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8章 皇覺寺

鳳陽府。

這裡不僅僅是老朱家起家的地方,同樣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一句‘鳳陽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完全道盡了鳳陽府的艱辛與無奈。

古人對於風水的敬畏無以復加,表現在王朝層次,便是壓倒一切的高度。爲了不破壞風水,鳳陽府這個大明中都,從來都沒有修過城牆,哪怕因此讓鳳陽府的百姓直面刀鋒也在所不惜。

崇禎八年鳳陽府被張獻忠徹底的清洗了一番,但是事後鳳陽府依舊沒有進行任何的補救,城牆依舊沒有修築,哪怕在如今這個年年刀兵不絕的時代。

沒有強軍坐鎮,又沒有堅固的城防可以依託,鳳陽府上下完全就是一個牆頭草,無論是誰來便投向誰。無論殺心極重的張獻忠,還是對縉紳不留餘地的李自成,當官的從來都是聽賊便跑,百姓是見誰都降。

李徵來到鳳陽府後,當地的官府卻沒有跑路,反而十分罕見的迎了出來,李徵如今也沒有打出反旗,他們甚至連旗號都不需要換,完全就是一副下官接待上官的模樣。

在這個亂世之中,李徵已經算是比較好說話的了。雖然李徵也屠城,而且針對的也是縉紳,但這卻是在遭到抵抗的時候,因此毫無抵抗能力的鳳陽府上下根本就不害怕被收拾。

對於普通人,李徵還是沒有舉過屠刀的。

進入鳳陽城,李徵也不得不佩服華夏民族的堅韌不拔,六年前的戰爭痕跡已經看不到了。

老朱祖墳也已經重新進行過修茸,並且越發的雄偉了。李徵沒有參拜別人祖墳的喜好,而且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辦,也沒有停留,似乎是帶著遊逛的興致,來到了皇覺寺。

皇覺寺已經修茸一新,雄偉的佛像變得更加的高大了,似乎完全不受這亂世的影響,皇覺寺中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只看那人流量,他覺得那一個供奉箱不知道夠不夠用。

看著一個滿身補丁的婦人極爲虔誠的跪倒在進門口處,向著左右兩邊的羅漢不斷的叩拜,拜完之後十分小心的拿出自已裡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幾枚銅錢,滿臉希冀的投入功德箱。

但是守在功德箱不遠的一個肥胖和尚根本看都不看她一眼,看著第一重大殿能夠有資格進去的人並沒有多少,大部分人都在門口拜過之後,便即轉身離去,李徵嘴角出現了一些淡淡的譏諷。

李徵制止了鳳陽府知府準備吆喝衙役,趕走廟內閒雜人等的動作,只是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些只有拜佛之時,纔會讓麻木的臉龐有點人氣的百姓,再看看那肥頭大耳的和尚,也不知道心中在想什麼。

到裡面報信的人已經去了,不多時,一個身披著鮮紅袈裟的老和尚匆匆而來,那一身鮮豔的袈裟上,甚至還點綴著數枚寶石,再配合老和尚一臉的莊嚴氣息,一股得道高人的場面直接迎面而來。

不過這位得道高人,卻是在做著比較煞風景的事情,譬如命令衆多和尚開始清場,爲李徵的到來騰出位置。

衆多的和尚並沒有弄出什麼強行趕人的場景,只是不斷的在各位善男信女之中合十施禮勸說他們離去。

百姓們顯然十分熟悉這種場景,個個明白是有大人物到了,也沒有人辯解或者抗拒,紛紛拿出香油錢入勸德箱,便即匆匆離去。

也許是因爲場面稍稍有些擁擠,之前那個小心翼翼投銅錢的婦人,一不小心,被人撞到胳膊,然後一聲驚呼,兩枚銅錢摔落在地,‘叮噹’一聲脆響,便不知道滾到哪裡去了。

婦人一聲驚呼,急忙伏地找覓,只是急切間哪裡找的到?

身邊的和尚催促的話語已經明顯帶著些不耐煩了,但這是婦人僅有財產了,不能供奉佛爺,就這般消失無蹤,她哪裡肯就此作罷?

看到這裡,李徵笑了笑,正在舉步進去。

那和尚見到李徵已經準備入寺了,哪裡還能容許這婦人再停留在此,衝撞了貴人?雖然靠著百姓供奉過活,但李徵卻是能夠一言決他們生死的存在,沒有腦袋還如何吃飯?

在和尚準備強行拖離婦人之時,李徵搖搖頭,一指那個和尚,身邊的親衛立即上前,直接拉著和尚將之扔到一邊。

李徵拿著一錠銀子給予婦人,道,“不用找了,這些銀子拿回去,日後這裡再不會有刀兵之災了,好好過日子去吧。”

看著婦人千恩萬謝的離去,並且看著大殿中的佛像不斷的作揖,李徵覺得她感念佛祖慈悲估計遠勝感謝自已,不過李徵卻也不在乎。

不知爲何一看到這些在末世裡面依舊肥頭大耳的和尚,李徵總是在心中想起那首詩來。

佛前一跪三千前,未見我佛心生憐。

莫是塵埃遮佛眼,原來未獻香火錢。

不過對於宗教,李徵並沒有多少虔誠,當然也更加談不上什麼敬畏,只是盛世佛教閉門謝客,亂世道教下山救人,卻讓他本能的更加偏向於道教。

儘管道教中假道士層出不窮,但真正的道觀卻是建立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而寺廟卻是恰恰相反,向來便建立於人羣密集處,至少也是人們方便到來的地方。

道家閒雲野鶴,佛教善於斂財,這也是兩者教義上的根本區別。

李徵進入寺廟,雖然沒有添上任何香油錢,但卻是主持親自出來相迎,這便是人與人之間地位的差距。

“阿彌陀佛!貴人宅心仁厚,救助人生於苦難,委實乃菩薩心腸,原是與我佛有緣之人!”

主持高宣了一聲佛號,向著李徵合什行禮,低眉順眼的說道。

“好說。今日來此,也是向大師討教一番。冒昧來訪,不知大師可認識此人?”

李徵笑了笑,一個親衛便即拿出一張海捕文書,張開對老主持問道。

裡面之人並不是一個滿臉橫肉,一臉兇相之輩,一看就是混道上而且心狠手辣的傢伙。相反,這傢伙怎麼看,怎麼象是一個文采風流的文士,十分的俊朗。

這張圖畫辨認度極差,起碼李徵是這般覺得的,這個年頭的東西都是這個樣子的。

但是起碼的五官特徵卻是全部被勾畫了出來,包括左眉處一個黑痣也標的清清楚楚。

“敢問王爺,此人是犯了什麼事?”

老主持眉頭微不可察的抖動了一下,旋即平靜的問道。

“老主持是要下山問案麼?”

李徵沒有回答,笑吟吟的對著佛像揖了一揖,然後語帶諷刺的問道。

“老納乃是出家人,哪裡會過問世間俗事?王爺說笑了。”

老主持一愣,旋即展顏笑道。

“既然不問俗事,哪便將人交出來吧。”

李徵含笑點點頭,但是話語卻是絲毫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

“王爺見諒,老納從未見過此人……”

老和尚話語還未落下,李徵便直接打斷了他,輕輕吐出一個字。

“搜!”

下面十數個親衛頓時四散開來,如狼似虎的衝向寺廟後殿,直奔其中某一個禪房,似乎早就清楚自已的目標所在。

“王爺,佛門清淨之地,莫要行兵事,否則佛祖難容!”

老和尚眼見李徵直接便即大打出手,頓時有些急了,語氣鏗鏘的說道,充滿了威嚴氣息。

“無妨,佛祖既然能容納戕害數十人,逼死二十餘戶人家,強行賣了百多個婦人女子之輩躲入寺廟,相信也能容的了本王在此放肆。”

李徵很沒有形象的坐在一個蒲團之上,看著已經明顯開始鎮定不下來的主持,冷冷的說道。

不多時,一夥人被擡入佛堂之中,領頭之人正是海捕文書上的賊首施文良,唯一不同的是,這傢伙一家老小竟然全部都死的不能再死了。那兀自圓睜的怒目,顯示其死前有多麼的不甘和怨毒。

李徵看了一眼老主持,雖然沒有說話,但眼中的玩味卻是讓老主持頓時出了一身白毛汗。

之所以李徵會親自抓捕這一個賊,並不是李徵有多閒,而是這傢伙的家產實在太過於豐厚,甚至多的讓李徵都有些動心了。

而且因爲李徵數次大戰,錢糧消耗極大,急需大批錢財來填補空缺。於是,作爲富甲一方的施文良,自然成了李徵的首要目標,而且收拾起他來,還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這傢伙是一個民間高利貸世家,自大明中期正德年間就開始在鳳陽府放貸,聽說與鳳陽的皇家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甚至有人斷言,這人必是朱家人無疑,只是無人能夠找到證據,而且敢深究的人,都是會莫名的消失,久而久之,也無人再敢多事了。

數代人過去,這位姓施的一家人,在鳳陽府地界早就盤根錯節,關係網深不可測,李徵剛剛冒起收拾他的心思,還沒來的及出手,便被這人得到情報,直接逃之夭夭。

不過他卻不明白,當政權脫離了合法的外衣之後,後者纔是真正的流氓祖宗,被李徵盯上的人,怎麼可能逃脫的掉?

只是用了三天不到,便被隨風追蹤到了這一家皇家寺廟,並且確定了對方的位置。

至於罪名,連岳飛都可以被強行加上,更別說這樣一個雄霸一方的人物,沒有幾十上百條人命在手,哪裡能震懾住一域之地?

“本王聽說,這位施公子可是一個樂善好施之輩,每年來寺裡不少添加香油錢,各類香火數量也是極多,老主持何以不識此人?”

再看向主持之時,李徵的目光已經變得象鷹一般的銳利,冷冷的盯著老主持,等待著他的回答。

見老主持不答,李徵卻是並不準備放過他,冷冷的開口道,“老主持也許是人老腦袋不靈光,記不起個把人可以理解。不過本王想讓你解釋一下,爲何這些人會死在你禪房之中?”

眼見老主持默然不答,李徵嘿嘿一笑,“百姓牙縫中擠出來的香油錢,搖身一變成爲盤剝百姓的貸子,老主持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但這生財的辦法,卻依舊是高明之極啊!誰能想到,盤剝百姓,逼人家破人亡的高貸背後之人,竟然是自稱大德之士的高僧?”

“信口開河!老納乃化外之人,錢財對老納如無物,若塵似埃……”

“給我打,直到牙齒全打掉爲止!”

李徵卻是沒有耐心再跟他廢什麼話,他來是求財的,不是來以理服人的,他向來喜歡的是以拳頭服人。

當他從隨風處瞭解到,這個施公子的情況後,他就決定拿這人開刀。

雖然這人的關係極爲複雜,但是對於李徵來說,他並不需要遵守那麼多的條條框框,地方官需要注意的各種規矩對他來講,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他不怕有人能罷自已的官,也不打算跟任何人論戰,別說手中擁有命案鐵證,就算沒有這些命案,想收拾一個肆虐地方豪強,也不過是揮揮手的事罷了,根本不值得他多橫量得失。

至於對方可能是皇族中人,就更不在李徵眼中了。連皇帝都在自已手裡,區區一個朱家人的身份,別說讓他心有顧忌,直接剁碎了喂狗,也不會眼睛眨一下。

事實上,在李徵已經放出風聲收拾這傢伙之時,鳳陽原本與他關係密切的人,幾乎都是毫不猶豫直接將之拋棄,甚至還有想的透徹的人,還主動將之爪牙送至李徵面前。

唯一不合作的便是面前這個正被打的滿嘴掉牙的老禿驢,不僅收容對方入寺,更是對外嚴密封鎖消息。

不過在李徵已經掌握了施文良的大部分社會關係之後,他根本就不需要多猜,直接安排出大量人員在重點關係處埋伏,就能找到施文良的蹤跡。

皇覺寺更是重中之重,這座數年前被一把火燒了的寺廟,短短一年不到便即重新建立好,並且還趁勢擴大了三成規模的存在,怎麼能不令李徵重視?

通過對施文良手下的審訊,也確定了施文良家族背後的大金主便是皇覺寺,換句話說,施文良只是皇覺寺放在外面的幌子,真正的主事人是眼前這個老禿驢。

收容這姓施的,估計是怕惹禍上身,只不過這老禿驢也真夠狠的,直接下手弄死了這幾人,算是弄出來一個死無對證。

雖然這對於官員來說,就算心中明白是個什麼原因,但也只能至此爲止,但李徵卻不是官員,官員不敢幹的事,他卻是百無禁忌。

“將老禿驢及其身側親近的禿驢全部拿了,交給隨風拷問!”

對於爲施家人報仇的想法,李徵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這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的事情,他唯一在乎的是,施家人的財富,還有這些和尚賺的染血銀子。

打發了一干礙眼的禿驢,李徵在一個戰戰兢兢的小沙彌帶領之下,開始真正的參觀起皇覺寺。

對於這座後世已經燒爲平地的寺院,李徵還是有些興趣的。

他更有興趣的是,一個已經約好在此相見的人。

第347章 如影隨形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320章 亂起來了第六十六章 談判第八十五章 無所畏懼第365章 招撫李徵第一九三章 終於出現了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396章 議和第四十五章 跋扈第277章 分我兩千顆吧第一五七章 翻山第401章 激戰第380章 分裂第531章 左良玉覆滅第275章 打氣第六十七章 跋扈第一七五章 會師盧象升第235章 要見分曉了第一七九章 拿下李徵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九十七章 打斷他們的脊樑骨第466章 偷襲第473章 突圍下第354章 阻擊第488章 南下第483章 昨日黃花第207章 有兒子了第338章 想要的第256章 阿巴泰第456章 戰前佈置第507章 懷念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458章 騎戰第一六四章 出全力了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三五章 懲罰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508章 大西王第501章 盛京城下中第356章 戰意第四十五章 跋扈第一五四章 破營第223章 空耗第一百零七章 全滅第440章 不共戴天第401章 激戰第一四三章 詢訪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十六章 遊擊府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330章 渡河入晉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402章 肉搏第384章 頑強第253章 也就這個樣第320章 亂起來了第310章 頗爲期待第422章 破城第439章 異狀第436章 爲大帥報仇第239章 誓師出征第450章 救朕,還是殺朕第335章 太原?汾西?第261章 這一仗似乎能打第223章 空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可怕了第二十八章 被坑了第491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零五章 試探(第三更,求月票,推薦票)第475章 佈局第九章 驚動第220章 安置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226章 不知疲憊麼第464章 崩潰第十章 封賞第489章 如魚得水第479章 山海關第452章 四朝並立第311章 夜第五十四章 大亂第375章 爲何要招惹他第376章 大戰在即第331章 壓抑第461章 爆發第294章 向北便逃第450章 救朕,還是殺朕第524章 捷報第292章 敗中求勝第335章 太原?汾西?第九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23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96章 要軍門親啓第四十八章 味道第280章 誰也不能阻擋第六十五章 縉紳的吃相第390章 還不是時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韶山市| 临沂市| 乐都县| 沾化县| 永清县| 山阴县| 阿坝| 威海市| 阿拉尔市| 玉环县| 宣城市| 和平区| 鹿泉市| 柳林县| 盐山县| 江源县| 池州市| 怀安县| 屏南县| 辽阳市| 安仁县| 曲阳县| 佳木斯市| 云南省| 枣强县| 郎溪县| 东源县| 丹凤县| 华宁县| 饶平县| 吴忠市| 云浮市| 阿克苏市| 湖南省| 鹤庆县| 股票| 嘉义县| 浪卡子县| 酉阳|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