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6章 雙篇鎮國,南北同宗!

白馬寺。

法壇下。

千名僧衆仍保持著跪伏,向江行舟求佛法的姿態,可此刻的誦經聲,已化作一片痛苦呻吟。

他們心中默唸“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口中卻跟著江行舟誦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剎那,

有僧人心神大亂,口吐鮮血,有人七竅滲血。

更有甚者面目猙獰如惡鬼——在這佛門清淨地,竟陷入魔之狀!

“身是菩提樹?.不!菩提本非樹!”

藏經閣一位高僧突然狂笑,染血的十指撕開杏黃袈裟,丟擲一旁,“明鏡亦非臺心是明鏡臺?!

這心是何物?

哈哈!..

我悟了!

一切皆外相,唯我是真佛,你等皆外魔!”

“噗——!”

他一口鮮血噴在《金剛經》絹本上。老僧赤足踏過滿地佛珠,手舞足蹈如癲似狂。

白馬寺衆僧朝老僧望去,見他眉心竟浮現一道裂痕,那是禪心崩碎的徵兆!

衆人不由駭然心中悲起,無比同情。

這位藏經閣的高僧,竟在江行舟的兩道佛偈之下,心境混亂,走火入魔了!

反而是那些佛法低微,道行不深的小沙彌,滿臉迷茫狀,聽懂其中禪機,影響最小。

十萬百姓與國子監衆士子雖未受佛法反噬,卻似被投入沸水的蟻羣,無比焦慮。

白髮老嫗手中的念珠突然崩斷,琉璃佛頭噼啪砸在青石板上——就像他們此刻碎裂的信仰,崩塌了!

“‘勤拂拭’是修行?.還是‘不染塵’,纔是修行?”

某青衫士子攥緊《壇經》手抄本,指節發白,“我究竟該執掃帚,掃走塵埃!

還是砸了掃帚,視塵土爲無物?”

他們也陷入了迷茫。

“這兩道佛偈,完全相反,哪一個纔是真正的修道之法?”

“難道,其中有一道佛偈,是假的?是魔偈?”

讓十數萬百姓,皇親國戚,所有國子監士子們,感到震驚的是。

當白馬寺的慧日方丈、五位上座長老、千名僧人如風中殘燭般搖晃吐血,陷入迷失之中,禪心幾近碎裂。

明明是江行舟寫出的兩道截然不同的佛偈,

他自己卻毫無異樣,絲毫不受影響。

那些足以令僧人撕裂禪心的兩道矛盾佛偈,在他身上竟如百川歸海。

江行舟周身佛光反而愈盛。

猶如一位絕世佛宗,光芒萬丈。

這是爲何?

“咚咚咚咚咚咚~——!”

洛京文廟的青銅巨鍾無風自鳴,聲浪如潮水漫過整座神都。

白馬寺檐角懸著的驚鳥鈴突然齊齊炸裂,那些銅鑄的玄鳥竟在鐘聲裡簌簌剝落金漆,露出底下斑駁的——道紋!

又一篇[鎮國]級佛偈,在白馬寺法壇上誕生!

“第第二篇,也是[鎮國]佛偈?!”

“江解元一日.雙篇[鎮國]佛偈?.聞所未聞,駭人聽聞!”

“這麼說來,這兩篇佛偈都是真正的[鎮國]佛偈——佛門至高大道?”

十數萬百姓駭然失色的目光,如被無形之手牽引,望向白馬寺上空那輪扭曲的金色佛光。

此刻竟在鐘聲裡,凝成實質化的梵文,每一個筆畫都在灼燒天穹。

再也無人敢質疑,江行舟這兩道佛偈的的威嚴!

江行舟佇立法壇,負手而立,青衫獵獵翻涌如雲海生濤,嘴角噙著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輕笑一聲,袖袍一拂,左右雙手之上,驟然浮現——兩幅宣紙文寶,恢弘佛門[鎮國]佛偈——

左爲“菩提樹”佛偈!

右爲“非菩提”佛偈!

左邊鎮國文寶,佛光璀璨,每字皆化作金漆菩提葉。菩提樹下,葉脈中盤坐著微縮佛祖虛影,莊嚴法相;

右邊鎮國文寶,宛若冰裂琉璃,空無一物,唯有一輪明月高懸,天地清淨無塵!偏教人聽見四萬八千尊佛陀,同時輕嘆。

倒映在衆人眼中的——

江行舟的左眼瞳內,可看見佛祖拈花,禪坐修行。右眼瞳內,卻見明月照雪,空無一物。

兩件鎮國級佛偈,在江行舟的左右手中,本應相斥的佛法在掌中溫順如幼鹿,宛若一體。

江行舟目光掃過衆僧,聲音並不洪亮,卻像古寺晨鐘般撞進每個僧人耳中,緩緩開口:

“白馬寺諸位高僧。

我這兩道[鎮國]佛偈,象徵兩種不同佛門修行之法:

前者教人‘時時勤拂拭’,漸修之法門,苦修成佛。

所謂漸修者——拾級而上,步步生蓮。

後者卻道‘本來無一物’,頓悟之法門,立地成佛。

所謂頓悟者——未擡腳時,已在靈山。

一正一反,一實一虛,南轅北轍。

不知!

你們想學,哪一篇佛門修行大法?”

江行舟左手輕擡,菩提樹下頓時浮現,千百僧侶日日掃雪的虛影,掃帚劃過青石的“沙沙”聲清晰可聞。

他右手翻掌時,琉璃佛偈裡突然墜下一片枯葉。葉子還未落地,便在半空化作飛灰。

釋懷和尚接連嘔出三口鮮血,落地化爲一朵血色蓮花,面色已如金紙,修爲暴跌了一個佛門大境界。

他怔怔望著眼前這位少年的佛門大宗師,完全對自己的佛心,產生了劇烈的動搖。

兩人的佛門境界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以他的智慧,根本看不懂,哪一篇佛偈纔是真正的大道。

“敢問.江宗師.”

他艱難地開口,聲音嘶啞得不成樣子,“您所修持的.究竟是《菩提樹》.還是《非菩提》?”

他此刻竟像個大漠迷途的小沙彌一般,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江行舟身上。

既然自己參不透這兩篇佛偈的玄機,那便追隨江行舟的腳步——

江行舟修哪一個,他就修哪一個!

這總不會錯吧?

“我非佛門弟子!”

江行舟的聲音如天外驚雷,震得滿堂僧衆心神俱顫。

他負手而立,眼中鋒芒如劍,直刺佛門千年桎梏——

“我不修佛法!

漸修也好,頓悟也罷,與我毫無影響!

如何選修行之法門,是你們佛門弟子的抉擇——!”

“啊?!”

釋懷和尚瞳孔驟縮,渾身如遭雷殛。

他踉蹌後退,袖袍無意識地拂過法壇地面,鮮血凝成的蓮花花瓣,卻見那本該嬌豔的佛花,竟在觸碰的剎那——

寸寸成灰!

正如他此刻,崩塌的佛心。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他,不修……佛?”

在場的白馬寺,上千名僧人們嘴脣顫抖,聲音近乎夢囈。

他們死死盯著江行舟,眼中血絲密佈,彷彿要透過這具凡胎肉身,看穿其中究竟藏著怎樣的妖孽——!

“江解元……根本不修佛?!”

“那他的佛門境界,爲何如此登峰造極?

竟能一日寫出兩篇‘鎮國’佛偈?!”

轟!

此言如驚雷炸響,整座白馬寺瞬間沸騰!

慧日方丈身形劇震,腳下青磚竟被踏出兩道裂紋。

他面色慘白如紙,渾濁的老眼中閃過驚駭——

猛然意識到,江行舟從一開始就在設局!

先以“菩提樹”引衆僧入局,心生執念。

再以“非菩提”破衆僧人心中執念,江行舟根本不是在弘揚佛法……

他是在——

以佛破佛!

借這“儒釋論道”,將他們碾作齏粉!

更可怕的是,這個少年書生確實不修佛,他從始至終都僅以儒門弟子自居,從未承認自己佛門身份。

可偏偏……

江行舟卻擁有佛門大宗師的境界,隨手寫就的[鎮國]佛偈,卻讓白馬寺衆高僧禪心崩裂;

他漫不經心的點撥,竟比苦修百年的老僧,更近佛陀真意!

白馬寺上千僧人苦苦求佛,到頭來還不如這位儒門少年解元的佛法境界。

何其荒謬!

何其諷刺!慧日方丈突然慘笑起來。

他望著白馬寺殿外飄落的菩提葉,恍惚間竟覺得……

那每一片落葉,都像是白馬寺千年威名——正在凋零。

而成就的是,江行舟這位少年解元的無上威嚴。

既然江行舟始終不承認自己的佛門身份,他們也不敢再強求。

至於“儒釋論道”的勝敗?!

自然是提也不敢再提——

他們現在連佛法如何修行?其路徑都產生的兩條重大分歧,和難以解決的疑惑,如何還敢再去挑釁儒門?!

萬一激怒了江行舟,逼他以儒門之法來破佛門之法,那真就是天都要塌了!

“慧日方丈,該做決斷了!”

江行舟負手而立,聲音如清泉擊石,卻字字重若千鈞:

“漸修與頓悟,佛門兩大無上法門,必擇其一。

猶豫不決,只會讓禪心蒙塵。

諸位境界,已在不知不覺間——

一退再退!”

白馬寺內,落針可聞。

慧日方丈面如枯木,五位首座長老神色各異。

受到江行舟兩大佛偈的影響,他們心神混亂,佛門修爲至少暴跌了一個大境界!

上千僧衆面面相覷,眼中盡是掙扎與迷惘。

那些年幼的小沙彌更是手足無措,手中的木魚竟不知何時已悄然停歇。

他們彼此相視,充滿了挫敗、苦澀和迷茫。

可是,

佛門修行之路,終究要繼續。

總不能就此放棄修行,數十載心血盡毀吧?!

“弟子以爲.”

釋懷和尚苦思良久,突然開口,聲音嘶啞如砂紙摩擦:“[日日勤拂拭]的漸修之法,日誦佛經,夜參禪理,更適合我輩佛門弟子!.

弟子愚鈍,學不來那[本來無一物]的頓悟之法!!”

別看他被方丈譽爲白馬寺百年奇才,可是他心中自知,他乃是二十年苦修,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參禪,下了遠超尋常沙彌的苦功,方達《怒目金剛》境界。

話音未落,一聲厲喝驟然炸響:

“荒謬!”

一位首座長老怒目圓睜,袈裟無風自動:

“一朝頓悟,立地成佛!

悟了便是悟了!

沒悟便是沒悟!

執迷於[漸修]不過是,無法悟道者的自欺欺人而已!“

剎那間,白馬寺衆僧人們劍拔弩張。

一方堅持日日苦修,一方主張頓悟成佛。

這可絕不是簡單的選擇一個修行法門,隨便二選一!

那些生來資質愚鈍者,根本做不到頓悟。他們既想修行佛法,唯有走[漸修]之法,這是唯一之法。

天資聰慧之輩,悟性高,可頓悟速成,一年頓悟修行超他人苦修十年,自然是喜歡[頓悟]之法,而貶低[漸修]之法。

一旦分出高下,那必然其中一派佛門弟子,會凌駕於另一派弟子之上。

兩派僧人自然是互不相讓,竟是將千年白馬寺生生撕裂成兩個陣營!

而始作俑者江行舟,卻只是靜靜立於法壇,事不關己,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白馬寺前喧囂漸起,衆僧人們爲漸悟之法和頓悟之法,孰高孰低,起了爭執,面紅耳赤,爭辯聲如浪潮般翻涌——

“漸修纔是正途!若無日積月累,何來頓悟之基?!”

“荒謬!佛陀拈花,迦葉微笑,何曾需十年苦讀?!”

甚至引經據典,開始辯論起來。

慧日方丈望著眼前亂象,心中絕望長嘆。

這兩大法門,皆出自江行舟之手,一篇《菩提偈》言漸修,一篇《非菩提偈》倡頓悟。

兩篇皆爲【鎮國】之作,深含極其深奧的佛理,本該帶來佛門大舉振興。

可如今,反倒帶來了佛門分裂的隱患!

稍有不慎,別說整個白馬寺的千名僧人,甚至整個大周的佛門禪宗,都將迎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分裂。

而且不論分裂成哪一派,他們都要共尊江行舟的鎮國[佛偈],爲自己的修行法門。

——這何其諷刺!?

慧日方丈擡眼望向殿外,夕陽西沉,暮色漸染白馬寺的飛檐,一如佛門此刻的迷茫。

他甚至有些後悔,

令首座弟子釋懷,挑起這場“儒釋論道”之爭!

偷雞不成蝕把米!

“江大宗師……”

慧日方丈深吸一口氣,雙手合十,深深一禮,聲音裡竟帶上一絲懇求:

“天色已晚,還望大宗師在寺中暫住幾日?

老衲與衆僧……確有諸多不解,需大宗師指點迷津!”

這場佛法內爭,又豈是片刻之間,可以爭論出結果?!

到了此刻,他也沒有什麼其它爭強好勝的心思,只想早日解決這場佛法內爭。

而想要解決這場佛法內爭!

無疑,需要求助於江行舟的幫助。

這場因他而起的佛法之爭,或許,也唯有他才能平息!

“正是!”

“江解元且留數日!”

白馬寺外驟然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那些原本靜立旁觀的達官顯貴、市井百姓,此刻竟也紛紛上前,將江行舟團團圍住,懇求。

他們眼中閃爍著求知若渴的光芒,衣袖聯袂,竟在殿前掀起一陣微風。

“我雖國子監的儒生!

今日聞道,依然如醍醐灌頂,還望江解元多留幾日,在此指點迷津!”

“這頓悟、漸修之爭,孰高孰低?!非江解元不能解惑啊!”

聲浪如潮,將暮色中的白馬寺震得簌簌作響。

江行舟環視四周,但見——

衆多達官顯貴們拱手作揖,錦袍玉帶在夕陽下泛著金光;

十多萬百姓們目光灼灼,粗布麻衣掩不住求知的渴望;

白馬寺的上千僧衆們垂首而立,恭敬服帖,袈裟衣角在晚風中輕輕顫動。

“也罷,那我便在白馬寺盤桓數日。”

江行舟無奈,輕拂衣袖。

眼前這局面,他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了。

“多謝江大宗師!”

慧日方丈見狀,急忙朝沙彌們喝道:“速去收拾‘明心閣'的最上等禪房!”

“是!”

小沙彌們慌忙奔走,驚起檐下一羣灰椋鳥。

那“明心閣”乃白馬寺最上等的豪華閣樓禪房,百年間只招待過數位佛門宗師,以及前來白馬寺問佛的皇室貴人。

今日,卻要爲這位不修佛的少年解元敞開大門,供其下榻.!

七寶香車內。

金絲帷幔輕搖,南宮婉兒玉指微蜷,將車簾掀起一角。

暮色中的白馬寺鐘聲悠遠,僧衆的誦經聲與遠處漸起的蟬鳴交織,在寒風小雪中飄散。

“大人,可要回宮?”

蒙湛按刀而立,玄甲在夕陽下泛著冷光。

這位羽林衛校尉的聲音壓得極低,卻掩不住其中焦灼——宮門將閉,而女官卻遲遲未決,是否立刻返宮。

南宮婉兒指尖一頓。

她望著遠處明心閣,漸次亮起的燈火,朱脣微抿。

江行舟的兩道[鎮國]佛偈振聾發聵,卻偏偏互爲矛盾。

——這叫她如何覆命?

若這般回稟陛下

“今夜,在明心閣下榻。.替我安排,在江解元的隔壁禪房!”

她突然合攏車簾,簾上珠玉相擊的脆響裡,語氣已恢復往日的沉靜。

“喏!”

蒙湛瞳孔微縮,卻不敢多言,只沉聲應諾。

百名羽林衛當即列陣,玄甲映著最後一線天光,如鐵流般涌入白馬寺。

七寶香車輪轂輕轉,碾過青石板上零落的菩提葉,朝著明心閣方向緩緩而去。

第96章 少年當爲聖朝之刃!回城府試!第63章 離離原上草,槐花滿樓船!第57章 樓船啓程,趕赴江州!第90章 府試押題,抄撰《六韜》!第35章 引龍蟲符文《爾雅》蟲魚篆!第78章 花錢如流水,一夜紅遍江州府!(二更第37章 蜉蝣破殼 《急就章》疾書術!第58章 妖孽!江中綠眸!第170章 盟與敵,唯有《削藩令》!第148章 秋闈!考題一策問,江行舟的標準答第165章 神都洛陽!京城居,大不易!第6章 文廟悟道第158章 殺雞儆猴的江司馬!第43章 考評上上,文吏雜役!第191章 《龜雖壽》!賀壽詩,投名狀!第195章 江行舟名聲鵲起!朝野震動!第91章 自創《六韜》甲兵,滿城風雨飄渺!第125章 鳴州《楓橋夜泊》!蘇州士子齊聲哭第104章 秀才案首《神農二十四節氣書》!鹿第20章 考題三:雲第13章 考題一:黍第87章 【七步成詩】?罷了,還是【對聯】吧第29章 文宮異象第66章 逆種慘烈,十萬火急救援!(第三更,第159章 無所不知江司馬!第163章 七夕文曲,半步鎮國!第38章 入縣學,四桂冠!第150章 《春江花月夜》!萬詩朝覲,詩篇見第186章 雙篇鎮國,南北同宗!第139章 《短歌行》!鳴州戰歌!出征!第27章 縣試發案,童生張榜!第45章 逆種文人,篡改史書第165章 神都洛陽!京城居,大不易!第83章 穀雨文會,六案首登臺!第61章 三尺劍,斬蝦兵!第21章 鬥詩文術!第24章 十年一篇,全城轟動!第172章 鳴州《劍客蒙湛》十年磨一劍,霜刃第97章 少年歸來滿城驚,江州府試開考!第101章 【詩成達府】,《望廬山瀑布》!三第77章 一篇出縣,嫉火中燒!(一更)第134章 多景樓臺《春江宴》!第65章 詩成達府,江州劇震!(第二更,求月第111章 成長型洞天《陋室銘》!告發逆種文第86章 還是賦一首出縣《射壺》,最省事!第22章 文廟聖裁:《尋隱者不遇》第77章 一篇出縣,嫉火中燒!(一更)第111章 成長型洞天《陋室銘》!告發逆種文第47章 清明大考:斬妖!第178章 給世子一記耳光!毒謀士賈充!第104章 秀才案首《神農二十四節氣書》!鹿第7章 百縷丹 草木皆兵 弓影杯文寶第132章 貢院,終將破繭的刀光!第84章 府君問道,滿座皆驚!(今日完成8千第27章 縣試發案,童生張榜!第76章 《菩薩蠻詠足》(四更)第105章 鹿鳴宴!滅門府尹,留給趙家最後的第171章 勳貴集團新任魁首帶頭大哥!第12章 入考舍第134章 多景樓臺《春江宴》!第88章 放眼江南道,當屬第一流!第98章 江州府試第一場!第37章 蜉蝣破殼 《急就章》疾書術!第75章 玷污文名,江陰殺氣!(三更)第22章 文廟聖裁:《尋隱者不遇》第185章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第47章 清明大考:斬妖!第179章 御史上奏本,魚兒咬鉤!第165章 神都洛陽!京城居,大不易!第173章 文廟!大周十道解元!第32章 寒門士子,簪纓家族!第191章 《龜雖壽》!賀壽詩,投名狀!第186章 雙篇鎮國,南北同宗!第58章 妖孽!江中綠眸!第156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7章 賦《草》,草木詩之巔峰!(第四更,第117章 達府污名詩,贈趙漕運使!第137章 因笑王謝諸人,也學英雄涕第143章 《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第18章 文蟲蠹兒第195章 江行舟名聲鵲起!朝野震動!第181章 小雪!白馬寺儒釋論道!踩誰都是踩第69章 樓船抵達,江州太守!(求月票)第55章 上古妖文,赴試江州!第68章 江州重案,滅門以祭旗!(第五更,求第188章 天人境!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第68章 江州重案,滅門以祭旗!(第五更,求第87章 【七步成詩】?罷了,還是【對聯】吧第185章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第47章 清明大考:斬妖!第81章 文章出縣,直衝達府!第122章 六月《江南》,一人十篇,轟動金陵第20章 考題三:雲第164章 赴京趕考,滿城相送!第31章 注書五載,少年藏鋒第107章 江州府院,院君授課!第170章 盟與敵,唯有《削藩令》!第115章 達府《常記溪亭日暮》,鎮壓一切出第166章 大周十道,文廟【學海】!第55章 上古妖文,赴試江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盐边县| 武陟县| 富蕴县| 绵竹市| 通化市| 修文县| 安泽县| 柞水县| 巍山| 兴国县| 平利县| 新龙县| 泾川县| 井陉县| 松溪县| 灵宝市| 来凤县| 白水县| 屏东市| 鸡东县| 吉林市| 肇源县| 高阳县| 枣阳市| 杨浦区| 克什克腾旗| 屏南县| 抚顺县| 蚌埠市| 新丰县| 惠安县| 宜兴市| 阳朔县| 呈贡县| 阳信县| 乌审旗| 富源县| 玉龙| 墨玉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