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七零八落的一家

李家算是完了。

清河村的人閒嘮嗑的時候,都如是說。

今年剛入夏的時候,李家的大閨女李花兒帶著弟弟金寶去清水河邊洗衣服的時候,正好撞見了陶家的大少爺。

陶家大少爺本來是要去撈魚的,然而彼時金寶也坐在河邊,剛好擋住了陶家大少爺的路。

陶家大少爺那日剛被他爹罵了一頓,心情正不好呢,看著金寶坐在河邊的樣子,就罵了一聲:“好個夯貨,敢當本少爺的路!”

說罷,就踢了金寶一腳。

金寶不過三歲多一點兒的孩子,哪裡懂發生了什麼?頓時坐在那兒大哭起來。

李花兒見狀,急忙起身就要過去,但剛一起身,就見陶大少爺身邊的小廝,討好似得也過來踢了金寶一腳。

這一腳有些狠,竟然把金寶直接踢進了水裡。

這河邊許多洗衣服的婦人,看見這一幕,頓時就和炸了鍋般。

李花兒啊了一聲,撲過去推了陶大少爺之後,就轉身跳進了水裡,要撈金寶。

可清水河水流湍急,哪裡撈得著?就連李花兒,都是那村中會鳧水的人好容易才撈上來的。

而金寶,連個屍首都不知道被衝到哪裡去了。

李家的李老頭和李婆子,一輩子只得一兒一女,而唯一的兒子李大則只得金寶這一個兒子,這下子就絕了後。

而被人撈上來的李花兒,竟然也傻了,每天只是躺在那兒,連話都不會說了。

如今李大去被徵了勞役,一去三年杳無音訊,李老頭和李婆子守著媳婦、倆孫女並一個小孫子,一家子老弱病,遇到這種事兒,頓時就和塌了天一樣。

李婆子是個潑辣貨,當時就鬧著要上縣衙。

而陶家來的說客卻說:“李家老嫂子你也要曉事,那縣衙的班頭師爺都與陶老爺家有親,你們便是去了,一進去先打二十殺威棒,當時候還是要輸了官司的,不如就這麼罷了吧。”

說罷,丟了一兩銀子在炕上。

那銀子,就在炕上滴溜溜地滾著,滾到了那不能動的李花兒的身邊,停住了。

這就是李家孫子的命。

李婆子心中憋氣,哭罵了一夜之後,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大喊了一生,就撒手人寰了。

而李老頭見老婆氣死了,自己窩囊了一天,到晚上的時候,也一命嗚呼了。

張氏弱質女流,性子很是溫軟,到了現在,丈夫不知所蹤、兒子死了、女兒病了、公婆也相繼去世,頓時手足無措,幾欲哭死過去。

偏就在這時候,來給李花兒看病的大夫說了:“她這是被水鬼驚到了,多曬曬太陽就好了。”

說了這麼句話,連個藥方子都沒開,就要銀子。

張氏此時早都六神無主了,又知那大夫不是好惹的,便真個兒將陶家給的那一兩銀子——此時因著做公婆的喪事,已經就不足一兩了——都給了那大夫。

誰知那大夫猶嫌不足,堵著門不肯走,嘴裡還要說些葷話。

張氏沒辦法,只好把陪嫁的一支鍍銀的簪子,給了那庸醫,嘴裡還連聲道謝:“多謝大夫,多謝大夫。”

那庸醫仍是不足,眼睛只往張氏身上瞥,還是因著此時弔喪的人來了,他才念著:“這鍍銀的破釵子值多少?夠酒夠肉的?罷罷,只當我濟世活人了。”

說罷,碎碎念地離開了。

好容易打發走了庸醫,張氏左支右拙地把公婆的喪事做完,好容易緩了一口氣,誰知道剛入了秋,又出事了。

李家的五房——算起來是李老頭五弟的三兒子的媳婦,姓柴,人都叫他小三媳婦,論理張氏要叫一聲三弟妹,李花兒和李果兒要叫聲三嬸子——非要吵著說李大在家的時候,欠著她家的銀子,拿了張紙單子,就要來搶東西。

張氏並不認字,又不如這李小三的媳婦能鬧騰。

就見這三嬸子帶著兩個兒子,急赤白臉地就進了家門,見東西就拿,一邊拿,一邊還在口中念著:“難道欠了我們家的錢,便這麼算了?”

張氏想過來攔著,口中還說著軟話:“她三嬸孃,實在是家中如今艱難,能將來大郎回來……”

沒等張氏說完,柴氏就當頭吐了張氏一臉吐沫星子,手指點著張氏的鼻樑罵道:“呸!你那死鬼丈夫早就上奈何橋娶鬼老婆了,還回來呢!”

張氏已經有了哭腔,奈何她素性綿軟,哪裡會同人吵架,只是不住口地說:“不會的,大郎會回來的……。”

就在這時,柴氏的大兒子李柱子——今年十三歲,與李花兒同齡——已經到了炕邊,見李花兒身下的褥子雖然洗舊了又有補丁,卻是一等一的乾淨。

他心中很是喜歡,要知道,他這個長房大嬸孃做的可是一手好活計,比他娘強多了,便立刻對弟弟,十歲的李木頭道:“將這褥子拿了。”

柴氏在旁邊見狀,忙道:“並那牀被子,一起拿了。”

李柱子和李木頭因嫌著李花兒礙事,竟然將她一拖,就拖在了地上。

可憐李花兒還不會動,只能任由人擺佈。

張氏哪裡還顧得上東西,連忙撲在地上,抱起了李花兒哭道:“花兒!花兒你沒事兒吧!”

早就嚇傻了的李果兒,縮在母親身邊,連哭都忘了。

柴氏哪裡管這些,伸手又將桌上的一個破茶壺拿了起來,口中還說:“這些不過剛夠個本錢,利息都不足!”

然後,罵罵咧咧地,帶著兩個兒子出門了。

只留下張氏抱著李花兒、攬著李果兒,看著這狼籍的家,欲哭無淚。

靠著給人縫補與漿洗,張氏好容易熬過了冬天,可是轉年一入春的時候,又出事兒了。

這次,是張氏的孃家就來人,定要把張氏帶回去另嫁。

張氏卻不肯。

張氏的大哥卻說:“我們給了李家銀兩,他們才讓我們把你帶回去,你現在不走,難道要等著她們賣了你?爹已經又給你尋了戶好的,快和我回去!”

張氏依舊不肯,卻被自家大哥照著臉打了兩巴掌,繩子一鎖,就要往回拖。

張氏哭著求:“大哥,好歹讓我帶著兩個孩子。”

那張大哥卻怒道:“李家的賠錢貨,李家去養,與你何干!”

李果兒追著親孃,一直跑到了隔壁村,鞋都跑掉了,卻到底還是沒有追回張氏。

等到李果兒回到家之後,已經入夜了。

看著徒留四壁的家,和躺在牀上的姐姐,李果兒委屈地撲倒在李花兒的聲音,嚎啕大哭。

不知道哭了多久,李果兒突然覺得有人在摸她的頭髮。

李果兒嚇了一跳,擡起頭來,卻看見姐姐李花兒艱難地擡著手,摸著自己的頭髮。

看見李果兒看向自己,李花兒努力扯著嘴角,流露出了僵硬的笑容:

“果兒,別哭。”

僵硬的聲音,聽在李果兒耳中,卻都是暖意。

李果兒愣了好一會兒,“哇”的一聲,哭得更厲害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晚第一百六十九章 爲什麼生氣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八卦第三百二十一章 擔憂第二十五章 再次進山(加更)第二十二章 趕跑第一百二十章 仗義相助第一百一十章 生病第二十九章 鳳凰引來的八卦熱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知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鬧第四十一章 回到家後第八十四章 往事不追(四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生日這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蹤第七十三章 街上的學子們第一章 七零八落的一家第六十八章 來道謝的人第四十九章 陰謀的氣息第八十五章 吳小少爺的心事(五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花兒疑惑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疑第一章 七零八落的一家第三百八十二章 客棧(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隊的事情第四十五章 救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回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問第三百一十九章 聽見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走第一百九十五章 街上見聞第三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奇第二百一十二章 縣衙後院的事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六十三章 誰救的第一百六十章 放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缺本黃曆第一百七十九章 休息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是第一百三十七章 裹亂的小少爺第二十五章 再次進山(加更)第五章 先打一架第一百三十六章 請人幫忙第三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五十四章 多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決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氣第六十二章 亂成一團(加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事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說服第五十九章 陶大少爺的骨氣第一百二十九章 主意第二百零六章 主意第三百章 勸服第二十二章 趕跑第一百八十章 關聯第一百七十九章 休息第三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掌櫃的大脾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村民們第七十七章 善堂第二百二十五章 紛紛亂亂第三百九十二章 火光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自的主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要講道理第三百零八章 說生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鬧第六章 許卿一諾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船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又見吳大少爺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興與不高興第一百七十八章 會不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爲什麼生氣第三百零一章 迷茫第十二章 洗衣第八章 破家的玄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討厭的人第四十五章 救命第五十六章 再次上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生意第三百零九章 來信第三十五章 被人惦記了第一百零九章 餘音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第十八章 吳家大太太第一百四十五章 如此第三百六十九章 已了第二百一十章 送別第二百八十章 歸來的又一人第二百八十章 歸來的又一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見鬼第二百零二章 真出事兒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修水車第三百一十五章 有人吵架第三百七十章 回家第八十四章 往事不追(四更)第四十六章 教訓一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石台县| 香格里拉县| 吉林省| 周宁县| 乐昌市| 临朐县| 滦平县| 府谷县| 涞源县| 阿瓦提县| 田林县| 广灵县| 大埔区| 靖西县| 化隆| 大余县| 韶关市| 库尔勒市| 托克托县| 武汉市| 南溪县| 博罗县| 永新县| 郑州市| 美姑县| 元朗区| 桓仁| 嵊泗县| 永和县| 平安县| 株洲县| 河津市| 甘洛县| 牙克石市| 弥渡县| 西丰县| 克什克腾旗| 河北区| 大田县|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