氣之後,是否可以立馬遁著怨氣探出逍遙所在?”

文益未加思索地點了點頭,“以他的‘漏盡通’神通是可以做到?!?

楚南風(fēng)所問與文益所答,卻是料定洛逍遙此下已是落入智苦手中。方元已爲得知佛劫之事與洛逍遙的護道人身份,聞言與穆道承、明無面面相覷,皆是大驚失色。

“但若劫道散去,龍脈所在之地是否爲之震動……從而使智苦重新用‘漏盡通’神通遮掩龍脈靈穴所在?”

文益沉吟片刻,言道:“以老衲所知,若非智苦身亡,其用‘漏盡通’所遮掩的龍脈是無法窺出。但說劫道渙散,龍脈所在必會有所影響,而是否會使智苦須重新施展神通遮掩……老衲卻爲無法斷定。”

楚南風(fēng)微微點了點,“以‘漏盡通’神通,加上‘地脈回朔經(jīng)’、‘易氣金訣’,但若智苦不顧天譴之禍,可是會讓天下一統(tǒng)大運生了大變數(shù)?”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蔽囊婧鲜驳溃骸叭羰侨绱?,我佛門將是萬劫不復(fù)……”

楚南風(fēng)嘆了一口氣,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與文益,言道:“這是無悔子道長修與晚輩的手書,當日但想逍遙不會出事,是故未讓大師過目……”

“無悔子?”文益一時疑惑。

“就是李觀書李先生?!?

“哦?!”文益驚疑之下接過書信,打開便看:

楚先生臺鑒:

先生大善,心懷天下百姓安寧爲念,小道敬佩不已,但想能與先生並肩進退以阻消劫人所爲。

然造化千端,變數(shù)萬般,小道與掌門師兄未懼與佛門之輩結(jié)怨,亦不畏同門道友見責(zé),唯是恐將消劫人逼急,屆時不僅使護道人失沒,更會讓龍脈大運有了變數(shù),而非止於一甲子之數(shù)。

與賢伉儷一別之後,小道曾去往青龍山暗探,而後轉(zhuǎn)尋掌門師兄求解了一事,以添先生日後應(yīng)對之策。

劫道若爲渙散,消劫人以神通所遮掩龍脈靈穴陣法亦會受影響而破,但要重新施以神通遮掩方可。以小道對青龍山諸處地形來斷,消劫人至少須五日之數(shù)才能做到。

但知先生身側(cè)有大德高僧相助,屆時施以‘天眼通’神通便可窺真,小道且無後憂。

本欲與先生當面言告,恰逢令高足來訪,是故修得此書代爲轉(zhuǎn)呈先生閱悉。

無悔子揖首。

李觀書、譚峭不敢明面插手佛劫之事,卻是忌憚將智苦逼急而惱羞成怒,屆時或會生出玉石俱焚之心,不惜代價毀壞龍脈,使六甲之數(shù)天下一統(tǒng)的大運有了變數(shù)。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蔽囊鎸胚f與穆道承後,合什言道:“但如無悔子道長所言,此下當守在青龍山之處……”

楚南風(fēng)點了點頭,“明無大師千里奔波但有勞累,且需暫爲休息恢復(fù)元氣,晚輩但想待明日午時之後,讓明無大師相隨方丈大師、穆前輩與方主事去青龍山守候……”

穆道承心念一動,“大兄弟此下想隻身去五老山?”

楚南風(fēng)但知穆道承擔(dān)心所在,言道:“無論如何晚輩必須去五老山尋找逍遙一趟。此下龍從雲(yún)已死,智光元氣大傷,但使遇上智苦,晚輩也能應(yīng)付,前輩且是放心……”

шшш¤ тTk Λn¤ ℃O

言罷拱了拱手與衆(zhòng)人示意作別,便是向西疾縱而去。

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七四章 ? ?決戰(zhàn)青龍峰(下)第九章 破敵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zhàn)(二)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zhàn)(一)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戰(zhàn)(一)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七一章 ? ?岀海(上)第一三二章 誅殺卓青蓮(一)第七章 刺殺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zhàn)(三)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zhàn)(二)第一七九章 ? 海難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一七九章 ? 海難第一一六章 清風(fēng)驛刺殺(一)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jīng)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八五章 ? 兵變(下)第一八五章 ? 兵變(下)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zhàn)(六)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jīng)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十二章 救人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八七章 ? ? 悲喜交織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一七三章 ? ?決戰(zhàn)青龍峰(上)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七八章 ? 報仇雪恨(四)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zhàn)(五)第一八八章 ? ? ?立誓第二十七 慕雲(yún)三式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十二章 救人第一八八章 ? ? ?立誓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十章 百蟲毒經(jīng)第一七三章 ? ?決戰(zhàn)青龍峰(上)第十八章 蕭二公子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一九章 清風(fēng)驛刺殺(四)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八宿县| 宁夏| 钟祥市| 那坡县| 平谷区| 鄂温| 休宁县| 藁城市| 淄博市| 丁青县| 孟村| 高平市| 大庆市| 建平县| 精河县| 阳原县| 辽阳市| 秦皇岛市| 贵南县| 页游| 汉川市| 通河县| 三都| 八宿县| 峡江县| 湘乡市| 彰化县| 精河县| 尉犁县| 吉安县| 苗栗市| 西华县| 阿拉尔市| 通州区| 昌邑市| 桐梓县| 红河县| 临洮县| 沁源县| 彭州市|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