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禹亡商替

夫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禹皇朝末年,厲帝荒淫無道,官員如狼似虎,苛捐雜稅數不勝數。

百姓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起。

…………

厲帝元年六月,發江淮閭左謫戍遼東,六月,雨季也。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依律皆斬。

當是時,先帝高祖諱暘(暘,指商朝開國君主成暘)爲校尉。

召衆人曰:“吾等遠赴邊疆,固九死一生。今已失期,依律當斬。況天下困苦久矣,苛政猛於虎也,縱亡亦不過偷生茍且,得過且過。

王侯將相非天生貴養,不過蒙受祖恩,尸位素餐而已。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

高祖素愛人,士卒多爲用者。

於是衆人皆曰:“原許將軍以驅馳。”

高祖由是斬木爲兵,揭竿爲旗,號爲大商。

天下豪俊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禹遂亡。

——選自《文史通論·高祖篇》

“記住了嗎?”

私塾裡,三尺講臺,老夫子手捧著竹簡,搖頭晃腦地讀完這一長段大論。

“記住了,先生。”身旁的小孩恭恭敬敬,不敢有半點怠慢。

“記住了就回去溫書吧。”

先生擺擺手,示意孩子下去自學。

“唉~”先生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面陽光明媚,心裡卻是灰暗無比。

回想起自己官場沉浮數十載,僅在西京郡一縣之地做了個小小的聽訟。

(依商朝例法,一縣之中,除縣令之外,還有分管文書草案的主簿,掌管教化禮法的教諭,負責刑事破案的聽訟,以及錢糧人口的粱谷)

幾十年來,自己見過的冤假錯案無以計數,無他,只是一個錢字罷了。

衙門口,向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

如今這大商朝僅有的一郡之地,卻整日醉生夢死,得過且過。

怕是腐朽太久了啊。

自大商朝定鼎以來,實行分封與郡國並行制。

當年追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共排出七十二位功勞最大者,分封天下。

只不過,數百年過去,隨著商朝對各地統治力的減弱,各諸侯國開始了自己的爭霸之路,當年的七十二諸侯國早已名存實亡。

現存的,也只剩下七大諸侯國,分別爲:堯,祁,鄭,曹,衛,楚,陳。

其中,堯國又稱北堯。位於整個大商朝最北苦寒之地。

當年分封天下時,堯國排名十三,其君主唐一明本爲成暘的御者(駕駛戰車的人)。

數有救駕之功,其人相貌果毅,不拘小節,又力大無窮,武功頗高。

故而被成暘分在遼地,爵堯國公,目的是抵禦夷人入侵。

成商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最早時,只有封君纔有封爵,大國封君爲公侯,小國封君爲子男。

只不過後來,商朝皇室對各地封君難以管控,諸侯趁機做大做強,紛紛稱王,也就沒人在乎能不能給自己的臣子封爵的事情了。

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堯國從開始的六郡之地,擴張爲十三郡,除吞併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外,還有一部分夷人的地盤。

傳到現在時,堯國已經是第三十二代君主。

君主唐濟,時年四十有整,也勉強算是壯年風景,想來應當還有十餘年的王祚。

算到唐濟這一輩呢,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喚作唐淏。

只不過這位小王子打小喜歡舞槍弄棒,又在軍中歷練了幾年,後來官拜遼北郡郡守,權遼地軍事,授上將軍號。

最值錢的就是這個權遼地軍事。

說明整個遼地,遼北遼南兩郡,軍事都歸唐淏一人管理。

以至於遼南郡郡守也是名不副實,整個遼地都掌握在唐淏一人手裡。

唐淏官至上將軍,賜爵遼侯,按理說可以有一夫人六妾。

誰知道他倒是個癡情種子,從始至終只有一個夫人,也就是前左丞相程遠志之女。

兩人相敬如賓,育有一子,

取名唐煜。

唐煜少有宿慧,曾七步成詩,詩曰: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桿斜。

全詩寫風,而不落一風字。

人皆贊之。

當然,沒有人知道,唐煜曾經是來自藍星的理工科高材生。

因爲一場意外車禍,而穿越到這個世界,成爲了遼侯之子。

不管如何,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唐煜很快融入了這個自己的新家庭。

當然,本書的主角,不是這位穿越者,而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唐煜出生的兩年前,虞陰郡安平縣的一戶人家。

這天,這戶人家大擺筵席,原來是給這家孩子過滿月。

往來的賓客絡繹不絕。

管家在門口抱拳拱手,歡迎每一位到來者。

“恭喜恭喜,恭喜徐老英雄。”

“同喜同喜。快請進。”

這家人家不是別人,正是安平縣數一數二的徐家。

要說這徐傢什麼背景?

那可就說來話長。

話說當年,徐家第一代家主徐景,喜好武藝,再加上天資不錯,最終拜了白羽鷹王爲師,學了一手鷹爪功。

要說這這白羽鷹王,那可是天資聰穎,年少時得了一本爛大街的鷹爪功,雖說是爛大街的武功,但也比什麼都沒有要強。

鷹王日夜勤加練習,觀摩鷹擊長空之勢,最終從普通的鷹爪功中,自悟了一套白羽鷹爪功,威力驚人。

只不過鷹王早年爲情所傷,到死也是孑然一身。唯獨收了徐景做徒弟,爲了傳承衣鉢。

徐景學藝有成,回鄉後創立飛鷹門,立志將師父傳授的武功發揚光大。

後來傳到九世孫徐懷禮之時,恰逢祁國入侵,虞陰郡外天險灞關被攻破,祁國軍隊在虞陰郡大肆殺戮。

徐懷禮率領飛鷹門弟子奮起反抗,後來又聯絡其他各大門派,奇襲,燒糧,刺殺,偷襲,無所不爲。

硬生生把祁國大軍拖延在虞陰郡,不得寸進。

後君王親征,率大軍將祁國軍隊趕回灞關以外,當初參與抵抗的門派各有賞賜。

領頭的徐懷禮更是被封了從五品的散職將軍,號:鷹揚將軍。

子孫後代可世襲罔替。

散職,就是隻有品級,沒有俸祿,沒有實權的雜牌將軍。

唯一的用處大概就是好看而已。

但對於徐家來說可不得了,這可是君王親封,世襲罔替!

而且有了鷹揚將軍的品級,徐家,包括飛鷹門在內的大小產業,享有減稅的好處,以及允許使用僕人的優待。

(在古代,不是有錢就可以使喚傭人,必須有官職或者相應的品階才行)

自此以後,徐家開始一躍成爲安平縣有數的家族,哪怕放在整個虞陰郡,也是數得著的大勢力。

第一百七十章 百曉生(二)第八十六章 攻心爲上(一)第二百零五章 一根筋的陰陽宗老祖第九十九章 裡應外合(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盜竊,襲擊第十七章 騎兵再顯威第一百二十章 定虞陽(六)第二十八章 楊燁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虞陽(二)第七十七章 賜婚與扶桑第五十四章 納武令(一)第七十一章 騎兵是怎麼玩的第四十九章 力壓江湖(二)第五十三章 朝堂庭辯(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百曉生(三)第三十二章 新王改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牛谷第二百一十一章 徹查第三十章 唐煜的秘密會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九十章 攻心爲上(五)第三十三章 衆臣勸進第一百八十二章 扶桑攻略第一百七十一章 百曉生(三)第二十章 玉壺關攻城戰(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虞陽(五)第一百零七章 虞陽風雲(五)第五十八章 新增一部(上)第九十四章 裡應外合(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由吏員牽扯出的要案第十九章 玉壺關攻城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堯楚同盟(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曉生(四)第二百零三章 成爲半殖民地國家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賞與年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三十六章 淄城大戰(二)第九十章 攻心爲上(五)第四十八章 力壓江湖(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虞陽(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二十九章 祁國廷議第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一)第五十八章 新增一部(上)第九十七章 裡應外合(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城之戰(七)第七十八章 唐煜不得不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鐗第一百一十三章 虞陽風雲(十一)第七十五章 返回家園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筠引薦第一百七十五章 所謂髒套路(上)第六十章 關於選秀女這件事第六十三章 大王有召第一百一十一章 虞陽風雲(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捕第二十三章 玉壺關攻城戰(終)第一百七十六章 所謂髒套路(下)第六十六章 攪動風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線情況第三十九章 重返南三郡第二百零四章 戶籍司第一百八十五章 左相蕭筠第七十一章 騎兵是怎麼玩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虞陽(五)第一章 禹亡商替第九十五章 裡應外合(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月色殺機第十三章 錦安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鯉館城合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徹查(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七十八章 百曉生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淄城大戰(五)第七十九章 怎麼好事都趕到一塊去了第八十八章 攻心爲上(三)第一百零一章 大軍到來第六章 山雨將至第一百五十三章 徹查(一)第六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八十六章 攻心爲上(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虞陽(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九章 祁國廷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爭纔是和平的前提(上)第七十六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十三章 錦安之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勸降與殺戮第二百零五章 一根筋的陰陽宗老祖第二百二十一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九十五章 孩子丟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搜捕(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斬將奪旗第八十三章 達成一致第二十章 玉壺關攻城戰(二)第二百三十章 祭祖與飛鷹門現狀第三十一章 議定官職第二百零五章 一根筋的陰陽宗老祖第二百零五章 一根筋的陰陽宗老祖第一百九十二章 鯉館城合戰(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江湖(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西和县| 新竹市| 渝北区| 正定县| 嵊泗县| 微博| 珲春市| 江陵县| 安阳市| 乡城县| 墨竹工卡县| 九龙城区| 娱乐| 疏附县| 时尚| 台江县| 社旗县| 杭州市| 蒲江县| 福安市| 台北市| 泸定县| 宜州市| 县级市| 安陆市| 桃园市| 金湖县| 关岭| 靖远县| 威海市| 冀州市| 平度市| 常宁市| 浠水县| 抚州市| 芜湖县| 乌兰县| 青田县| 封丘县| 同德县|